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封建帝王的年號、廟號、謚號是如何區分的?為什麽有的皇帝稱廟號,有的稱謚號,還有的稱年號?

2024-04-26歷史

其實有很多朋友有時候都搞不清楚皇帝的謚號、廟號、年號是怎麽區分的,因為不論是讀書還是看影視劇,我們發現有的皇帝用謚號稱呼,比如漢武帝、隋煬帝,有的皇帝用廟號稱呼,比如唐太宗、宋太祖,還有的皇帝用年號稱呼,比如萬歷皇帝、康熙皇帝。

說這個問題之前,先給大家解釋一下這三個名詞是什麽意思。

謚號:社會地位相對較高人物死之後,後人按其生平事跡進行評定後給予或褒或貶評價的文字(不限於皇帝)。

廟號: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起的名號。

年號: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亦可以作為表示年份),由君主發起。

如何稱呼一個帝王,這可不是因為順口就這麽叫的,而是有講究的。

首先是謚號,謚號在周朝就有了,是皇帝死後,後世根據他一生的作為而評定的名號,相當於給了皇帝一個概括性的稱呼 ,像「文」「武」「宣」等等,這些都是比較好的謚號。當然也有不好的,比如我們熟悉的「歷」「煬」「幽」等等。

根據皇位傳承的秩序,一般都是兒子給皇帝老子上謚號,所以基本上都會揚長避短,給一些好的謚號,再不濟,如果老子實在沒啥可褒揚的,也會給個不好不好的謚號,比如「懷」「思」等等。

而那些獲得惡謚的皇帝,比如周厲王、隋煬帝等人大多都是亡國之君,生前作惡多端,死後又沒有子嗣,所以後朝的皇帝也就無所顧忌的給他們一個惡謚。

第二種是廟號,廟號最早起源於商朝,因為之前皇帝死後都會為其立廟,以供奉其牌位, 最初能獲得廟號的比較少,都是一人一廟,後來慢慢的多了就改成一個太廟,將所有的牌位都供奉在太廟裏。

而廟號也就就相當於這些牌位的編號, 廟號一般都叫某祖某宗,一般來說打江山的稱祖,坐江山的稱宗, 所以稱祖的大多都是開國皇帝,比如宋太祖,明太祖,而康熙是個例外,是他兒子為了穩固自己非法得來的皇位而硬給他加上的「清聖祖」。

第三種就是我們常見的年號了,是皇帝在位時用於紀年的名號。 年號最早是漢武帝時期出現的,歷史上第一個年號是漢武帝的「建元」。最初皇帝是可以使用多個年號的,皇帝哪天要高興了就改個年號,或者有重大事件發生了就改個年號,一直到明清的時候年號才固定為「一世一號」。

那了解這些內容之後,我們再說回來文首時提到的問題。

在唐朝以前,一般都是用謚號來稱呼皇帝, 那有人問為啥不用廟號呢?因為那時候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廟號的,那個時候的廟號含金量很高的。比如西漢15位皇帝有廟號才4位元,所以用廟號稱呼顯然不行。

那唐朝以後為什麽不用謚號去稱呼了?這還是因為一個女人,就是那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

以前的皇帝死後上的謚號都是一個字兒,而這姐妹可就厲害了,她不但自己活著的時候謚號就給自己定下了,而且還用好幾個字兒(則天大聖皇帝),從此以後也就開啟了多字謚號的習慣。

後世很多皇帝謚號那叫一個長,而最長的就是清朝的努爾哈赤了——27個字的謚號—— 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

這麽多字叫起來不僅不方便,好多也記不住,所以唐朝以後就不用謚號稱呼了,正好那時候廟號開始普及,並且一個皇帝就一個廟號,所以 自唐朝開始就用廟號來稱呼皇帝了 ,比如唐太宗,宋太祖之類的。

到了明清以後,廟號也變得不值錢了,而此時開始一個皇帝一世只用一個年號,於是年號就成為皇帝最明顯、最具代表性的名號,所以大家開始用年號來稱呼皇帝。

總結下來就是唐朝以前用謚號稱呼皇帝,唐朝到明朝之前用廟號稱呼皇帝,明清兩朝用年號來稱呼皇帝。

這下大家都清楚了吧!

以上為正文,部份內容及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文中如涉及結論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更多精彩持續更新,感謝關註。

來都來了,點個 在看 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