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孩子多大時才可以擁有自己的手機?

2024-04-14情感

文 | 貝小戎

紐約大學的心理學家強納生•海特在新書【焦慮的一代】中說,智慧型手機成癮導致青少年精神疾病空前爆發。孩子使用社交媒體越多,他們就越有可能感到焦慮和抑郁。 從表面上看,智慧型手機似乎是對過度焦慮的一種釋放。更根本的是,它助長了那些極度焦慮的迴圈。

在網上,女孩最有可能陷入社交媒體的漩渦,而男孩更有可能沈迷於遊戲和不健康的內容。「我們給了年輕人太多的自由在互聯網上漫遊,在那裏他們面臨著被欺負和騷擾的風險,或者遇到不良誘導的內容。」

【小歡喜】劇照

為什麽「依賴手機」會讓孩子抑郁? 因為智慧型手機讓他們遠離了周圍的環境和最親近的人,用社會學家雪莉·特克爾的話來說,這讓我們「永遠在別處」。 父母註意到他們的孩子經常看起來很孤獨,而社交媒體同時填補和擴大了這種空虛。海特寫道,雖然線上論壇可以提供年輕人渴望的一些團聚,但理想情況下,他們的大多數互動應該是面對面的。

2022年皮尤媒體的一份報告發現,青少年不僅是最強迫性的智慧型手機使用者,其中46%的人「幾乎一直」線上,而且他們也是最脆弱的,部份原因是青春期是社交和情感快速發展的時期。當年輕人開始每天花幾個小時上網、追逐點贊、追隨乏味的網紅、用膚淺的網路交流取代豐富的現實友誼時,很多豐富的活動被取代了。社交媒體鼓勵不斷的社會比較,這可能是無情和殘酷的。

2017年,海特給【大西洋月刊】寫了一個封面報道,「智慧型手機是不是毀掉了一代人?」他在書中參照了庫爾特·馮內古特1961年的短篇小說【哈里遜·伯傑龍】,該小說設想了一個美國的反烏托邦,在這個反烏托邦中,在任何事情上優秀(因此不平等)都被視為非法。「妨礙」特別聰明的人的首選武器是讓他們戴上大約每20秒嗡嗡聲的耳機,以破壞持續的註意力。阻止註意力是夷平智力的杠桿。

海特說,一些習慣,如果在青少年時期沒有學會,成年後就會變得難以養成。 青少年的大腦如果沈溺於社交媒體的自我投射的自戀和無休止的膚淺內容的夾擊,它就無法養成在現實世界的復原力和適應策略。

【【囧女翻身之嗨如花】劇照】劇照

人類的接受能力(以及成長)不是線性的。「這就像水泥硬化一樣,如果你試圖在很濕的水泥上畫你的名字,它會很快消失。如果你等到水泥幹了,你就不會留下任何痕跡。但如果你能在它幹濕交替的時候抓住它,你的名字就會永垂不朽。」

如果你在青少年時期沒有學會集中註意力,那麽你很可能永遠也學不會。社交媒體狡猾地「阻擋」了韌性和註意力的聯合。1890年,威廉·詹姆士將註意力描述為依賴於「從某些事情中抽身,以便有效地處理其他事情」。相反,缺乏專註和註意力會讓我們「困惑、茫然、心不在焉」。

適當程度的無聊是通向創造力的重要橋梁。如果我們只對表面的瑣事感興趣——就像我們在社交媒體上做的那樣——那麽我們就永遠無法跨越這座橋,進入成熟的想象世界。創造力不僅依賴刺激,也依賴空間。事實上,世界並不在你的口袋裏——但你口袋裏的東西很可能會阻止你對這個世界發表任何有趣的看法。

美國的科技公司在遵守聯邦法律的情況下,實際上讓孩子們在13歲的時候就從父母那裏獲得了網路自由,而且即使在這個年齡,他們也幾乎沒有進行年齡驗證。孩子們一直在偷偷地改變社交媒體上父母的設定,或者把手機偷偷帶進臥室,整夜不睡。

【少年派】劇照

一些家長拒絕給孩子買電子裝置,但一旦孩子開始在沒有大人陪同的情況下乘坐地鐵或步行上學,他們就別無選擇了。家長不確定如何在保護孩子的私密和監控他們的線上和線下行為以保證他們的安全之間取得平衡。

現在開始限制孩子使用手機是不是已經太晚了?海特說從來沒有:當鐵達尼號沈沒時,他們至少改進了它的兩艘姊妹船的設計。

海特提出了一些相對簡單、短期內可以實作的補救辦法:放學後開放操場,讓「不同年齡的孩子‘自由玩耍’,讓孩子們沒有手機,但在其他方面擁有「幾乎完全的自主權」。在這些課程中,像救生員一樣的成年人「只會在緊急情況下進行幹預」。

海特向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四個核心訴求: 讓孩子們有更多無拘無束的自由遊戲,高中之前不要使用智慧型手機,16歲之前不要使用社交媒體,白天在學校裏不要使用手機。

【小舍得】劇照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

排版:樹樹 / 稽核:然寧


招聘|實習生、撰稿人


詳細崗位要求點選跳轉:

本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 歡迎文末分享、點贊、在看三連! 未經授權,嚴禁復制、轉載、篡改或再釋出。

大家都在看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