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養生

11位老中醫留下的治病良方,說不定哪天能用上!

2024-12-17養生

聲明: 本篇 圖、文 均來自於網路,若 圖片 文字 對您造成了 侵權 ,請您請在 後台留言聯系 我們進行 刪除 ,我們收到留言後將盡快 刪除

個體有差異 · 如涉及用藥 · 須遵醫囑

1. 鼻淵散外用治鼻竇炎

一方治鼻竇炎甚效: 土藿香15克,蒼耳子15克,青木香15克,魚腦石15克,辛夷15克,鵝不食草9克,共研細末,用棉花包,塞鼻外用。

2. 鳳凰衣、木蝴蝶治胃潰瘍

治療潰瘍病,藥用鳳凰衣、木蝴蝶各30克,馬勃、象貝母各20克,血余炭、琥珀粉各15克,共研細末,每服2克,每日3次,食前服.

這張驗方之制,既不效仿古人,又不同於流俗。鳳凰衣可用於治療淋巴結核、潰瘍不斂。木蝴蝶善治肝胃氣痛、瘡口不斂,還有補虛、寬中、促進食欲之功,與鳳凰衣同用,起協同作用。

馬勃既能止血,又能療瘡。象貝母具有清熱泄降、醫瘡散結之功,對於潰瘍病之胃痛吞酸,尤為適當。琥珀不僅鎮驚安神,而且有化瘀止血、療瘡治癰作用。血余炭主要有消瘀止血作用,與琥珀同用,治潰瘍病出血極佳。

3. 當歸六黃湯治甲亢

處方: 當歸、生地黃、熟地黃、黃連、黃芩、黃柏各等份,黃芪加倍,共為細末,每服15克,水兩盞煎至一盞,食前服,小兒減半。

此方如口渴、自汗、肌肉痙攣時加生牡蠣、木瓜、五味子;手顫甚加用白頭翁;甲狀腺腫大加橘核、荔枝核、夏枯草。

4. 四神煎治關節炎

關節炎,亦稱鶴膝風,膝關節紅腫疼痛,步履艱難,投以【驗方新編】四神煎恒效。藥用生黃芪240克,川牛膝、遠誌肉各90克,石斛120克。先煎四味,用水1000毫升,煎至2碗,再加入金銀花30克,煎至150毫升,頓服。

5. 生半夏、水蛭粉治哮喘

生半夏化痰之力甚著,顏氏治哮喘習用之,一般用9克,加生姜2片,無副作用。水蛭粉能改善缺氧現象,每服1.5克,一日2次,其效亦著。

6. 牛皮膠升血小板

牛皮膠系民間驗方,其制法如下:取新鮮牛皮(不拘量)去毛洗凈,用絞肉機攪碎後,用清水煎熬成稀膠狀,以無皮渣為度。

功能養陰補血,效如阿膠,透過實踐,對於提升血小板有一定效果。

服法: 成人每日服100-200毫升,小兒每日服50-100毫升,服時可加入少許香油、食鹽或白糖以調其味,可以單服,亦可根據病人的臨床表現配合湯藥同服。若有的小兒單服出現煩躁者,可另用白茅根、小薊各30克煎水為引同服。

7. 芫荽(香菜)熏氣治惡阻

有些嚴重的妊娠惡阻患者,往往藥入即吐,甚至見藥聞味即吐,長期厭食,以致影響營養吸收,形體消瘦。對此類患者,采用祖傳熏氣法:取鮮芫荽(俗名香菜)1把,加蘇葉、藿香各3克,陳皮、砂仁各6克,煮沸後倒在壺內,壺嘴對準患者鼻孔,令其吸氣。

因芫荽性辛溫,含揮發油,有強烈的異香氣,功能寬胸和胃,定逆順氣,悅脾醒胃。病人聞此芳香之氣便會頓感舒適,數分鐘後即可進易消化的食物,一天熏氣數次,熏後可少食多餐。此法對於嚴重妊娠惡阻,甚至尿酮陽性,藥、食難進者,亦可套用。

8. 調心湯治療冠心病

調心湯治各種心臟病,尤對冠心病更宜。 調心湯: 柴胡15克,川椒10克,紫蘇子、黨參各30克,大棗10枚,甘草10克,黃芩15克,百合30克,烏藥10克,瓜蔞、丹參各30克,郁金15克,牡蠣30克。

此方以小柴胡湯作為協其之總方,宣其表裏,疏調三焦,充其津液使五臟戴澤,調其陰陽使氣血衡常,該方堅持久服,其效頗彰。

9. 傷食腹脹用糊米

常備炒黃黑的糊米,小兒傷食飲用。成人腹脹,常用砂仁一粒,以針穿其孔中,在火上燒焦,取下,紙包撚碎,去紙嚼服,甚效。又疰夏不思食,用荷葉粥寬中解暑,妙用非常!

10. 四味芍藥湯治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是神經系統較為常見的疾病之一,有名醫提出應重視「動用靜藥」的規律,認為治療此病以生牡蠣、石決明為上品,惟此二藥平肝潛陽之力專。選用白芍、甘草,取其酸甘化陰之用,緩急止痛之功。久病入絡,當擇味苦性微寒的丹參以佐之。

經驗之方—— 四味芍藥湯 (白芍、生牡蠣各30克,丹參、甘草15克)。方中重用白芍、生牡蠣以柔肝潛陽息風;白芍配甘草酸甘化陰、緩急止痛;丹參養血通絡,合具柔肝潛陽、和絡息風之功。

在通常的情況下,夏氏治療三叉神經痛均首選此方,其療效遠在一般方藥之上。

11. 瓜石湯治療閉經

「瓜石湯」治療陰虛胃熱型繼發性閉經,通經率達67.3%,用於臨床,屢獲良效。

瓜石湯的適應證為: 閉經、月經愆期、錯後,惡心,善饑,咽痛口幹,口舌生瘡,頭暈頭痛,低熱面赤,鼻衄倒經,急躁易怒,心胸煩悶,乳房脹痛,心悸氣短,失眠多夢,腰部酸痛,性欲減退.

方藥組成: 瓜蔞15克,石斛12克,玄參、麥冬、車前子各9克,生地黃、瞿麥、益母草、牛膝各12克,馬尾連6克。方中瓜蔞甘寒潤燥,寬胸利氣;石斛甘淡微寒,益胃生津;馬尾連清胃熱,護津液,益母草活血化瘀,瞿麥、車前子、牛膝清熱通經,引血下行。

諸藥合用,共奏養陰潤燥、寬胸和胃、活血通經之效。若胃熱者,可加黃芩、枇杷葉、大黃、生石膏;肝熱者,加膽草、梔子、竹茹或蘆薈、木通、桑葉、菊花。

血熱者,加旱蓮草、藕節、白茅根;氣滯者,加柴胡、川楝子、枳殼、木香;血瘀者,加澤蘭、紅花、川芎、赤芍、桃仁;陰虛者,加薩參、枸杞子、白芍。

註:各人體質及病情不同,以上方子請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