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內部動蕩,是一個國家最大的危機

2024-05-27歷史

1

晉文公和秦穆公相繼薨逝以後,楚莊王後來居上, 春秋的時代主線,便從東西向的「秦晉之好」轉為南北向的「晉楚爭霸」,而爭霸的焦點依然是「伐鄭。」

因為各諸侯國的賽局、站隊變化無常,導致這段歷史比較混亂,但如果梳理清楚,就能把晉楚爭霸和現在的中美關系對照起來,俄羅斯和歐盟類似於秦國,伊朗或台灣則扮演了鄭國的角色。

接下來,我們來梳理一下吧。

公元前626年,即秦晉爆發「崤之戰」的同年,晉國憑借戰勝秦國的赫赫聲威, 稍做休整便 聯合陳、鄭南下伐許 把兵鋒深入楚國的勢力範圍,試圖逐步蠶食楚國的生存空間,鞏固晉國的霸業。

做為回應,楚國命令尹子上統兵討伐陳、蔡, 成功之後又調轉兵鋒伐鄭,試圖以攻代守,把戰火引向晉國的勢力範圍,開拓楚國的生存空間。

於是,晉楚兩軍在泜水 (河南舞陽一帶) 兩岸對峙,但兩軍都極為克制,沒有爆發大規模的戰爭,經過一番較量,晉楚同時退兵,然後雙方都宣稱逼退敵軍,以勝利者的姿態回到國內。

這件事,拉開了漫長的晉楚爭霸大時代。

事後,晉國和楚國的變化各不相同。

楚國的主線是政變滅國。

早年間,楚成王準備立公子商臣為太子,為此詢問令尹子上的意見。 子上毫不避諱的說: 您這麽年輕,孩子又多,更何況楚國的慣例是立幼子,現在您立商臣為太子,萬一將來要廢商臣立幼子,必定失真楚國的根基。依我看,立商臣為太子,不妥。

楚成王不聽,還是立公子 商臣為 太子

令尹子上阻止商臣做太子的事,商臣是知道的,始終懷恨在心。於是在晉楚泜水對峙以後,商臣以「楚國恥辱」為名,鼓動楚成王誅殺令尹子上。

這樣一來,楚成王便失去得力助手。

再過些年,果然如令尹子上的預料,楚成王又要廢黜商臣,改立公子職為太子。商臣知道,自古廢太子都沒有好下場,便問老師潘崇:「這可怎麽辦?」

潘崇問商臣:「你能屈尊降貴,侍奉公子職嗎?」

「不能。」

「你能逃離楚國,做一輩子流亡公子,受人冷眼嗎?」

「不能。」

「那你能起兵奪位,做一番大事嗎?」

「能。」

公元前626年10月,商臣和宮廷侍衛結盟,起兵包圍楚成王。楚成王見甲兵林立,有些害怕,但還是向商臣提出要求——吃一只熊掌再死。

熊掌又肥又厚,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才能煮熟,所以楚成王要求吃一只熊掌,其實是拖延時間,等待宮廷政變的訊息傳到外面,然後由宮廷外的軍隊前來解救他。

在這種生死關頭,楚成王的算計,可能很多人都不明白,但商臣是楚成王調教出來的,很清楚他要做什麽。於是商臣拒絕楚成王的要求,讓他自縊而死,留了最後一份體面。

商臣,便是楚穆王,在位十二年。

楚穆王在位期間,任命潘崇為太師,執掌楚國軍政事務。公元前623年秋,楚穆王基本鞏固內政,便 出兵消滅江國,把「信陽三關」化為楚國疆土,兵鋒再度抵達淮河流域。

聽聞江國滅亡,秦穆公痛哭流涕。

因為江國是嬴姓國,不僅和秦國同出一門,又是秦國的戰略盟友。江國在,秦國就有淮河流域的據點,可以和楚國爭鋒。江國不在,淮河流域就和秦國沒關系了,必須退回西北。

故而秦穆公說:「同盟滅,雖不能救,敢不矜乎?吾自懼也。」

次年春,楚穆王出兵消滅六國 (安徽六安) ,把楚國的東部邊疆開拓到大別山一帶,又出兵消滅蓼國 (河南固始) ,鞏固了楚國在淮河流域的強勢地位。

不到兩年時間,楚國消滅三國、逼退秦國,意味著楚國逐漸走出「城濮之戰」的陰霾,開始嘗試恢復國際地位和勢力範圍。

晉國的主線是征伐結盟。

公元前626年夏,晉襄公出兵伐衛,攻克戚城。戚城是衛國重鎮,同時也是齊、魯、鄭、宋等黃河流域諸侯國往來的交通要道,晉國控制戚城,便是控制了黃河流域的咽喉,方便投放兵員和物資。

正是在晉國奪取戚城以後,魯國大夫公孫敖,直接到戚城和晉國會盟,給晉國霸業投上自己的一票。

公元前625年,秦穆公不甘心「崤之戰」的失敗,命孟明視再次統兵伐晉,兩軍在秦國的彭衙大戰一場,秦軍大敗而回。同年冬,晉、宋、陳、鄭組成四國聯軍,西進討伐秦國,再敗秦軍,攻取彭衙和汪城。

短短數年時間,秦晉爆發了三場大戰,秦軍三敗,晉軍三勝,晉國牢牢掌握著秦晉邦交的主動權。

如果考慮到楚國消滅江國、斬斷秦國的臂膀,我們也可以說, 秦國被晉楚聯手堵在函谷關以西,幾乎無法爭霸中原。 所以秦穆公做為「春秋五霸」之一,在史書裏只有「遂霸西戎」的地位。

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和晉襄公薨逝,擁有晉國血脈的秦國公子 罃繼位,史稱秦康公,而秦康公支持的晉國公子雍沒能成功繼位,秦晉兩國在令狐爆發一場大戰,秦軍大敗,公子雍不知所蹤。

最終繼承晉國君位的是太子夷臯,史稱晉靈公。因為晉靈公年幼,趙盾便代替晉靈公執政,成為晉國權臣。

數年間,晉國東征西討,維護了晉文公留下的霸業,同時力壓秦國,保證了晉國的獨立自主,但晉國成功的代價就是——

1、「秦晉之好」再無恢復的可能,晉國失去強力外援。

2、趙盾執掌大權而晉靈公成為傀儡,晉國內政動蕩不休。

當時人評價說:「趙衰,冬日之日也。趙盾,夏日之日也。」 世人需要冬天的陽光,卻都躲避夏天的陽光,從這個評價來看,晉國內外都畏懼趙盾,而不是真心擁護趙盾。

事實上,正是晉國的內政外交困境,導致晉國在遭遇楚國挑戰的時候,逐漸落入下風,不得不把霸主地位拱手讓給楚國。

2

晉國的內部矛盾,很快就爆發了。

晉文公剛稱霸中原的時候,考慮到形勢嚴峻,便在原有三軍的基礎上再成立兩軍,晉國擁有了五支野戰兵團,規模 僅次 於天 子六師。

趙盾執政以後,可能是為了減輕財政負擔,也可能是感覺晉國不需要龐大的野戰兵團,便裁撤新成立的兩軍,恢復了 上、中、下三軍制。

那時晉襄公還在,他很清楚趙盾的危險, 想提拔一批忠於自己的人,逐漸蠶食趙盾的勢力。 於是在裁軍換帥的時候,提出自己的意見——

原「五軍十卿」裏碩果僅存的箕鄭父、先都統上軍,司空士縠、梁益耳統中軍,下軍留給趙盾分配。

但先軫之孫先克是趙盾盟友,直接反駁晉襄公:「狐、趙之勛不可廢也」,沒有狐偃和趙衰輔佐晉文公,哪有晉國的今天,哪有您的今天?軍國大政,還是交給功臣們吧,您安享富貴即可。

於是在趙盾的安排下,三軍主將開始大換血——

箕鄭父、荀林父統上軍,趙盾、狐射姑統中軍,先蔑、先都統下軍。 同年晉襄公薨逝,狐射姑堅決要求擁立公子樂,和趙盾的意見不一致,趙盾便逼迫狐射姑逃離晉國,任命先克和自己共同統領中軍。

這六個人裏,趙盾是晉國權臣,荀林父、先克、先蔑是趙盾的同黨,他們牢牢掌握了晉國的軍權。箕鄭父和先都沒有滿足利益,對趙盾非常不滿, 士縠和梁益耳沒有得到軍權,也站在趙盾的對立面。

而和趙盾結盟以後,先克非常膨脹,直接奪了晉國大夫蒯得的田地,導致蒯得也對趙盾一黨有怨氣。

在這樣的背景下,公元前618年春,箕鄭父、先都、 士縠、梁益耳、蒯得等五人結盟,準備推翻趙盾取而代之。

政變的具體過程,史書裏沒寫,【春秋左傳】只用三言兩語寫了結果——

「文公九年春王正月己酉,使賊殺先克。乙醜,晉人殺先都、梁益耳。三月甲戌,晉人殺箕鄭父、士縠、蒯得。」

總而言之, 政變失敗了,趙盾誅殺五人。

這件事,史稱「五將亂晉」,可以視為晉國外姓大臣互相兼並的起點, 同時也向各諸侯國傳遞了一條重要資訊,那就是 趙盾執掌的晉國矛盾重重,和晉文公的晉國有天壤之別。

楚國朝野,顯然捕捉到了這條資訊。

晉國政變平定以後,楚國大夫範山向楚穆王提議:「晉君少,不在諸侯,北方可圖也。」

這句話中,範山說出口的是晉靈公年少無知,沒有整合諸侯稱霸天下的誌向,沒有說出口的是, 晉國內部矛盾重重,趙盾極有可能被反對勢力處死,到那個時候,晉國群龍無首,不足為慮。

楚穆王非常認同範山的意見,隨即派兵北上,抵達河南許昌一帶的狼淵,一戰俘虜鄭國大夫公子堅、公子尨、樂耳。

大敗之下,鄭穆公向楚穆王求饒請和。

同年夏,楚穆王出兵討伐陳國,攻克壺丘城,楚國的勢力範圍開始越過淮河,抵達河南新蔡、汝水一帶。

趙盾倒是聯合宋、衛、魯、許等國援救鄭國了,但等他們到了鄭國的時候,楚軍已經打完撤退了,根本沒見到楚軍的影子。

公元前617年,楚穆王親自到息城和陳共公、鄭穆公會盟,隨後到厥貊 (河南項城) 和蔡莊公會盟,討論伐宋的計劃。宋昭公聽到訊息,一驚,心想與其讓楚國出兵來打,不如先投降吧,隨即到厥貊迎接楚穆王,歸附楚國。

不到兩年時間,晉國苦心經營的鄭、宋、陳、蔡等中原諸侯國,便倒向楚國。

這一 切的源頭,就是發生在晉國的一場政變。

除了中原四國以外,魯國也是兩頭押寶。

公元前616年,魯國大夫叔仲彭生 (魯桓公曾孫) 到宋國的承匡,會見晉國上卿郤缺,說晉國霸業已經到了危險的關頭,如果晉國要彈壓背叛者,魯國一定追隨。

次年,秦康公命西乞術出使魯國,送了大量的禮物,希望能聯合魯國討伐晉國。另一位魯國大夫東門襄仲 (魯莊公庶子) 代表魯文公,接受西乞術的禮物,並進行親切友好的交談,對秦、魯關系做了建設性對話。

魯國同時和秦晉結盟,其實就是兩頭押寶,但秦康公認為,秦、魯夾擊晉國的時機到了,立即起兵伐晉。結果經過幾場戰爭的較量,秦國沒有占據上風,撤退回國了。

也就是說, 在楚國北上轟轟烈烈的時候,晉國抵擋住秦國的挑戰,這就在一定程度上,給曾經的追隨者們送上一顆定心丸。

在這樣的背景下,數年前歸附楚國的衛、鄭等國,又積極向晉國靠攏。因為魯國既支持秦國也支持晉國,雙方都沒有得罪,於是代表各諸侯國向晉國表忠心的任務,便落在魯文公的身上。

為了向晉國說明自己的無奈,鄭國大夫子家,還在和魯文公的宴席上,做了一首【奇洛基】,把要傳遞的意思隱藏在詩裏——「奇洛基於飛,肅肅其羽。之子於征,劬勞於野。爰及矜人,哀此鰥寡。」

子家把鄭國比喻為沒有自理能力的鰥寡老人,請魯文公憐惜,同時也請晉國憐惜,不要計較鄭國的錯誤。

鄭國等諸侯國的姿態這麽低,歸根到底是因為, 它們都是地處水陸要沖的小國,必須在大國的夾縫裏求生存,誰贏幫誰,根本沒有獨立自主的資格,更沒有挑戰大國的實力。

公元前 613年6月, 晉國趙盾和魯、 宋、陳、衛、鄭、 許、曹在宋國新城會盟, 重申 了晉文公確定的天下秩序, 要求各諸侯國服從晉國、抵禦楚國。蔡國不參與會盟,趙盾直接命上卿郤缺統上、下兩軍伐蔡,逼蔡國簽訂城下之盟。

就這樣,晉國在晉楚爭霸中扳回一局。

3

如果就這樣下去,晉國霸業能維持很久,楚國幾乎沒有稱霸的機會。但很可惜,晉國很快就犯了兩個錯誤。

1、宋襄公的遺孀襄夫人,聯合公子鮑等權臣誅殺宋昭公,然後擁立公子鮑為宋文公。晉國趙盾認為這是「弒君」,便命荀林父統兵伐宋,結果荀林父進入宋國以後,收了宋文公的賄賂就回去了——「晉取宋賂。」

2、齊國數次侵犯魯國,魯文公請晉國主持公道,同樣是晉國出兵伐齊,收受齊國賄賂就罷兵停戰——「齊人賂晉侯,故不克而還。」

收受賄賂,說明晉國見利忘義,不能主持公道,說明晉國無法履行霸主的職責。這兩個錯誤,徹底宣告晉國和稱霸天下的功業漸行漸遠。

所以在公元前610年晉國召集會盟的時候,鄭穆公招呼都不打,直接不去了。

晉靈公沒見到鄭穆公,以為鄭國重新歸附楚國了,便有些生氣,說了一些嚴厲的話。訊息傳到鄭國,鄭國大夫子家害怕晉國伐鄭,立即給趙盾寫了一封信,為不去會盟做了解釋。

信件的第一段是回顧歷史,子家詳細羅列了鄭國和晉國的友好關系,並借此向趙盾表忠心,以示鄭國沒有「背晉歸楚」的動機——

「寡君即位三年,召蔡侯而與之事君。九月,蔡侯入於敝邑以行。敝邑以侯宣多之難,寡君是以不得與蔡侯偕。十一月,克減侯宣多,而隨蔡侯以朝於執事。十二年六月,歸生 (子家) 佐寡君之嫡夷,以請陳侯於楚,而朝諸君。十四年七月,寡君又朝以蕆陳事。十五年五月,陳侯自敝邑往朝於君。往年正月,燭之武往,朝夷也。八月,寡君又往朝。」

信件的第二段透過晉楚的關系,說明了鄭國對晉國的重要性,同時也暗示趙盾,晉國再不降低姿態,鄭國就不追隨了——

「以陳、蔡之密邇於楚,而不敢貳焉,則敝邑之故也。雖敝邑之事君,何以不免?在位之中,一朝於襄,而再見於君,夷與孤之二三臣相及於絳。雖我小國,則蔑以過之矣。今大國曰:爾未逞吾誌。敝邑有亡,無以加焉。」

信件的第三段是以鄭國的實力為基礎,亮明鄭國的最終態度,如果欺人太甚的話,鄭國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扒下晉國的一層皮——

「小國之事大國也,德,則其人也。不德,則其鹿也,鋌而走險,急何能擇?命之罔極,亦知亡矣,將悉敝賦以待於鯈。唯執事命之。」

子家的邏輯清晰、不卑不亢,既向晉國表了忠心,又保留了一定的姿態,實在是現代社會外交談判的樣本。

這就是【古文觀止】第二卷的第一篇文章——【鄭子家告趙宣子】。

趙盾看到子家的信,立即明白子家的意思,便沒有繼續追究鄭國不參與會盟的事,而是命趙穿、公婿池到鄭國做人質,做為交換,鄭國命太子夷、石楚到晉國做人質,晉鄭兩國重建互信的外交關系。

但,無論寫信表忠心還是互換人質,都是鄭國的權宜之計。

鄭國不參加會盟,已經說明了鄭國和晉國離心離德,後面做的一切事情,無非是害怕晉國冒然伐鄭而已,一旦鄭國完成「歸楚」的準備工作,和晉國的關系就可以結束了。

所以在公元前608年,即子家給趙盾寫信的兩年後,鄭穆公便歸附楚國,已經繼位六年的楚莊王隨即統兵北上,在鄭國的配合下討伐陳、宋。

「鄭穆公曰:晉不足與也。遂受盟於楚。」

「秋,楚子侵陳,遂侵宋。」

鄭楚會盟和楚侵陳宋是兩件大事,能夠銜接的如此緊密,顯然是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出現在世人面前的時候,已經是既定結果了。

面對這樣的突發事件,晉國趙盾立即統兵南下,救援陳、宋,但無功而返。想和秦國恢復盟友關系,共同遏制楚國,但秦國毫不理睬。

這樣的局面,意味著 晉國處於 楚國挑戰、鄭國背叛、秦國旁觀的困境中,晉文公建立的霸業如昨日黃花,再也不復往日光景。

4

此時的晉國,理應沈心靜氣,用一段時間來梳理內部矛盾並重建外交關系,然後再南下遏制楚國,重建天下秩序,恢復霸主地位。

然而,晉國爆發的一場權力鬥爭,直接給晉國霸業衰落按下加速鍵。

公元前607年,晉靈公已經繼位14年,完全具備了成年人的行事能力,但趙盾沒有交權還政的意思。這就導致晉靈公對趙盾非常不滿,他準備用自己的方式做掉趙盾,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力。

9月,晉靈公請趙盾飲酒暢談,正當酒酣耳熱的時候,晉靈公埋伏的甲士突然暴起,同時放出一條西北猛犬,專咬趙盾。

經過一番慘烈搏鬥,追隨趙盾的猛士提彌明戰死,早年間結下善緣的一名晉靈公衛士為趙盾戰死,趙盾才脫離險境,逃往晉國南部邊境、河南修武縣境內的溫山。

隨後,趙盾的堂弟趙穿誅殺晉靈公、迎回趙盾,繼續執掌晉國軍政大權。

在這件事情中,趙盾付出的唯一代價是,史官董狐在史書裏寫了一句:「趙盾弒其君」,除了給後世留下一些罵名以外,趙盾的現實利益幾乎沒有任何損傷。

【春秋左傳】裏寫過:「趙有側室曰穿,晉君之婿也,有寵而弱,不在軍事,好勇而狂。」

晉靈公年少,趙穿不可能是他的女婿,那麽「晉君之婿」的意思就是, 趙穿是晉襄公的女婿、晉靈公的姐夫。

理清這層關系,我們就能明白,趙穿誅殺晉靈公絕對是晉國政治的裏程碑事件——

晉國經過宗室權力鬥爭 (曲沃代翼、盡殺群公子) 、新舊外姓大臣權力鬥爭 (五將亂晉) 的數次洗牌,已經進行到外姓大臣和國君的權力鬥爭。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外姓大臣的利益受到威脅,國君可殺、盟友可殺、至親亦可殺。

從權力鬥爭的角度來看,三國司馬氏事實上是晉國趙氏的衣缽傳人。趙衰即司馬懿,趙盾是司馬師,趙穿是司馬昭。

重回晉國朝堂之後,趙盾迎接晉文公的幼子、公子黑臀回國,擁立為晉成公,然後就做了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 重建晉國宗室。

在晉國歷史上,各支宗室嫡長子 出仕做官, 稱為「公族」,其余嫡子務農、作戰、習藝,稱為「余子」,庶子陪國君出征,稱為「公行」,可謂是一支嫡庶有別、老中青搭配的晉國宗室幹部梯隊。

但在「曲沃代翼」成功以後,晉國歷代國君都嚴格防備宗室,要麽直接誅殺,要麽流放到其他諸侯國,絕不允許他們留在國內,染指最高權力。

【春秋左傳】裏寫道:「自是晉無公族。」

既然晉國沒有公族,那麽也不可能有余子、公行,晉國的宗室幹部梯隊徹底煙消雲散了。

可是趙盾發現,這是一個權力真空地帶,便利用誅殺晉靈公、擁立晉成公的絕佳機會,提議 給正卿、大夫的嫡長子封官授田,做晉國的公族,給其他嫡子封官,做晉國的余子,給庶子安排工作崗位,做晉國的公行。

「宣公二年,及成公即位,乃宦卿之嫡而為之田,以為公族。 又宦其余子,亦為余子。 其庶子為公行。 晉於是有公族、余子、公行。

這項意見,初來乍到的晉成公無法拒絕,便同意了。

封官授田的時候,趙盾認為自己是趙衰和 狄女叔隗之子,而異母弟 趙同、趙括、趙嬰齊都是趙衰和晉文公之女所生, 在血脈關系方面,這三兄弟比自己更正統,便請晉成公封趙括為公族,出任大夫職位,趙盾則以余子的身份,平時訓練正卿、大夫的余子,戰時統帥他們出征。

表面上看,趙盾是高風亮節,其實趙盾是務實不務虛。

因為趙盾已經是晉國的權臣,再兼任公族大夫的職位,並不能提高他的地位, 讓趙括做公族大夫,反而可以壯大趙氏的勢力。

而余子的地位高、人數多,事實上是各個家族的中堅力量, 趙盾做余子的老師兼領導,便可以和各個家族結下善緣,進而讓各個家族團結在趙氏周圍,為趙氏的功業服務。

這才是趙盾的真實意圖,絕不是所謂的嫡庶之分。

做完這件事,以趙盾為代表的晉國外姓大臣,便邁出鳩占鵲巢的最重要一步。從此以後, 外姓大臣的勢力更加膨脹,並在禮法層面上,破除了取代晉國國君的重要障礙。

趙盾是成功的,但政變奪權給晉國造成巨大的內耗,導致晉國更沒有精力出兵征伐,維護天下秩序。

於是在這個難得的視窗期,楚莊王出動了。

公元前606年春,楚莊王利用晉國無力南下的時機,以討伐陸渾 (河南嵩縣) 的戎狄部族為借口,統兵北上直抵洛水,然後在周朝王畿閱兵示威。

楚莊王冒天下之大不韙,向周王挑釁,絕不是不懂周朝禮法、用一句「我蠻夷也」就能解釋的。楚莊王的真實目的可能有三個——

1、宣告楚國有進取中原的軍事能力。

2、宣告楚國有取代周朝的綜合國力。

3、試探周朝承認楚莊王為霸主的可能性。

周定王見到甲兵林立的楚軍,非常擔心楚莊王趁機進攻洛陽,便命王孫滿到楚軍大營慰問楚莊王,表達友好的態度,結果楚莊王問了一句:「周朝的九鼎到底多大多重啊?」

「宣公三年,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於雒,觀兵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

王孫滿見楚莊王野心勃勃,說了一大段辭令,其中有兩句千古名句——

「在德不在鼎。」

「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

言外之意就是, 周朝雖然衰落,但余威尚在,你想改朝換代或者做天下霸主,絕不是閱兵示威就能成功的,而是要給天下提供穩定的秩序。現在你還沒機會,回南方去吧。

王孫滿的這段辭令,就是【古文觀止】第二卷的第二篇文章——【王孫滿對楚子】。

王孫滿的話,楚莊王顯然聽明白了,便沒有過分纏結,隨即統兵東進,討伐了歸楚之後、又在晉楚之間搖擺不定的鄭國,返回郢都。

盡管沒有實作最重要的目的,獲得周朝承認的霸主地位,但楚莊王此次北上,讓各諸侯國看到楚國的軍事能力和綜合國力,成為各諸侯國都承認的第一流強國。

5

此後八年,晉楚爭霸進入決賽季,兩國展開白熱化的競爭。

誰都沒有退路,退一步,即是萬丈深淵。

鄭國處於兩國的正中間,自然是晉楚爭霸的焦點,而 晉國和楚國沒有決出最終勝負,鄭國便無法做到「誰贏幫誰」,始終在「歸晉、歸楚」之間搖擺不定, 晉楚兩國也圍繞「伐鄭、救鄭」激烈交鋒——

「宣公四年冬,楚子伐鄭,鄭未服也。

「宣公五年冬,楚子伐鄭,陳及楚平。晉荀林父救鄭,伐陳。」

「宣公六年冬,楚人伐鄭,取成而還。」

「宣公七年冬,鄭及晉平。」

「宣公九年,楚子伐鄭。 晉郤缺帥師救鄭。

「宣公十年,鄭及楚平,諸侯之師伐鄭,取成而還。楚子伐鄭,晉士會救鄭,逐楚師於潁北。諸侯之師戍鄭。」

「宣公十一年春,楚子伐鄭,及櫟......乃從楚。」

這八年時間, 晉楚的目的都是拉攏鄭國,雙方極少發生直接交鋒,始終在保持實力。 倒是鄭國做為戰場,在戰爭的摧殘下,極大損耗了國力,逐漸淪為實力不濟的小國,失去搖擺不定的資格。

而在這個過程中,楚莊王還抽出時間做了兩件事——

1、消滅舒蓼,然後繼續向東征服,把楚國的東部疆界開拓到安徽巢湖一帶,並和吳越會盟,初步整合長江流域。

2、誅殺夏征舒,消滅陳國,在陳國故地設立一縣。但楚莊王考慮到滅國兼並可能給其他諸侯國造成壓力,對楚國名聲不利,隨後又冊立陳國太子午為國君,恢復陳國社稷。

一邊和晉國爭霸,一邊開疆拓土,可見楚國的實力雄厚,在晉楚爭霸中更占上風。

在這樣的背景下,公元前597年春,楚莊王決定不再繼續纏結,一戰解決問題,便統帥楚國精銳兵馬北上,包圍鄭國首都新鄭。

3月,新鄭城破,鄭襄公肉坦、牽羊出城投降, 向楚莊王說道:「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懷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聽?其俘諸江南,以實海濱,亦唯命。其翦以賜諸侯,使臣妾之,亦唯命。」

我錯了,以後不論到江南做戰俘,還是您和其他諸侯國瓜分鄭國,我都聽天由命。

從這個態度可以看出來,鄭國徹底服了,沒心氣了。

但楚莊王依然是以前的態度,既不願意瓜分鄭國給其他諸侯國造成壓力,也不願意直接統治鄭國故地,拉長楚國的戰線,便和鄭襄公結盟,恢復了鄭國的社稷。

6月,晉國見鄭國差點滅亡,立即明白,這才是楚國真正的實力,決戰的時候到了。

於是晉國命士會和郤克統上軍、荀林父和 士縠統中軍、趙朔和欒書統下軍,此外命鞏朔和韓穿為上軍大夫、趙括和趙嬰齊為中軍大夫、荀首和趙同為下軍大夫,希望集結晉國的全部精銳人馬,伐楚救鄭,取得決戰的勝利。

結果, 晉楚第一次爆發大規模決戰, 楚莊王便獲得大勝, 晉國外姓大臣統帥的精銳人馬一敗塗地, 晉軍士兵逃命時,為了爭搶過河的小船,被砍掉的手指能鋪滿船底。

「夏六月,晉救鄭,與楚戰,大敗晉師於河上,遂至衡雍而歸」——【史記·楚世家】。

「中軍、下軍爭舟,舟中之指可掬也」——【春秋左傳】。

公元前595年9月,楚莊王為了徹底征服中原,出兵包圍宋國首都商丘。宋文公派出使者到晉國求援,晉國大夫伯宗說道: 「天方授楚,未可與爭。雖晉之強,能違天乎」,拒絕為救宋和楚國開戰。

這說明晉國在決戰失敗以後,也喪失了霸主的傲氣,服了。

到了次年5月,商丘已經淪落到易子而食,沒有任何戰爭潛力了,便向楚軍投降,楚宋罷兵言和。

經過這三場大戰 的勝利,楚國如日中天,正式超越晉國,成為天下最強國,贏得晉楚爭霸的勝利。

自公元前710年楚武王出場,到公元前595年楚莊王稱霸,楚國整整奮鬥了115年。這份榮耀,最終凝練成【史記·秦本紀】裏的一句話:

「當是之時,楚霸,為會盟合諸侯。

這期間的主線,自然是楚國歷代君臣的努力奮鬥,但晉國激烈的內部鬥爭、鄭國的立場傾向、秦國的隔岸觀火,同樣是不可忽視的重要變量。

任何一個變量出了問題,楚國都難以成就霸業。

而要等待這些變量出現,最重要的是保持戰略定力,始終不下牌桌,一旦發現機會就以獅子搏兔之勢迅猛出擊,爭取利益最大化,最終積小勝為大勝,成就無上的霸業。

點 擊 下 方 名 片 可 關 註 公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