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我:精致白領;愛好:土味短劇

2024-03-02情感

策劃、撰文 / 韓一丘

編輯 / KY主創們

最近短劇爆紅。

春節期間,【我在八零年代當後媽】大殺四方。更不用說之前火遍短視訊平台的【逃出大英博物館】、【裴總每天都想父憑子貴】……

明明之前還是土味之選,下沈市場的短劇,怎麽就席卷世界了?

簡單地說,這是大腦抗拒不了的毒品,也是當代人精神狀態的救命稻草。

短劇,

一劑為大腦量身客製的「壯陽藥」

一開啟手機就看到這樣的畫面。

你能拒絕麽?

圖片來源:短劇【長公主在上】

對大腦來說,愛上短劇大概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這是刻在我們認知裏的本能。

早在100多年前,著名心理學家Edward Lee Thorndike就提出了 強化理論 。他認為,人類的行為會受到反饋結果的影響。如果行為得到的結果是獎賞(正反饋),那麽行為就更容易重復,反之,行為重復性則會被削弱。

而短劇,也許比當今的任何一種形式的內容,都更加濃縮了這種獎賞回路。

在短視訊裏,我們沈浸在一種間歇性強化裏。永不停歇的資訊流會刺激大腦的獎賞回路:刷視訊——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繼續刷——繼續分泌。「也許下一個更有趣」的念頭勾引著我們下滑手指,多巴胺就像是驢面前的蘿蔔,讓我們對接下來的資訊充滿渴求。

短劇則讓」下一個更有趣「的念頭充滿了確定性。 透過一個又一個設計好的沖突情節,用復仇、逆襲等強烈的情感刺激,實作更加直接、更加可靠的獎賞感。 與傳統劇集相比,這種形式去除了邏輯的推理,減少了漫長的鋪墊對白,鏡頭直接懟臉,演員的一顰一笑都更加有張力。

以春節爆紅的短劇【我在八零年代當後媽為例】,上來第一個鏡頭就是女主躺在棺材裏,一覺醒來,城裏的大小姐居然身在1987年,嫁給了一個農村二婚養豬戶。

你的胃口被狠狠吊住,一心要看看這個養豬男是個什麽貨色。

短劇永遠不會在反轉上讓人失望!

一位貌似霍建華+肖戰混合體的帥哥男主,深情款款地從豬圈裏走來,告訴女主,一切都不用擔心,他會永遠守護在她身邊。

這樣的劇情,誰能不上頭啊!

當代人的精神狀態,

在短劇裏被救贖

只要你在地鐵裏留心觀察,一定會發現幾個帶著工牌,目不轉睛看短劇的一線打工人。

與刻板印象不同,現在的短劇觀眾,一二線城市年輕人的比例正在快速上升。據CBN Data統計,關註#我在80年代當後媽#話題的人群中,占比最高的前五個城市分別是成都、北京、上海、重慶、武漢。而在年齡維度中,30歲以下人群占比30.4%。

短劇的癮頭,早就不只是什麽下沈市場,中老年人群了。一線打工人正在變成短劇的最新消費人群。

短劇的吸重力,完美切合了當代人的精神需要。

開啟熱門排行榜就會發現, 短劇的世界裏,逆襲幾乎是永恒的主題。

在前女友婚禮絕地反殺的贅婿,被出軌背叛跌落人生谷底重新開機人生的大女人,休夫的王妃,野蠻的前妻,連保潔老媽都有復仇的細分賽道。

圖片來源:新腕兒DataEye短劇熱力周榜

火熱的【我在八零年代當後媽】更是把有仇必報,絕不內耗發揮到了極致。遇到挑撥離間的親戚,女主轉頭就走;碰到騷擾婦女的渣男,女主直接開罵……無論面對多大的困難,女主總是能夠找到應對的法門,」別人朝我扔泥巴,我訛別人八萬八「,更不用提在這一路逆襲打怪的過程中,還總有帥哥無條件相伴。

為什麽大家都想看有仇必報,逆襲反殺?

因為這是日常生活裏難以企及的一切。

在工作裏,我們擔心的是」吵架又沒發揮好「,」不能勇敢拒絕怎麽辦「,」和老板提漲薪又被拒了「……在親密關系裏,我們怕失去,怕分開,怕背叛。 但在短劇的世界裏,我們可以是那個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主人公,不僅擁有隨時發瘋的膽量,還獲得了永遠被愛的底氣。

早有研究發現,人們理解虛構作品時啟用的腦區和與真人互動時啟用的腦區有很大的重疊。也就是說,人們與虛擬作品中人物互動的體驗,和真人互動的體驗有很大的相似性。 即便這只是一部劇集,但個體仍然可以透過與角色的情感聯系改善自身的情緒狀態。

現實的劇本裏,最缺少的就是逆風翻盤,用短劇來安慰,又有什麽錯呢?

圖片來源: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而超長待機的工作又加重了我們對這種直接獎賞的渴望。

當工作的時間不再被辦公場地區隔,不僅讓手機成為了人體的外掛器官,也讓我們的註意力變得極端碎片化。勞累了一天,不再想看任何需要動腦的內容,只想要看一些爽爆的東西。好看的電視劇往往要熬過頭兩集,但最多30s就能知道一部短劇爽不爽。

這是在消費一些「娛樂垃圾」,但也是在給自己攢夠心理資源。 和身體一樣,我們的意誌力也需要一定的放松和休息。 時不時地有意識地放縱自己,享受一點無腦的快樂,也是一種放松之後重新上路的方法。

短劇流行背後,

其實是文化體力不足

看點短劇當然沒必要有什麽」罪惡感「,但難以忽略的另一個問題是, 大家好像都越來越提不起精神消費那些「嚴肅」、「邏輯縝密」的文化產品了。

工作以後,那種一個下午沈浸在大部頭小說裏的能力消失了,明明拼盡全力來到了文化資源豐富的一線城市,但卻對新的演出展覽失去了興趣,從前常常按照歌手一張一張的聽專輯,但現在腦子裏只剩下短視訊bgm……

圖片來源:電影【花束般的戀愛】

這是喪失的文化體力,也是當代職場最慢性的一種工傷。

這種倦怠感早期只是一團小小的火苗,燒掉你工作日健身的力氣,約會的動力。然後隨著工作時間的加長,火苗越來越旺,你變得越來越沈默,不再看最新的電影,轉而用三分鐘解說代償,不想要開啟投影機,只想看點快樂的短視訊……

2019年,WHO正式將 工作倦怠 (Burn-out)列入了【國際疾病分類】,作為一種由慢性工作壓力導致的症候群。認知科學的研究發現,當工作倦怠來臨的時候,大腦會釋放出大量與壓力相關的化學物質,從而損害大腦前額葉皮層的功能,破壞註意力、工作記憶、執行功能、大腦處理速度等等。

這種體驗就像是用一台iPhone4剪視訊,也不是不行,就是數據量太大了,容易黑屏。

於是,那個愛看【卡拉馬助夫兄弟們】的年輕人不見了,現在他的手機裏播放著【五分鐘看完杜斯妥也夫斯基全集】;那對零點在電影院看首映的情侶疲憊了,現在他們的約會方式躺在沙發上刷手機…… 漫無邊際的ppt和文件消耗了我們的想象力,永不停下的周報日報剝奪了我們語言的靈活性,所有人都無可避免的陷入了這種倦怠裏。

需要即時的爽感滿足,也不想喪失消費嚴肅作品的能力,怎麽辦?

比起給自己定下年度閱讀清單,或是強制戒斷手機的舉措,我們更加建議你循序漸進。

  • 放下自責,享受快樂沒什麽問題。

  • 有研究指出, 內疚感並不能帶領我們遠離放縱的誘惑,反倒可能讓我們更加沈浸在其中。

    與其過度的自責,甚至是懲罰自己。不如安心的享受自己的無腦娛樂時光,休息充分了,才能更好地恢復。

  • 尋求一個不被打擾的時間段, 創造工作和生活的分割。

  • 閱讀深度的作品,或是進入沈浸的心流體驗都需要一段不被打擾的時間。

    如果工作實在是占據的太滿,不如試試看在早上的時候給自己留出一點時間看看書, 在各種壓力還沒襲來的時刻和滿格的」文化體力「相處。 當然,一些小小的儀式感也能發揮作用。洗個澡,去圖書館,安排一個閱讀角,這些都能帶來良好的心理暗示。

    最重要的是,快樂沒有高下, 在閱讀觀影裏帶來的專註愉悅,和刷短劇時候的釋放輕松,全部都是我們真實的情感反饋。

    只要做的是喜歡的事,就不算是浪費時間。

    今日互動

    你看過短劇嗎?

    你的文化體力還線上嗎?

    References:

    [1] Gavelin, H. M., Domellöf, M. E., Åström, E., Nelson, A., Launder, N. H., Neely, A. S., & Lampit, A. (2022). Cognitive function in clinical burnout: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Work & Stress, 36 (1), 86-104.

    [2] Mar, R. A. (2011). The neural bases of social cognition and story comprehension.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62, 103-134.

    [3]DT商業觀察.咪蒙爽劇,收割一線打工人.

    本文關鍵詞:短劇、精神狀態、文化體力

    歡迎大家在 KY 帳號內搜尋你需要的科普,如果沒提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圖片源自網路,侵權請聯系

    搜尋文章丨心理測試丨招聘丨轉載丨合作 請戳選單欄

    點點 在看 ,放肆享受你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