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小傘(邊邊)。
有一句話說得蠻好的: 「乖這個字本身就很奇怪,它不是評價你有多好,而是在評價你,是怎麽聽別人的話的。」
乖乖女們,都有一個共性,就是: 聽話照做,把自己的人生拱手讓人。
滿足父母期待、取悅朋友伴侶、討好領導同事,卻唯獨忘了問自己:我開不開心、快不快樂?
別忘了,自己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人生最應該優先取悅的人,是自己啊。
今天,小傘分享幾個心法,一起拒絕做乖乖女,活出最真實的自我。
1、優先讓自己開心
乖乖女總是習慣性,把他人的感受放在自己的感受之上,幾乎很少表達真實的自我。
社交場合冷場了,硬著頭皮為 i 做 e ;自己已經 emo 了,但社交能力依然線上;明明不舒服了,但卻笑著說沒關系,不用考慮我。
但是女孩子們啊: 「請永遠把自己放在優先考慮項裏。」
做人就應該理所當然時時刻刻為自己著想,並且要牢記一條鐵律:先愛自己永遠沒有錯。
認真審視內心的感受,尤其在親密關系中,只要有哪怕一點點不舒服,就要表達出來。
因為,朋友愛人是最能包容我們的人,在她們面前,我們可以完全做最真實的自己。
不需要迎合討好,而是暴露缺點、交流感受、相互支持,這才是健康的關系。
其實,在任何關系中都是,要把取悅自己,當成最重要的事。
當我們不再戴上社交假面,勇敢表達需求,優先在乎自己的感受,那我們就擁有了被討厭的勇氣,獲得了心靈的自由。
2、遵循內心的渴望
以前,我不敢幻想自己的前途,不敢幻想自由人生。
最大的願望,無非就是找一份體面的工作,領一份看著還行的薪水,做一個讓父母能拿得出手的人。
直到二十八歲那年,我終於意識到,人是可以只為自己而活的。
然後,我裸辭了,如我所願——成為了心心念念的自由職業者、文字工作者。
在家長眼裏,這種職業,大概就和無業遊民差不多吧,但是重要的是,我喜歡,我快樂,我也認帳,選了這條路,好的壞的,我照單全收。
這種主動選擇的感覺,真的很美妙,它不是父母塞給我的、也不是社會規訓我的,而是按我的意誌去爭取來的。
正如李笑來老師說的:
「衡量一個人是否真正活著的根本方法,就是看他是否有意願、有能力做出主動的選擇。
一生隨波逐流,一生逆來順受,算不上活著,甚至生不如死。
在一個關鍵的節點上,人必須做出主動的選擇。只有這樣,活著才有意義。」
我真切感受到了,我在主動掌舵人生的走向,遵循我內心的感受,熱烈且用力的去綻放生命。
▽
女孩子們,請優先考慮自己的神經系統和平靜,把註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把每一秒都花在成長上。
你會發現,當自己擁有足夠多的力量,壓根就不會擔心自己是否還是個乖巧的人了。
因為, 你的價值不再建立在他人的評價上,你的快樂也能夠自給自足。
最後,分享一句話,與你共勉:
「不要把被某人接受作為你的目標,除非你接受自己,否則一切都不會結束。」
點亮 【 贊和在看】 ,祝你發財被愛。
*此號全網唯一 禁止抄襲二創 違者必究
/End.
【
不
星標
我
】就錯過推播啦
勇敢加我(個人微訊號) 圍觀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