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傳說中,龍是一種神異動物,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民族精神象征。作為漢族及受中華文明放射線影響的亞洲其他民族最重要的傳統文化符號之一,龍的形象具有多重寓意,其特性多樣且變化無窮,既能顯現出形體的變化無常——能顯現也能隱藏,能細微如絲亦能巨大無比,能收縮自如,長短變幻,且順應天地節氣,春分飛升至天,秋分則潛入深淵,主宰風雨雷電,這些特征展現了龍在後期文化開發中豐富而復雜的象征意義。然而,這些特質相較於龍最早的形象已經大大拓展了其內涵。
回溯歷史,早在上古伏羲時代,龍圖騰的雛形便已開始形成。據古籍記載,伏羲氏族最初以蛇為圖騰,並逐漸繁衍壯大,其活動區域與仰韶文化遺址的分布地域高度重合。伏羲氏族從成紀發源,沿渭河流域遷移,穿越中原地區,最終定都於陳。關於伏羲與龍圖騰起源的關系,除了聞一多先生的論述之外,司馬貞【補三皇本紀】中也有記載:「伏羲氏有龍瑞,以龍紀官,號曰龍師。」這間接證明了伏羲在龍圖騰創生過程中的關鍵作用。此外,古代文獻中蛇被視為小龍,當蛇具備了神性時,便前進演化為龍,如漢代緯書所載,伏羲氏屬木德,位居百王之前,被譽為青龍、青帝。同樣,炎帝神農氏以火德稱王,為赤龍;黃帝軒轅氏則以土德為尊,是為黃龍。基於五行相生理論,木德始出於火土之前,故青龍也被認為是中華民族最早的龍形態,伏羲氏由此成為無可爭議的龍圖騰創始人,開啟了華夏文明的輝煌篇章。
隨著歷史的演進,龍在中國的形象歷經微妙變化,直至明朝時期,龍的形象被賦予了皇家專屬地位,而「龍的傳人」這一概念則是在五四運動以後才廣泛流傳開來。值得註意的是,盡管中國和西方都存在龍的傳說,但在英文中兩者均被譯為「dragon」,但因西方龍通常與邪惡相關聯,故有學者倡議將「中國龍」單獨譯作「loong」或「Chinese dragon」,以示區分。
與此同時,讓我們轉向西方文化的視野。古希臘文化對整個西方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希臘神話中,「龍」往往與「巨蛇」共享同一詞匯。例如著名的九頭蛇怪「海德拉」,在某些藝術作品中就被描繪成九個龍頭的形象,最終敗於英雄海克力斯的英勇鬥爭之下,從而奠定了西方文化中「勇士鬥惡龍」的傳統敘事模式,其中龍往往扮演著邪惡勢力的角色。
在歐洲各國的語言體系中,無論是拉丁語系的義大利語、西班牙語、法語,抑或是日耳曼語系的德語、丹麥語等,「龍」這一詞匯都有相近的詞根。英語中的「dragon」一詞自公元13世紀開始使用,它與法語中的「dragon」同源,後者則來自拉丁語「draconem」,進一步追根溯源至古希臘語的「drakōn」(δράκων),意為「巨大的蛇」或海洋怪獸。「drakōn」一詞的詞根「drak」在古希臘語中有「註視」的含義,因此「drakon」字面意義上可能是「致命的註視者」。
在基督教文化背景下,【聖經】中提到的龍被視為古蛇的化身,進而關聯至魔鬼撒旦,因而龍在西方文化中常常被刻畫為絕對的邪惡象征,貪婪、殘暴、睚眥必報等負面內容集於一身。這種深入人心的文化烙印使得西方對於龍的描繪普遍偏向醜陋和邪惡。
東西方文化中的龍雖然都代表著各自龐大神秘生物群落的一部份,但它們的形象、象征意義以及在文化中的定位迥然不同。無論是西方的龍還是東方的龍,都無法簡單地以善惡二元論加以歸類,而是各自承載著獨特的歷史脈絡與文化內涵。
作者:國學那點事。每日一讀,貴在堅持,你若喜歡,歡迎支持。
國學那點事
▲ 長按辨識二維碼 關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