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1983年喬冠華去世,葬禮安排引爭議,妻子提三個要求,中央:同意

2024-04-28歷史

我們都知道,老一代革命家去世後,往往會得到國家高規格的安葬,骨灰也會被放置在位於北京的八寶山公墓內。

然而,凡事都有例外,喬冠華去世後的葬禮安排卻不同。

喬冠華為中國外交事業做出過不可替代的貢獻,毛主席甚至稱贊他「一篇文章抵得過兩個坦克師」,足見他過人的能力。

不過,1983年喬冠華因病去世後,小他22歲的妻子章含之卻不同意將他安葬在八寶山公墓內,並提出了三個要求。

最終,中央考慮到遺孀的意見,只能同意了這些要求。

那麽,章含之到底提出了哪三個要求?她為何不願將丈夫葬在八寶山公墓之中呢?

震驚中外的「喬之笑」

說起新中國的外交史,1971年11月15日永遠是最有意義的一天。

自1945年聯合國成立以來,中國作為其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按理說,應當依法享有在聯合國中的一切權利。

然而,由於西方的重重阻擾,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占據。

直到1971年,這一情況才有所改變。

當年10月25日,在艾爾巴尼亞等23個國家的推動下,聯合國進行了一場關於恢復中國合法席位的表決。

最終,這一提案高票透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得以恢復。

訊息傳回國內後,毛主席大為振奮,隨即親自任命代表團,令其前往參加第26屆聯合國代表大會。

而此次代表團的團長,正是時任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的喬冠華。

11月15日,喬冠華帶著代表團成員,昂首挺胸地走進了聯合國會議大廳。

一時間,會議廳內爆發了一陣雷鳴般的掌聲。

喬冠華環顧四周,回想起新中國跌宕起伏的外交之路,又看了看翹首以盼的各國代表,心中不禁五味雜陳。

當天,他穿著熨燙整齊的西裝,梳著一絲不亂的頭發,在掌聲停歇後,便徑直走向擺放著「中國」會議牌的席位。

隨後,喬冠華一邊翻閱著準備的資料,一邊與身邊的同伴攀談,愉悅之情難以言表。

就在這時,一名記者來到了喬冠華身邊,他首先對中國重返聯合國表示了祝賀,隨即問起喬冠華對此事有何看法。

沒想到的是,看著眼前金發碧眼的記者,喬冠華突然哈哈大笑起來。

隨後便輕松地說道,「你看我的表情,還需要多說嗎?」

喬冠華向來以穩重著稱,在聯合國會議期間的大笑自然引發了一陣轟動。

當時,攝影師記錄下了這一動人的時刻,並將其命名為「喬之笑」。

後來,「喬之笑」還獲得了美國新聞界的大獎普利策獎。

而照片刊登到國內的報紙後,人們都感慨於外長由衷的喜悅,他也逐漸成為人民心中「最偉大的外交家」之一。

1983年,喬冠華因肺癌去世,臨終前他曾留下遺言,希望妻子章含之去世後與他合葬。

然而,在操辦他的葬禮時,章含之卻向中央提出三個要求。

一,取消官方的遺體告別儀式。

二,不必登報。

三,骨灰留在家中保管。

中央在商量之後,也批示透過,表示同意。

不過,此後喬冠華的墓地選址也輾轉了四個地方,而章含之最終也沒有與他安葬在一起。

為什麽章含之會提出這樣的要求?喬冠華和章含之的感情到底如何呢?

從天才少年到外交人才

喬冠華是江蘇人,幼年時由於國家動蕩、群狼環伺,生活環境並不理想。

但喬冠華過人的天賦卻很快展現了出來,在私塾期間,他白天上課,晚上挑燈夜讀,先生時常贊他才思敏捷。

上中學以後,喬冠華逐漸接觸到了進步思想,開始積極參與愛國學生運動。

也正因如此,他曾三度遭到開除處分,後來,家人只好將他送到南京的一所中學繼續學習。

好在,喬冠華的成績始終沒有落下,在南京上了半年課後,他便順利考入了清華大學中文系。

要知道,當時他年僅16歲,在人才濟濟的清華園內,他仍舊鶴立雞群,被視作少年天才。

此後幾年間,喬冠華一邊苦讀,一邊探索中國革命的出路。

1933年後,他相繼前往日本和德國留學,繼續鉆研馬克思主義理論。

直到1938年初,日本掀起的全面侵華戰爭徹底拉開了帷幕,在山河破碎之際,喬冠華不顧個人安危,跋山涉水、排除萬難地從德意誌奔赴國內。

此後,他留在香港的一家報社供職。

期間,他以極高的產量發表社論文章,既抨擊了蔣介石消極抗日的綏靖政策,又喚醒了國人英勇反抗的鬥爭精神。

1939年,他加入了向往已久的共產黨。

兩年後,喬冠華結識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貴人周總理。

周總理對這個才華橫溢的年輕人十分欣賞,而毛主席也對他的文章贊不絕口。

在二人的支持下,喬冠華先後在【新華日報】【群眾周刊】等重要黨媒中擔任編輯工作。

而他入木三分、鞭辟入裏的文字,也讓他在黨內逐漸小有名氣。

可以說,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喬冠華所做的宣傳工作,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在新中國建立後,他也被施以重任,從此紮根外交部,渡過了幾十個春秋。

對於有著長期海外經歷的喬冠華而言,外交部的工作簡直是為他量身打造的。

因而,在後來的板門店北韓停戰談判、萬隆會議和日內外會議等諸多國際場合下,他都處理得遊刃有余。

由於表現出色,他於1964年被任命為中國外交部副部長。

不過就在喬冠華的工作順風順水之際,他的感情生活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章含之:毛主席的老師

原來,喬冠華的發妻龔澎因身體原因不幸早逝,在坎坷的革命道路上,他們一直相濡以沫、互相扶持。

所以,妻子去世後,喬冠華一度十分消沈。

後來,一些好友曾試圖給他介紹物件,不過,喬冠華卻一一拒絕了續弦的提議,只是將所有的精力全部投入到國家的外交事業中。

也正因如此,他在工作中結識了改變他生命軌跡的女人——章含之。

作為新中國的元老之一,章士釗在革命之初便與毛主席結識。

兩人的私交甚好,基於這層關系,章士釗的養女章含之,與毛主席也相當熟絡。

毛主席在70大壽時,除了親人以外,他只邀請了幾名好友,其中便包括章士釗一家。

宴席之上,毛主席偶然得知章含之的英語水平超群,於是便笑著對她說,

「含之,你來當我的英語老師好不好?」

章含之見毛主席眼含笑意,便以為他只是在開玩笑,所以也調侃道,

「毛主席是我們大家的老師,我哪敢當您的老師呀?」

不料,毛主席卻很認真地說道,「教英語我當不了老師,還是要拜你為師啊」。

直到這時,章含之才知道毛主席的確想學外語,她感慨於毛主席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便應下了這個要求。

此後便以一周一次的頻率前往毛主席辦公室給他講授英文知識。

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了幾年。

1971年,毛主席留意到章含之不僅語言能力出眾,而且頗具交際天賦,便安排她到外交部任職。

由此,她首度與喬冠華相識。

當時,喬冠華已是外交部副部長,且年近六十,而章含之只是普通職員,年齡也不過36歲。

然而,這些差別並未阻礙他們一見鐘情,在長期合作中這份感情更是不斷升溫。

不過一個巨大的問題卻擺在了章含之面前。

突破障礙,喜結連理

原來,當時她正在一段痛苦的婚姻中掙紮,因丈夫另有新歡,她背負著巨大的社會壓力。

但受到傳統思想禁錮的她,又無法下定離婚的決心。

同時,章含之其實已經對喬冠華情有獨鐘,但復雜的家庭問題,讓他們無法邁開腳步。

就在章含之不斷糾結時,毛主席的一番話,徹底為她點明了方向。

1972年9月底,日本首相田中角榮來華存取,期間,毛主席特意將喬冠華、章含之等人召集起來,共同商討相關事宜。

在毛主席的指點下,外交工作中的難題很快得以解決,於是氣氛逐漸輕松起來,眾人不禁談起了生活瑣事。

望著面容憔悴的章含之,毛主席有些心疼地說道,

「我的章老師,這次我必須得批評你,男人都跟別人走了,你為什麽還不敢放手?你要懂得解放自己呀」。

毛主席在眾人面前提及此事,讓章含之有些始料未及。

但她明白,毛主席希望自己能夠早日擺脫泥潭,也是一番好意,於是她連忙答應道,「回去就辦」。

見章含之終於下定決心,毛主席這才開心地笑了起來。

就這樣,在毛主席的督促下,章含之果斷辦完了離婚手續,而喬冠華也適時向她表明心意。

這一次,章含之不再猶豫,選擇頂住世俗的壓力,毅然決然地跟喬冠華走在了一起。

1973年兩人於北京家中舉辦了一場低調的婚禮。

給中央提的三個要求

從此以後,相差22歲的喬冠華和章含之始終堅守在一起,也成了外交部著名的神仙眷侶。

1974年11月,喬冠華正式升任外交部部長,不過,與此同時他的身體也出現一些狀況。

為了照顧喬冠華,章含之放棄了來之不易的駐外工作機會,一心一意陪伴在他的身邊。

當時,喬冠華忙於工作,經常連藥都忘了吃,章含之便每天準時提醒他,與喬冠華有關的每一件生活小事,章含之都打理得井井有條。

然而,1983年9月,喬冠華的病情再度惡化。

雖然章含之放下一切工作悉心照料他,但喬冠華還是於9月22日遺憾去世,享年70歲。

臨終前,喬冠華看著淚眼婆娑的妻子,眼神中充滿了無限的疼愛.

他掙紮著說道,「這十年……苦了你了」,此時,章含之已經泣不成聲,而喬冠華又問道:「含之,你願意跟我葬在一起嗎?」

還沒等章含之做出回應,喬冠華便與世長辭。

作為國家的重要幹部,喬冠華理應得到厚葬,不過,章含之卻向中央提出了「不道別、不登報、不去八寶山」這三個要求。

其實,章含之這麽做也有著客觀原因。

一來,喬冠華一向清廉,去世時僅留下2000元作為喪葬費用,所以章含之不想大操大辦,更不想浪費國家資源。

二來,她與喬冠華歷經十年風雨,兩人感情正篤,卻陰陽相隔,所以她希望能夠將丈夫的骨灰留在家中,常伴自己左右。

面對這一合理請求,中央也欣然應允,於是章含之便親自辦理起了丈夫的身後事。

不過,受經費限制,章含之走訪了鹽城、北京,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墓地。

後來在吳縣領導的幫助下,她將喬冠華的墓地搬到了蘇州,這才讓他入土為安。

2002年,為了更好地供世人瞻仰,喬冠華之墓又輾轉遷到了上海。

至此,這個為國家鞠躬盡瘁的老人,才算是真正地獲得了長久的安寧。

結語

2008年1月26日,章含之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72歲。

她的離世讓一批文學界、藝術界名家扼腕悲痛。

他們表示,「章含之帶著一部歷史走了,她把一個老上海的經典形象、一段與喬冠華的生死之戀、一幕幕中南海奇聞逸事統統帶了去。」

而值得一提的是,她並沒有遵從喬冠英的遺囑,與他合葬一處。

原來,章含之考慮到養父章士釗對自己恩重如山,便決定葬在他的墓旁。

而在喬冠華去世25年內,她也始終沒有開始新的感情。

每每回憶起和丈夫的十年婚姻,章含之也毫不猶豫地表示,「我從來沒有後悔過」。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台或媒體的文章,本平台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本公眾號只用與學習、欣賞、不用於任何商業盈利、如有侵權,請聯系本平台並提供相關書頁證明,本平台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