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害怕墜落的中產,陷入無止境的追逐遊戲

2024-04-03情感

*本文為「三聯生活周刊」原創內容

文|貝小戎

現在經常看到有人說,自己認識的某大廠雇員或者高管因為收入降低,已經無法維持房貸和孩子教育方面的支出。以色列人類學家豪道斯·魏斯對此見怪不怪,他在【我們從未中產過】一書中說,中產階級本來就是一個不穩固的身份,「將中產階級團結起來的並不是繁榮,而是揮之不去的不安全感、負債資產和強制過勞。他們傾向於儲蓄多余的現金,或是投資房產、保險,而不是用於消費。竭盡所能地去工作,在削減開支的過程中放棄一些眼下的享樂,從而在未來收獲對這些損失的報酬。」

【裝腔啟示錄】劇照

我們中國人相信「人往高處走」,但好像到了中產這個程度就可以滿足了。 「在大眾的想象中,在中產階級上面的是無需努力也不用擔心會下降的精英;在中產階級之下,是依賴社會福利的下層和其他邊緣人口。他們被束縛在悲慘的境地中。」所以大家都樂意把自己當成中產階層, 「自認為是中產階級的人要比屬於中產階級的人多得多。無論是高於或低於中產標準的人,都會自我定位為中產階級。」

中產階級好像是很成功、很風光的一個階層,而在魏斯看來,他們也註定很辛苦,他們相信自己過上的好日子都是自己努力掙來的,而且希望透過繼續努力來保住自己的地位,而這正中資本家的下懷。

「中產階級代表了一種開放的績優主義,它向甘願投入的人不斷給出準入的承諾,並且向不願投入的人發出墜落的警告。 延遲滿足,犧牲部份消費以備將來之需,投資教育、房產、培訓、儲蓄計劃和養老金,這些都是中產階級躍升和防止墜落的策略。 中產階級性暗示了人人皆可透過努力、行動力和犧牲,實作上升。它斷言了我們是自己命運的主人和機遇的主宰。」

【我的前半生】劇照

魏斯也指出了教育為何會發生內卷,「中產家庭的父母有條件在物質、情感和智力上支持孩子,為他們提供健康成長的環境,豐富他們的閱歷,培養他們的技能,保證他們接受良好的教育。 金錢或房產可以一代一代地傳下去,可以讓繼承者少花一點力氣。相反,人力資本是不可轉讓的,它是獨屬於每個個體的成就。教育投資是一種前瞻性的資源,而非本身就能創造利潤的資產。父母不能簡簡單單地把人力資本交接給孩子,他們必須在孩子的教育和修養上投入許多年,才能鑄就少許基礎,後續還得給靠孩子給自己追加投資。」

人們不但要接受學校教育,畢業後也要繼續學習。 「人力資本具有不斷升級的內在趨勢,無論我在某方面做得多好,總是人外有人,一旦與後者陷入競爭,我就會處於下風。於是,我們不得不持續進行人力資本的投資,與其說是為了進步,不如說是為了避免掉隊。」

現在好像有了一些高雅文化失勢的苗頭,「高雅文化已經無法繼續提供可預期的報酬,要想展現文化功底,在上流圈子裏獲得贊賞,我們必須變得包容甚至雜食。 我們再也不能仗著早年培養的品味吃老本。要能用流行歌曲來調和對古典樂的審美,也能用最新的暢銷書來平衡對文學經典的熟稔。只有持續觀看、聆聽、閱讀和學習,才有可能對別人新丟擲的梗報以心領神會的反應。」

【加油媽媽】劇照

中產階層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有多拼呢? 魏斯找到了一個很能說明問題的環節,就是離婚時的財產分割。「大多數離婚夫婦都會努力在法庭之外解決問題。雖然有關平等分割財產的法律要求為他們提供了參照標準,但是多半情況下,他們會找到創造性的方式來不平均地分割財產,或是保留財產的完整性。一對夫妻離婚後,賣掉了房子,但沒有平分賣房的收入,那樣的話,他們誰都買不起這樣的房子。大部份收入給了女方,用來買一個小一點的公寓。他們在意的遠非所有權,而是如何運用手中握有的東西來穩定家庭成員的經濟狀況。他們共同關心的是對安全的渴望。」

【小舍得】劇照

魏斯反復說, 中產階級不存在,它是一種意識形態 ,這是什麽意思呢?阿多諾把意識形態定義為「必要的社會幻覺」或「必要的錯誤社會意識」,各種意識形態都是關於其自身的錯誤觀念和信仰,社會總以某種系統的方式促使人們認同這些錯誤觀念和信仰。但是,意識形態又不是普通的錯誤信仰,比如將杯子裏的咖啡誤認為是茶。意識形態是被廣泛視為正確的錯誤信仰,因為事實上所有社會成員都在某種程度上被誘導著去相信。

中產階級作為意識形態,就是讓人們相信,所有人都有希望成為中產。 中產不僅努力工作,還搞投資,投資者的身份也不容易擺脫,「將勞動者的註意力吸引到財產所有者的身份上,對資本主義來說是非常有用的一件事,激勵他們更努力地工作、尋求貸款,進而讓掙到的錢再度流動起來。」

【歡樂頌】劇照

在現代社會,我們都不知不覺地被金融之網俘獲了,你即使沒有買股票、基金,但是你用信用卡、有房貸、養老金。投資的報酬當然是不固定的,「在眾多投資機會中遊走,使我們在這場追逐遊戲中越陷越深。當報酬看起來近在眼前,又無法輕易染指時,我們會全力以赴地接近它,即便初次嘗試失敗,也不灰心喪氣,而是越挫越勇。」

作者說,通常中產階級不會透過購買奢侈品讓自己區別於普羅大眾,「一旦自詡為中產階級的人也要在普遍的脆弱狀態下生活,他們把不安全感轉化為炫耀式的消費,包括添置越野車、高端運動器材、越來越大的房子和吸引眼球的建築裝飾。脆弱的個人成功驅使他們花大力氣來粉飾門面。」

中產階級執迷於財產的審慎魅力,到最後,房子的價值已經趕不上需要償還的按揭貸款,養老金只夠過著困頓的老年生活,文憑或職業資格證也換不來一份體面的工作。根據這本書的內容, 「意識形態」的另一種轉譯挺合適的:意締牢結。怎麽破解這種執迷?不要以為過得好是因為自己努力,以及過得不好是因為自己還不夠努力。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

排版:初初 稽核:小風


招聘|實習生、撰稿人


詳細崗位要求點選跳轉:

本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 歡迎文末分享、點贊、在看三連! 未經授權,嚴禁復制、轉載、篡改或再釋出。

大家都在看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