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歷代帝王世系】宋國: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小國爭霸的悲歌

2024-05-15歷史

宋國先後存 7 60 余年 共傳 3 4 位國君 在位時間最長的是宋景公 在位長達 6 4

作為周朝諸侯國之一 宋國有四大標簽

標簽一:身份特殊,三恪之一 何為三恪?就是周朝封前代三個王朝(虞、夏、商)的子孫為王侯,稱為三恪。宋國開國君主微子啟是商紂王的兄長,被封為公爵諸侯國,地位很高。

標簽二:名不副實的春秋五霸之國。 宋襄公時宋國國力強盛 ,欲爭霸天下,可泓水之戰失敗,霸業成空。宋襄公雖被列為春秋五霸之一,但其實並沒有享有過真正的霸主地位,只因打仗時要等對方渡河後再攻擊而落了個「仁義之君」的稱號。

標簽三:商業文明發達,經濟強盛。 繼承了殷商時期的商業文明,經濟繁榮,如當時的商丘、陶丘、彭城等都是繁華的商業城市。

標簽四:聖賢之地。 儒家之孔子、墨家之墨子、道家之莊子、名家之惠子等皆出自當時的宋國

宋國經泓水之戰後國力大減 直至宋景公 國力才逐漸恢復

宋辟公時 子剔成 (宋戴公另一脈後裔,以戴為氏)廢宋辟公而自立,史稱 「戴氏取宋」 ,和三家分晉、田氏代齊一樣都是卿族奪了諸侯的權。

後宋康王擊敗子剔成而自立為君 行王政 力改革 宋國再次強盛 東敗齊、南敗楚、西敗魏 號稱 「五千乘之勁宋」。

2 86 魏趁宋內亂而聯手滅掉宋國 宋國領土盡被三國所瓜分

提到宋國,就不得不重點講一下 宋襄公。

在那個禮崩樂壞的時代裏,宋襄公的 「仁義」 在後人看來是那麽的不合時宜,結果落了個霸業未 成而身死的可憐下場,被世人貽笑千年。

宋襄公茲甫是宋桓公的次子,他有個庶兄叫目夷, 人忠厚仁義。 宋桓 公病重時,身為太子的 茲甫 曾懇求將太子之位讓給兄長目夷。目夷聽說後堅辭不受,為了躲避弟弟的讓賢,他還逃到了衛國。

茲甫沒能將自己的太子之位讓出去。

讓太子之位看起來是挺仁義的,但在那個時代裏,廢嫡立庶仍是不合制度,也難怪目夷逃到外面去。他要是受了太子之位,不是埋下了禍亂的根源?

宋襄公繼位後,迎回兄長目夷,並封為相,輔佐自己處理朝政。

當時,齊桓公約各路諸侯於葵丘會盟,宋襄公也加入了盟約,並接受齊桓公的委托,答應將來對齊國太子昭予以照應。

後來的事情也證明,齊桓公確實沒看走眼,宋襄公沒有辜負齊桓公所托。

齊桓公死後,包括當時身為太子的公子昭在內的五位公子爭奪王位,最後公子無虧繼位,公子昭逃到宋國。雖然宋國當時弱小,但君子一諾千金,宋襄公決定踐行當初對齊桓公的承諾,幫助公子昭奪回王位。

第二年,宋襄公率領宋、衛、曹、邾四國軍隊向齊國進發,護送公子昭回齊國繼位。 齊國的貴族們吃不準宋襄公一行的實力, 便 殺了公子無虧,迎回公子昭回國,這就是齊孝公。

平定齊亂讓宋襄公一舉成名。

不過後來的宋襄公就開始膨脹了。齊桓公死後霸主之位空缺,宋襄公想效仿齊桓公會合諸侯,確立宋國的霸主地位。

可夢想終究抵不過現實。論實力,當時宋國國力並不拔尖,甚至連前五都算不上。就連哥哥目夷也勸宋襄公:以我們宋國這個小國的力量來會合諸侯,必定是個禍害!

639 年,宋襄公在鹿地首合諸侯,約齊國、楚國等會盟。宋襄公以盟主之位自居,這讓齊公和楚王大為不滿。宋襄公又自作主張約定當年秋天在 盂地 再次會盟,這讓齊楚兩國更加不爽。

按照約定,宋桓公不帶軍隊赴會,結果被早埋伏好軍隊的楚國囚禁起來。後來在諸侯的調停之下,宋襄公才被釋放。

受傷過一次的宋襄公很快就忘了傷痛。

宋襄公聽說鄭國支持楚王做霸主,心裏很氣憤,決定攻打鄭國,鄭國無奈向楚國求救。楚國派兵進攻宋國都城,宋襄公擔心被抄了老巢,只得從鄭國撤退。

於是,宋楚兩國的軍隊便在泓水相遇。

楚軍渡河時,目夷建議宋襄公 楚軍渡河之機消滅他們,宋襄公卻說怎麽能趁人家渡河時攻擊呢?

楚軍過了河開始布防,目夷又建議趕緊發起進攻,宋襄公卻說怎麽能趁對方沒有列好陣地發起攻擊呢?

錯失了兩次良機,等楚軍布好陣地一沖而上,宋軍大敗,宋襄公也被射傷了大腿。

一年之後,宋襄公腿傷發作不治身亡。正是宋襄公堅守的「仁義之道」讓自己的霸業成空。不是「仁義之道」不對,只是不合時宜罷了。 最重要的是,宋襄公稱霸失敗並不是他奉行的仁義準則有什麽錯,核心原因是實力不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