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衣錦不一定要還鄉,落葉也未必要歸根

2024-09-18情感

我們有太多的成語,不一定是對的,只能說在某方面有些道理而已。

這些成語聽聽就行了,但是有些人可就當真理對待了, 一生 徹底被套住了,就比如衣錦還鄉、落葉歸根。

這兩個成語分開看,先說衣錦還鄉,它的意思是個人在外取得成就後,榮歸故裏、向家鄉人展示自己成功和榮耀的行為。

表面上看似是對成功者的贊美,本質上是炫耀,活在別人眼光裏、活在別人嘴貝瑞,找一些存在感,圖個虛榮心罷了。

真正的強者,何需回到原點證明自己?

對炫耀現象的思考可以看看我前面的文章: 。

你想想當年為什麽出去闖蕩?

大機率是當地沒有什麽機會,你又是一個窮屌絲、很落魄,所以被迫出去闖蕩。

你在外面奮鬥了幾十年回歸家鄉,但是鄉裏的人發現你突然暴富,他們心裏怎麽想?

你以為家鄉父老真會為你喝彩?

他們心裏只會想著:這人怎麽突然發了?然後是嫉妒,是感覺不公平。

說不定當年他可能只是幫了你一個小忙,但是今天他會無限放大,他會說:

「當年要是沒有我,就沒有你的今天。」

這時候用你擁有的巨額財富去激發人性中的惡,這不是找死嗎?

他會有無限的理由蹭你的成功,對你進行道德綁架,讓你生不如死。

你要真信那一套衣錦還鄉的美好幻想,遲早會被人吞得連骨頭渣都不剩。

但是如果你做的很好的話,你功成名就後可以理性地做些慈善,但是慈善要會做,不能瞎做。

再來看落葉歸根,說的是不論離家多遠,人到了晚年一定要回歸故裏。

如果活著不能回去,就算死了也要把遺骸帶回家鄉。

這就是典型的農耕思想和儒家文化下的產物,將生命的盡頭定義為回歸故土。

人到了晚年,非要回到出生的地方才有歸屬感?生我養我的地方,我就得死在那裏?

表面上是一種滿滿追求家園情懷、祖籍歸屬感的理念,提倡人們在外漂泊之後回歸故土。

但根子裏卻是要求個體在某種程度上為集體利益而犧牲自己的追求。

把個體自由和多樣性牢牢繫結在出生地或者家族血脈之上,把個人成就和生命力徹底掩埋。

透過「回歸」的觀念,讓人產生一種責任感,讓你被迫認為離開故土或不願回歸就是背叛傳統。

肯定些人蹦出來說,那是生我養我的地方,那是我的故鄉,那裏我才感覺到有歸屬感,我回歸故鄉怎麽了?

首先得理解什麽才是故鄉?

歸屬感和地域無關,歸屬感和內心有關,哪裏是故鄉,靈魂安處是歸處,心安之處是故鄉。

生我養我的地方最多叫故土,安放靈魂的地方叫故鄉。

真正的故鄉,不一定非得是地圖上那個點,不一定非是你出生的那片土。

但它一定是能讓你放下防備、被尊重、被理解的地方。

你能自由地笑,隨意地哭,敢追夢,敢挑戰,敢在生活中和誌同道合的人共享喜悅和艱難。

千萬別被那片養你的起點站綁了腳,也別眼紅別人朋友圈曬的「我的故鄉」。

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心,自己暖。

去追尋、去感受、去體驗,找到那個讓自己心安、讓自己靈魂得以安放的地方。

所以何以為家,心安就是家。

衣錦還鄉也好,落葉歸根也罷,很多時候都是一場毫無意義的回歸。

不要活在過去的虛妄裏,追求一絲虛假的「根」。

我們要做的是落地生根,像種子一樣,以個體的力量開創新天地。

打破虛假的觀念,真正為自己活,去尋找屬於自己、能讓靈魂安放的「根」。

無論落在何方,都能頑強紮根、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