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他是新四軍原師政委,1955年錯失大將軍銜,後來因為一個意見被撤職

2024-04-24歷史

鄧子恢同誌是中國最早一批信仰馬列主義的革命者,早在中共還沒有成立的時候,他就已經是「紅色分子」,曾與幾位好友一起創辦了一則月刊,專門向大眾科普馬列主義知識,順便轉載有關蘇俄紅色革命的訊息和情況。

不過因為一些特殊原因,鄧子恢一直沒能加入共產黨,一直到1926年,北伐戰爭爆發後,他方才在好友的介紹下參加中共,隨後被委派到贛南領導農民運動,組織農協對抗封建勢力。1927年中旬,國民黨開始殘殺共產黨人,大革命已然名存實亡,鄧子恢對於國民黨此等出爾反爾的行為很是反感,於是便公開發聲抨擊蔣介石和國民黨。

此舉引起了江西國民政府的不滿,其隨即釋出懸賞通告,重金通緝鄧子恢,鄧子恢為了躲避敵人的迫害,便暫時回老家避了避風頭,一直到1927年底他才重新出山從事革命活動。1928年初,他參與建立了閩贛蘇區,三個月後,他被編入紅軍,擔任營教導員,往後他歷經多次升遷,最終當上了軍政委,成為紅軍高級軍政幹部。

1932年,毛主席將他調到中央蘇區任職,主管經濟與財經工作,1933年,他因為反對博古的「左傾主義」而遭到降職處分。1934年,紅軍離開江西,開始向敵人防禦較為薄弱的西南轉移,鄧子恢則被留在閩贛工作,負責維系華南的革命星火,在此期間,鄧吃了不少苦頭,局勢最艱難的時候,他和戰士們甚至連飯都吃不上,只能靠吃野果、野菜勉強充饑。

而敵人為了瓦解閩贛地區紅軍的鬥誌,不斷在蘇區散發傳單,威逼利誘紅色戰士們脫離革命隊伍,向國民政府投降。好在鄧子恢意誌堅定,他一直堅守著理想和底線,無論再苦再難都沒有想過背叛革命隊伍,如此堅韌的性格值得我們敬佩!

一直到1937年,鄧子恢遵照黨中央命令,率部主動下山接受改編,統一換裝新式武器和軍裝,而後離開福建,向江蘇、安徽挺進,抗擊日軍,維護中國利益。1938年到1940年,鄧將軍主要在江北活動,與粟裕將軍並肩作戰,1941年,新四軍主力遭遇國民黨軍伏擊,死傷慘重,鄧子恢聞訊後,立即派遣部隊由江北前出到皖南,負責接應成功突圍的新四軍部隊,與此同時,他還發報給國民政府,抨擊其兩面三刀的行為,大罵其無恥之極。

不久之後,新四軍重新整編,鄧將軍被任命為軍政治部主任,不過由於當時形勢比較緊張,鄧將軍要先留在江北主持大局,因此未能第一時間上任,一直到三個月後,他方才趕赴軍部辦理就職手續,與此同時,剛剛組建的新四軍四師正好缺少一個政委,陳老總索性就讓鄧將軍兼任。

解放戰爭時,鄧將軍在華野擔任高幹,主管後勤、財政部門日常工作。建國後,他在中南軍政委擔任副主席,自此之後脫離部隊,全面轉入行政部門工作,1954年,他更是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成為周總理最得力的助手。

1955年,全軍授銜之時,按照鄧將軍的革命資歷和戰功,他足以領大將軍銜,但由於他很早便離開了部隊,已經不符合授銜條件,所以未能獲得任何軍銜。同年,黨中央決定加快農業建設,爭取在3年之內讓農業產值翻倍,鄧子恢聞訊後立即表達了反對意見,他認為農業發展應該一步一個腳印,不能操之過急,否則會適得其反。

但此舉卻被黨中央認為是「右傾保守」,於是鄧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指責和批判,可即便如此,他仍沒有做出退讓,還是堅持原有意見,希望國家在農業建設上循序漸進。1962年,鄧子恢在中央工作會議上突然提出取消人民公社制度,搞「包產到戶」,讓農民「單幹」,這一言論隨即引發軒然大波,並招致諸多批評之聲。主席一怒之下,甚至直接撤銷了鄧的職務,勒令他回家反省,動蕩開始後,他又成為眾矢之的,先後遭受各種批鬥和迫害,1969年,他又遭到非法關押,在一座破敗的小院中艱難度日。

1972年,鄧子恢同誌的健康狀況突然惡化,整個人的狀態越來越差,他覺得自己可能支撐不了多長時間了,於是便提前寫好了遺書,當年年底,他因病去世,時年76歲。1981年,黨中央宣布為他平反,恢復了他的清白和名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