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失聯,敬請關註備用號:
以「明初四大案」輝煌開始,以「明末三大案」潦草結束,從這個意義上看,明朝真是一個神奇的朝代。
明初四大案,亦稱洪武四大案,因為這幾樁慘案都是朱元璋一手所造,它們分別是: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洪武十五年空印案,洪武十八年郭桓案,洪武二十六年藍玉案。
其中,胡惟庸與藍玉兩案史稱「胡藍之獄」,是朱元璋為削滅開國功臣,排除異己、鞏固皇權所用;空印與郭桓兩案是為治理貪汙腐化,但也有無辜殃及。
那時候的朱家人大權在握,德高望尊,誰不聽話就搞誰,誰不順眼就搞誰,沒一個敢吱聲的。然而到了晚明,朱氏皇族卻淪落到了見人眼色的地步,受人欺辱也只能忍氣吞聲,「明末三大疑案」就是屈辱的見證:
鄭貴妃劇照(資料圖片)
梃擊案
事件經過:萬歷四十三年五月初四,一個名叫張差的彪形壯漢拎著一根管制木棍,闖入皇太子朱常洛的寢宮慈慶宮,當場打傷守門太監,但還沒等找到朱常洛,就被捕了。後經審訊,張差供出此事受鄭貴妃主使。
事件背景:朱常洛為庶長子,宮女出身的王恭妃所生;朱常洵為次子,鄭貴妃所生。萬歷帝寵愛鄭貴妃,因此想違背「立嫡立長」的祖訓,想讓朱常洵做太子,但遭到群臣堅決反對,並引發國本之爭,萬歷帝無奈只好立朱常洛為皇太子。
懸案疑點:張差說是鄭貴妃主使,但這並不是定論。因為事後鄭貴妃和朱常洛的態度竟然一致,那就是早點了結此案,所以這究竟是鄭貴妃密謀刺殺皇太子,還是朱常洛為陷害鄭貴妃而自導自演的一出苦肉計,至今仍是一個謎。
事件影響:萬歷怠荒、制度廢弛、言官擾亂、遇事不決,這都是梃擊案發生的社會背景,當時的禮部右侍郎何宗彥就說:「張差一事,真亙古奇變。」天底下就沒有這號事兒!而當有心之人發現還能這麽蠻幹的時候,明朝之亂就開始了。
紅丸案
事件經過:朱常洛即位後,是為泰昌帝,卻只做個滿月皇帝。據說鄭貴妃送去侍姬八人後,朱常洛便一病不起,直至病重,吃啥藥都不見好轉,這時有鴻臚寺丞李可灼進獻一紅丸,皇帝吃後暖潤舒暢,於是下午三時又吃一粒,於次日五更暴斃。
處罰疑點:一顆紅丸奪去了一國之君的性命,這猶如晴天霹靂傳遍了整個大明王朝。然而,此事的處理結果卻令人意外:進貢紅丸的李可灼未受極刑,引薦李可灼的朝廷命官方從哲未被判罪,是自己引咎辭職,而前面引起朱常洛腹瀉不止的崔文升也只是被貶黜南京。
事件影響:朱常洛死得不明不白,後人卻拿他的死作為黨爭的矛頭,大大消耗了大明王朝的精力和氣數。魏忠賢當權時曾為「紅丸案」翻案,打擊異己,追罰東林黨人,牽連了不少人。甚至到了南明,朝中又以此為題材挑起黨爭,直到明王朝徹底滅亡。
移宮案
事件經過:朱常洛死後,其子朱由校登基為天啟皇帝,卻差點被李選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李選侍是朱常洛的摯愛,因此飛揚跋扈,十分囂張,甚至在朱常洛死後霸占乾清宮,扣押準皇帝朱由校,意圖為自己謀福利。
李選侍與鄭貴妃、魏忠賢暗中勾通,企圖把持朝政。首先,她據乾清宮不出,軟禁朱由校,不讓群臣與之見面;其次,她要求凡是大臣奏章必須先交由她過目,之後才能給朱由校;最後,她又要求必須先冊封自己為皇太後,才同意朱由校即位。但種種無理要求均被拒絕,朱由校被救出,李選侍也無奈移出乾清宮。
事件後續:李選侍雖已移宮,住進噦鸞宮,但明爭暗鬥卻遠未結束。幾天後,噦鸞宮失火,李選侍母女險些命喪火海,這時心懷不軌之人趁機散布謠言稱:選侍投繯,其女投井,指責朱由校違背了孝悌之道,是不孝的表現。
事件影響:移宮案將朱明皇權的最後一點尊嚴抹去了,一個選侍也敢挾持皇帝要挾朝廷?居心不良的官員也敢公開指責、謾罵皇帝?況且,四年後,朱由校竟然封了西李為康妃,一年後更是頒布了【三朝要典】這樣一本徹底顛倒三大案黑白的文典,從此魏忠賢走上歷史舞台,大明王朝徹底淪為黨派爭權奪利的工具。
結語
明末三大案始末如此,它們都與鄭貴妃有關,不過這個女人在其中也只是個棋子,事件背後反映更多的是朝堂混亂、黨派之間激烈且不擇手段的鬥爭。作為封建社會中樞的朝廷如此混亂,那麽黎民百姓又該是生活在什麽樣的情況中?所以三大案看似只牽涉到皇家以及地位較高的臣子,但實際上明朝滅亡的跡象已經出現。
巍峨山巒不是一夜崩塌,而是長久的風吹雨打變得脆弱,最終不堪重負倒下。
喪鐘為誰而鳴?相信諸位心中已然明了。
往期精彩:
更多資訊,關註本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