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中國最好吃的米制品,它面前湖南米粉、雲南米線都退避三舍|文史宴

2024-05-30歷史

潮汕小吃粿汁,作為廣東潮汕地區的傳統美食,源遠流長,有著豐富的歷史和獨特的制作工藝。本論文將深入探討粿汁的起源、發展過程,詳細介紹其材料和制作方法,分析其獨特的特點和口感。同時,透過考察潮汕地區的地域文化,揭示粿汁在當地的重要地位。

潮汕美食中最令人津津樂道、回味無窮的,恐怕就要數花樣繁多、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潮汕小吃了,潮汕人稱為「小食」。其中,粿汁是潮汕地區大眾化的民間小食。在街上,隨處可見賣粿汁的小食攤。

其獨特的口感和特點以及它別樣的制作方式也讓它成為了潮汕小吃的標誌之一,同時至今它也還存在於潮汕人的日常生活當中,每天的早餐如果是一碗熱騰騰的粿汁,那麽你將擁有一個精神飽滿的上午。

起源和歷史

有一些食物,我們潮汕人本地人從小吃到大,百吃不膩,貌不出眾的小店裏,簡樸的廚具,傳統的食材,做 來的東西一般不會差到哪去。熱騰騰的湯底鍋裏香噴噴的粿汁片,還有一張張小桌椅,無不溫暖著無數人的心。

粿汁皮十分韌脆,口感十足,清香爽口,搭配鹵汁鮮美,配料豐富。吃上滿滿的一碗粿汁,幸福感十足,無論是哪個外地朋友前來,看到粿汁招牌,估計都會帶他們進去吃上一碗。

傳說中,粿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位孝婦的發明。這位孝婦的家翁是揭陽人,在清末來到汕頭從事鹵味生意。由於商品的高品質和精明的經營,成功積累了一定的家產。由於家業位於汕頭,老人選擇在汕頭居住養老。老人生活簡樸,飲食清淡,通常以自家生產的鹵汁淋在白粥上作為一頓簡單的飯食。

老人為人節儉,雖然食物簡單,但長媳是一位賢惠之人,深知家翁喜歡吃粿條。於是,她經常為老人炒制粿條。然而,隨著老人牙齒逐漸不堪重負,他連嚼動炒制的粿條也有困難。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長媳開始思考如何將家翁喜愛的粿條與自家生產的鹵汁結合在一起。經過多次實踐,她終於成功地制作 了一道被家翁喜愛的粿湯。 為了與普通的粿條湯區別開來,這道新美食被稱為"粿汁",因為它的特色在於加入了米漿,使得湯的質地呈現 半糊狀。

另一種說法表明,在傳統農業社會,南方的民眾飲食相對簡單,主食主要以米飯為主,而副食品相對較少。明末清初之前,民眾的飲食中除了米飯幾乎沒有其他主要的副食品,直到明末清初時才引入了一些新的食材,如番薯。

在這個時期,配糜的雜鹹主要包括鹹菜、菜脯和烏橄欖。由於物質匱乏,人們的日常飲食中極少有炒菜,而吃肉更是奢侈的事情。

貧苦的民眾在一些村莊裏也有一種特殊的買賣方式,即「租豬肉」。例如,當有人要去走親戚時,可以到鋪子裏租一臘豬肉,親戚家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一點,剩下的豬肉則送還。回來後,租客再到鋪子結賬,將租金加上被收去的部份還清即可。這種形式使得即便是貧苦的家庭也能在特殊時刻享受到一些豬肉的滋味。

為了提高生活品質,人們會盡力尋找變化,改善飲食。在這種背景下, 粿條、粿角、 粿汁、尖米丸等成為了最常見的稻米制品之一。 盡管它們的主要原料都是稻米,與米飯相比,其營養成分相似 ,但這些米制品在文化和意義上卻具有獨特的價值。

這些副食品通常不是普通家庭平時可以制作的,一般是在年節等特殊時刻才有機會享用,尤其是挨粿條這樣的大事。人們在過年時會炊甜粿,而在普通家庭,挨粿條則作為祭品。此外,一些家庭在特殊的喜慶時刻,比如新建房子、家庭添丁等,也會透過挨粿條來慶祝。

然而,這些特殊的慶典飲食往往需要由特種作坊加工,然後在市集上銷售,或者由小販挑著穿街走巷叫賣。小販們會高聲叫賣「換粿條阿————」以招攬生意,而民眾們為了改善口味,會用白米與小販交換粿條,延續著潮汕地區原始社會以物易物的傳統。

粿汁作為這一系列米制品之一,不僅在口感上獨具特色,同時也提供了與傳統飲食相比更加豐富的選擇。

材料和制作

潮州粿汁的主要原料是米漿,做法看似簡單,但很講究。一般都是用浸洗過的糯米加水磨成米粉漿,再將適量的米粉漿倒入蒸具蒸制。在將米粉漿倒入蒸具之前,蒸具的底部要用食用油搽均衡,以免蒸熟的米粉漿與蒸具粘結在一起。

這個過程也稱為「撥粿汁」,炊烙鼎的鼎邊比平底鼎高,有蒸烤功能,也就是潮汕烹飪方法「熻」的套用。或許,目前先進的蒸烤爐就源於這種鄉土方法。

蒸熟的粿汁片還要掀起來收煙,掛於專制的晾「粿汁」片架上晾幹。粿汁皮要晾幹點,一般要晾三個小時,這樣吃起來好吃,而且不容易發黴。晾幹後的粿汁皮晶瑩剔透,米香濃郁。而後需要將凝結成薄薄一片片的粿汁皮切成小三角形的小塊。這樣切比較卷。

粿汁皮是潮汕粿汁的主料,配料除了香騰騰的蔥段是必備的之外,鹵蛋、豆腐、豬腸、豬肉、豬雜等也是不可或缺的。

在煮粿汁時,要將粿汁皮放進沸水之中,調入糯米粉漿慢慢煮熟,邊煮要邊攪拌,使每片既熟透又柔中帶韌,然後盛入碗裏,放上配料,粿汁充分地突 了米香的原味,而且加了糯米粉漿之後,粿汁的湯汁像稀米糊一般稠,頗有情趣地卷在一起,淋上淺棕色的鹵汁,再加上些鹵豬腸、鹵蛋、鹵豆幹、花生米等配料,就是一碗完美的 粿汁了。

特點和口感

潮州粿汁以其口感嫩滑、肥而不膩的特點而著稱。入口即化的粿汁片搭配清爽的湯汁,味道鮮美。為了豐富口感,粿汁通常搭配豬肝、鵝腸、瘦肉等配料,使得整體味道更為豐富多彩。這種獨特的口感和豐富的層次感使潮州粿汁成為當地人喜愛的小吃之一。

地域和文化

潮汕的粿汁隨處可見卻又隨處不同,有汕頭粿汁、揭陽粿汁、潮州粿汁和普寧粿汁,一碗平凡無奇的粿汁,花樣百 ,彰顯了潮菜的精致與別具一格。

潮州粿汁以純大米制作粿汁皮,烹煮後色白湯稠,口感嫩滑,入口即化,輔料則以鹵肉鹵菜為主,配以鹵湯入味,撒上當地特色的菜脯粒,品嘗起來鹹香可口。

汕頭粿汁以蒸粿條的方式炊(蒸)粿汁皮,配以香菇,臘腸和各色幹貨,烹煮後的粿汁口感鮮嫩。

揭東炮台粿汁則粘而不稠,搭配當地的富鹽水、鹵豬腸、鹵肉、鹵蛋等,肥而不膩,再撒上香菜末和蒜頭幹,嫩滑爽口,清香四溢,。

普寧以洪陽粿汁為代表,粿汁皮以大米和番薯粉為原材料,經過蒸熟、烘幹、晾幹,制成一張張薄片。烹煮時,須將粿汁皮過熱水變軟再煮成清清的粿汁湯,配上魷魚、百合、瘦肉、肉餅、油條、香菇、豬雜等,清甜的湯汁夾著油條的酥香味,嫩滑柔韌的粿汁皮,入口時獨具一番風味。

潮汕小吃粿汁,作為潮汕地區的傳統美食,以其獨特的口感和豐富的地域文化吸引著各地食客。透過對其起源、發展、制作方法以及文化地位的詳細探討,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這道美食。潮汕粿汁,不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是連線潮汕人文化情感的紐帶。

歡迎關註文史宴

長按二維碼關註

專業之中 最通俗 ,通俗之中 最專業

熟悉歷史 陌生化 ,陌生歷史 普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