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維護自身統治,洪武年間朱元璋設定錦衣衛前身機構儀鸞司,至明憲宗成化年間基本發展成熟,成為緝捕讞獄及城市管理為首要職務的錦衣衛。最輝煌的時候,錦衣衛遍布全國,人員多達15萬人。可是在明朝滅亡的時候,這15萬的錦衣衛去了哪裏?
受民間故事和影視劇的影響,錦衣衛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各種武裝力量中最出名的一個。
在我們的印象裏,他們身穿飛魚服,手持繡春刀,和東西兩廠的探子共同組成了大明京師的最高戰力。這些人飛檐走壁,武功高強,官員和百姓見到他們無不心驚膽戰,瑟瑟發抖。
按理說,這麽牛的一個組織,即便沒有傳說中那般強大,可是深受皇恩的他們平日裏作威作福,吃香喝辣,待遇比那些苦哈哈的邊軍要強上數百倍,再怎麽著也不該在國家危難之際沒有絲毫的反應和半點作為吧?
但很可惜的是,這個看起來強大無比的神秘組織,在真實的歷史中,除了中前期負責對外情報搜集為作戰賦能還有點歷史價值之外,到了中後期就變成純粹的迫害自己人以外,幾乎沒有任何對外作戰的記錄的官僚機構了,可以說到了明朝末期,錦衣衛已經變是一個標準的中看不中用的銀樣蠟槍頭。
錦衣衛是上十二衛之一。上十二衛是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設定的侍衛禁軍機構,這些軍士都是透過精選以後經嚴格訓練而入選的身材健壯、武藝不凡的將士分別是錦衣衛、掌旗官衛、金吾前衛、金吾後衛、羽林左衛、羽林右衛、府軍衛、府軍左衛、府軍右衛、府軍前衛、府軍後衛、虎賁左衛。
他們原本的本職工作應該是宿衛扈從,保護皇帝人身安全,但因為明太祖當時需要有人幫其監督百官,排除異己。於是這上十二衛中最得皇帝信任的錦衣衛的職責便從護衛變成了情報搜集、偵查跟蹤,也就在事實上成為了那個年代的特務機構。
這種機構裏的人,你讓他欺壓百姓,折磨官吏,他們個個拿手,可你讓他們保家衛國,在戰場上沖鋒陷陣,那可能就有點不現實了。
而且,錦衣衛因為是個油水很多的肥差,所以這個職業在大明一直都是世襲制的,被少數既得利益者給壟斷了。這幫世襲者們普遍都欺軟怕硬,狐假虎威,仗著皇帝的名號囂張跋扈,但一旦遇到動真格的時候,他們可能連扛著鋤頭的老農都打不過。
李自成的農民軍進入北京時,錦衣衛的總指揮使,官居正二品左都督的駱養性馬上就捐出白銀三萬兩,跪在農民軍面前祈求活命。
而要知道,在不久前崇禎還活著的時候,要求大家慷慨解囊捐款,為前線的戰士湊軍費的時候,這位駱大人以及其它官員都是理直氣壯的聲稱自己一分錢都沒有的。而看到大統領這麽識時務,底下的小弟們更是有樣學樣、望風而降,其中有記載的像王鵬翀、喬可用等錦衣衛高級將領也都跟著爭先恐後投降了李自成,並紛紛拿出上萬兩銀子為自己買命。
一時間,北京城大概有5000多名裝備精良、平時養尊處優的錦衣衛部隊,只要能有機會投降的,一個個投降的比兔子都快。更讓人寒心的還不僅如此,農民軍沒過多長時間就被清軍打跑了,這些錦衣衛調轉船頭,又及時上了清軍的船,搖身一變成了八旗精銳,尤其是他們的大統領駱養性,還在多爾袞手底下撈了個一品的天津總督官職。
這幫人在短短不到一年時間就實作了三姓家奴的成就。諷刺的是,當初那些推翻明朝,自小被朝廷欺壓剝削、飽受艱辛的農民軍們,可比這些祖祖輩輩受國家恩惠和優待的錦衣衛有骨氣多了。
面對外族入侵,農民軍反而可以放下恩怨,為國盡忠,成了南明小朝廷最能倚仗的武裝力量。而以錦衣衛為代表的明朝官軍卻調轉槍頭,成了敵人的走狗,開始瘋狂撕咬曾經的主人。
完
以上為正文,部份內容及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文中如涉及結論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更多精彩持續更新,感謝關註。
來都來了,點個 在看 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