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約 4400字
閱 讀 需 要 12 分 鐘
提問:在鳴沙山東麓斷崖上修建一座石窟,總共需要幾步?
簡單來說,三步。
第一步,確定該窟在崖面上的位置;第二步,雇用一支品質過硬的施工隊伍完成開挖砂石、開鑿窟型等工作;第三步,雇用一批人完成石窟的「軟裝」,比如繪制壁畫塑像等。
在10世紀以前莫高窟的建造過程中,無一例外包含這三步,當時的莫高窟在遊人眼中還是「南北二裏盡是高大沙窟」。不過隨著10世紀莫高窟崖面趨近飽和,人們開始在窟前大肆興建土木結構的殿堂 (底層洞窟) 和窟檐 (中層及上層洞窟) 等,這成了修建石窟的第四步也是最後一步,既不妨礙洞窟內各項工作,也便於窟內采光,唐人所謂「檐飛雁翅」「波映重閣」形容的便是窟前效果。
為營造出「佛國凈土」的效果,敦煌工匠們所付出的種種艱辛,遠比想象中要多。在敦煌文獻中,參與鐫巖鑿窟等工作的工匠通常被稱為「打窟人」。作為一支專門的施工隊伍,打窟人內部也有一定等級分工,負責設計、現場指揮施工和管理工作的稱都料,相當於現在的總工程師、包工頭,莫高窟第370窟供養人題記中即出現「社官知打窟都 (計) 料」字樣。都料之下便是博士,可獨立承擔專業性強的工作,相當於高級技術工人,再往下就是數量龐雜且工作最辛苦的匠人們。千百年來,正是他們,使用鐵錘、鐵鑿、鐵鏨、鐵鍬等簡單工具,在一次次鑿刻中,成就了千百個窟龕。
鑿空崖壁
石窟寺同佛塔一樣,都是佛教東來的產物,不過由於東漢時期人們已有大量開鑿崖墓的經驗,所以對石窟這種因山鑿巖的建築型別並不陌生。僧侶們一般會選擇在山石景色壯麗、巖層相對穩定、石質便於開鑿的地方鑿窟。莫高窟的石窟都開鑿在酒泉系砂礫巖上,這種巖石在地質上屬第四紀地層,由大小不等的礫石、沙粒經鈣質和泥質膠結而成,崖壁表面較為疏松,易於開鑿,又有足夠的強度成洞。
與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相比,建造石窟要將崖壁不斷鑿空,像在做「減法」,不似前者,把木構件連線起來才能拼成一座座房屋。因此,石窟的雕鑿,需要周密規劃、精細施工,一有失誤,雕鑿過當,不好補救,不像土木建築,可以隨時拆改,看似在做「減法」,實際更費時費力。據南北朝史料載,當時建造一所大型木構殿堂,工期一般不超過10個月,而一座窟室的鑿成,因巖石軟硬不一,少則幾年,多則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比如河南龍門石窟石質堅硬異常,賓陽三洞 (賓陽中洞、南洞、北洞) 從6世紀初為北魏宣武帝所開,費時20余年,到正光年間 (520—525) 因內亂而中途停工,至此「用工八十萬二千三百六十六」,還未及完成整體工程的一半,原計劃的三所洞窟只有賓陽中洞圓滿地完成了。
如何在酒泉系砂礫巖既省工又省時地開鑿石窟,打窟人想盡一切辦法。一般而言,開鑿石窟前,需要確定窟門位置,然後,工匠們順著窟門和甬道的方向向上、向前開鑿,同時向左右擴充套件。這是開鑿石窟過程中最困難的一個階段,當把石窟中覆鬥的前披大致開好後,就形成一定工作面,可以容納多個工匠同時進行。至窟頂全部開鑿完成,打窟人轉為向下挖掘,此時腳下有巖體支持,不需搭設腳手架。直到開鑿完成,再搭設腳手架,修整墻面,進行抹泥、繪畫造像等粉飾石窟內部的工作。
有的窟室開有明窗,這就需要打窟人先將最上層的明窗鑿開,而後再將窟室上部空間鑿出,當開挖到與明窗底部齊平時,再在下部適當位置開鑿第二層明窗,依此類推直到底部。明窗將自然光線引入窟內,既讓室內空間顯得寬敞通透,也方便將廢石運出去,尤其是對於像莫高窟第130窟和第96窟這樣的大像窟,觀者在窟外透過明窗欣賞佛陀的不同部位,直至抵達最高一層與佛面相遇,予人以視覺上的震撼。
有意思的是,第96窟從窟內看有4層明窗,從窟前看卻有5層,原來第三層是一處未完成的明窗,明窗上部及周圍已經大體成型,只是打窟人在開鑿下部時遇到砂礫巖中夾雜的巨大堅硬巖石導致工程無法繼續下去,只好放棄。
至今在很多窟室頂部的壁畫脫落處,仍可見到打窟人開鑿石窟時的痕跡。有人可能會問,鑿出來的廢石都去哪了?考古人員曾對距離莫高窟第16窟 (建於晚唐的大型石窟) 不遠的一座寺院地面進行考古發掘,發現在院中地面開挖探溝達2.4公尺以下,全部是石窟開鑿過程中的廢料。學者孫毅華根據第16窟主室和甬道面積及高度推算出該窟空間開鑿量約需1830立方米,考慮到當時生產力水平,如果用5個勞動力每天鑿1立方米計,估計需要9150個工日,再把鑿出來的廢料運離石窟外,又得耗費700多個工日,僅開窟一項就需要近萬個工日,真可謂耗時耗力的體力活。
就地取材
比起鑿窟、繪畫、雕塑,修建窟檐在所有造窟程式中所用時間最少,它本就是一種小型木構建築,建在前室外面,對洞窟既起保護作用,又起裝飾作用。從現存窟檐題梁中可以看到,有的在一天之內就能建成,加上營建前後的備料和妝繪,最多一個月就夠了。
而修建所用的材料從何而來?【乾德四年重修北大像記】或授權以提供一些線索:「梁棟則谷中采取,總是早歲枯幹,椽桿乃城中斫來。」此處「谷中」即指莫高窟,因窟前有宕泉河澆灌著一片綠地,可以栽種樹木,所以「梁棟」等數量不多的大木就用「早歲枯幹」的木材。而「椽桿」使用量大,莫高窟沒有那麽多樹木可供砍伐,這種重量輕,便於運送的材料可由「城中斫來」。畢竟「城中」有河水,是官府和百姓生活地,必然也有林木種植,以供建築和生活燒柴之用。倘若莫高窟前沒有適合作窟檐的大木,修建窟檐的全部材料都由「城中斫來」也有可能。
至於窟檐柱下的柱礎石和石碑所用石材,大多出自附近的山中與河谷裏,方便運輸。學者們在對窟前遺存的柱礎石和石碑等石質建造材料的調查中發現,柱礎石的材質用料主要有花崗巖、礫石巖、細沙巖,石碑多數使用的是細沙巖。花崗巖多出自宕泉河河谷上遊幾千米處的山崖兩邊。礫石巖與細沙巖則出自距莫高窟東南約2千米山上一處被稱為「五個墩」 (或五烽墩) 的地方,當年古人開采石料時鑿開的崖面至今可見,表明那裏曾是一個采石場,而且開采和使用的時間不短。在快要坍塌的石壁上,留存有采石人的摩崖刻字,其中有「垂栱 (拱) 四年」 (688) 「上元二年」「蒲州人」等字樣,說明這片采石場至遲在初唐時期已開始開采,且「蒲州人」 (今山西永濟市蒲州鎮) 亦參與其中。通常來說,開采完的石料後會被放在兩輪車上,沿著山脊小道直達山下麻黃溝,那裏有較平坦的路通往莫高窟,石匠們會根據不同需求對石料進行改造。
木匠隊伍
在敦煌,一座洞窟的完成,往往凝聚著無數工匠的心血,我們越是驚訝於他們的勞動成果,越發現對這個群體所知甚少。盡管在有關敦煌石窟營造的碑、銘、記、贊文書中,幾乎都要講到工匠,然而在大多數文獻中,良工巧匠只是烘托「窟主」「功德主」的配角,只有極少數高級工匠,因其能力突出,在文書中得以留名。大多數工匠姓甚名誰,住在何處,他們如何工作,薪資多少?我們只能透過有限的文獻和壁畫材料窺得一二。
照理說,窟主們雇用工匠為其造窟,是要付一定工錢的,但於工匠而言,他們往往把造窟活動視為一種功德,要價極低,有時甚至義務勞作。
高級工匠們為寺院建窟,又將所得工錢盡數捐於寺院,或是「佛系」要價,不計報酬多寡。雖說建窟時條件艱苦,夥食不好,一天兩頓,「早上馎饦 (面食) ,午時胡餅兩枚」,他們倒也樂在其中。
從敦煌壁畫中各時代的建築施工圖來看,參與工程建造的良工巧匠們,大多衣不蔽體,一則說明天氣炎熱,也揭示了「通什工匠,率多貧窶」的事實。比如開鑿於隋代的莫高窟第302窟窟頂有一幅【伐木建塔圖】,上身裸露的工匠們有條不紊工作著,有伐木的,有搬運木材的,也有在塔上部進行安裝和整理工作的,還有人手執矩尺在塔下指揮施工,雖說這座營造中的塔正遭洪水襲擊,他們一點都不慌亂。一如第321窟的【建屋圖】,4位元泥匠分工合作,屋頂上的一人負責抹泥,一人為其送料,屋下往墻壁上抹泥者,身後亦有一位供料者。有趣的是,這座房屋的門不是設在正中間,而是開在左邊,頗符合當地特色。
如若我們想知道像窟檐那樣的木構建築是如何經木匠之手「化腐朽為神奇」的,不妨看看莫高窟第454窟西壁和甬道頂的【木工締構精舍圖】和【木工建房流程圖】。
第454窟位於莫高窟南區中段第三層,為曹氏歸義軍時期所建大窟之一,如果說五代初建成的第454窟西壁【木工締構精舍圖】只是一幅木匠集體勞作影像的話,那麽宋代初年重修的該窟甬道頂的【木工建房流程圖】更加詳細描繪了木構建築從備料到構架的完整流水作業過程。先看【木工締構精舍圖】,一座建造中的房屋木構間架位於畫面上部,兩人正在屋頂上安裝構件,一位手握矩尺的都料匠在地面上指揮施工,畫面前端,木匠們有的在加工、有的在扛運材料,鋸、刨等各種木工工具不僅清晰可辨,地上還有兩組已組裝好的鬥栱,木匠們各司其職,確保工程順利完成。再看【木工建房流程圖】,手執斧、鋸刨、鑿等各類工具的木匠們正在從事各零部件的加工,都料匠手執矩尺仔細地丈量和計算,丈量好的地方再安排高級工匠 (博士) 拼接和安裝……
木匠在今天多指從事與木制品加工相關的手藝人,但在古代敦煌,它是一項套用範圍比較廣的行業,「除了建築業之外,還有生產工具 (農用工具、手工業機具) 和交通工具 (車、輦、輿、轎等) 的加工和制造」。在學者馬德看來,這類群體在古代敦煌工匠隊伍中「是最龐大的,也是最活躍的」。他們技藝超群,承攬建造屋宇和各種木器制造,多自備鋸、斧等工具,有單幹的,也有父子、兄弟結幫長年外出承攬木活的。除打造大量農具、家具、陶制品模具等外,敦煌木匠還參與一些大的工程建造,尤其是魏晉以來,敦煌廟宇、寺院的修築,使木匠技藝更趨成熟。史載,後涼時期 (386—403) 甘泉水 (即今黨河) 上建有通順橋,跨度百米以上,可以想見當時工匠技藝的精湛程度。敦煌文書中多處有木板雕刻工匠「雷延美」的記載,他木工技藝超群,不僅能雕刻建築物木制器物上的花紋飾品,還能雕刻印刷品木板,為印刷工藝的進步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由於敦煌木匠人才輩出、技藝卓越,從五代至元,莫高窟由南至北的底層洞窟前,特別是大中型窟前均出現了規模不等的殿堂建築,鱗次櫛比,頗為壯觀。從作於951年曹氏歸義軍時期的【臘八燃燈分配窟龕名數】可知,951年的臘八燃燈在這些大窟內點燈兩盞,或為洞窟主室內一盞、外殿堂內一盞。這些華美的殿堂建築無疑也是敦煌工匠們的勞動成果,可惜如今我們無緣得見,只能借助壁畫上的建造圖想象1000多年前那個燈火輝煌的臘八夜。
參考文獻:
馬德【敦煌古代工匠研究】
孫毅華【創造敦煌】
王惠民【千年鑿擊而成的頂尖神話:莫高窟】
姜德治【敦煌史話】
沙武田【敦煌莫高窟第72—76窟窟前殿堂遺址發掘報告】
END
作者 | 李崇寒
編輯 | 胡心雅
排版編輯 | 韓其娟(實習)
校對 | 李棟
推薦
誰是第一個在敦煌莫高窟開窟的人?
前秦建元二年(366)
沙門樂僔西遊至此
忽見金光照射在三危山巖石之上
「狀有千佛」
於是「造窟一龕」
此為莫高窟千年營造史的起點。
本期,讓我們走進敦煌莫高窟
感受莫高窟的精美藝術
點選下方封面,即可購買
↓↓↓
「 在看 」的永遠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