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崇禎亡國值得同情嗎?個人缺陷導致君臣離心離德,可以說明朝的滅亡完全是崇禎個人原因導致的

2024-04-19歷史

問大家一個問題,是不是但凡讀過歷史的人是不是都有點同情明末的崇禎皇帝?

大家都覺得崇禎的亡國有點可惜,尤其是那句「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令多少人唏噓。很多人恨不得穿越回大明末年幫助崇禎重振國勢,青史留名。

可是,事實上其實崇禎亡國完全就是他自己造成的,如果真的讓你穿越回那個時代,讓你與崇禎共事的話,你就會知道這是一件多麽痛苦的事情。你才會知道,明朝在他手上亡國,可謂全是因為崇禎這個人自己造成的。

因為這位 崇禎皇帝有著非常嚴重的性格缺點,而這些缺點足以讓任何一個對明王朝抱有深刻感情的人從一腔熱血變成萬念俱灰,從而對國家社稷失望透頂。

明朝晚期其實遠沒有大家透過影視劇或歷史小說中了解並想象中的那麽絕望,最起碼在政治上,崇禎依舊還掌握著滿朝文武的生殺大權,而且此時朝中忠義之臣也有很多。但關鍵壞就壞在崇禎是一個非常難伺候的皇帝, 皇帝的絕對權力被崇禎肆意揮霍而導致君臣離心離德是明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據統計,崇禎一朝前前後後竟然換了50多位內閣大臣,如此頻繁的人事調動,與崇禎刻骨又多疑的性格密不可分。比如有一次,崇禎在和幾位大臣聊天時,就隱晦表達了對內閣首輔周延儒的不滿,理由竟然是周延儒為人太聰明乖巧。

此話一出,搞得每個人心裏都是毛骨悚然的,因為之前性情剛烈的袁崇煥,他容不得,如今性情乖巧的周延儒,他也看不慣,大家實在捉摸不透到底是什麽樣的人在崇禎眼中才算是忠臣良將。

崇禎皇帝自繼位以來就一心想要光復大明往昔榮光,這確實不假,但他這種在用人方面幾乎有些變態的潔癖( 這裏的潔癖指的是崇禎用人一直想用那種集忠心、情商高、既會籌措錢糧又懂軍事、還能揣摩聖意的完美之人 ),讓一批批本可以扶大廈之將傾的名將忠臣們徹底心寒。

舉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為例,明末最後的救命稻草——孫傳庭。

當年兵部尚書楊嗣昌布下的「四正六隅、十面張網」戰略,準備全殲農民軍,然而隨著滿清入關,崇禎便緊急抽調關內精銳進京勤王。在這個關鍵時刻,孫傳庭認為全殲農民軍的機會千載難逢,應先拿下起義軍,再回援京師。

在崇禎眼裏,滿清入關比農民軍危害更大,這個時候不回京的人那絕對是心生異心之人, 雖然最後孫傳庭、洪承疇等人陸續回京勤王,但是因為孫傳庭曾有「攘外必先安內」的心思而被直接打入獄中。

等大明破爛不可收拾之際,崇禎無奈再次讓他出山之時,已經是崇禎十五年了。

急於報國的孫傳庭向崇禎許諾,率五千精兵便可拿下李自成。豈料當孫傳庭真正與闖王交手時,才發現如今的農民軍早就今非昔比。不過盡管如此,孫傳庭還是有效的牽制了李自成的發展步伐。為了打敗並徹底消滅李自成,孫傳庭向朝廷提出申請增加援軍。

可是,就是這個再正常不過的要求,讓一向對數位極為敏感的崇禎勃然大怒,崇禎大怒說,說好的五千精兵就是五千精兵,再多要一個人那就是你孫傳庭出爾反爾,貪得無厭,甚至懷疑孫傳庭是不是別有用心?

無奈之下,51歲的孫傳庭在瘟疫與糧草短缺的雙重困境下,不得已選擇草率出戰,結果在潼關馬革裹屍,身亡報國。孫傳庭以自己的死亡完成了他對崇禎只用5000人的承諾,但這種毫無意義的承諾,代價就是換來後世史學家們的「傳庭死,而明亡」。

註重虛名而得實禍是崇禎的另一大性格缺點,說白了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當李自成大軍日益逼近北京之時,大臣李明瑞曾公開上書建議離京南遷,崇禎一時猶豫不決。幾天後,左都禦史李邦華建議皇帝留守北京,太子到南京監國,崇禎再次猶豫不決。

其實他心裏知道,戰略轉移與保留火種絕對是當下最正確的選擇,但他特別擔心別人罵他怯懦,說他違背天子守國門的祖訓,這個優柔寡斷也耽誤了明朝國運的正統延續。

然而,就在 南遷的聲音越來越大,崇禎也開始意動的時候,內閣大學士陳演、魏藻德等人卻反對遷都,並指使光時亨激烈諫阻,堅決主張固守北京,再打一次北京保衛戰 北京保衛戰指的是土木堡之變後,於謙等忠臣率領軍民打贏圍困北京的瓦剌人,從而青史留名 )。結果崇禎腦門一熱,決定死磕李自成。

於是,延續明朝國運的機會就這麽白白流走,再也沒有了下一次。

公元1644年3月17日,李自成兵臨城下,整個早朝前所未有的壓抑,崇禎顯得有些神經質,看著滿朝的文武大臣,他時不時伏案寫幾個字,又隨手默去。有一種說法,說他寫的就是「臣皆亡國之臣、文臣個個可殺」等等。

此時此刻,他顯然忘記了一個事實,此時此刻這些讓他恨之入骨的臣子,都是在他17年的執政月中,被他一手培養訓練成這副模樣的。

當日深夜,崇禎召來太子等人,叮囑他們天一亮就是平民的身份,然他們見到老者要叫爺爺,見到年輕的叫叔叔,註意隱藏好自己的身份,萬一能活下來的話,記住要為父母報仇。

而與崇禎相敬如賓,一直不斷從失望中看到希望,又從希望中看到絕望的周皇後,替所有對這個王朝有感情的忠臣們說了一句心裏話: 今日之敗局,全因你崇禎太過自負。 隨後,周皇後自縊而亡。

崩潰的崇禎手持利劍如發瘋般將15歲的長平公主砍翻在地,後在太監王承恩的陪伴下,踉踉蹌蹌的來到了煤山,在一棵老槐樹旁以自縊的方式結束了276年的明王朝。

到死,崇禎也不明白為什麽自己越努力就越失敗,他哪裏曉得,這都是他的性格決定了如今的命運。

以上為正文,部份內容及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文中如涉及結論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更多精彩持續更新,感謝關註。

來都來了,點個 在看 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