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連長被調往師部當排長,本是降級任用,一看部下把他樂壞了

2024-04-28歷史

有一個人,他原本是連長的職位,沒想到卻被領導安排到別的部隊去當排長。明明是降級,可是當他一看見自己的部下時,卻樂得嘴都合不攏,這是為什麽?

滕海清的傳奇人生

1909年,安徽省金寨縣一個名為褚雞石的小山村裏,傳來了一聲嘹亮的嬰兒啼哭,一戶姓滕的人家,迎接了一個新的小生命。這個小生命,就是滕海清。滕海清父母沒讀過什麽書,卻知道「海晏河清」四個字,當時正逢戰亂,所以他們為自己的孩子取名為「海清」,在他身上寄托了美好願景。


滕海清是家裏老大,在他家裏,還有七個弟弟妹妹,一家總共九口人,卻因為家中貧窮,所以他們都擠在一間不遮風不避雨的破爛草房中。在滕海清的記憶裏,他們家真的很窮,窮的幾乎揭不開鍋,有時候只能吃米糊糊度日。為了給家裏補貼家用,年僅7歲的滕海清,就到村裏的地主家去,謀了一個放牛娃的工作。但是小孩子不讀書哪裏成呢?在那個年代,只有讀書人才能有出路,所以滕海清父母砸鍋賣鐵,又問許多人借了一些錢,讓滕海清到學堂去念書。


滕海清興奮極了,他每天最大的快樂就是到學堂去念【三字經】,而且他也十分聰明,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他就學完了整本【三字經】。雖然滕海清父母有心想要繼續供他讀書,可是家裏實在沒有多余的錢可以供他讀書了。小小的滕海清對學堂戀戀不舍,但是沒有辦法,他還是回到了村子裏,一邊放牛,一邊種地。一個小小的小山村,卻關不住滕海清對大千世界的向往,當他15歲的時候,他做了一個決定,他要離開村子,到縣城裏去見見世面。


滕海清父母一輩子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哪裏肯同意滕海清想要「在外闖蕩」的心思?但是滕海清也是個倔強性子,既然爸媽不同意,那他就「先斬後奏」,偷偷出了村子。一個十幾歲的小孩子,就能夠決定自己的未來,從這一點來看,滕海清確實有著做大事的本領。但是那一年,他僅有十來歲,這麽小的孩子,能幹什麽呢?滕海清來到皖西霍山縣,在這個陌生的縣城裏,滕海清找到一份燒木炭的工作。這份工作無疑是辛苦的,但是滕海清身上有著吃苦耐勞的優秀精神,他每天兢兢業業地工作,就想著自己能夠賺多一點錢,好讓爸爸媽媽可以過上相對輕松的生活,讓自己的弟弟妹妹可以有進學堂念書的機會。縣城裏的生活和農村真不一樣,在霍山縣工作的這些年,滕海清對外面更大的世界有了更深更多的向往,他一直在等待著合適的機會,一個能讓他離開霍山縣,到更遠地方去的機會。終於,這個機會在1929年來到了滕海清面前。根據歷史記載,1929年7月,中國第一支少數民族紅軍建立了,這個團體大約有1000人和400多支槍。


也就是在同一年,有一支紅軍隊伍,也來到了滕海清所工作的霍山縣。紅軍的到來,受到了百姓們熱烈的夾道歡迎,對於百姓來說,紅軍是他們定心骨的存在,有了紅軍的保護,大家就不害怕敵人的襲擊。紅軍打土豪分土地,他們把欺負農民的地主抓起來,讓地主們交出糧食。獲得了糧食的百姓,對紅軍們感恩戴德。看著紅軍們英姿颯爽的身影,滕海清心中起了一個模糊的念頭,很快,這個念頭逐漸成形。


他在心中對自己說:「我也要保家衛國!我也要參軍!」參軍意味著死亡,意味著將與家人分離,但是滕海清覺得,先有國,後有家,他要保護好國,才能保護好家。他告訴父母:「我決定參軍去!」滕海清父母雖然不舍得,卻很尊重他的意願。在離開自己的工作地前,他把自己所剩無幾的衣服交給一起燒木炭的同伴,然後毅然決然地參軍去了。這一年,剛剛過了二十歲的滕海清,光榮地成為了一名紅軍遊擊隊隊員。


訓練的日子非常辛苦,天不亮就要起床集訓,到了深更半夜才能睡覺。滕海清從沒有喊過一聲辛苦,他每天鬥誌昂揚,專心集訓,很快就掌握了一些作戰時的基本路數。1930年,滕海清要上戰場了。他手中只有一把銀光鋥亮的大刀,在戰場上,他要用這把大刀保護自己,也要保護百姓。戰鬥結束後,滕海清因為出色的戰鬥表現,受到了遊擊隊隊長的大肆表揚。這個時候,有人給滕海清傳來了訊息,因為得知自己老家也成立了蘇維埃政府,滕海清決定回到家鄉參加蘇維埃運動。


因為他在霍山有過優秀表現,當時的負責人看滕海清堅實又可靠,於是把赤衛隊大隊長的職位交給他,並且拍著他的肩膀說:「小夥子,好好幹!」1931年5月,滕海清成為了十一師的戰士,在一場傷亡很大的戰役中,滕海清所在的8人班級中,只有4個人活下來,死傷達到一半人數。連長走過來慰問這個班級,並且直截了當地提出一個尖銳的問題:「你們只有8個人,卻犧牲了4個人,以後還會有更多的犧牲,你們害怕了嗎?」面對這個問題,滕海清鏗鏘有力地回答:「要是害怕,當初就不會來參加紅軍了!」


面對危險重重的刀光劍影,連長成立一支10人敢死隊,滕海清二話不說地站出來,反復給連長自薦,經過多次勸說後,連長終於同意他參加敢死隊。既然是參加了敢死隊,滕海清從上戰場的那一刻,就做好了犧牲的準備。他在沖鋒的時候,不幸被石塊擊中頭部,好在有戰友將他搶救回來。搶救回來後,戰友安排他在一個老鄉的屋子裏養傷,這個時候的滕海清,不僅高燒未退,而且渾身上下都起了水痘,但是他根本不把自己的傷放在心上,他一心想要找到部隊。好不容易找到部隊,滕海清不顧眾人的勸阻,堅持要加入戰鬥。因為滕海清百折不撓的堅毅品質,他的班長推薦他加入中國共產黨。


幾度累遷升職,卻從連長「降級」為排長,為何?無論前路有多少的艱難險阻,滕海清永遠不懼生死地沖在第一線,他這樣拋頭顱灑熱血的行為,很快讓他得以升遷。他先是班長,後被破格提升為副連長,在連長身負重傷的情況下,接過代理連長的工作。雖然只是代理,但是滕海清卻展現出了相當優秀的表現。在滕海清的帶領下,他們打了一場成績亮眼的勝戰,為了嘉獎滕海清的付出,將他調任為三十二團的五連連長。


雖然滕海清已經升到了連長,但是他身上沒有傲氣,在他眼裏,不管是當初的一名小士兵,還是如今指揮的連長,他都一心為國為民。1932年6月,這一天的滕海清,正牽著自己的兩匹紅色戰馬,準備到外面繼續練習騎術。他溜著馬,剛踢踢踏踏地走到了門口,卻偶然遇上了當時的師長倪誌亮。這個倪誌亮對滕海清不熟悉,一見了他,便問:「你是哪個團的?」滕海清知道對方的軍銜比自己大,他立刻站直了背,給對方行了一個禮說:「報告!我是三十二團的五連連長。」


「哦。」倪誌亮點點頭,看向滕海清手裏牽著的兩匹馬,不免好奇問道:「這位連長同誌,你牽著兩匹馬要幹什麽?」此時此刻的滕海清腦子一轉,笑瞇瞇地對倪誌亮和他身邊的人說:「是給師長,還有政委牽的。」在當時,打戰繳獲的物品都要上繳,但是滕海清卻私自留下了這兩匹馬。這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已經是連長的身份,但是騎術方面卻比不上別人,所以想要好好地練習一番。


哪曾想,還沒有出門訓練,就讓當時的倪誌亮和政委撞了個正著。好在滕海清反應很快,而倪誌亮也沒有追究他不上報的行為,只是看著他笑了笑:「這個五連連長,還是個機靈的。」倪誌亮喊人牽走了兩匹紅色戰馬,而滕海清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馬被牽走。滕海清原以為自己和倪誌亮的緣分就這麽戛然而止,沒想到事情在10天之後,忽然出現了轉機。這一天,剛回到部隊的滕海清忽然接到了自己頂頭上司的命令,他說:「滕海清啊,去把你自己的物品收拾一下,準備到師部報到啊。」


聽到這個訊息,滕海清懵了又懵,他找到營長,問營長為什麽忽然要把自己調走,難道是他做錯了什麽事情嗎?對此,營長說:「調你離開不是我的主意,是團部的通知。」接著,滕海清轉頭又拿著營長給他的介紹信找到團長,團長的反應和營長如出一轍,他說:「這個事情我也不知道,這是師部的命令。」懷著巨大的惴惴不安,滕海清來到了師部,這個時候,在師部辦公室裏等待著他的人赫然是倪誌亮。


倪誌亮笑著說:「讓你過來,是準備讓你擔任師部通訊隊排長——」倪誌亮話鋒一轉,問滕海清:你不會不高興吧?」滕海清高興還來不及呢,哪裏會在意自己被「降職」了。倪誌亮很欣賞他的態度,只對他說「好好做」,並沒有把實情告訴給滕海清聽。到了師部通訊隊的滕海清,依舊秉持著對每一個士兵負責的想法,但是當他看到自己的部下,卻樂得合不攏嘴。


原來,滕海清調任的師部通訊隊,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單位,這個單位總共只有兩個排。第一個排,沒有任何一位士兵,全是營連幹部。第二個排,則是負責人從各個地方挑選過來的優秀班長,經過一段時間的集訓以後,再分配到各個連中擔任排長的職位。表面上,滕海清從連長降職為排長,可實際上,滕海清管著營連幹部和培養優秀人才,這是明「降」暗「升」呢!不過,對於從連長變成排長這件事情,滕海清沒有表現出異樣的情緒,他不管在哪個地方,都能很好地完成自己手頭上的工作。

多次身負重傷,獲封開國中將

1932年7月,國民黨集結了超過30萬的兵力,兵分四路對紅軍進行殘忍無情的第四次圍剿。雖然戰鬥力和火力差距懸殊,但是紅軍沒有認命,而是迅速地集結部署,利用最精的火力部隊,全面開啟一場「反圍剿」行動。但是無奈兩個陣營的實力差距實在太大,紅軍多次不眠不休地浴血奮戰,雖然展現出了英勇無畏的奉獻精神,但是與此同時,紅軍的傷亡是越來越多。同年10月,滕海清在與窮追不舍的國民黨對抗中,不幸負傷。


他的雙眼視力被榴彈硝煙摧毀,門牙被蹦掉兩顆,嘴唇也破了好大一個口子。最重要的是,他的右手被炸傷,如果救治不及時,很有可能會面臨截肢的下場。因為滕海清受傷實在太重,他的戰友只能把他安排在一個隱秘的地方養傷。但是國民黨還在身後追趕著,他們絕對不能停下來,滕海清的領導忍著巨大的悲哀下了一個決定 :每個傷員給三塊大洋,就此養傷。


滕海清也分到了自己的大洋,但是比起這冷冰冰的大洋,他更想要回到部隊去。但是他傷得那麽重,能不能活下來還未可知,領導怎麽可能冒險讓他回到部隊去?滕海清想起自己幾次在戰場上死裏逃生的經歷,一股熱血沖上他的大腦,他想:我就是死,也要死在部隊裏!憑借著驚人的頑強意誌,滕海清拄著一根破竹棍,一瘸一拐地沿著部隊的痕跡緩慢向前。終於,經過一個多月的追趕,滕海清終於在陜西的子午鎮跟上了部隊。當他的戰友們看見滕海清時,每個人的臉上都露出了震驚的神色。沒有人敢想象這一路滕海清是怎麽拖著負傷的身子,一步一步走過來的。經過治療後,滕海清又給倪誌亮打報告,希望自己能夠回到戰場上去。當時的滕海清,穿著一身破破爛爛的血衣,光著腳,卻站得筆直,在他身上,倪誌亮看見了中國人百折不彎的脊梁。


他立刻吩咐人給滕海清拿一身新衣服和新鞋子,滕海清感動的熱烈盈眶,他克服自己身上所有不適,堅定地投入戰鬥當中。1932年,滕海清參加了反「六路圍攻」作戰,面對敵人緊密的槍林彈火,滕海清沒有一刻露出退縮的模樣。在這次極其艱難的反作戰中,滕海清被一顆子彈射入喉嚨,並且從他的後頸射出。滕海清根本來不及反應,他只覺得眼前一黑,便昏死了過去。要知道,喉嚨和後頸,可是人體的重要部位,受了這麽重的傷,滕海清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下來。


好在滕海清是個命大的,他強撐到了衛生員的到來,經過一系列緊急的手術後,滕海清這條命保住了。雖然撿回了一條命,但是他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滕海清的喉部神經嚴重被破壞,幾乎只能靠流食續命。而且因為受傷的後遺癥太大,導致滕海清的左半邊身體完全麻痹癱瘓,他無法控制自己的左手左腿,上廁所和吃飯這樣的事情都需要別人的幫助才能完成。這一次住院,就是整整兩個月的時間。


在這兩個月內,不能上陣指揮殺敵的滕海清難受不已,只要他的身體情況允許,他就會積極地復健,企圖早日出院,回到部隊。在後來的抗戰生涯中,滕海清多次負傷,多次死裏逃生,他用滿身的傷痕,得到了至高無上的榮譽。1949年,萬眾矚目的新中國,終於成立了,看著高高升起的五星紅旗,滕海清的眼淚滑落眼角。滕海清想起自己的家人,他的母親,因為生了重病而沒有錢請醫生,在1932年的冬天,永遠地離開了人世。


他的父親和自己的弟弟,在1933年被人抓到縣城裏的大牢,父親歷經了一年的折磨,最終滿身病痛地離開了人世。而自己的弟弟雖然被保釋出來,但是也過得不好,至於其他家人,走失的走失,過世的過世。滕海清心中滿是悲憤,可是戰爭向來無情,沒有人比他更明白這一點。新中國成立以後,滕海清依舊奔走在國家需要他的地方,他在1954年成為石家莊一所步兵學校的校長,為國家源源不斷地輸送人才。1955年,因為優秀的抗戰經歷和英勇無畏的精神,滕海清被授予「中將軍銜」。


滕海清二十歲開始參軍,但是他到1987年,才正式離職。這一年,滕海清已經78歲了,但是每當他提起抗戰時期的歲月,這個老人的臉上就會浮現一種不屬於老年人的光芒。他談起自己是如何瘸著腿追上部隊,談起他們如何以少敵多的制勝,談起自己被子彈貫穿喉嚨時,以為一定會死去的經歷。晚年的滕海清一身病痛,卻沒有喊過疼,但是他卻會在想起自己分崩離析的家庭和犧牲的戰友時,雙眼緩緩淌下眼淚。


1988年,滕海清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全國擁有這枚一級勛章的人僅有835人,滕海清便是其中之一,可見,他為中國作出了多麽大的貢獻。1997年,88歲的滕海清在北京安慰地閉上了眼睛,結束了他這波瀾壯闊的一生。雖然他已經永遠地離開,但是滕海清卻為我們留下了百年不滅的風骨和精神,值得後人傳承、學習和永遠銘記於心。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台或媒體的文章,本平台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本公眾號只用與學習、欣賞、不用於任何商業盈利、如有侵權,請聯系本平台並提供相關書頁證明,本平台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