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讀者投稿,來稿請投至:
zhuangao2@lifewee k.com.cn
文|讀者:陳說
這是媽媽不回娘家拜年的第二個新年,前一年她生病身體虛弱,順理成章地在家休養,今年則以我還在國外旅遊為借口。 平時沒有來往的親戚,不去拜年就等於斷了親戚關系,鄉間只有鬧了極大的矛盾,才會出現不再走動的情形,媽媽很清楚停止拜年對他們這一代人來說幾乎意味著「斷根」。
她曾經是最熱衷回鄉走親戚的那一類人,離鄉進城近三十年,親戚家無論是紅白喜事、喬遷上梁還是小孩滿月升學,她都一趟不落地回鄉趕人情,更別提春節、清明、中秋等重要傳統節日。
作為同輩中最早從農村走向城市的人,媽媽非常在意親戚們對她的評價,既怕別人說她在外面過得不好,又怕被人指責忘本。因此每趟回去都是大包小包,大大小小的禮物人人有份,連來串門的鄰居家小孩也能分到糖果果凍之類的零食。 最沒有錢的時候,她借錢也要回娘家拜年,輕易不讓人看出她生活的困窘。
【小舍得】劇照
杭州農村拜年禮節繁瑣,親戚之間又多攀比之心,紅包數額的增長速度遠遠大於收入的增加速度,五百一千都是起步價,給紅包前還得打聽下其他親戚給多少,給少了心理負擔重,怕親戚在背後議論,給多了又不免肉痛,造成不小的財務負擔。 村莊裏的人情往來,送多送少都是犯錯,媽媽的策略是根據親緣遠近適度調整數額,如此小心翼翼有時仍然犯錯。 前幾年,遠親長輩去世,媽媽想到這位親戚在她幼時常常照顧她,於是除了送白包還額外送了花圈,這小小的舉動卻引起了小姨的不滿,連外婆也頗有微詞。 在農村做人真的難,媽媽總忍不住抱怨。
作為長姐,媽媽在十七歲喪父後就承擔起了養家的責任,像村莊裏多數的女性一樣,即使自己成家後也不斷反哺娘家,弟弟結婚、造新屋都得出錢,而宗族內部互相幫扶的正面意義在女性身上是消亡的。
親戚們間的互幫互助僅限於宗族內的男丁,對包括媽媽在內的女性成員的困難從來都是視而不見。 媽媽雖然積極維系著娘家親緣關系,但內心也常常感到不平衡。她的腦子裏沒有城市化這樣的術語,也不懂所謂的土地制度。只是隨著年輕的增長,她逐漸意識到自己生長的村莊跟她似乎已經沒有什麽關系,外婆家的田地跟她沒有關系,但舅舅造房子需要她和小姨出錢,出了錢後她們甚至沒有得到一個偶爾來住的客房。舅舅葬禮結束後,媽媽突然問我:「要是我也生了重病,他們會像幫舅舅一樣幫我嗎?不會對吧。以前你上補習班缺三千塊錢,他們都不肯借我呢。」
【小敏家】劇照
回鄉更多的時候是一種情感需要,但事實上媽媽回鄉團聚時獲得的溫情極少,沒有人關心她真正的生活狀態,只是忙著打探我們家這一年賺了多少錢,車子有沒有換新的,房子有沒有換大的。 看人下碟、踩高捧低是家鄉鄰裏間的常事,利益比親緣更能決定待客態度,比如家裏做生意的表舅對做銀行行長的遠親會格外熱絡,如果不小心同一天上門拜年,其中的落差就會讓媽媽非常失落。
雖然是故鄉,媽媽每趟回去也不習慣,衛生習慣上的差異可以克服,思想觀念的摩擦卻不可避免。 如果表達了不習慣的情緒,就會被親戚指責忘本,「你不也是農村出來的嗎?」類似這樣的話她聽過許多次,有一回甚至被她的小姑罵哭。
我們家養了兩只狗,媽媽非常寶貝它們,總給打扮得漂漂亮亮。但這種對狗的珍視也引來了親戚們的非議,在他們眼裏,狗不配得到家人般的待遇,他們經常勸我媽把小狗扔掉。這種狀若無心的冒犯常常發生,逐漸消磨掉本就不多的親情。 媽媽確診焦慮癥的那段時間,狀態非常糟糕,和外婆打著電話會不小心哭起來,但傳到親戚們的嘴貝瑞,立馬得到了「太早退休閑出病來」的評價。
【季春奶奶】劇照
讓媽媽感到不適的另一點是家族中大家長的存在。 外公在媽媽十七歲那年就走了,外公的兄弟就充當父親管教她。即使五十多歲,媽媽、小姨和同輩人在叔叔這類長輩面前仍然會不斷被批評。媽媽是愛美的人,尤其容易被槍打出頭鳥。去美容院會被批評虛榮,玩抖音被形容成發癲,種睫毛、做美甲就會被叫「老發仙」。媽媽被說急了就回家哭,我都五十歲的人了,還要當小輩面這麽說我。
最讓媽媽受不了的一次是舅舅患病離世後,他們的叔叔召開家庭會議,在對舅舅葬禮中每個人的幫忙做出了感謝後,對舅媽做出了可以找人入贅的指示。這對媽媽的情感沖擊很大,人才剛死,怎麽就要安排起入贅了呢?叔叔又有什麽權力插手他們的私事呢?
【都挺好】劇照
這些事情天經地義地延續了幾十年,好像突然到了她承受的極限。 態度的轉變或許是因為生病。媽媽說,生過這場病,我算是想通了,大多數事情都沒有什麽意思。她開始關註自己的健康,每天跳舞一小時,精神狀態明顯好了許多,同時開始聽書聽播客,慢慢接受了許多新的觀念。面對親戚們對我毫無邊界感的催婚催生,媽媽也從以前的「幫我一起催催」的態度轉變到了「我都不管,你起什麽勁。」
無論如何,不去拜年讓我們一家三口過上了真正的假期。 我們得閑在家研究不同的菜式,做魚圓、炸酥魚、蒸包子,倒是比在親戚家裏吃豐盛的宴席要舒服得多。一起刷劇,看了【LTNS】之類的熱劇,他們意外地有共情點,讓我意識到有些時代的情緒是共通的,有些觀念是可以在代際間傳遞的。
【小舍得】劇照
即使沒有去拜年,外婆也會在電話裏告訴我們誰家給了她多少紅包錢,給了表弟多少紅包錢,她又給出去多少錢。 農村的人情往來始終像一座大山壓在外婆身上,她無法逃避。
大年初五,媽媽發了小狗穿新衣的視訊,表姨在下面評論:以後不來徐家了啊?媽媽沒有回復。
我不知道明年我們家是否會繼續堅持不拜年。媽媽自己也沒有想清楚這點,或許這只是偶爾的放縱,又或許她真的悄悄下定了決心。 她只是反復念叨著:等你外婆百年之後,我就算沒有娘家了。
「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
排版:初初 / 稽核:同同
三聯人物故事征稿
投稿要求
故事須真實可靠,必須為本人親身經歷(需接受核實,如職場類話題中將被核實本人真實職業資訊、行業、公司等),需要求故事性強,能打動人心,或者具有現實意義,以第一人稱敘事,有相關圖片更佳。
請作者保證投稿作品為自己的 原創作品 ,作品(包括圖片)不含任何編造、偽造、抄襲、融梗、洗稿及其他侵犯他人財產權、肖像權、智慧財產權問題,不涉及國家機密及他人商業秘密。若作品發生侵權或泄密問題,一切責任由作者自負。如因作者侵權等事項給本刊造成直接間接經濟損失,本刊保留向作者依法追償的權利。
【非常重要!!!】 請自行復制以下征稿說明中的【作者投稿原創承諾書】,打印、手寫簽字後掃描或拍照上傳,與投稿共同附於附件中,檔名為【xx投稿原創承諾書】。 未按要求上傳該承諾書的,本刊不予用稿。
詳細征稿要求請點選👉
投稿方式
稿件字數5000字以內為佳。
稿件請同時發送至: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稿件範例
來稿請註明聯系電話,方便溝通。一經采用,我們將提供有競爭力的稿酬。
期待你的文字。
本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 歡迎文末分享、點贊、在看三連! 轉載請聯系後台。
大家都在看
「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