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網上看到過一個故事:
有位智者和好友在院子裏散步時,每經過一扇門,都會隨手關上。
朋友感到很納悶:「有這個必要嗎?」
這位智者微笑著回答: 「當然有這個必要。當你關上門時,也就把過去留在了後面,然後才可以重新開始。」
人這一輩子,就是一個不斷往前走的過程。
想要活得幸福順遂,就要學會翻篇,擡頭向前看。
就像作家楊絳,經歷過無數困苦和磨難,卻始終能夠做到不回頭、不執著,隨手關好身後的門,把日子過得簡單且豐盈。
讀懂了楊絳的一生,就會明白:
真正聰明的女人,都已關上了人生的這三道門。
【平凡的世界】中有句很有哲理的話:
天空不會永遠陰暗,當烏雲褪盡的時候,藍天上燦爛的陽光,就會照亮大地,青草照樣會鮮綠無比,花朵仍然會蓬勃開放。
人這一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該放下的,就要及時放下,該翻篇的,就要及時翻篇。
執著過去,只會陷入痛苦之中;
學會放下,才能活得自在輕松。
真正聰明的女人,早已關上了過去之門,開始了人生的新征程。
1997年早春,楊絳女兒錢瑗因病去世。
一年後,錢鐘書也在北京病逝。
曾經幸福的三口之家,只剩下了楊絳孤零零一個。
當時,很多親友擔心楊絳承受不了悲痛,前去看望她。
進到屋子後,親友們看到楊絳孤單一人,都忍不住掉下淚來。
楊絳見狀,反而安慰大家:「我都挺過來了,你們怎麽還這樣哀傷?」
錢鐘書離世前,和楊絳交代,讓她好好活著。
楊絳便將此話記在心上,即使獨自一人,也從未辜負時光。
她說:「我要留在世間,打掃現場,盡我應盡的責任。」
此後十幾年,楊絳深居簡出,大部份時間都花在了整理丈夫錢鐘書的書稿上,最終【錢鐘書手稿集】得以順利出版。
為了讓逝去的人安心,她還十分註意自己的身體狀況。
不僅在飲食上做到了有節有度,還會堅持鍛煉,經常做一些養生操。
遇到了下雨天,就會在家中行走幾千步。
即使到了九十多歲的高齡,楊絳走起路來依然輕盈,不彎腰不駝背,精神和狀態都很好。
也正是這種看開一切,樂觀超脫的人生態度,讓楊絳能夠及時放下痛苦和遺憾,做好每一件事,過好每一天,活出了充實優雅的一生。
人活著,難免會有一段艱辛的時光,難免遇到一些挫折與困苦。
真正聰明的女人,都懂得只有及時放下,關上過去的大門,才能好好活在當下。
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再去纏結,只會徒增煩惱,得不償失。
凡事向前看,才能領略到人生更美的風景。
著名的「空杯心態」說,人生就像是一只杯子,裏面如果裝滿了水,就再也裝不進任何東西。
只有定期清空杯子,才能迎接新的事物。
做人也是如此,以前的成就再高,也都已過去。
人生路上,學會清零,關上成就的大門,方能更好地前行。
1943年春天,楊絳創作的戲劇【稱心如意】正式公演。
作品上演後,收獲了很多人的喜愛,也得到了業內人士的高度評價。
緊接著,楊絳一鼓作氣,又創作了【弄假成真】、【遊戲人間】等佳作,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楊絳的名字,一時被很多人所知。
有人想要登門拜訪楊絳,她說她的渴望是被人遺忘。
有人想要珍藏她的書,她說:「我的書過了幾時,就只配在二折便宜書肆出售,或論斤賣。」
有人稱贊她的作品,她說:「那只是太陽曬在狗尾巴尖上的短暫。」
有次出版社找到楊絳,希望能夠召開一個作品研討會,為她的新書做宣傳。
楊絳說:「稿子交出去了,賣書就不是我該管的事了。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過去的一切成就,在楊絳心裏都只是一個零。
在楊絳這裏,人生需要不斷清空,不斷向前。
她此後轉譯的的【唐吉訶德】,被公認為是優秀的轉譯佳作,還被當做禮物贈予西班牙國王。
九十二歲時,楊絳完成了隨筆集【我們仨】,在書中寫盡了對丈夫和女兒的思念。這部作品一經出版就暢銷全國,感動了無數讀者。
兩年後,她又寫下了【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一書,將自己對人生的思考都展現在這本書裏。
這種隨時清零的心態,讓楊絳能夠放下過去的榮譽與成就,保持清醒的頭腦,在文學的領域不斷深耕,最終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有句話說得很有道理:
人這一生,重要的是成長,而不是成功。因為當你獲得成功時,它就已經成為了過去。
真正聰明的女人,不管之前的成就多輝煌,都不會把它放在心上,掛在嘴邊,每天沾沾自喜,放棄自身成長。
她們都明白: 過去的成就,就讓它留在過去,以後活得如何才更重要。
很多時候,與其陶醉於曾經的榮光,不如清空自己的內心,讓生命煥發新的可能。
當你學會了將人生清零,步伐自然更加輕盈,人生也會更加盡興。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個提問:
「人活著,為什麽有那麽多不開心?」
下面有個高贊回答說:
「快樂和欲望是一種反比關系。
欲望越多,快樂就越少,煩惱也會隨之而來;
欲望越少,內心越滿足,幸福也會離你越近。」
太多的欲望,只會讓人焦慮與痛苦,而內心的富足,才能讓人安寧與幸福。
楊絳一生淡泊名利,從不在意外在的繁華與享受。
雖然生活很簡樸,卻活得比誰都自在滿足。
楊絳在大學教書時,有一段時間,學校會透過開會來評定薪資。
薪資的多少,則決定了每個人能夠兌換的小米有多少。
會議上,通常都是由自己先報一個數,再統一由大家進行評議。
楊絳每次上報的斤數都很少,等到最終的評定結果出來,她的薪資只能兌換650斤小米。
在當時,這是一個很小的數目,身邊很多同事的薪資,也都比楊絳要高。
但楊絳卻從不抱怨,反而覺得很滿足。
在她看來,薪資只要能夠滿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求,就已經足夠了。
外在的物質,並不是楊絳在乎的東西。精神的富足,才是她人生的最大追求。
就如她在【百歲感言】中所說:
上天不會讓一切幸福都落在某個人身上。
擁有愛情的也許沒有金錢,得到金錢的也許沒有快樂;擁有快樂的也許沒有健康,得到健康的也可能有所遺憾。
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圓滿。
年輕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覺得,擁有的東西越多,生活就會越幸福。
等到了一定年齡才發現,人的欲望是無窮的,一旦欲望無法滿足,快樂也就不復存在。
只有懂得節制欲望,知足常樂,才會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人生下半場,學會給人生做減法,就是一個女人最高級的活法。
莫言曾說:
「世事猶如書籍,一頁頁被翻過去。人要向前看,少翻歷史舊賬。」
人生在世,難免 會有不如意,只有懂得及時翻篇,才能卸下重負,輕裝上陣。
關門,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境界。
關上成就之門,學會將人生清零,才能保持頭腦清醒;
關上過去之門,放下往日的包袱,才能開啟新的旅程;
關上欲望之門,擁有一顆平常心,才能活得充實幸福。
點個 【在看】 ,願你不念過往,不負當下,做一個聰明的女人,過好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作者 | 李辰汐 ,來源:讀書369(ID:dushu369com)
主播 | 聞悅,愛唱歌的主持者,公眾號:聞悅來了。
圖片 | 視覺中國,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點選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