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金陵自古帝王州,南京是如何將地理位置「變現」成六朝古都的?

2024-05-28歷史

本 文 約 6000 字

閱 讀 需 要 16 分 鐘

南朝蕭齊永明九年 (491) ,28歲的謝朓 (tiǎo) 揮別京城建康 (今江蘇南京) ,前往荊州治所江陵 (今湖北荊州) ,就任文學侍從官。他在途中創作了【鼓吹曲】十首,尤以這首「頌藩德」的【入朝曲】為人所稱道。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帶綠水,迢遞起朱樓。

飛甍夾馳道,垂楊蔭禦溝。

凝笳翼高蓋,疊鼓送華辀。

獻納雲台表,功名良可收。

謝朓生活的時代,處六朝之中,其筆下宮城高殿的飛脊,夾著天子禦道向深遠處延伸,是經過孫吳、東晉、劉宋、蕭齊近200年的渲染才得以呼之欲出的帝京氣象,也是這座有著3000年建城史古都中軸形制的前導。

因天材,就地利

許嵩【建康實錄】中,有一段頗為傳奇的記載,秦始皇在渡江時,「望氣者雲:‘五百年後,金陵有天子氣’」,並改時名金陵邑為秣陵縣。到漢末天下大亂,三國鼎立,相傳諸葛亮東行途經此處,在石頭山下駐紮,測望地理形勢時,曾禁不住感慨:「鐘山龍盤,石頭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從此, 「帝王氣」 便成為這座城市的歷史流量密碼。

所謂「龍盤虎踞」,指的是南京城內,鐘山在東,綿延數裏如臥龍欲起;石頭山在西,似虎視眈眈蹲守江關。現代學者朱偰在【金陵古今圖考】中曾總結當地形勢道:

「其地當長江下遊,北控中原,南制閩粵,西扼巴蜀,東臨吳越,居長江流域之沃野,控沿海七省之腰膌,所謂‘龍蟠虎踞’‘負山帶江’是也。」

真正將這樣地理區位優勢「變現」的,則是東吳。

東漢末年,孫策在江東建立起東吳政權。作為他的繼任者,孫權在建安十六年 (211) 將丹陽郡郡治自京口 (今江蘇鎮江) 遷至秣陵,次年取「建功立業」之意改秣陵為建業。隨著吳黃龍元年 (229) 四月,孫權正式稱帝,也開啟了建業即今日南京作為都城的歷史。

後世在說到東吳建業時,多用「草創」總結。孫權初到建業,以既有將軍府邸為居所,稱太初宮,並環繞太初宮建立都城、外郭,形成三重城郭。特別之處在於,建業之都城軸線,並非正南北方向,而呈北北東約25度,宮城太初宮也與南北禦道產生了略偏向西的差距,這就導致整個建業城以一種傾斜的姿態呈現出來,並不合乎中原都城禮制。

造成這種偏斜的原因,是當時建業地區的山水形勢。東西兩側的山巒雖起到屏障作用,但其本身北北東的走向也限定了城市的基本輪廓。這種屈從自然的規劃設計,自然與「樂和禮序」的傳統觀念並不相符,但卻是管子所提倡的 規劃理念的鮮活實操:

「凡立國都……因天材,就地利,城郭不必中規矩,道路不必中準繩。」

大概在東吳立國十年後,市政建設也在建業陸續展開,但其引運瀆、開漕溝,無不是在適應山水並利用山水對 城市做出營建。 東吳經營建業五十年,這期間規劃而成的城市骨架、區域規劃,都成為之後六朝逐步建設遵循的肌理。

天紀四年 (280) ,東吳亡於晉,短暫的南北統一時期,建業幾經更名,由秣陵至江寧,再至建鄴。之後是八王之亂、永嘉南渡,晉建興元年 (313) ,為避湣帝司馬鄴諱,建鄴改稱建康。西晉滅亡,司馬睿建國,東晉以建康為都,前後歷經11代103年,成為在此地建都時間最長的王朝,也是對其城市形制影響最大的一代。此後至南朝宋、齊、梁、陳,都以建康為都,並承續了同一格局。

傾斜版「中世紀都城」

直到晉成帝鹹和四年 (329) 平定「蘇峻之亂」前,南渡晉室均以修繕過的吳太初宮為宮掖。蘇峻之亂後,宗廟宮室盡為灰燼,對皇權勢力的爭奪以遷都形式表現出來,有人建議豫章、有人建議會稽。唯王導一錘定音:

「建康,古之金陵,帝王所居,孫仲謀、劉玄德皆雲王者之宅,不可改。」

加之原太初宮在戰亂中被焚毀,東晉這才開始規劃建設新都。

具體負責建康城規劃建設事務的是王導堂兄弟、將作大匠王彬。按【建康實錄】記載,建康的營建自覺呼應著洛陽模式,最重要的便是將宮城「建康宮」設於都城中部,使其南門——大司馬門直對著禦街、都城宣陽門,使宮城和都城中軸線重合。特別之處在於,其首次將建康都城明確劃分為北部宮城區,南部官署、住宅區的功能分區,對後世有重大影響。

從建築群上看,建康宮城 (即台城) 主要建築左右對稱,中軸線上的禦道左右建官署,南端臨秦淮河,左右建宗廟、社稷,12個城門沿用洛陽舊名。而其「中軸之作」的昇華,莫過於大興二年 (319) 在王導的建議下,以西南牛首山兩個山峰為「天闕」,將城市中軸進一步南延,使其與自然相融,相映成趣,「大建康城」順勢而成。與此同時,以都城中軸為準,整個建康依舊保持著北北東24.6度的傾角,讓一直在向北方都城致敬的新都成為翻版「中世紀都城」。

南齊永明九年 (491) ,北魏孝文帝為重建洛陽都城,特別派遣蔣少遊 (時任散騎侍郎) 作為出使南朝的成員之一,到達建康「模寫宮掖」「圖畫而歸」。後續研究證明,北魏洛陽宮室制度明顯模仿了南朝建康宮殿,「在北方都城被戰亂毀壞殆盡之後,江南建康城反成為延續中華禮制與宮室制度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過渡」。建康城發展到梁朝時,已經是「城中二十八萬余戶。西至石頭城,東至倪塘,南至石子岡,北過蔣山,東西南北各四十裏」的規模,在位48年的梁武帝對都城建設傾註頗多心力。

同樣是在梁朝,侯景之亂的發生成為建康最慘烈的浩劫,其對都城的破壞,無疑是淪陷性的。太清二年 (548) 八月,侯景叛軍湧入建康,圍困台城130天,致其一朝殘敗。創傷之大,直到陳朝初建的十幾年間,都無力恢復其至全盛狀態了。隋開皇九年 (陳禎明三年、589) ,陳朝滅亡,繁華六朝至此沒落。【資治通鑒】記載,隋平定陳各州郡後,「詔建康城邑宮室,並平蕩耕墾,更於石頭城置蔣州」。從此「六朝舊事隨流水」「金輿玉座成寒灰」。

承前啟後的南唐描摹

透過一些蛛絲馬跡,大部份學者分析覺得建康城並不至於被「平蕩耕墾」、消失殆盡,只是不可避免地呈現出衰落與荒涼。事實上,稍後的隋煬帝及唐代徐敬業等人都修建過或試圖在此修建「丹陽宮」,另為他用。但毫無疑問的是,隋唐大一統之際的建康城並未能繼續憑借「王氣」扭轉前途,王勃在【江寧吳少府宅餞宴序】中的形容頗為準確:「昔時地顯,實為建業之雄都;今日太平,即是江寧之小邑」。命運的辯證法在建康城身上的充分演繹,在南唐才真正到來。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南唐雖僅歷經39余年,卻完成了「對於南京城市建設的一個裏程碑式的貢獻」。

唐末亂局中,楊行密割據淮南,天復二年 (902) 受封吳王,攻取昇州 (今南京) ,作「犄角重鎮」。一番權力爭鬥後,徐溫奪得吳國軍政大權,並扶持養子徐知誥升任昇州刺史。此後,昇州更名金陵,吳天祐十一年 (914) ,徐知誥開始營建金陵城。短短三年後,初具規模的金陵城「府庫充實,城壁修整」,迎來徐溫進駐。升元元年 (937) 徐知誥建立齊國 (徐齊) 。同年十月,徐知誥受禪稱帝,國號「齊」。升元三年 (939) ,徐知誥自稱唐憲宗李純第五世孫,改名李昪,史稱南唐。以金陵為都,改稱江寧府。此後直到後主李煜被俘,江寧作為南唐都城共計3代,計39年。此間江寧城先後歷經四次修建,南唐都城的規模,甚至超過六朝。據【景定建康誌】記載,其周長達到二十五裏四十四步,折合今天約14千米。「南唐都城,南止於長幹橋,北止於北門橋。蓋其形局,前倚雨花台,後枕雞籠山,東望鐘山,而西帶冶城、石頭」。江寧,即將成為南京城史上的一次復興之作。

南唐江寧城相比於六朝建康城的一個最直觀的變化,便是大大南移了。此舉一是避開了曾經的南朝宮城,二是把秦淮河兩岸工商業和居民區囊括進都城範圍內,「城」與「市」自此開始合為一體。與此同時,宮城在都城的中間略偏北處得以構築,可確認的設定有朝元門、順天門、鎮國門和便門,「築城以衛君,造郭以守民」,「城」和「郭」「市」三者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

如此這般規劃下,江寧城的中軸線大體與建康保持一致,仍以牛首山的兩個山峰為「天闕」。只不過這條中軸線在六朝時大部份在都城外,而南唐則將其都包到城內,兩旁設官署,路面鋪磚,兩側開溝。這條「禦街」由南唐宮城正南門外的虹橋 (今內橋) ,經南門大街 (今中華路) ,南出鎮淮橋,直抵南門 (今中華門) ,亦即貫穿南唐宮城和都城的中軸線。在禦街兩旁,分布有各類官署,「諸司庶府,拱夾左右」。延續此前建康城的T字形設計,宮城前有一條東西向大街,把都城一分南北。北部為宮城、皇家園囿、官衙和軍隊;南部除禦街兩側外,多為居民住宅、市集和手工業作坊,也是南唐進士放榜之地。2007年4月,南京市博物館考古人員在今內橋東南、中華路東側的中華廣場工地發現南唐時期的禦街及其東側路溝 (為方便禦街排水而設計,稱禦溝) 。路溝為磚砌,底寬90厘米,且此路溝距離今中華路東側人行道路牙19.6公尺,說明南唐時期禦街遠比今日中華路還要寬。

南朝盡力在東晉建康的擘畫中描摹著,卻也抵不過「台城六代競豪華,結綺臨春事最奢。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的繁華落寞。彼時江寧城東南隅建有一座伏龜樓,地勢較高,可登高遠眺,是當時一處重要的戰略制高點。宋代楊萬裏有詩雲:「偶上伏龜樓上望,一環碧玉缺城西。」想象中,人們登高回望江寧城,怕是都不免想起李後主「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的感時傷逝,所幸歷經三代建設,將這座「帝王州」托舉到新的高度,得以在歷史上與另一個宏大的時代比肩並立。

中軸線上的設計藍本

從宋元之際時「行在」「南台」身份中過渡而來的南京城,終於在明代等來自己第一個大一統王朝之都的角色。盡管明洪武、建文、永樂三朝以南京為都不過半個世紀,但在這裏完成的城市規劃制作,意義不可小覷。【明史·輿服誌·宮室制度】記載,永樂年間「凡宮殿門闕規制,悉如南京,壯麗過之」。換言之,南京明故宮的建設,為北京故宮提供了相當程度的參考價值。對其規劃建設,不妨從時間和空間兩條線一探究竟。

時間一線上,元至正十六年 (1356) ,朱元璋占領集慶,改其為應天府 (屬江南行省) 當年便開始著手進行都城建設了。八月,「改築應天城,作新宮鐘山之陽。」十二月,「建廟社宮室,祭告山川。所司進宮殿圖,命去雕琢奇麗者。」吳元年 (1367) 八月,「寰丘、方丘、社稷壇成」;九月「太廟成」「新宮城」。此時,南京已經具備一座都城的規模。第二年正月,朱元璋正式稱帝,建立明王朝,改元洪武。八月,明王朝決定,以應天府為南京,以大都 (今北京) 為北平府。這次「升格」,也是南京歷史上第一次成為全國統一政權的政治中心。但當時對於是否以南京為都,朱元璋仍比較糾結,最大的顧慮莫過於「六朝國祚不永」,但理性考慮「平定之初,民未休息,供給力役,悉資江南」,南京仍是首選。不過他又同時決定,設其家鄉鳳陽為中都,「命有司建置城池宮闕如京師之制焉。」建設中都耗費大量財力物力,南京城的建設幾乎停頓。直到洪武八年 (1375) ,詔罷中都役作,南京的都城建設才又重新走上正軌。 其華美壯麗程度雖然不及中都,但卻因為有中都在前,讓明南京的規劃設計更加成熟完善。

這時,再讓我們從空間角度來走近明南京城。獨特的宮城、皇城、都城、外郭四重城垣結構,使其成為中國築城史上的巔峰之作。首先,宮城的選址,決定著整個京城的布局。朱元璋命劉基「蔔地」,最終選定新宮作於鐘山 (紫金山) 之陽,既避開南唐一直使用的舊城區,也消除了對「六朝國祚不永」的顧慮,從實際操作層面來講,則避免大量的拆房擾民。宮城位置既定,中軸線也就確定。但按照傳統,宮城應在都城內居中偏北,但這樣新城就相對局促,新舊城之間也缺少聯動。劉基主持下,巧妙解決了這個布局上的瓶頸,即宮城、皇城遵循嚴格中軸布局,以充分彰顯皇權至高無上。都城則以管子「因天材,就地利」思想為指導,在可用範圍內隨勢勾勒,護城河盡可能利用自然水體玄武湖、燕雀湖,並把新城、舊城和地形上制高點都包括入內。

我們今日所說的明南京城墻,便是都城的這一層。其全長35.2千米,地面遺存約25千米,最高處有26公尺,頂部最窄處有2.6公尺,最寬處19.75公尺。城 墻四面開設13座城門,現存聚寶門 (今中華門) 、神策門 (今和平門) 、清涼門、石城門和重修的朝陽門 (今中山門) 。城門上皆有敵樓,每門有木門和千斤閘各一道。僅從城墻建設角度來說,南京城墻是中國城垣史上最大的一座磚城,也是世界現存最完整、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城墻。

整個都城規劃內,呈現出明皇城獨立居於東,南唐舊城居於西南,但兩部份之中軸線基本平行的態勢,提振了大一統王朝都城的氣勢,「並立聯輝」。更難得的是,明南京還獨創「外郭」作為城市的最外層防護,將幕府山、紫金山、聚寶山 (今雨花台) 等軍事制高點,圜丘 (天壇) 、方丘 (地壇) 、孝陵、皇家墓地、功臣附葬區都劃歸在內。巧妙之處在於,這樣的設定,便大體上使得宮城、皇城處在居中地位,彌補了其形制上「居極東偏」的缺陷。

最後,讓我們把目光集中在明南京的核心之作上來。元至正二十七年九月 (1367) ,明南京新宮建成,確立了南起都城正陽門 (今光華門) ,北至皇城玄武門空間布局,東西寬約750公尺,南北長約950公尺,周長約3.4千米,略呈方形的布局。宮城中軸線向南北延伸,確立了南起都城正陽門 (今光華門) 、北至皇城北安門長達約3千米的明都城中軸線。從外向內、從南向北依【禮記】「五門三殿」的古制排列著皇宮的主要的建築:正陽門、洪武門、承天門、端門、午門、奉天門、前廷三殿 (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 ;乾清門內,乾清門、乾清宮、坤寧門、坤寧宮也依中軸線而分布。這一貫穿宮城—皇城—都城的中軸線,與曹魏鄴城、東晉建康、唐長安和元大都一脈相承。顯而易見,北京故宮也幾乎復刻了明宮城的所有理念布局,不同的是北京中軸在北端加入景山和鐘鼓樓作為「尾聲」。

清平定江南後,以南京為江南省首府,設承宣布政使司,改應天府為江寧府,開啟了其新的命途。

進入民國時期,【首都計劃】開啟了南京的城市近代化行程,經歷1927—1937年的十年建設,規劃出一條以中山路為主幹、以新街口為中心的道路網路、城市肌理,也正式擺脫古代都城建設的傳統模式。所幸,關於明南京的遺存還十分豐富,除城墻外,中軸線上禦道 (今禦道街) ,午門 (今午朝門) 、宮城東門、西門、皇城西門都可供今人尋跡。史上屢次都城建設改造著這座古都的各個角落,亦讓「金陵懷古」成為歷代藝術創作的不二母題。

讓我們再回到元至正二十六年 (1366) ,朱元璋治下的明王朝已初具規模,臣子建議:「一代之興,必有一代之制作,今新城既建宮闕制度亦宜早定。」不同時代改變著城市的面貌,歷史引導著後人去觸摸其生命的每一次「脈動」。

參考文獻:

蘇則民【南京城市規劃史稿】

胡阿祥等【南京通史·六朝卷】

薛冰【南京城市史】

楊國慶、王誌高【南京城墻誌】

李絲倩【六朝建康城與明南京城「城—山」空間格局及其對照研究】

張學鋒【所謂「中世紀都城」——以東晉南朝建康城為中心】

劉淑芬【六朝城市與社會】

本文改編自【國家人文歷史】2024年6月上,原標題為【一代之興,必有一代之制作 觸摸南京建都史上的「動脈」】,本文系「國家人文歷史」獨家稿件,歡迎讀者轉發朋友圈。

END

作者 | 劉瀛璐

編輯 | 胡心雅

排版編輯 | 韓其娟(實習)

校對 | 火炬 李棟 張斌 古月 苗祎琦

推薦

東周時期【周禮·考工記】

提出「以中為尊」的城市規劃理念

曹操營造的鄴城出現中國最早的城市中軸線

時光流轉

北京中軸線化身中國歷代古都中軸線的集大成者

被推薦為中國2024年世界文化遺產申報計畫

本期,讓我們一起漫步中軸線

看中華文明在城市規劃建設上的偉大創造

感受中軸線融入城市發展所煥發出的時代新韻

點選下方封面,即可購買

↓↓↓

在看 」的永遠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