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際,政治協商大會透過投票程式擇定了新一屆的國家領袖,以引領中華民族實作其偉大復興的使命。毛主席無疑是最匹配的候選人,幾乎所有的全國人大代表都把自己寶貴的一票投給了這位傑出的領導者,然而唯有一人卻未曾選擇毛主席,遞交了一張未填寫的無效選票,那人正是張東蓀。
(張東蓀)
張東蓀,浙江人,清末出生,早期追求科舉,後轉向西學,曾留學日本。民國初建時,他加入北洋政府,擔任高層職位。他秉持中立思想,既非保守也非激進,依據社會形勢調整改革呼聲。1919年他反對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引發意識形態論戰;1927年在大學宣揚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反對唯物論和辯證法。抗戰期間,他雖被日寇囚禁並遭受逼降,但堅守民族氣節,拒不投降。
1940年,他被釋放,不久之後便遷往重慶安家落戶。在此期間,他曾經出任過國民政府的參政會議員,表面上擁有一定的權力與影響力,然而實質上卻毫無決策權,僅僅是蔣介石操控下的木偶。這令他感到極度的憤懣。於是立刻提出反對,敦促蔣介石終止專政,采納協同治理。在重慶談判之後,蔣執意搞獨裁,堅決維護專制統治,邊緣化共產主義者,並壓制民主派系成員。在一陣極度憤怒的情緒驅使下,張東蓀決然脫離了所謂的「國大」這一國民黨的機構,並接著遷移到香港生活,意圖避開敵人的秘密加害。
(張東蓀)
1948年,張東蓀與多民主黨派人士共同倡導建立政協,以推動國家新秩序的形成。次年,在地下黨的協助下,他安全抵達北京並參與了首次政協會議。然而,他再次陷入中立立場,不偏左也不偏右。在選舉國家主席時,他選擇交白卷,這一行為雖被工作人員迅速發現並上報給周總理,周總理意識到問題的重要性,立即決定與毛主席商討此事。但毛主席對此保持冷靜,認為選擇權在政協委員手中,無需過分緊張。
建國後,張東蓀在文教領域履職。此間,他違反規定,大量閱讀西方資訊,對西式民主自由產生濃厚興趣,思想逐漸偏離正軌。韓戰期間,全國人民團結一心,決心與資本主義勢力抗爭到底,然而張東蓀卻持悲觀態度,對誌願軍缺乏信心,認為中國難以戰勝美國。
(張東蓀)
他不僅僅做了這些,他還透過中間人主動向美國傳遞了資訊,表達了中國對西方並無惡意的立場,並懇切請求美國避免使雙方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他甚至自告奮勇,希望成為中美之間的調解橋梁。然而,這種舉動被看作是背叛國家的行為,其後果極為惡劣。此事在民主黨派內部首先引起了強烈的批評和譴責,之後他被移交給相關部門進行進一步的調查和處理。政治保衛部門經過仔細的審查,認為他的行為已經嚴重觸犯了國家的法律,應該以「間諜罪」予以嚴厲懲處。然而,毛主席考慮到他過去為國家做出的貢獻,決定對他采取較為寬大的處理措施,僅解除了他的職務,而未進一步追究其刑事責任。
20世紀50年代末,張東蓀被安排住進了北京城郊一處靜謐的四合院。他的日子過得悠閑而簡單,沈浸在書報與花草的世界裏,品味著那份難得的平靜與安寧。可惜好景不長,到了1968年,政治風暴如潮水般洶湧而至,張東蓀亦被無情地卷入其中。他失去了自由,被關押在牢房裏,每天都要經受嚴苛的審問,生活陷入了深重的困境,昔日的那份閑適與恬淡早已蕩然無存。
(張東蓀及其家人)
長年累月的苦難對他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健康狀況日益惡化。1973年,他的病情急劇惡化,已至無法挽回的境地,生命之光逐漸黯淡。得知此情況後,相關部門出於人道主義考慮,安排了他與家人的最後一別,使他們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得以相聚。就在同年的6月,他走完了自己充滿紛爭與曲折的人生旅程,享年87歲。令人註目的是,在他纏綿病榻的日子裏,當中美關系破冰的喜訊傳來時,他的臉上竟然浮現出了一抹寬慰的微笑。這種在生命終點出現的意想不到的轉機,或授權以視為一種痛苦中透出的深沈的黑色幽默。
(張東蓀及其家人)
張東蓀是一位理想主義者,但他卻過於固執己見,對某些不切實際的理念深信不疑,表現得相當刻板,並且缺乏必要的變通能力。他對外國理論學說有著深厚的崇拜,甚至將其奉為神聖不可侵犯的圭臬,然而在這一過程中,他卻忽視了本民族的根本利益和民族情感。正因為如此,他的某些所作所為在當時被視為極其不合時宜,引起了廣泛的社會批評。不過,時移世易,如今的中國已經逐漸崛起,我們的民族自信心也日益堅定,我們再也不必屈從於外部勢力的壓迫。中華民族正向著持久繁榮的目標邁進,我們的國家必將永遠屹立在世界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