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央為何要選擇宋時輪的第九兵團入朝呢?

2024-05-28歷史

對發生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韓戰的那段歷史,大多數朋友都耳熟能詳,這場由北韓南北雙方爆發的內戰,最終演變成一場大規模國際區域性戰爭,將18個國家拖入了這場長達近三年的戰爭泥潭,是自1945年二戰勝利後最嚴重的一次國際性軍事危機。

1948年8月15日,是日本接受波茨坦通告宣布無條件投降的紀念日。在東北亞北韓半島三八線以南的漢城,美國扶持的李承晚政權宣布成立大韓民國。25天後的9月9日,北韓半島北部城市的平壤,蘇聯支持的金日成也宣布成立了北韓人民民主主義共和國。

兩個建立在北韓半島的南北政權都聲稱對北韓半島擁有無可爭議的合法統治權,這也預示著南北政權背後曾經一起對付軸心聯盟的兩個盟友的合作關系,已經毫無懸念走向分崩離析的不歸之路。

1950年1月,美國白宮聲明南韓和蔣介石國民黨占據的台灣並沒有劃入美國軍事防禦範圍之內,這個聲明向當時剛剛成立的新中國傳遞了一個非常明顯的訊號:美國已經徹底拋棄了蔣介石。

這進一步增加了中國政府解放台灣的信心,開始在東南沿海集結重兵進行海戰訓練,為解放台灣做好準備。但是這個聲明之後所發生的事情並沒有給北韓的金日成帶來絲毫喜悅,相反,卻讓金日成越發感到不安,因為美國與李承晚政府簽訂了【美韓聯防互助協定】,在這份協定簽訂之後,李承晚不僅加劇了在三八線挑釁的頻率且不斷在升級。

金日成並不懼怕李承晚的挑釁,但對美國的軍事實力確實心存忌憚。正因為如此,他才會緊緊抱住蘇聯這顆大樹,使自己的抗衡能力得到壯大。但金日成真正希望的還是能像韓美那樣與蘇聯締結一份具有合法效力的互助協定傍身才踏實,可是這一點要求在蘇聯那裏沒有得到他想要的結果。

從1948年成立北韓民主主義共和國開始,北韓已經向蘇聯兩次提出簽訂互助同盟協定的請求,卻都被蘇聯方面拒絕了,為什麽史達林全力扶持金日成政權卻拒絕與之建立互助同盟關系,原因很簡單,蘇聯經歷了近五年的衛國戰爭,國內經濟基礎遭到十分嚴重的破壞,冷戰而形成的軍事危險在歐洲隨時都可能爆發,史達林並不想在東北亞地區進一步刺激美國,所以才一再拒絕金日成建立互助協定的同盟關系,但是,史達林答應將會滿足北韓方面軍事援助的所有要求。

從1948年年底到1950年北韓內戰爆發之前,蘇聯向北韓提供了大量的軍事援助,包括最先進的蘇式T34坦克。那個時期的北韓人民軍裝備遠比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所有裝備都要先進很多。

依靠這些裝備,金日成先後組成了13.7萬的正規武裝部隊,比李承晚的南韓軍多出兩個整編軍團的兵力。在武器裝備方面,美國人卻沒有蘇聯人這麽大方,他們向李承晚提供的軍事援助,連最基本的保障到沒有達到,甚至南韓軍的槍械還不足人手一支,這種現狀也直到戰爭爆發之前才有所改觀,但南韓得到的軍事補充還是遠遠落後於北韓人民軍。

明顯提升的軍事優勢開始讓金日成變得底氣十足,盡管李承晚叫囂「動員所有力量摧毀北韓」 的挑釁,但他的內心再也不像此前那樣惶惶然,金日成清楚眼下的北韓人民軍武裝力量完全可以碾壓李承晚的南韓軍隊。

他篤定彼時如果南北爆發戰爭,在美國不出兵的情況下,北韓人民軍將很快取得半島統治權。李承晚想盡快統一北韓半島的野心比金日成絲毫不差,甚至顯得更為迫切。從1949年到1950年5月,在北韓與南韓分界線上,南韓發起的軍事挑釁已經超過近兩千次。

雙方軍事摩擦可以分成變化非常顯著的兩個階段,即金日成在得到蘇聯大批軍事援助之前階段和得到充分裝備的後一階段。從克制到應對進而主動發動進攻,北韓民主主義共和國的一路發展軌跡與中蘇支持的力度密不可分。

為了支持北韓民族統一,毛澤東在1949年先後將中國人民解放軍三個齊裝滿員的北韓師送給金日成,這支近五萬實戰經驗豐富作戰勇敢的解放軍官兵,在後來的北韓內戰中成為北韓人民軍進攻作戰的主力部隊。

同樣,在蘇聯服役和培訓的北韓官兵也被史達林送回北韓國內,這都是與李承晚軍隊作戰的骨幹力量。反觀李承晚的南韓軍隊,其組成基本都是散兵遊勇和日本占領時期的偽警察及維護治安的地方部隊,與北韓補充的野戰軍事人員相比完全不在一個級別。

進入1950年後,隨著南北雙方軍事沖突不斷升級,已經得到充分軍援的金日成準備對南方李承晚政權發動強大攻勢。雖然對美韓締結互助同盟關系還心存忌憚,但他得到了蘇聯史達林的明確支持,這為他策劃這次進攻增添了信心。

美國總統杜魯門「不將北韓半島和台灣納入美國防禦範圍」的聲明一經發表,史達林立即認為這對北韓來說是一次非常好的機會。當1950年3月,金日成再次來到莫斯科,史達林一改以往謹慎態度,對金日成提出的戰爭計劃表示完全贊同,並承諾會給予必要的幫助。史達林與金日成達成的秘密約定並沒有通知正在國內準備渡海解放台灣的中國,最後還是金日成到北京後告訴毛澤東的。

5月13日,在得到史達林肯定和支持之後的金日成來到北京,當他告訴毛澤東史達林已經同意北韓方面的作戰計劃時,毛澤東還是有些將信將疑,他透過蘇聯駐中國大使羅申向國內發電核實,卻一直等到第二天蘇聯才回電確認,可見蘇聯方面在回復電文之前也有過一番斟字酌句的慎重時刻,畢竟這麽大的決定事先並沒有與中國政府商議。

因此前,毛澤東已經明確告訴過金日成,中國正在準備解放台灣,希望能夠在中國解放台灣之後,全力幫助北韓完成統一。但是史達林直接與金日成確定了作戰計劃,讓中方始料不及。

毛澤東從大局出發對金日成說:「我們不是敵人的參謀長,要多設想可能發生的情況。為了準備應付萬一,中國人民解放軍準備在鴨綠江我方一側部署三個軍的兵力,如果美國出兵,只要他們不越過「三八線」,我們也不過鴨綠江;如果美國越過「三八線」,我們可以考慮以誌願軍的名義出兵參戰。」

毛澤東的這一提議卻被金日成婉拒,他底氣十足地說:「中國出兵沒必要。」或許他認為,有蘇聯的支持北韓已是穩操勝券,殊不知,四個多月後北韓內戰隨著美國的介入,人民軍一敗塗地,他派出特使手持他的親筆信趕赴北京向毛澤東緊急求援。

1950年6月25日,北韓人民軍在三八線對不斷挑釁的南韓軍發動了全面進攻。戰爭爆發初期,北韓人民軍150輛蘇制T34坦克強大的突破能力不到兩個小時就將南韓軍全線破防,韓軍如潮水般向後方狂奔。

27日北韓人民軍占領南韓首府漢城,驚慌失措的南韓軍早已潰不成軍,以至於在漢江先過河的南韓軍隊提前炸毀大橋,將尚未過橋的其他部隊包括7名美軍顧問全部拱手送給追擊的北韓人民軍。

也是在漢城失守的當天,美國總統杜魯門為防止中共軍隊進攻台灣,命令美國海軍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顯然白宮一月「北韓與台灣未納入美國防禦圈」的聲明已經作廢。

此前美國華盛頓對北韓半島會發生戰爭的形勢嚴重估計不足,他們認為剛剛經歷過戰爭的蘇聯在北韓問題上一定會制約金日成進行冒險,也正是基於這種想法,美國才會對李承晚不斷在三八線挑釁北韓的舉動聽之任之,甚至美國國務卿杜勒斯還在1949年6月親自跑到三八線視察,為戰爭危機埋下伏筆。

金日成雖然婉拒了中方派軍駐守中朝邊界的建議,但是深謀遠慮的毛澤東為了自身國防安全,還是將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五兵團部署在東北靠近北韓一線。北韓半島戰爭爆發後,中央軍委迅速組建了東北邊防軍,調換穩健而睿智的鄧華將軍擔任兵團司令員。毛澤東最擔心的並非是李承晚的南韓軍隊,而是遠東的美軍。

毛澤東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1950年7月7日,美國操縱聯合國透過了組建聯合國軍的提案,全力支持李承晚擴大戰爭圖霸北韓半島的野心。而此時的北韓半島,北韓人民軍發動了大田戰役,已經參戰的美軍第24師,在戰役中遭到人民軍沈重打擊,被殲滅1700余人,美24師師長威廉·狄恩少將被俘。

美軍第25師奉美軍駐遠東最高司令官麥克亞瑟之命已從日本開往北韓半島登陸,隨後的美騎兵一師和從本土趕來的美軍第2師正在途中的太平洋上。形勢正在發生著變化,而對這種變化毫無察覺的金日成還沈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

7月21日,洛東江戰役正式打響,金日成對透過這場戰役徹底終結李承晚政府的預定目標信心十足。洛東江防線又稱「釜山環形防禦陣地」,東起北韓東海岸的盈德,西向至倭館,然後南折至南旨裏。南北長160多公裏,東西寬80余公裏,東南兩面環海,北側毗鄰慶尚山脈,西面就是整條洛東江。美軍第八集團軍已經在洛東江部署了嚴密的防禦陣地,且主力都是美軍。

8月20日戰役結束,這場戰役的結果,金日成的人民軍遭到了自戰爭以來做大的損失,所有重型裝備被美軍轟炸機消滅殆盡,作戰部隊傷亡減員已經到了行將崩潰的邊緣,但金日成並不想放棄這次難得甚至說是唯一取得統一勝利的機會。

於是,8月31日,孤註一擲的北韓人民軍發動了釜山戰役,已經掌握著制空權與制海權的美韓軍隊對人民軍的進攻實施了最猛烈的空中打擊和海上打擊,人民軍依靠著頑強的戰鬥意誌與美韓軍隊形成僵持,但最終在嚴重兵員枯竭的嚴峻形勢下,北韓人民軍功虧一簣。美軍發起致命反擊,北韓人民軍已無力再戰全面潰敗。

9月15日,美軍在北韓西海岸的仁川登陸,一路向漢成攻擊前進,遭到的抵抗可以忽略不計。25日占領漢城,北韓人民軍的退路被美軍攔腰切斷。

當金日成向蘇聯緊急求援時,史達林則希望金日成向中國請求出兵援助。時刻關註著北韓戰事的毛澤東,透過印度向美國傳遞了中方態度,一旦美軍越過三八線,中國政府絕不會置之不理。

1950年10月1日,美軍越過三八線,繼續向北方發動進攻。就在這一天,金日成特使手持金日成親筆信來到了北京。此時的毛澤東正在天安門城樓參加國慶一周年活動,在活動結束後,接見了北韓特使,對金日成的緊急求助,毛澤東和中央其他領導人經過了連續多日的評估和磋商,最終決定出兵幫助北韓抗美援朝。

1950年10月19日,中國第一批參戰部隊入朝,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