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甄嬛:真正厲害的人,做事硬,說話軟

2024-05-22情感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這個世界上,會說話的人,總是比不會說話的人路途順暢。

這一點,在最近又一次掀起熱議的【甄嬛傳】中得到了佐證。

有人提問說:後宮那麽多女人,為什麽只有甄嬛能握住皇上的心?

不僅可以以廢妃之身重新入宮,甚至皇帝在臨死之前,都在期待甄嬛能再叫自己一聲「四郎」。

有人答:這固然和「菀菀類卿」有一定關系,更重要的,是她說話時的態度和展露出來的情商。

她幾乎很少反駁,也很少去說狠話。

大部份時候都是站在對方的立場說話做事,讓她在成為「後宮狀元」的同時,位分上也一升再升,最終宮鬥成功。

看了甄嬛的經歷就知道了,真正厲害的人,說話都「軟」。

她的「軟」,體現在無論什麽時候,都給自己留有余地。

在【甄嬛傳】中,甄嬛一共有兩次拜別皇上。

第一次,是「純元故衣」事件。

這是嬛嬛心灰意冷的一次。

也是在這一次,她知道自己獲取的憐愛與歡愉,都是因為為人替身。

那一句「能有幾分像純元,是你的福氣」帶給她的是精神與肉體的雙重創傷。

但那時候,她不能耍小性子,因為沒過多久,她的父親也被罷官下了地獄。

為著能救甄氏一族於水火之中,她強忍著委屈,大著肚子去找皇上。

那一天,她看到皇上寫給純元皇後的信,信中一句話令她肝腸寸斷:

「縱得莞莞,莞莞類卿,暫排苦思,亦除卻巫山非雲也。」

也是在那一天,她放下了所有的驕傲,跪著乞求皇上能饒恕自己的家人,得到的,卻是全家老小要被流放寧古塔的訊息。

她將皇上的心狠和薄情全都看在了眼裏。

可即便到這個時候,在生下朧月要離宮修行時,她都沒說出絕情的話。

她念了一首詩,卓文君的【訣別書】:

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第二次,是再度回宮後,皇帝要將她送往準格爾和親。

對於當朝貴妃來說,這無疑是一種屈辱。

甄嬛怎麽做的呢?淚流滿面,三次叩首,念了一首【春日宴】:

綠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陳三願,一願郎君長壽千歲,二願身體康健,三願人如同梁上燕,歲歲長相見。

有人不解,說她為什麽要這麽做呢?

答案也很簡單,因為她有要保全的人,有未完成的事。

第一次拜別,不僅是出於對過往情深的告別,也是因為她知道,自己的母家和朧月的性命,都在皇上的一念之間。

所以,她不得不留有情面,念著皇帝能顧念舊情。

試想一下,倘若甄嬛當時言辭激烈,句句數落皇帝的涼薄。

後來的她能否順利回宮,能否護得了甄氏一族的性命?

第二次拜別,是因為她有了更多想要愛護之人。

除了自己的甄氏一族,她多了一雙兒女,多了一個摯愛的果郡王。

她希望用自己的柔情,能讓皇上再度念起舊情,這樣,就可以護得身邊人周全了。

倘若將話說盡,將事做絕,會換來什麽下場呢?

最近和【甄嬛傳】同樣掀起熱議的【如懿傳】,就被很多人拿來作對比。

反觀如懿的表現:

當年要和皇上決裂時,她痛徹心扉,那個曾經與她情投意合的少年郎,如今竟成了這番模樣。

她幾乎用了所有的惡毒的話語來總結他們的關系。

臣妾的眼前人已非心上人,兩兩相望,唯余失望。

剛愎自用薄情寡性自私虛偽,是你,疑心深重,更是你,不如皇上廢了臣妾,臣妾這個皇後,已經做的厭煩疲倦,不想再忍了。

也在最終,落得一個斷發的下場。

人都說,能力決定了一個人的位置,但能決定一個人命運的,往往是他的性格。

真正圓滑處事之人,都會明白,在最難過的時候少說狠話,就是在給彼此留有余地。

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忍住那一句最傷人的話,是給未來的自己,留下的一線轉圜。

甄嬛說話的「軟」,還體現在她很懂得示弱。

入宮選秀前,她從寺廟出來時碰到了溫實初,溫實初拿著家傳的玉壺想交給嬛妹妹。

他篤定地告訴甄嬛:

「我雖是一介禦醫,俸祿微薄,可是我保證會一生一世對你好,疼愛你,保護你,永遠事事以你為重。」

那時候的甄嬛是看不上他的,甄嬛一直許願的,是想嫁給這世間最好的男兒。

但面對溫實初的表白,甄嬛從未明確拒絕,她將姿態放得很低,一語將這種關系定義為「兄妹情誼」。

一句「嬛兒沒有哥哥,一直把您當作自己親哥哥一樣看待,自然相信哥哥會待妹妹好的」,瞬間消解了溫實初被拒的難過,反倒對這個妹妹多出了幾分柔情。

也讓他日後在宮中,對嬛妹妹多出了幾分關照。

合宮覲見太後時,嬪妃眾多,甄嬛雖然最得寵,但最不爭寵。

她一直以「弱者」姿態自處。

那時候,滿宮嬪妃齊聚一堂,太後唯獨點名「好久不見菀貴人。」

皇後也在這時候幫腔,說著菀貴人如何懂事,性情如何和順,是怎麽討了皇上的歡心。

這樣的話放在這種場合,看似是誇,實則是想捧殺甄嬛,試圖讓她在盛寵之下迷失自我,有了不得體的言行。

但甄嬛不同,皇後話音剛落,甄嬛立馬上前再次拜見太後。

又適時誇贊了身邊比自己位分高、年歲長的人。

臣妾年輕魯莽,幸好有太後恩澤庇佑,皇後與諸位姐姐又肯教導臣妾,才不至失儀。

短短一句話,雖不至於化解所有的矛盾,但至少,她在太後心中留下了知進退的好印象。

就連後來再獲榮寵,甄嬛也很會拿捏說話的藝術。

有次從太後處問安回來,擡轎攆的人突然腳下一滑,差點將甄嬛從轎子上摔了下來。

當天夜裏皇上去看望時,甄嬛一句不提白日的驚嚇,而是拿出小女人姿態,抱著皇上不撒手。

一句「皇上,就這樣抱著臣妾好不好」,瞬間令皇上心軟。

在皇上得知詳情,詢問甄嬛是不是覺得有人要害自己,甄嬛的回答堪稱滿分:

臣妾不敢這麽想,臣妾只是覺得自己命數不好,雖然承蒙皇上垂愛,能夠再度侍奉在側,可只怕臣妾終究是沒有這個福氣能保住這個孩子。

比起責怪和抱怨,這樣幾句淺淺的話,立馬讓一向不願幹涉後宮之事的皇上,站出來要為嬛嬛撐腰。

能在當時的場景,多獲得皇上一份真心和在意,讓皇上覺得甄嬛大度體貼,又何嘗不是甄嬛的情商展露呢。

所以說,有時候,不爭也是一種智慧,示弱也是一種能力。

靠著這樣的說話技巧,甄嬛不僅輕而易舉獲得了皇上的信任和寵愛,也在很多時候得到了太後的支持。

這不僅是一種後宮自保哲學,也是不少身處江湖中的人,不可或缺的說話本領。

而能做到這些,究其原因,無非是甄嬛活得非常清醒。

身為言官的女兒,她從小飽讀詩書,在父母的寵愛中長大,她活得明媚而自信。

或許是看多了父親在官場的交鋒,甄嬛對人性也非常包容。

她明白人性總是有陰暗面的。

初做貴人時,余鶯兒給她下毒,這種下毒方法十分陰毒,是在甄嬛原有的補藥裏加大劑量,一般的診脈很難診斷出來。

時間久了,甄嬛會從嗜睡變得神智失常,甚至形同癡呆。

得知這一情況後,甄嬛的第一反應,不是「居然有人害我,為什麽要害我?」

她很少用這種顧影自憐的心態來思考問題,相反的,她知道是人都有爭寵之心,也會用盡各種手段,她只是不明白「果然這麽看得起我,竟用這麽高明的手段來對付我。」

隨後,和宮裏信得過的人合力演了一出戲,抓住了下毒之人,化解了這一次難題。

再到後來,甄嬛身懷雙生胎回宮,朧月的歸屬成了困擾養母敬妃的難題。

愛女心切,敬妃一時投靠了皇後,告發了蘇培盛和槿汐對食的事。

這件事,甄嬛費了好大的力氣才得以擺平。

敬妃本以為這事兒過後,甄嬛一定會討要回朧月,和自己勢不兩立。

卻沒想到,自己認罪過後,甄嬛是這樣答復她的。

那麽就請姐姐替我撫育朧月,直至公主出嫁。

因為她清楚「我若強行把她養在身邊,那才是真真斷了我與她的母女情分」。

就這樣,在所有人的不可思議中,將自己的親生女兒交給敬妃撫養。

她是願意去成全敬妃的私心的,也知道敬妃對朧月的愛護。

這樣的做法,不僅將敬妃拉攏到自己的陣營,也讓朧月多了一個更愛護她的額娘。

而對於安陵容,甄嬛的情感一直都很復雜。

前期心疼她無人關照,所以百般照拂。

沒想到,安陵容居然在她生病期間投奔皇後。

她雖詫異,卻也理解。

世間哪有那麽多事可以阻擋得,何況陵容的歌聲,又豈是一扇門可以擋住的。

直到後來,當她得知安陵容在舒痕膠裏加了分量不輕的麝香,害得自己第一次小產後。

這才開始了對這個人的防範,她沒抱怨,也沒質問。

而是勸人叮囑眉姐姐小心,又勸自己:有一個在明的敵人總比在暗的敵人好,繼續不動聲色。

直到掌握足夠證據後一擊制勝,讓安陵容徹底無法翻身。

正是靠著這樣對人性的容忍,甄嬛不僅快速建立了自己的聯盟,也讓她在後宮的日子,多了份閑適,少了份如履薄冰。

其實,重看【甄嬛傳】就會發現,甄嬛的處事方式非常典型。

她一直以弱者心態說話。

在位分不高時,她雖然渴望情愛,雖然盛寵不倦,但對於皇上向來君臣分明,擺得正自己的位置。

對於身邊人的刁難與詰問,她很少當場給予回擊,在能力不足時適度忍耐,該討好就討好。

她將姿態放得很低,但用說話技巧,獲得了皇上和太後的歡心。

也一直以強者的思維處事。

她不會過分執著於情愛,無論是菀菀類卿之後的心死,還是允禮被毒殺後的失魂落魄,都能很快從情傷中脫離出來。

也不會過多糾結人性,得知姐妹背叛,盟友離心,她也能迅速冷靜下來,分析形勢,該報仇報仇,該拉攏拉攏。

不浪費情緒,不責問自己。

靠著這樣的嘴甜心硬,凡事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方式,讓她成為那個笑到最後的人。

其實人這一生,雖說我們的生活不如甄嬛那般步步險境,但從甄嬛的說話方式中,多少也能掌握點為人處世的技巧。

點亮 【在看】 ,願每個人都能在未來遊刃有余地應對自己的生活,拓展自己的邊界,將生活經營得風生水起。

作者 | 周美好,食一碗人間煙火,飲幾杯人生起落。

主播 | 素年錦時,微信公眾號:素年錦時FM

圖片 | 視覺中國,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點選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