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8年,諸葛亮北伐戰爭開始,他親自領兵,首戰告捷,後來因馬謖的一意孤行,導致街亭失守,軍隊退居西城。
當司馬懿大軍壓境時,看見的卻是西城城門大開,諸葛亮獨自在城墻上淡定撫琴,城門口幾位老兵在慢悠悠的打掃城門,最終諸葛亮未動刀劍,便讓司馬懿主動退兵, 這就是諸葛亮和司馬懿著名的心理戰——空城計。
第一次北伐
劉備在生前為了實作北伐大計夙興夜寐,但遺憾的是,直到劉備去世,這個夙願也未能實作。
諸葛亮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承諾要替他實作這個願望。
公元228年魏文帝曹丕去世,曹叡繼位,諸葛亮認為這是北伐的大好時機,於是向魏出兵發動了第一次北伐戰爭。
首戰由趙雲率領軍隊佯攻,吸引魏軍主力,諸葛亮親自率領軍隊進攻岐山,首戰告捷。
但由於馬謖的失誤,導致蜀漢大軍丟了重要的戰略位置—— 街亭 ,使得大軍進退兩難,同時又有司馬懿的大軍圍追堵截,面對此等情況,諸葛亮使出了空城計。
空城計作為三十六計之一,一直廣為傳頌,在諸葛亮與司馬懿的戰中被用的活靈活現。
空城計的由來
春秋時期,楚國的大臣公子元,十分傾慕他的嫂子,在他哥哥楚文王死後,公子元想要將文夫人納入房內。
盡管公子元想盡辦法討心上人歡,但文夫人始終不為所動,最後他就想到了用軍功顯示來自己的才能,以此在文夫人心中樹立高大英勇的形象,讓文夫人喜歡上自己。
公元前666年,公子元率兵攻打鄭國。
公子元帶領軍隊一路勢如破竹,一直打到了鄭國國都,鄭國因前期的戰爭消耗實力驟減,駐紮都城的兵力並不多,根本無法對抗城外的敵軍。
就在鄭國群臣六神無主之際,能臣上叔詹提出了一個解決辦法。
即讓士兵藏匿起來,不得暴露蹤跡,城內的生活按照秩序正常進行,開啟城門,撤去阻礙,做出完全沒有要抵禦敵軍的跡象,其目的就是為了讓敵軍懷疑,不敢輕舉妄動,以此來爭取時間,向齊國求救。
公子元到達城下時,見眼前的景象,心中懷疑是不是城中有埋伏,他心中有疑,行動自然不敢冒進,只得按兵不動,先圍城,再想辦法派人潛入城中了解真相。
與此同時,齊國在收到信後,迅速聯合魯、宋兩國,共同發兵救鄭國 。
公子元聽說三國的軍隊來支援,知道這一仗已經打不贏,好在之前已經打了好幾場勝仗,足以討文夫人的歡心,於是選擇退軍。這便是空城計的由來。
三國兩大能將
和公子元與齊國不同的是,司馬懿與諸葛亮二者之間相互了解,諸葛亮清楚的知道司馬懿最忌憚什麽,如何才能讓他退兵。
魯迅曾評價【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 多智而近妖 。
諸葛亮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三分,便能精準把握戰事,並且十分擅長揣測人心,給人一種高深莫測的感覺,並且手握大權還深得劉禪信任,可見其手段高深。
但司馬懿也並不是一個只會打仗的莽夫, 司馬懿一生輔佐了四代帝王 ,歷經朝代的更替而不倒,即使面對帝王的猜忌,卻還能安穩的處於高位,並且與以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相抗衡,他的能力可想而知。
面對當時已經岌岌可危的蜀國 , 以司馬懿的能力來看,諸葛亮的空城計當真能瞞過他嗎?
空城計中的疑點
首先 ,當時蜀國的情況已經不容樂觀,兵力在戰爭中被不斷削減,整個計劃被打亂,局面對蜀國十分不利,所以司馬懿作為在戰場上摸爬滾打的將軍,對戰爭的局勢應該了然於心。
此時的諸葛亮表現出城內有重兵把守的樣子,可信度並不高,並且以諸葛亮的足智多謀,他定會詳細制定作戰計劃,出其不意,以此來應對司馬懿的軍隊。
其次 ,諸葛亮一人在城墻上撫琴,風險極大,因為以當時的武器裝備來看, 箭已經被發明出來,並廣泛用於戰爭中,完全可以做到遠距離射殺。
諸葛亮對蜀國的重要性無人可比, 是軍師又是丞相,手握大權,統領三軍 ,他若戰死,蜀國必定元氣大傷,短時間內無法與別國抗衡。
在諸葛亮十分清楚自己重要性的情況下,他將自己放在如此危險的境地中,本身就是疑點重重,司馬懿不會沒有任何懷疑。
再次,城門對於一個固守城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城門是守軍交戰時的第一道,同時也是最重要防線,一旦敵軍開啟了城門,則面臨遺失城池的危險, 軍隊為了加強對城門的防護,經常會想出各種辦法,比如挖護城河。
所以,城門在戰時狀態一般處於關閉狀態,並且需要派重兵把守。 但是,在這場戰役中,不僅城門大開,還安排專人打掃城門,這在當時的環境中幾乎是不可能出現的。
此外,城門一般不會輕易安排普通百姓靠近,因為可能會存在泄密,或者有敵軍內應的情況,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則後果不堪設想,並且從打掃的人在面對人數眾多的敵軍兵臨城下還能淡定自若,絲毫不見驚慌可見,這些打掃的人也並不是普通的百姓, 很可能是由士兵或者退伍的老兵假扮的。
諸葛亮明知道司馬懿會看出端倪,還是這樣安排了,那麽這場戲的意義有何在?
再或者,即使司馬懿並不能判斷城內的真實情況,他也完全可以選擇圍而不攻,圍個十天半個月,切斷補給,諸葛亮和城門的士兵能夠不露一點破綻嗎?但他卻並沒有這樣做。
從以上種種疑點來看,聰明如司馬懿,不可能沒有任何懷疑,並且以司馬懿對當時蜀國情況的了解,即便城內有大軍,其數量也未必能夠與司馬懿抗衡,那麽他當時為何還要撤軍?
對此,諸葛亮已提前預測到了結果,無論司馬懿信與不信,他若不撤,必死無疑!
司馬懿背後的威脅
諸葛亮究竟以什麽為籌碼,能夠利用空城計來保住城池?
司馬懿背後的威脅到底是什麽,能夠讓他放棄活捉諸葛亮這個他一生的勁敵?
諸葛亮敢唱空城記是因他對魏國政治情況的了解,司馬懿再厲害終究只是一個臣子, 他的功績和心計成就了他,卻也束縛了他。
皇帝都害怕臣子功高震主,會想盡辦法打壓,坐在皇位上的曹魏皇帝,對司馬懿頗為忌憚,可以說,他隨時準備要了司馬懿的性命。
並且在當時,司馬懿並沒有和曹叡抗衡的能力,那麽最終的結果只能是被曹叡斬殺。
司馬懿自己也非常清楚,曹叡還沒有對自己動手的原因,是因天下未定,需要有一個能為他打仗的大將,並且蜀國還有一個以足智多謀著稱的諸葛亮,司馬懿是當時魏國唯一一個能夠與之抗衡的人。
魏國需要他,這是司馬懿的護身符,而這道護身符,其實就是諸葛亮。
一旦諸葛亮身死,就為魏國鏟除了最大的一個威脅,魏國也就不再需要司馬懿這個大將軍,那麽等待他的只能是被打壓,最後死於曹叡的疑心。
所以,司馬懿知道諸葛亮對自己的重要性,即使有殺他的機會,也不會真的取他性命,諸葛亮也正是因為認識到了這一點,才敢唱這出空城計, 如果司馬懿不撤兵,那麽他必死無疑。
除此之外,諸葛亮這一次的表現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司馬懿也並不能完全確定,城內是否暗藏大軍,無論有沒有大軍,打這一仗的結果,對司馬懿來說都是弊大於利。
如果是空城計,則取了諸葛亮的性命,沒有強勁的對手,皇帝並不會放過他;如果大軍中了埋伏,司馬懿也會面臨丟了性命的危險, 即使僥幸逃脫,朝廷也同樣會追責。
無論是哪一種結果,都不會是司馬懿想要看到的,所以,無論司馬懿有沒有識破空城計,他最終都只能是退軍。
結語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這一千古名言並不僅僅是一句玩笑話,歷史上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各朝各代的大臣一方面要為皇帝賣命,體現自己的價值;另一方面,還要防止功高震主,小心應對來自帝王的猜忌。
雖然司馬懿在歷史上進行了許多有影響力的改革,但也無法掩飾其性格陰險狡詐、老謀深算,是一個野心勃勃且能力出眾的人,最後欺君背主、謀權上位, 同時他又是一個善於隱忍,有深謀遠慮的人,是雄才大略的政治家、軍事家。
回顧諸葛亮的一生,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雖功高蓋主,但深得帝王信任,他滿腹謀略、忠心為主,為完成先帝遺願,先後六次北伐, 在最後一次北伐時,病死在五丈原,可謂是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台或媒體的文章,本平台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本公眾號只用與學習、欣賞、不用於任何商業盈利、如有侵權,請聯系本平台並提供相關書頁證明,本平台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