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美洲的原住民印第安人,無論在體型膚色還是外觀樣貌都與中國人極其相似,都是黑眼睛、黃皮膚、直發,甚至在一些原始崇拜,信仰圖騰、神話傳說和風俗習慣等方面都與中國人極其相似,中國人與印第安人會不會真的有什麽關聯呢?
早在古代,東西方文獻中就零星記載了跨越大洋的遠航與未知大陸的探索。中國史書如【梁書】、【宋書】等提及「扶桑國」、「瀛洲」等東方神秘之地,這些描述有時被解讀為對東亞和美洲大陸的朦朧認知。而在美洲原住民口頭傳統與神話中,也不乏關於祖先來自遠方的敘述,這些故事雖未明確指向中國,卻激發了人們關於跨洋聯系的聯想。
近代以來,有學者提出,明朝鄭和船隊在15世紀的大航海活動中可能抵達美洲,留下了一批華人後裔,成為印第安人的祖先之一。然而,主流歷史學界對此持謹慎態度,因為現有史料並未提供確鑿證據支持鄭和船隊到達過美洲,且這一時期與公認的人類首次跨越白令陸橋進入美洲的時間(約1.8萬年前至1.7萬年前)相距甚遠。
另一派觀點主張,商朝末年,部份殷商遺民在戰亂中向東遷移,最終跨海抵達美洲,成為印第安人的先祖。這一假說主要基於部份印第安部落的文化習俗、語言特征與古代中國文明的相似之處,但同樣缺乏直接的歷史證據,且跨海遷移的技術難度在當時難以想象。
盡管上述歷史猜想富有吸重力,但在嚴謹的歷史學研究中,僅憑有限的間接線索和類比推理尚不足以確立印第安人作為中國人的直接後代這一結論。
進入21世紀,基因技術的進步為探索人類群體間的遺傳聯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工具。基因對比研究表明,印第安人與中國人之間確實存在顯著的基因關聯,但這種關聯並不意味著印第安人是中國人的直接後代。
研究發現印第安人與中國人均屬於蒙古人種,這是依據顱骨形態、面部特征、皮膚顏色等體質人類學標準劃分的。蒙古人種是一個廣泛的種族分類,包括東亞、東北亞、東南亞及美洲的眾多族群。這一共性說明印第安人與中國人共享了某些基本的生物學特征,反映了他們在人類演化樹上的相近位置。
印第安人的母系血統(透過粒線體DNA追蹤)顯示出與東亞,尤其是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黃種人群體有密切關系,這與考古學上公認的美洲原住民祖先透過白令陸橋從亞洲遷徙到美洲的理論相吻合。而印第安人的父系血統(透過Y染色體DNA分析)則以Q系為主,這與東亞,特別是中國漢族以O系為主的Y染色體分布有所區別。這表明,盡管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但印第安人與中國人在父系遺傳上的直接關聯較弱。
盡管印第安人與中國人之間的基因相似度較高,達到95%以上,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有直接的血緣傳承關系。高相似度主要是由於兩者同屬蒙古人種,共享大量基礎的遺傳資訊。然而,各自獨特的單倍群分布(如印第安人的Q系與漢族的O系)揭示了他們在演化過程中經歷了不同的分支與分化過程。這種分化發生在遠早於任何可能的跨洋接觸之前,反映了各自獨立的演化軌跡。
除了基因層面的考察,文化相似性也被用來探討印第安人與中國人之間可能存在的歷史聯系。然而,文化的相似性並不必然對應直接的血緣關系,它可能是由於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文化擴散、獨立發明或環境適應等因素導致的。
印第安人與中國人在農業發展史上都對世界作出了重大貢獻,如玉米、馬鈴薯等美洲作物的馴化,以及水稻、大豆等東亞作物的培育。盡管有些作物如大豆在美洲的出現可能與跨洋交流有關,但多數情況下,兩地農業體系的獨立發展更能解釋其相似性。
印第安人與中國人在宗教儀式、神話故事、天文歷法等方面存在一些相似元素,如對太陽、月亮的崇拜,對生死輪回的看法,以及對宇宙秩序的理解。這些相似性可能源於人類思維模式的共通性,而非直接的文化傳承。
盡管有學者試圖尋找印第安語系與漢語或其它東亞語言之間的聯系,但現代語言學研究普遍認為,印第安語系(如艾爾袞琴語系、烏拉爾-艾爾泰語系等)與漢語(屬於漢藏語系)在結構、詞匯、語法等方面存在根本差異,它們分別代表了獨立的語言演化譜系。
盡管歷史上存在關於印第安人與中國人之間跨洋聯系的種種猜想,以及兩者在基因與文化上展現出的某些相似性,但現有的科學研究證據並不支持印第安人是中國人直接後代的觀點。而文化上的相似性更多地應視為人類社會普遍現象的反映,或是由於環境適應、文化交流等非血緣因素所致。因此,印第安人作為中國人的後代這一說法,盡管富有浪漫色彩和探索精神,但在嚴謹的歷史與科學考證面前,應當被理解為一種象征性的、而非生物學意義上的聯系。
作者:國學那點事。每日一讀,貴在堅持,你若喜歡,歡迎支持。
國學那點事
▲ 長按辨識二維碼 關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