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遊戲

重大主題報道的年輕態如何煉成?人民日報新媒體這樣做!

2024-06-05遊戲

點選下方名片,關註我們↓↓↓

導讀

主串流媒體如何贏得年輕使用者?重大主題報道的年輕態如何煉成?

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人民日報新媒體產品策劃抓住「年輕態」這一關鍵詞,在創意的年輕態、表達的年輕態、形式的年輕態、場景的年輕態等方面發力,將面向青年受眾的新媒體產品與全國兩會報道打通,吸引年輕網友的關註,加強與年輕網友的交流,推出一系列深受年輕網友喜愛、既有意義又有意思的融媒體產品。

策劃創意年輕態,讓青年受眾樂於參與

全國兩會議程多、議題重,對其報道如何獲得年輕網友的持續關註?經過多年摸索和實踐,人民日報新媒體在重大主題融媒體報道中,從小切口入手、靠輕量化傳播,打造創意的年輕態,激發年輕受眾的興趣、增強他們的參與度,讓主旨宏大的內容引發關註和共鳴。

無創意不傳播。 圍繞重大主題,人民日報新媒體在新媒體產品策劃過程中,註意創新創意,吸引年輕網友點進來、贊起來。圍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人民日報新媒體第一時間推出提綱式稿件【政府工作報告極簡版來了!只有700字】,該產品是人民日報新媒體歷經數年積澱的一個輕量化IP類產品,一經推出就獲得廣泛認可。如今,「政府工作報告極簡版」這個概念已成為全國兩會期間人民日報新媒體標誌性的創意,因其概念簡潔、內容簡約,閱讀轉發量持續保持高位。數據海報【數讀政府工作報告裏的KPI,「拼」出一個美好未來!】,巧妙運用年輕人喜歡的「拼圖」創意,疊加「美好生活是拼出來」的高遠立意,呈現經濟、民生、「三農」、生態等重點領域主要任務目標,唱響中國經濟光明前景。創意海報【2024將這樣作答!這10個字與你我有關】運用考試答題卡的創意,將2024年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標納入進去,打造「等你答題」的氛圍感,吸引廣大年輕網友的關註。

無互動不傳播。 在重大主題報道中,要註重讓年輕人多參與進來,尋找「與青年在一起」的新做法。在社交媒體上,許多網友習慣在早晨發「早安」開啟一天的「儀式感」。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人民日報新媒體推出「早安,我的中國」融媒體報道,以「人勤春來早、奮鬥正當時」為主題,致敬每一位奮鬥者。主題短片【早安,我的中國】以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新年賀詞中強調的「每一個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貢獻」「讓大家心情愉快、人生出彩、夢想成真」為策劃主線,邀請部份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和各行業奮鬥者出鏡,呈現神州大地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生機活力。活動期間,邀請張伯禮、任子威等全國人大代表,費俊龍、葉聰等全國政協委員,手寫留言寄語,在每天早上發出問候。眾多年輕網友積極參與互動征集,曬美景、寫目標、留祝福,為全國兩會勝利召開營造了良好氛圍。據統計,互動討論量超1.5億次,活動相關話題閱讀量超10.2億次。

話語表達年輕態, 讓主流價值入腦入心

重大主題報道常常涉及國家發展、社會民生等話題,在媒體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需要將「硬話題」實作「軟傳播」。主串流媒體應在表達上力求面向年輕受眾精心策劃產品、設定話題,讓權威內容、主流價值入腦入心。

用人格化表達,打造產品的國際範兒。今年全國兩會,人民日報新媒體推出中華文明國際形象網宣片【CHN】,引發海內外廣泛關註。「你問/我是誰(You might be wondering who I really am)」,一句英文的設問,開啟了五千年中華文明的自我介紹。很多網友看了說,這支宣傳片「很國際範兒」「超燃」。網宣片以習近平總書記相關論述為主線,用國際化表達、人格化視角,結合「三維CG+實景合成」,巧妙融合從古至今的中華文明符號,展現了博大精深、海納百川的中華文明形象。【CHN】釋出後,迅速登上多平台熱搜榜,視訊瀏覽播放總量超2億次,相關報道覆蓋海內外受眾超5億人次。

用親和生動的語態,提升產品的可讀性、可看性。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新質生產力」成為代表委員熱議和社會各界關註的重點話題。什麽是新質生產力?該如何理解新質生產力?人民日報新媒體推出微視訊【新質生產力,是個什麽力?】,以通俗易懂的類比手法、CG建模的炫酷手段、科普紀錄的平實語態,在三分鐘的時間裏引導網友從實體穿越到虛擬,從地表穿行到空中,從宏觀探索到微觀,領略新質生產力帶來的全新動能,解碼新質生產力未來的潛能。視訊上線後,相關話題登上熱搜榜。

用創意設計、趣味呈現,增強產品的感染力。 「一個個甲骨文字在2024年動起來了,有聲有色,栩栩如生!」每年主串流媒體針對政府工作報告的解讀方式有很多,但用「甲骨文穿越」的形式還是讓人眼前一亮。今年全國兩會,人民日報新媒體推出的動畫微視訊【當甲骨文穿越到2024年的中國】,運用手繪動畫讓「人」「車」「家」等甲骨文字動起來,並「穿越」融入「出行」「農業」「教育」等現代生活場景,視訊在呈現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同時,突出展現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生動實踐。

呈現形式年輕態,用AI賦能內容

技術推動媒介形態改變,深刻影響資訊傳播方式、輿論生成方式。實踐表明,要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必須高度重視技術的強大力量。近兩年,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慧技術,影響著新媒體發展格局。從文本到影像再到視訊,先進技術為內容生產提供了創新的驅動力。

以技術手段為抓手,利用AI賦能實作「破圈」傳播。 今年全國兩會,人民日報新媒體聚焦前沿技術,策劃制作推出【AI共創大片〡江山如此多嬌】【與你有關!AI微縮景觀看2024民生舉措】【AI繪畫版燈火裏的中國】等一系列AI輔助內容生產的融媒體產品。新媒體內容與技術的融合產生了「化學反應」,截至3月31日,這三款融媒體產品全網閱讀量超過6.5億次。在技術加持下,宏大的時政話題與網友喜聞樂見的形式相互配合、相得益彰。AI賦能不僅讓新媒體內容提質增效有了更多可能性,還讓新聞形態呈現出年輕態、多元化、多層次,讓更多年輕網友願意觀看、點贊和轉發。

新聞+人工智慧技術,是提升主串流媒體重大主題報道傳播力的一種嘗試和探索。今年全國兩會閉幕當天上午,人民日報新媒體推出創意微視訊【AI共創大片〡江山如此多嬌】。

該片以「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為核心立意,邀請全國政協委員馮遠征進行旁白,講述「我們從春天再次出發」的決心,清新簡潔又充滿力量的話語,激勵廣大網友「新的春天,新的起點,一起奔赴下一場山海」。

該片一個突出亮點,就是引入國內研發的人工智慧大模型,共同參與視訊部份畫面的生成制作,以頗具視覺沖擊力的國潮風格畫面,生動展現「江山多嬌」的一幕幕場景。此次人工智慧技術的套用,綜合采用文生視訊、圖生視訊、AI特效等多種技術路徑,堅持合理化想象和藝術化處理的原則,由主創人員對AI生成畫面素材進行嚴格挑選和稽核,作為片段添加到視訊當中。

在AIGC技術大熱的當下,該片力戒「唯技術論」和「炫技感」,而是突出主創人員與人工智慧技術的「共創性」,實作了主創人員對前沿技術的有效駕馭,讓最終生成的畫面圍繞核心立意服務:展現大美中國場景,講述中國人奮鬥故事。該片上線後引發廣泛關註,全網閱讀量超過4.6億次,新聞傳播學界及科技領域等業內外人士以此為話題展開討論。網友觀看後留言:「江山如此多嬌,我們決定再拼一次」「大片很有科技範兒」「AI共創有創意、有特色」。

營造場景年輕態,用沈浸式傳播潤物無聲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作「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在把握今年總基調的基礎上,人民日報新媒體將「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等主題作為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新媒體產品創新方向,堅持青年視角,不斷感知年輕使用者的情緒態勢變化和表達習慣、文化偏好等,以場景的年輕態打造出多款精品短視訊。

打造年輕態、沈浸感場景,與年輕網友展開真誠對話,凝聚向前力量。 全國兩會期間,人民日報新媒體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註青年、關心青年、關愛青年,傾聽青年心聲」的工作要求,將滿足青年受眾需求與全國兩會報道結合起來,推出視訊【獻給春天的演講·向前】。

該視訊邀請資深演員、「濟公」「爺叔」的扮演者、現年90歲的遊本昌作為朗讀程式。在場景搭建上,從遊本昌話劇演員的身份特點出發,選擇劇場舞台作為主要拍攝場地,擺放具有年代特色的老式電視、書架、沙發,運用特寫鏡頭拍攝,營造出網友身臨其境、與一位親切的長輩在家中對話交流的溫情氛圍。有網友留言表示,「好像家裏的長輩在給小輩兒講人生道理!好溫暖」。

在內容安排上,遊本昌從個人故事出發,自稱「90後」,稱呼年輕一代「親愛的娃娃們」,闡釋「照著月亮瞄準總比照著樹梢瞄準打得高」,不僅語言清新、貼近年輕網友,而且符合「爺叔」角色和老人身份。朗讀程式自身敬業、奮鬥的人生故事,風雨無阻、砥礪前行的「正能量」,既具親和力,更有感染力,達到與青年群體的高度共情、共鳴。該視訊上線後迅速刷屏,人民日報微信、視訊號釋出12小時達到6個「10萬+」,全網閱讀量超過6億次。

將重大主題與輕靈的場景設計相結合,賦予廣大網友滿滿的正能量。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人民日報新媒體推出的主題宣傳片【中國步伐】,以「步伐」作為敘事場景,配合輕快的剪輯手法和清新的旁白文案,從蹣跚嘗試的第一步、經歷風雨的每一步,到「在路上的人,相信路就在腳下」,激勵每一個努力向前的人,拉近與網友的距離。視訊【2024特別版〈一路生花〉】則改編年輕網友喜愛的正能量勵誌歌曲【一路生花】,賦予歌詞全新立意,配合接續奮鬥的畫面場景,直觀展現中國式現代化的行程和成就,在激揚向上的音樂旋律中,鼓舞人們勇敢追夢、追光前行。

結 語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切實提高黨的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從人民日報新媒體全國兩會報道實踐來看,要想獲得有效傳播甚至破圈傳播,讓正能量澎湃大流量,需要圍繞「年輕態」下功夫。要深刻把握年輕網友的使用偏好,以創意、表達、技術、場景等的年輕態貫穿到新媒體產品策劃制作全過程,將重大主題報道與年輕網友的需求相結合,以「年輕態」的新媒體產品,獲得他們的關註和認同。(作者梁昌傑系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客戶端營運一室主編,張世懸系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社交媒體營運一室副主編,楊麗娟、尚丹系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客戶端營運一室編輯)

本文轉載自「傳媒」微信公眾號,原標題——重大主題報道的年輕態如何煉成?

主編: 劉娟

編輯、值班編輯:李磊

校對:李媛 毛潔

END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