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王振忠
▲ 徽州
(一)
地處皖南低山丘陵地區的徽州,是傳統中國研究中最具典型意義的區域社會之一,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徽州文書的數度大規模發現,聚焦了歷史學界的目光,相關成果頗為豐碩,由此形成的「徽學」,在中國史研究領域別具一格。
▲ 20世紀90年代的徽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安徽屯溪
▲ 第二屆「徽州文書與中國史研究」學術研討會, 2018年3月,安徽蕪湖
30多年前,我在博士學位論文答辯前後,就開始陸續修改其中可以單獨成篇的部份,先後分別在【鹽業史研究】、【中國史研究】、【江淮論壇】、【中國經濟史研究】、【歷史地理】和【復旦學報】等學術雜誌上發表,這些論文,皆與徽商及區域研究有關。1996年,經朱維錚先生、唐力行先生和業師鄒逸麟先生的鼎力推薦,拙著【明清徽商與淮揚社會變遷】一書被收入「三聯·哈佛燕京學術叢書」第三輯,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此後,「徽學」便成為我的重點研究領域之一。1998年,我在皖南意外發現大批徽州文書,在此之後,收集、整理和研究徽州文書更成了個人學術生涯中最為重要的部份。
受我個人學術興趣和研究方向之影響,不少學生也從事「徽學」研究。也正因為如此,復旦大學史地所成了國內培養「徽學」研究人才最多的學術單位之一。從1995年起,我先後指導過30余名博士、碩士研究生撰寫學位論文,其中有相當一部份畢業生已在國內高校和各地科研機構從事學術研究工作,迄今已有多篇博士學位論文正式出版。此次出版的【行走於黃山白嶽之間——徽州研究論文選集】一書,就聚焦於「徽學」研究,收錄我與自己指導、合作過的博士後、博士以及個別碩士的代表性論文,以期從一個側面呈現歷年來此一研究領域教學相長的學術面貌。
(二)
收入【行走於黃山白嶽之間——徽州研究論文選集】中的第一篇文章,是我本人的【徽州文書與傳統中國研究】一文,此文為我歷年在復旦大學史地所開設研究生課程「徽州社會史專題研究」上的第二節課之講稿。該文亦曾以「徽州文書的世界」為題在國內外的不同場合演講過數次。最早一次是十多年前在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主持(與葛兆光教授等合作)「第二屆兩岸歷史文化研習營——徽州」時的講題,後曾於2018年1月在北京國家圖書館「文津講壇」、2019年10月在法國巴黎中國地方史學術會議以及2021年3月在山西大學民間文獻整理與研究中心「雲端講壇系列講座」上發表,每次所講,皆根據新見史料及論著做了一些補充,也得到過諸多師友的指教。此外,該文曾刊【上海書評】2022年5月2日,另被譯成法文,刊載於法國遠東學院華瀾(Alain Arrault)教授、米蓋拉(Michela Bussotti)博士主編的【遠東亞洲叢刊】「中國史研究的新視野?地方社會與民間檔案」專輯(Cahiers d’Extrême-Asie 31,2022)。其中提到了徽州文書兩次較大規模的發現:第一次是在20世紀50年代,第二次則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特別是1998年以後)。本文集中所收錄的論文,或多或少都得益於這兩次大規模的民間文獻之新發現,故將此文冠於全書之首,以誌其來源明其梗概。除了此文之外,其他文章皆由諸位學生提供。
1992年春,我畢業留校任教。1995年5月,我晉升副教授,稍後便開始在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招收碩士研究生。1998年5月我晉升教授,翌年受聘擔任博士研究生導師,開始招收歷史地理專業的學生。此後,曾應時任復旦大學歷史系副系主任黃洋教授之邀,兼任該系博士生導師,在歷史系先後招收過三屆學生。另外,我還應馬學強教授之邀,兼任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生導師。2018年,我應安徽大學副校長兼徽學研究中心主任程雁雷教授之邀,受聘兼任安徽大學講席教授,並擔任該校徽學研究中心研究生導師,迄今為止已招收了五屆碩士研究生,並已有三屆研究生順利畢業。
▲ 吳媛媛、陶明選博士學位論文答辯後與導師及答辯委員會委員(前排左起馬學強教授、王家範先生、樊樹誌先生、鄒逸麟先生、唐力行先生)合影,2007年6月
收入本書的第二篇文章是鄒怡的【產業集聚與城市區位鞏固:徽州茶務都會屯溪發展史(1577-1949)】一文,原文刊載於台灣地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該文細致探究了新安江流域茶業中心城市屯溪的崛起及其發展歷程,溯流尋源,敘次詳密,揭示了在經濟的空間布局中所存在的與制度演進相似的「路徑依賴」現象。接著的一篇是吳媛媛的【明清時期徽州民間水利組織與地域社會——以歙縣西鄉昌堨、呂堨為例】,該文聚焦於徽州重要的水利設施——堨之管理,分析皖南水權分配與用水額度的糾紛、農業灌溉用水與水碓等經濟用水之矛盾,以及不同灌溉系統之間的分水沖突等,揭示了堨務管理在清代趨於日常化、專門化和特權弱化的過程。論文所涉,是徽州具有悠久水利傳統的區域,對於今後豐樂河流域綜合性的研究,具有較為重要的學術價值。第三篇是【清代江南與徽州之間的運棺網路及其協作機制】,在文中,張小坡勾勒了江南各地以徽州善堂、惟善堂和登善集三者所構成的完善、有序之運棺網路,分析在其長期執行過程中所形成的內外聯動協作機制,考察此一網路及協作機制對解決旅外徽人的後顧之憂並行揮徽商群體優勢的作用等,是研究徽州會館及相關慈善設施的最新成果。黃忠鑫曾在復旦大學史地所連續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畢業後任職於暨南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他於博士學位論文【在政區與社群之間:明清都圖裏甲體系與徽州社會】的基礎上,進一步搜集圖甲文書,探討明清時期都圖裏甲制度的區劃形式與運作實態,圍繞著相關問題所發表的一批學術論文,在學界有較高的評價。收入本書的【明清婺源鄉村行政組織的空間組合機制】一文,將歷史地理與社會史研究相結合,探討縣以下空間組合,基本厘清了基層社會中保甲、圖甲和鄉約等錯綜復雜的關系,並用地圖加以形象展示,在研究上富有新意,大大推進了相關的研究。董乾坤此次送出的論文【晚清生員的技術性知識與傳統鄉村社會】,源自其博士學位論文【傳統時代日常生活的空間分析:以晚清胡廷卿賬簿為中心的考察】中的一部份。在他看來,在傳統鄉村社會中,處於王朝體系最底層的生員群體,出於謀生和求名的需要,往往將塾師當作首選職業,成為傳授知識的重要載體和王朝權力深入鄉村的媒介之一。除此之外,他們還會透過學習各種類書,從而掌握許多在鄉村中有著廣泛用途的「技術知識」,擴大了收入來源。而這些知識的運用,與他們所處的地方社會密切相關。此文所涉具體而微,對賬簿類文書的專題研究具有一定的探索意義。周炫宇所送出的【近代上海徽館業的變遷】一文,探討了旅滬徽館業的變遷,這是一篇從歷史地理角度分析傳統商業與城市空間的文章,也是迄今為止徽館業研究方面較具學理性的學術論文之一。
▲ 清代婺源木商俞氏文書,私人收藏
何建木是我在復旦大學歷史系指導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以【商人、商業與區域社會變遷——以清民國的婺源為中心】為學位論文選題。在讀期間,他透過細致爬梳方誌史料,結合徽州文書,對婺源的商人、商業與區域社會變遷,做了多側面的分析和研究。在此過程中,他還多次前往實地調查,收集文獻和口碑資料。此次收入書中的【一個上海徽商的經營及其家庭生活】一文,就是他在2005年采訪木商後裔俞昌泰的口述史。在此次口述訪談中,何建木圍繞著家鄉與僑寓地的網路鏈條、商業經營活動與家庭生活等三方面進行提問,還參考了民國丙寅【星源西沖俞氏宗譜】、2005年新家譜以及上海檔案館庋藏的木業檔案等,廣采見聞,考訂折衷,以臻信實。此稿經俞氏本人審訂,符合口述史之學術規範,具有很高的資料價值。有鑒於此,何建木雖然也有其他研究性的論著,但我仍然覺得該文的學術價值更高,收入書中亦顯別具一格。
繼何建木之後,陶明選是我在本校歷史系指導的第二位博士研究生,他以【明清以來徽州民間信仰研究】為學位論文選題。本書收錄的【張王、太子及相關諸神——徽州文書所見民間諸神信仰】,即其博士論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此文利用了我所收藏的【新舊碎錦雜錄】以及未刊資料集等,考察了徽州民間諸神信仰的多重性與復雜性。該文補苴罅漏,質疑求是,以新史料糾正了徽州民間信仰研究方面的一些混亂認識。葉舟也是我在歷史系指導的博士研究生,畢業之後,他在從事江南史研究的過程中,也兼涉徽州研究的相關問題,發表過多篇頗為紮實的徽商研究論文。此次收入本書的【從新館到高車頭:紹興五思堂鮑氏徽商家族研究】一文,相當細致地揭示了徽商世族昭著、派衍流長,從祖籍地緣轉向新的社會圈的軌跡,以及徽州移民家族對僑寓地社會的影響。
(三)
在過去的二十多年間,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後流動站還接收過不少博士後。其中,劉道勝於2007年3月開始在此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他長期關註明清賦役制度與地方社會應對問題,潛心著述,成就突出。此次收入本書的【〈實征冊〉所見的清代圖甲戶籍與村族社會】一文,發掘利用王鼎盛戶自雍正至鹹豐期間的6種歸戶【實征冊】,並搜集與該戶相關的家譜、保甲冊和文會簿等文獻,深入剖析了圖甲戶籍之設定、功能及其實際運作,並考察清代圖甲戶籍與村族社會治理等問題,較此前的研究多所推進。
繼劉道勝之後,陳瑞的博士出站報告題為【明清徽州保甲組織與地方社會】。此次收入書中的【明清時期徽州的宗族與保甲推行】一文,即與當年的研究有關。該文以具體而微的豐富史料,涉及基層組織與社會治理。馮劍輝送出的論文【明代中期徽州鹽商個案研究——〈尚賢公分書〉剖析】最早發表於【中國史研究】,此一研究,對於揭示徽商在兩淮鹽業中優勢地位的逐漸形成、徽商成為具有全國性影響的商幫的過程,具有較為重要的學術價值。梁諸英為農史研究出身,於2011年進入復旦大學史地所做博士後,主要從事徽州農業地理的研究。在他看來,迄今為止有關徽州棚民的研究,大多註意到棚民墾殖玉米對當地生態的破壞以及地方社會的禁止性措施,但並未有人對清代徽州玉米經濟實態作系統性的整體考察。在這方面,對徽州文書資料的利用還相當有限。有鑒於此,他撰寫了【清代徽州玉米經濟新探[] 】一文,指出:「在清代徽州農村社會,玉米種植並沒有做到令行禁止,玉米實物租大量出現,反映出民眾對玉米這一糧食種類的認可。清代徽州玉米墾殖的收益分配方式頗為多樣,一些山主透過出租山場可獲得大量玉米實物收益。此外,清代徽州地區玉米種植雖然對山地生態有所破壞,但也有促進林木種植的一面,這在以往研究中尚未受到關註。」此文重點發掘徽州文書,主要觀點具有相當的新意。
▲ 汪寶瑜相關書信,鮑義來原藏,後收入王振忠主編【徽州民間珍稀文獻整合】第12冊。
收入書中的最後一篇,是安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博士生陶良琴的論文。陶良琴是我在安徽大學指導的第一屆碩士研究生,她本科就讀於安徽醫科大學,雖然不是歷史學科班出身,但進入徽學研究中心後勤讀不輟,從文書標點、整理的基本訓練做起,凡遇我所布置的作業,每次都能不折不扣地準時完成。2018年,由我主編的【徽州民間珍稀文獻整合】30冊正式出版。由於她平素就對婦女史研究抱有濃厚興趣,故選擇其中的汪寶瑜相關書信加以整理和研究。在此過程中,前後標點、整理了十數萬字的書信資料,作為其學位論文的核心史料。當年,這批書信經其初步識讀之後,由我逐字逐句加以批改。在此基礎上,她撰寫了碩士學位論文。此次收入書中的【一位大家閨秀的守節生活——以〈民國歙縣節婦汪寶瑜往來書信〉為中心】,便是她根據碩士學位論文中的部份內容修改而成,刊載於國內的學術雜誌。作者雖初出茅廬,但該文卻是她學術生涯中邁出的最為重要的一步,故特別收錄以示嘉勉。
(四)
在過去的30多年間,我在復旦大學先後開設過不少課程,也曾為上海社會科學院、安徽大學等相關專業研究生授課。特別是在史地所開設的「徽州社會史專題研究」專業課程,始終重視對基本功的訓練。在此一課程上,除了講授我自己的研究心得之外,最重要的部份便是徽州文書的識讀訓練。在課程學習中,甄選最新發現的文書史料,對研究生展開文獻閱讀訓練,指導他們面對具體、鮮活史料如何開展深入研究。每周一次從原始狀態的文獻史料入手,識讀文字,辨析疑義,補綴成文,經過課堂內外持續不斷的訓練,選課研究生的文書研讀水平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時也培養了他們對新史料的敏感、對文獻史料豐富性的認知。
▲
清代休寧魚鱗圖冊,安徽博物院收藏
▲
太平天國前後績溪典當商文書,私人收藏
在指導研究生從事學術研究中,我始終強調學術為立身之本,註意培養研究生的學術熱情及創新能力。在我看來,以民間文獻為基本線索,應鼓勵年輕人前往歷史文獻所涉的現場,徒步履其境地,奔走於山林田畝之間,在田野中重新認識和解讀各類文獻。這既可以讓他們立足於歷史地理學的學科本位刻苦鉆研,在社會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也有助於培養年輕一代對於廣土眾民之國情的深入了解,在實地走訪中知人閱世,於歷史發生的現場體會鄉村社會的巨大變革,加深對於研究物件的感情,增強多學科綜合研究的素養,為日後獨立開展學術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
▲ 奔走於山林田畝之間,2013年6月19日,黟縣
我與本書中的各位作者皆有師生之誼,在多年的相處中,我始終尊重個人的學術興趣。鄒怡畢業留校後,除了修改博士學位論文並出版之外,也申請了與此前積累相關的研究計畫。除此之外,他還有多方面的學術興趣。例如,他所撰寫的【民國市鎮的區位條件與空間結構——以浙江艾寧硤石鎮為例】一文,曾連載於【歷史地理】第二十一輯、第二十二輯。這篇長達四萬五千字的論文,透過多次實地考察,存取了見證當年景象的數十位健在居民,對民國時期全鎮日常商業布局做了系統復原。此一成果,除文字敘述之外,分別采用了地圖的形式加以展示,以盡可能充分表達單純文字所未逮的空間資訊。該文曾得到明清史前輩王家範先生的贊賞,認為此一研究極大地推進了明清以來江南市鎮的探討。此後,他還花了不少時間,撰寫過一篇【1391—2006年龍感湖—太白湖流域的人口時間序列及其湖泊沈積響應】。該文可算是歷史自然地理方面的專業力作,曾榮獲第五屆「譚其驤禹貢基金」優秀青年歷史地理論文一等獎……多方面的研究興趣,在目前的考核制度下未必討好,但其研究常能呈現出綜合性的學術特色。
▲ 鄒怡在祁門馬山采訪目連戲老演員,2023年9月24日(李甜攝)
在研究生的成長過程中,如何根據個人的特點,鼓勵他們勇於挑戰學術難題,也同樣相當重要。黃忠鑫出自華中師範大學,本科階段即嶄露頭角、表現優異。當年,我收集到一批都圖文書,深感這批資料對於明清經濟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遂希望他從事相關問題的探討。此後,他從歷史地理的角度,以【在政區與社群之間——明清都圖裏甲體系與徽州社會】為題,從事博士學位論文的寫作。他曾深入皖南山區,透過多次的田野調查,在歙縣璜尖發現了一批珍貴的徽州文書,後以此為核心史料,撰寫並出版了【明清民國時期皖浙交界的山區社會——歙縣廿五都飛地研究】一書,從諸多方面推進了歷史社會地理的研究。
▲ 黃忠鑫與日本學者伊藤正彥教授在祁門履和祠,2023年9月24日(王振忠攝)
李甜為安徽廣德人,對於明清時代的寧國府情有獨鐘,其博士學位論文【丘陵山地與平原圩區:明清寧國府區域格局與社會變遷】,為個人自主選題。在傳統時代,徽州府和寧國府兩地人群結成的「徽寧商幫」聞名遐邇,江南各地的徽寧會館及其附屬的相關慈善組織(尤其是上海的徽寧思恭堂)更是相當著名。因此,對徽州毗鄰地區的研究,顯然有助於「徽學」研究的拓展。李甜畢業後,曾任職於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協助著名學者張樂天教授收集、整理當代書信史料,在資料庫建設方面成績突出,這使得復旦大學當代中國社會生活資料中心在海內外頗負盛名。在此過程中,他特別留心與徽州相關的現代檔案文獻。2017年,我受聘擔任【安徽大學學報】編委會委員。在此前後,作為該刊「徽學」欄目(教育部高校文科學報名欄建設工程)特約主持人,曾多次主持學報的「徽學」專欄。收入本書的【徽州人在蕪湖:以20世紀50年代蕪湖市總工會資料為中心】一文,即列入【安徽大學學報】2017年第6期由我所主持的「社會史專題」。此文從職業選擇、行業結構和職業介紹方式等方面,考察了1949年前後旅蕪徽商和徽州人的生活變動,揭示了社會主義改造與城鄉二元結構體制確立之後旅外徽商及徽州人的土著化行程,以及傳統籍貫觀念的消弭和徽商群體之最後消失,這在以往的「徽學」研究中尚少涉及,無論是在資料發掘還是論文選題方面皆頗具新意。
▲ 2009年10月10日,李甜與法國學者勞格文教授一起在歙縣考察(王振忠攝)
(五)
「水雲刻刻長流走,寒暑年年自在還」,我在復旦四十余年,年復一年,於象牙塔中送舊迎新……在我的這批學生中,有的目前已脫離了學術界從事其他工作,有的則轉換了研究方向,涉足其他領域,但在他們從我攻讀碩士、博士學位期間,皆能奮然自勉,認真閱讀核心史料,深造學識,研精技藝,在此基礎上撰寫出了相關的學術論文。此次所收聚的論文,皆非潦草成章的浮泛之作,也都在相關領域的研究上有著或多或少的推進,故而一並收入,作為當年刻自砥礪、日就月將的點滴墨點,亦可從一個側面反映「徽學」研究的歷年成長。
▲ 本書部份作者已出版的學術專著(張小坡攝)
雖然現在普遍提倡團隊合作,但我始終認為,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主要還在於個人獨立的思考,端賴於每個人內心對學術的基本敬畏以及學問上的默會心解,成就得失自在本心。在我看來,數年的研究生生涯,意靜心閑好讀書,頭腦清醒的求學者重在廣拓見聞,陶養性情乃至變化氣質,而不必謹乎步趨,時時緊跟導師進退周旋,抑或面對外部誘惑趨時起舞。眼前的這部書,大概可算是我與眾多學生合作的第一部著作,書中的每篇論文都是獨立姓名標示,且文責自負。今值此書付梓前夕,目之所及皆是回憶,心之所想都是過往,我聊述大略,備識本末,以此追溯年華,且作多年師生緣的一種紀念吧。
▲ 王振忠、劉道勝主編:【行走於黃山白嶽之間——徽州研究論文選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
本文先發於【澎湃新聞·私家歷史】。歡迎點選下載「澎湃新聞」app訂閱。點選左下方「閱讀原文」即可存取全文。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