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歷代帝王世系】三國:風雲變幻、英雄輩出的時代

2024-05-29歷史

三國時期正式登基的有 1 1 位皇帝,如果算上曹魏的奠基者曹操(追封為武帝)和和東吳的奠基者孫堅(追封為武烈帝),以及孫吳末帝孫皓的父親孫和(追封為文皇帝),則 共有 1 4 位帝王

三國帝王中,在位時間最短的是劉備(在位僅 3 年),後在位時間最長的則是劉備的兒子劉禪(在位 4 1 )。

如果按照功績和影響力排名 ,在三國帝王中:

N O.1 魏武帝曹操

NO.2 漢昭烈帝劉備

N O.3, 吳大帝孫權

N O.4 魏文帝曹

N O.5 魏明帝曹

魏蜀吳三個亡國之君中,誰的結局最好?

2 63 年, 蜀漢後主劉禪投降曹魏 ,劉禪受封安樂公,安樂公國存 8 4 年,至東晉初滅亡;

2 65 年, 魏元帝曹奐禪位司馬炎 ,曹奐受封陳留王,陳留王國存 2 14 年,歷西晉、東晉、劉宋,至南齊時才滅亡;

2 80 年, 孫吳後主孫皓投降西晉 ,孫皓被封歸命侯,未有封國,死後其子也未襲爵。

由此可見,三個亡國之君中,魏元帝曹奐結局可謂最好。

曹奐亡國後被封陳留王, 食邑萬戶,可用天子旌旗,行魏國正朔,上書不稱臣,受詔不拜 ,在歷代亡國之君中的結局中可謂是數一數二的。 重要的是 ,由曹奐開始的陳留王國歷經數朝都居「二王三恪」之尊,傳 9 代、 歷經 214 年, 亦為少見。

他可謂 是歷代亡國之君結局最好的,禪位後封國還存在了 2 14 年!

【三國誌】是記述三國時代的「正史」,作者 陳壽對曹操、劉備、孫權三位梟雄是何態度呢?從對三個人的去世用詞上可見一斑。

對於三者的去世, 曹操是「崩」 劉備是「殂」,孫權是「薨」。

根據周禮,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而上古聖賢之死才稱「 殂」,如堯、舜去世用的都是「殂」。

陳壽本是蜀漢官員,蜀漢滅亡後入仕曹魏和西晉,歷十年完成【三國誌】。 陳壽用堯舜二帝去世用的「殂」來表達劉備去世,可見陳壽對故主的推崇,將劉備「擡高」到了上古聖王的境界。

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裏劉備一直以皇叔身份自居。其實,從歷史上帝位世系傳承上看, 劉備皇叔的身份是假的。

漢獻帝劉協和漢昭烈帝劉備同為漢景帝的後代,漢獻帝劉協是劉啟的 12 世孫,而漢昭烈帝劉備則是劉啟的 17 世孫。

也就是說,劉備不但不是劉協的所謂「皇叔」,輩分反而比劉協低了四輩,劉協是劉備的高祖一輩。

劉備除養子劉封外還有三個兒子,其中劉禪在劉備去世後即位為帝。

劉備的後世子孫中,劉禪第五子、北地王劉諶最有骨氣。魏軍攻蜀,後主劉禪決意降魏,劉諶力諫父親劉禪應該與群臣奮戰到底,不能投降。可劉禪不聽其言,仍然要降魏。

魏國破蜀當日,劉諶在爺爺劉備的昭烈廟中痛哭,後自殺殉國,寧死不降。

民國時期有一文人周大荒,曾寫過章回體小說【反三國演義】(又稱【三國異史】),書中最後一統三國、繼位為帝的就是劉禪的五子劉諶。

所以後世之人評價 「劉諶無愧於其祖,劉禪有愧於其子」 ,劉備是 「兒壞孫好」

生子當如孫仲謀,可生孫千萬不能像孫權!

大家都知道西晉八王之亂 唐朝玄武門之變、明朝靖難之役、清朝九子奪嫡等涉及皇位的奪嫡之爭。其實,在三國時期的東吳,也有一場長達八年之久的奪嫡之爭,這就是太子(三子)孫和與魯王(四子)孫霸的 「二宮之爭」。

在這場奪嫡之爭中 ,東吳的很多大臣都卷入其中,或流放,或身死,最後太子孫和被廢,魯王孫霸被賜死,年幼的七子孫亮被重新立為太子,在孫權去世後登基為帝。因孫亮年幼,又出現了 諸葛恪、孫峻、孫綝等先後專權 東吳陷入長期的內耗與混亂之中

都說 「生子當如孫仲謀」 ,可他的兒子成器者卻很少。長子、次子去世較早,三子、四子奪嫡失敗,先是七子孫亮為帝,被廢後六子孫休又被擁立為帝,而五子孫奮全家在後來也慘遭殺害。

孫權英雄一世,可諸子卻未能繼承他的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