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東亞母女,相互爭鬥又彼此依戀的一生

2024-05-12情感

*本文為「三聯生活周刊」原創內容



在我有限的閱讀裏,幾乎所有探討母女關系的社會學、心理學著作都由女性寫就。在那些書籍的前言中就能發現,作者的寫作動機往往來自她們自身和母親或女兒之間出現的問題。實際上,在研究者中,對「母女關系」的關註並非局限於女性。我們之所以將「母女關系」這一心理學研究中的重要議題拋向資深心理咨詢師和督導師訾非,首先是因為他對相關問題的關註和研究,同時,也期待一個自身不被母女關系牽絆的客觀視角。



記者|孫若茜

三聯生活周刊:為什麽人們會將母女關系視為人際關系中最復雜的關系之一?有人認為,母女關系中所包含的矛盾比任何其他關系都多,同時也多於母子關系。

訾非: 確實是這樣,母女關系非常復雜,矛盾也多,往往比母親和兒子的關系更復雜更矛盾。我們經常能觀察到,甚至到了年齡很大的時候,很多女性仍然與母親有激烈的矛盾。為什麽會這樣呢?當我們談起心理現象,一般會從生物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社會因素入手去綜合地理解。心理學有一個分支叫「前進演化心理學」,它從人類作為生態系裏的一個成員的角度去理解人類的性格、動機、偏好等對於生存的意義。人類的天性趨向於最大程度地增加後代數量和保證後代的存活率。母女關系可以從前進演化心理學解釋的部份在於: 母親的「重男輕女」傾向影響了母女關系,而母親們的「重男輕女」又和人這種生物繁衍後代的方式有關。

例如,當一個母親有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時,我們經常觀察到,母親更偏愛兒子。這種偏向,有助於母親後代數量的增加。因為女兒所能繁衍的後代是有限的,尤其在古代,醫療條件不好、嬰兒存活率不高的情況下。當母親把更多資源留給兒子,比她把資源朝女兒傾斜,其後代數量增加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做父親的在這方面往往就「看得開一些」(當然決定這種心理態度的是我們意識不到的荷爾蒙的作用),這其實與男性在兒女成年後依然有繁殖能力有關。(我們也因此知道,為何母親最見不得女兒大齡不婚了)。

承歡記 】劇照

當然,母親的「重男輕女」心理,是人類在前進演化的生存競爭中帶來的本能。在母親們的意識層面,未必有這些明確的算計。這種思路也可以理解為什麽婆媳沖突也是全世界流行的現象。

生物前進演化是這麽起作用的:那些反其道而行之的母親,因為後代越來越少,在人群裏的比例當然就越來越少了。

在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後,「多子多福」「無後為大」的現實意義逐漸喪失,但其身體依然是原始人的身體,道德和文化就試圖糾正原始天性給社會帶來的不和諧。所以,在道德層面上,受過一定教育的人是不認同「重男輕女」這個傾向的。但是教育和媒體的普及直到現代社會才得以實作,仍然有大量的人(甚至可以說多數人)在生活中主要受天性的左右(確切地講,是受荷爾蒙的左右),缺乏這方面的道德反思能力,於是母女失和、婆媳間的明爭暗鬥,也就難以避免。 當然,文化並不總在糾正人類天性裏過時的東西,有些文化反而會強化人類的某些天性,哪怕它已經過時了。例如在許多文化裏,兒子的地位被擡得很高,做母親的人也會因為文化的認可而把她的偏愛合理化。

三聯生活周刊:以你的觀察,母女關系中最常出現,或最主要的問題通常是什麽?

訾非: 前面我們談到,母親和女兒之間有一種天然的矛盾。但是這種根植於天性的矛盾在當下 現代社會裏似乎更激烈了。這可能與我們人類的生活方式的改變有關。在傳統農業社會裏,女性一般十三四歲之後就會離開原生家庭了,從此生活於丈夫的家庭裏,與原生家庭在物理空間上就很有距離。發展心理學在研究青少年親子關系時發現,女性到了青春期的時候具有比較強烈的離家傾向,會有一段時間特別想離開原生家庭。就我的觀察來看,一般就是在十三歲到十五歲左右這個年齡。女孩想離開原生家庭的「沖動期」與傳統社會主張的婚齡是合拍的。在現代社會,女孩一般要到上大學時才能離家,在那之後還有現代化通訊工具可以與母親聯系。整個青春期,她們都在母親的「陰影下」成長。尤其在我們的社會裏,應試教育和高考體系的壓力下,母親對青春期女孩子的「管控」是格外多的。因此在女兒內心裏難免會有沖突:一方面想成為自己,另一方面又感受到外在過於嚴格的管束。這個階段往往會持續6年的時間。這段經歷可能導致很強烈持久的母女沖突。

【搖滾狂花】劇照

所以,就工業社會的女兒而言,尋求自我與尋求依戀之間的矛盾可能變得很激烈。

當然,盡管傳統社會那種女孩13-14歲、男孩16-17歲就結婚的制度安排和人的生理發展更合拍一些,在人類進入工業社會以後,教育年限的顯著延長,生育年齡顯著推後,也並非糟糕的制度設計。畢竟傳統社會裏女孩走出原生家庭,在丈夫的家庭裏也未必能夠得到足夠的尊重。接受中等和高等教育、提高獨立生存的能力,對於女性而言,和男性一樣重要。

但是青春期這一段時間母女「擡頭不見低頭見」所帶來的心理壓力,是需要全社會和心理健康工作者認真思考的。如今母女關系在女兒青春期的狀況,也不能完全歸咎於工業社會。升入高中甚至在初中就住校,在不久前還是接受中等教育的男女的慣常經驗。這個符合孩子發展的做法如今反而式微了。

如今父母對於青春期子女的近距離「管控」,與城市化有關,也與教育的內卷有關。為人父母者擔心青春期子女離開視線會「誤入歧途」。但是近距離接觸帶來的「劍拔弩張」對青少年心理發展的負面影響沒有被認真考量。於是我們看到許多在這種設定下對青少年正常發展的扭曲。例如孩子的一些天性被汙名化,比如對異性有好感被定義為「早戀」,對裝扮的好奇被看成「不良愛好」……在這個基礎上,母女關系在未來會出現更多的扭曲。比如女兒到了大學沒有談男朋友,母親又會擔心她嫁不出去。甚至有更極端的情況:大一不許談戀愛,大四畢業就要孩子盡快嫁出去。這些都是環境和人的天性沒有很好協調的結果。

我們把青春期這段時間的教養責任交給母親(而且父親經常缺席,或者以事業發展為理由逃離這個難題),然而與青春期的女兒長久相處,並不是母親們天然擅長的領域,她們有時會因此變得非常焦慮。比之於母女關系,母親和兒子的相處相對容易一些。男孩在青春期,心理上的叛逆一般會指向父親。另外,男孩的大腦發育和人格成熟要比女孩晚,往往到了高中的時候才有強烈的尋求獨立的意識,這個時候他們也快離開家庭了。

煙火人家 】劇照

三聯生活周刊:在談到母女關系時,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困惑——一些與普通朋友可以談及的話題,例如身體、衰老,作為女兒卻不願意與母親進行深度的交談,希望進入話題的通常只有母親一方。你認為這在母女關系中,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嗎?為什麽?

訾非: 多數情況下,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跟父母的交流意願會減少,交流之後的感覺也有可能變差,畢竟如今兩代人之間知識結構差異很大,觀念差異也不小,代溝是個很難跨越的現實。如果在傳統社會,代溝沒有如今這麽明顯——例如,至少在結婚生育這件事上,兩代人都沒有異議。如今兩代人在很多涉及到生命意義的層面上都觀點有異,例如是否應該結婚或早點結婚、要不要生孩子、要不要體制內工作、在職業選擇方面是收入重要還是個人興趣重要、生病看西醫、中醫還是找大仙……可以說處處都可能不同,甚至針鋒相對。

具體到母女關系中,沖突甚至更激烈一些。 一個母親似乎更能接受兒子們活得「自我」一些,但是對女兒們的人生就相對「不放心」。 這與前面談到的生物因素有一定的關系,但沖突的激烈與普遍,也與當今的女性主義思潮的影響有關。很多女兒們對於來自母親的「陳舊」觀念格外反感,母女之間存在一條文化深溝,深度交流往往演變成傷腦筋也傷感情的爭吵。

三聯生活周刊:但有時候我們又會願意和其他長輩交流,比如原來的老師。

訾非: 老師跟學生的交流比母親跟孩子的交流要順暢,這種現象在青春期和青春期之後都存在。在青春期的時候,孩子反叛的主要人物是自己的父母,同老師之間的沖突要緩和得多。青春期之後依然如此。一個人從與他父母年齡相同、見識相當的人那裏聽取意見,感受上是更平胡一些的。父母口中所說的意見,往往隱含著「你應該這樣做」「我期待你這樣做」的「命令」。即便他們的態度很寬容,他們的意見對孩子心理上的擾動依然很大。父母的話有一種「魔力」,如果父母和孩子的意見一致,那麽父母的建議的推動力量是很大的,如果不一致,帶來的擾動和沖突也是很大的。

【柔情史】劇照

三聯生活周刊:同為女性的相互理解,會使得母親與女兒之間更容易成為朋友嗎?

訾非: 這要區分「了解」和「理解」。同為女性,母親可能比父親更了解女兒的心理活動。 但是運用這個「了解」,既可以讓母親更容易理解女兒,也可能讓母親更便於控制女兒。

母女關系是否和諧,與母親的人格是否成熟有很大關系(父親作為調解者的角色當然也很重要)。要承擔母親的角色,她的心理年齡不能太低。如果她看到了女兒的問題或者與女兒觀點不同,她需要斟酌如何表達才好,這很考驗母親的人格成熟度。母親的成熟意味著她有足夠豐富的社會閱歷,很好的自我情緒調節能力,不那麽自戀,而且能夠根據孩子成長的階段對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溝通方式進行調整。

母親和女兒之間的關系很難成為閨蜜那樣的關系,而且其實也沒必要那樣。 即便孩子成年,孩子內心之中依然希望父母保持父母的角色,這個角色不一定像小時候那樣體現在如何做具體的事情,而是一種精神上的領袖。 孩子在遇到一些人生大事比較焦慮的時候,期待父母能以穩定的情緒去面對。(就像君主立憲制之後的英國女王,她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安定人心。)即便有的時候母女之間看上去像姐妹,遇到大的事情,母親還是應該比孩子更淡定、超脫,這才是孩子需要的母親的狀態。當然如果實在做不到,只能是一個「知心姐姐」的角色,也好過一個事事都要幹涉的權威的角色。

小歡喜 】劇照

三聯生活周刊:有些女兒感受到自己與母親之間似乎存在某種「競爭關系」。母女關系暗含著天然的相互較量嗎?你認為存在於母女之間的矛盾的源頭是什麽?

訾非: 除了上文我們談到的生物前進演化層面上的那些因素,母女之間的矛盾也與家庭內部的「情感結構」有關。在父母和女兒這個復雜的三角關系裏,如果夫妻之間形同陌路,父女關系卻很好,母親可能會感到嫉妒,家庭的基本結構就是不平衡的。如果夫妻關系足夠好,父親愛女兒,母親不會感到嫉妒,反而會感到幸福。

還有一種特別的情況:如果一個母親的擇夫目的是給自己找一個「父親」,以補償她在原生家庭裏的父愛缺失,那麽她在自己的家庭裏的身份認同就不是一名母親,而是一名女兒。這個時候她與女兒之間也可能會有競爭的感覺。

春色寄情人 】劇照

三聯生活周刊:與「想要成為母親那樣的人」比起來,更多的女兒認定自己絕不想重復母親的人生,以你的觀察是這樣的嗎?為什麽?

訾非: 我們在談人的生物性的時候提到,青春期有一種叫「反向認同」的心理現象,孩子想要表現出與父母、尤其是同性的父母不同的樣子——如果上一輩的母親相夫教子,女兒可能會更想上學;如果上一輩的母親熱愛事業勝過愛孩子,女兒可能會更想要親情。這種反向認同在母女和父子關系裏很常見。你會看到很多這樣的現象:父親做的職業,兒子裏沒有一個人在做,反倒是女兒可能會繼承,因為女兒的叛逆指向的是母親。

上文也提到,如今女性主義文化流行起來之後,女兒們在價值觀上和母親經常大相徑庭,所以不想重復母親的「第二性」人生,這種感受在一段時間裏一定會變得很普遍。當這一代女兒有了後代,她們和她們的女兒之間的在女性角色定義方面的代溝就會比現在的母女之間小得多了。

三聯生活周刊:女兒不想成為母親那樣的人,似乎在東亞更為常見?其中也有女性在現實中的境遇更加艱難的因素吧?

訾非: 這個現象在東亞確實會比其他地方更常見,不過在西方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在東亞這個問題還與女性的角色在社會發展行程中與她們的政治經濟地位不匹配有關。比如雖然日本和南韓經濟發展很好,但他們的女性角色依然相當傳統——尤其是南韓——她們所接觸的世界是現代甚至後現代的,但是她們被期待的責任和社會角色,與傳統社會相比沒有太大變化。

中國的母女關系比西方、比東亞其他國家可以說更復雜。主張「婦女能頂半邊天」的時代,女兒反感傳統母親的柔弱和依附性格。如今市場經濟和多元文化的時代,女兒反感「半邊天」母親的觀念單一和情感隔離。如今影響女性的身份認同的最大因素莫過於: 在市場經濟時代,人的自尊和自由度與其收入息息相關,而母親這個角色卻是沒有收入的。很多女性對「母親」這個角色避之不及,與這個角色無法給女性帶來足夠的尊嚴有關。

繼承者們 】劇照

三聯生活周刊:相比母親本人,女兒似乎更害怕、更介意面對母親衰老的肉體,為什麽?

訾非: 其實不僅僅是女兒對母親有這種心情。兒子對父親、兒子對母親都會有這種心情。孩子看到上一代人衰老,當然會心有所憂。而且目睹長輩的衰老也會有一種看見自己未來的感覺。女性對容貌上的衰老一般比男性會更介意一些。看到母親衰老,想到母親年輕時的光鮮美麗,會喚起女兒自己的容貌焦慮。

等到女兒也到了老年,她們對自己、對他人的容貌焦慮其實會下降,她們也會變得像她們的母親一樣不那麽害怕衰老的肉體。 這方面當然也有人的天性的作用。最在意容貌和身材的年齡,也就是一個人生育能力最強的年齡。所以大家不學心理學也能猜到,青春期的女孩對自己的容貌和身材是非常在意的,神經性厭食癥等與容貌焦慮有關的進食障礙也是在青春期發病率最高。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

排版:樹樹 / 稽核:然寧


招聘|實習生、撰稿人


詳細崗位要求點選跳轉:

本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 歡迎文末分享、點贊、在看三連! 未經授權,嚴禁復制、轉載、篡改或再釋出。

大家都在看





點贊 」「 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