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兩次登上皇位,最後竟被妻女毒死

2024-07-05歷史

唐中宗李顯是不是昏君?我想很多人心中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大家都覺得他就是一個典型的昏庸無能之君。

神龍元年(705年),張柬之等人發動神龍政變,將李顯第二次扶上皇位,原本應該是一個重振旗鼓、實作中興的大好機會,結果李顯卻因為寵溺妻女,不僅造成神龍政變五大臣最終被殺,朝政大權盡歸以武三思為首的武氏一族,更是逼反了太子李重俊,爆發了景龍政變。

景龍元年(707年)七月,李重俊聯合左金吾大將軍李千裏、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右羽林將軍李思沖以及李承況、獨孤祎之、沙咤忠義等人,率左右羽林軍及千騎三百余人發動兵變。

景龍政變雖然沒能取得成功,但卻打亂了朝中的勢力布局,深刻影響了大唐帝國的歷史走向。因為如果不是李重俊殺掉了獨攬大權的武三思,大唐很有可能會落入到武三思的手中,而這也是後來唐睿宗李旦即位以後恢復李重俊太子名號的根本原因所在。

然而,昏庸的李顯絲毫不清楚李重俊發動政變的原因,也不知道武三思的政治野心,最後他不僅用親兒子的首級祭奠武三思和武崇訓父子,還追贈武三思為梁王,武崇訓為魯王。而朝中那些原本歸附武三思的勢力,比如宗楚客(唐朝宰相、詩人,母親是武則天的同族姐妹)之流,則在政變以後迅速轉投到韋皇後和安樂公主的門下。

韋皇後與安樂公主這母女倆都想效仿武則天登基稱帝。安樂公主在李重俊死後就一直纏著李顯立她做「皇太女」,宗楚客等人則帶領百官奏請李顯,加封韋皇後為順天翊聖皇後,替韋皇後搖旗吶喊。

而此時的大唐朝廷,唯一能夠與韋皇後和安樂公主相抗衡的就只有相王李旦與太平公主了,尤其是李旦,在朝中的威望非常高,因此,為了實作自己的政治野心,扳倒相王李旦也就成為了韋皇後一黨的首要目標。

安樂公主與宗楚客先是在李顯面前大肆詆毀李旦,同時又指使侍禦史冉祖雍構陷李旦與太平公主和李重俊通謀,於是李顯便讓禦史中丞蕭至忠調查此事。蕭至忠流著眼淚勸諫李顯,說當年李旦曾經懇請武則天把太子之位讓給你,為此甚至一連好幾天都不吃飯,你現在不能因為冉祖雍的一句話就對自己的親弟弟心生猜忌呀。

李顯與李旦這對難兄難弟原本的關系就很好,所以李顯在聽了蕭至忠的話以後,也就擱置不問了。

宗楚客眼見動不了李顯,於是又把目標放在了宰相魏元忠的身上。魏元忠的兒子太傅少卿魏昇參與了景隆政變,並且被亂兵所殺,而魏元忠也旗幟鮮明的力挺李重俊,公開表示能夠剪除武三思這個天下惡首,即便身入鼎鑊(dǐng huò,意思鼎和鑊,古代兩種烹飪器。出自【周禮·天官·亨人】)又何妨?

宗楚客就此上書彈劾,要求誅滅魏元忠三族,魏元忠懼怕不能自安,上表堅請告老還鄉,李顯親自手批,免除左仆射,加特進的最高榮譽職,封齊國公告老還鄉,但還是初一、十五上朝。宗楚客等又拉攏右衛郎將姚庭筠要禦史中丞舉報魏元忠,因此貶為渠州員外司馬。

然而宗楚客對此並不滿意,他指使其他人在朝會上再次公開發難,而宰相楊再思和李嶠等韋後一黨則紛紛出言附和。李顯讓他們纏的沒有辦法,於是魏元忠又被降遷思州務川縣尉。 歷經宦海沈浮,已經年過七旬的魏元忠就這樣被折騰死在了前往務川的途中。

韋後一黨透過李重俊謀反一案打壓了魏元忠以後,大唐朝廷的風氣開始迅速糜爛惡化,概括來說就是忠退奸進。

景龍二年(公元708年)二月,皇宮傳出了韋後存放在衣櫃的裙子生出了五彩祥雲的訊息。李顯對此信以為真,甚至還讓人特意做了一幅畫拿到朝堂上讓百官傳閱。宰相韋巨源的馬屁立刻跟上,請求李顯將此事公告朝野,並且大赦天下。李顯當即就表示允準。太史令迦葉誌忠不甘落後,他編寫了一首桑韋歌,為韋皇後歌功頌德,而太常寺卿鄭愔也跟著奉承附和,讓李顯樂的合不攏嘴,重重的獎賞了兩人。

另一個官員趙延禧看到盛贊皇後的好話都讓別人給說盡了,於是他另辟蹊徑稱李顯繼承的是(武)周朝天下,按照孔子的說法,設稷可以延續百代,雖然此(武)周非彼周,但李顯對此卻非常受用,當即就提拔趙延禧做了諫議大夫。

升任為宰相的蕭至忠實在是看不下去了,他上書指責李顯不應該將朝廷公器隨便當成賞賜,然而李顯卻壓根兒就置之不理,依舊我行我素。

就在李顯陶醉於一片阿諛奉承之聲時,她的後宮貴婦們卻都在忙著操弄權柄。

李顯的兩個女兒,安樂公主、長寧公主。韋皇後的妹妹郕國夫人、上官婉兒及其母親沛國夫人、女官柴氏、賀婁氏和隴西夫人趙氏等人,依仗著李顯的縱容和寵信,居然明碼標價的接受賄賂,大肆賣官鬻爵。

不管什麽人,只要出錢3萬,就能夠剃度為僧尼,從而免去勞役賦稅,如果肯出錢30萬,那麽就肯定能夠撈到一官半職。

由於這些花錢買來的官員的任命書都是斜著裝封起來的,所以被世人稱為斜封官。而斜封官的數量在短短的時間內竟然達到了數千人之多。

不僅如此,這群貴婦還奢靡無度,互相攀比,尤其是以安樂公主為最甚。由於她曾向李顯索取昆明池未果,安樂公主一怒之下派人搶占林田,硬是挖出了一個方圓數裏的大坑,然後用水灌滿,取名為「定昆湖」,寓意壓倒昆明池。

就這樣,在李顯的放縱之下,皇親國戚和一群蠅營狗茍之輩占據高位,導致朝政日漸紊亂,終於惹得邊境狼煙四起。

宗楚客在收了突騎施部落首領的賄賂以後,慫恿李顯出兵攻伐突騎施部落的娑葛,而這場人為引發的戰爭,造成了無數大唐將士白白丟了性命。當李顯在弄清楚事情的真相以後,他居然沒有追究宗楚客的任何責任。

戰死將士棄屍荒野,罪魁禍首卻安然無恙,李顯的昏庸由此可見一斑。而群臣也都在背地裏嘲笑李顯為「和事天子」。

盡管國事糜爛至此,但總有一批忠誠之士會勇敢的站出來。景龍四年(公元710年),一個名叫郎岌的人上書李顯,稱韋皇後與宗楚客謀逆,而李顯不問青紅皂白,就直接命人用打死了郎岌。

許州參軍燕欽融不顧個人安危,毅然決然的上書檢舉韋皇後穢亂後宮,幹預國政,並且與安樂公主和宗楚客等人圖謀不軌,意圖顛覆宗廟社稷。李顯大怒之下,召來燕欽融嚴厲斥責,而燕欽融卻毫無懼色,厲數韋後一黨的累累惡行。

看著一身正氣的燕欽融,李顯第一次陷入了沈思,許久都沒有說話。一旁的宗楚客見勢不好,於是叫來飛騎衛(唐代羽林軍軍士之名)將燕欽融抓起來,狠狠的摔到宮殿的石頭上,導致燕欽融脖頸折斷,當場斃命,而宗楚客卻得意洋洋的大聲叫好。

李顯看著宗楚客的囂張行徑,面如沈水的掉頭離開。

宗楚客從來沒有見過李顯這個樣子,因為之前只要涉及到韋皇後,李顯從來都是暴怒殺人。而這時候,韋後一黨的所有人都開始憂懼擔心起來。

精通醫術的散騎常侍馬秦客和善於烹飪的廣祿寺少卿楊均憑借著各自的技能得以出入皇宮,從而與韋皇後勾搭成奸。兩人與安樂公主暗中謀劃除掉李顯,然後擁立韋皇後做女皇,再立安樂公主為皇太女。

計劃很快就得到了韋皇後的贊同,於是幾人立刻展開了行動,楊均制作大餅,馬秦客在餅中下毒,韋皇後和安樂公主則將大餅送給李顯食用。

景隆四年六月初二,55歲的唐中宗李顯在神龍殿毒發身亡。

怪不得後世人評價唐中宗李顯,說他這個人在稱帝以後,政治上無所作為,生活上窩窩囊囊。最後還被妻女害死,真實做到了「不是傀儡,勝似傀儡」。

以上為正文,部份內容及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文中如涉及結論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更多精彩持續更新,感謝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