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最原始的「身份證」和「簡歷」:骨頭竟然默默記錄了我們的一生?

2024-04-05歷史

本 文 約 4900 字

閱 讀 需 要 13 分 鐘

想象一下,一張神秘的身份證突然出現在你面前,你的眼睛肯定會像掃描器一樣迅速掃過每一個細節:這個人是誰?多大年齡?是男是女?家在何方?這些資訊就像是一張張名片,告訴你關於這個人的基本故事,因為它們就那麽直白地印在白底黑字的卡片上。

但是,如果我們把這張身份證換成一堆古老的骨頭,情況又會如何?

骨頭肯定不會自己講故事,它們不能突然站起來,然後 拉著你 喋喋不休地講述生平過往————這也太詭異了……

不過,雖然現實中的骨頭不會突然「活」過來,但這些沈默的骨頭的確可以「開口說話」。

左下圖為北周武帝宇文邕容貌復原圖,右下圖為閻立本繪【歷代帝王圖】中的北周武帝宇文邕,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供圖。來源/新華網

因為骨頭,其實就是我們最原始的「身份證」和「簡歷」,默默地記錄我們一生的生活軌跡。無論是飲食習慣、疾病歷史,還是日常勞作和遷徙的足跡,這些資訊都巧妙地隱藏在骨頭的紋理和痕跡之中。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當一回穿梭時空的偵探,尋找骨頭中隱藏的蛛絲馬跡, 揭開歷史的神秘面紗……

尋找隱藏的蛛絲馬跡。來源/電視劇【鬼吹燈之精絕古城】截圖

在?查個身份證

看到一個活生生的人,你能最快得知的資訊是什麽?相信大家輕松就能判斷出性別,猜測一個大致的年齡區間也基本不在話下。那如何面對骨頭呢?

骨骼性別的鑒定部位通常著眼於顱骨、盆骨和肢骨的形態以及粗壯程度。盆骨和顱骨是「首要證據」,肢骨則是一個人的腦袋和盆骨都遺失之後的「退而求其次之選」。

女性盆骨。來源/pixabay

先看盆骨,男性骨盆整體更窄,包括上口、下口和盆腔,女性則全部更寬。此外,男性的恥骨角 (恥骨聯合下端與左右恥骨的下支構成的角度) 為銳角,遠看呈現一個大寫的「V」;女性的恥骨角則是鈍角,更像一個「U」形。

再看顱骨,前額傾斜角度、眉間凸度、乳突粗壯程度等等都可用於參考,其中比較直觀的是前額角度,女性前額幾乎陡直,男性則相對較 緩。直白一點比喻:男性的前額尚且可以在上面「溜滑梯」,女性的前額則是「直接蹦極」。

顱骨。 來源/pixaba y

而對於「下策」——透過肢骨和其他骨頭的粗細來判斷性別,這種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雖然通常會有一個粗略的判斷標準,比如「男性的骨骼較為粗壯,女性的骨骼相對纖細」,但這種區分並不是絕對的,往往需要加上一個問號,表示這僅僅是一種可能性,而非確鑿無疑的結論。

以上未列舉全部的分辨標準,僅對一部份鑒定標準進行了簡要介紹。另外,值得註意的是,在進行性別鑒定時,通常要關註14歲以上的個體。因為在青春期之前,「人類幼崽」的性別差異實在不大,這使得準確鑒定變得更加困難。

看完性別,再看年齡。

骨骼年齡的鑒定有兩種主要方法。

首先可以看牙齒。牙齒是揭示古人年齡秘密的第一扇窗。特別是臼齒,作為我們咀嚼食物的主要工具,它們的磨損程度與主人的年齡息息相關。由於人類的恒齒不會再次生長,因此隨著歲月的流逝,臼齒的磨損也會逐漸加劇。吳汝康等人曾透過分析93具已知年齡的現代華北男性顱骨的臼齒磨損情況,制定了一套詳盡的年齡對照表。例如,一顆僅頂部和邊緣輕微磨平的牙齒可能屬於一個20歲出頭的年輕人;而一顆齒冠部份磨去、齒質完全暴露的牙齒,則可能屬於一位年過六旬的長者。

牙齒。來源/pixabay

當然,除了牙齒,恥骨聯合面 (恥骨上下支相互移行處內側的橢圓形粗糙面稱為恥骨聯合面) 也是判斷年齡的重要線索。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區域會呈現出不同的變化,每個年齡階段都有其獨特的特征。盡管在實際的考古發掘中,完整的恥骨聯合面並不常見,且容易受到破壞或腐蝕,但它也確實能為我們提供一種更為精確的年齡鑒定方法。

另外值得註意的是,在使用臼齒磨損法鑒別年齡時,飲食習慣的影響不容忽視。 想想自己嗑堅果、吃粗糧、嚼白米飯和喝粥的時候,臼齒的參與度是不是天差地別?同理, 不同的飲食習慣差異可能導致牙齒磨損程度的不同,從而影響年齡的準確判斷。例如,一個以軟食為主的地區,其居民的牙齒磨損可能較輕,使用標準對照表得出的年齡可能會偏小。

在?再查個病歷本

在古代,醫療條件有限,生活充滿風險,古人身上的磕磕碰碰和各種疾病可謂是家常便飯。這些經歷,就像無形的筆觸,在他們的骨骼上刻下了歲月的痕跡。

拿關節疾病來說,考古學家在重慶大水田遺址的發現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他們找到了一位中年男性的骨骼,這位「老前輩」顯然沒少受關節炎的困擾。他的胸椎、腰椎和肘關節都有明顯的磨損,而這些部位恰巧都是人體負重活動的承重關節。聯想到「刀耕火種」的新石器時期那墾荒、種植、收割的日常,仿佛可以跨越時空,窺見他辛勤勞作的樣子。除了這位「前輩」外,此類患有關節疾病的「骨頭」還有很多,且多見男性而少見女性,由此也可推斷,該遺址的男性平日應該主要從事農耕和漁獵工作,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性別分工。

然後是牙齒疾病。比較常見的就是齲齒,也即我們熟悉的蛀牙。具體表現為牙齒上的斑塊和較大的孔洞,其主要成因想必各位愛吃糖的大小朋友都清楚——飲食結構和口腔衛生,另有牙釉質和飲用水質的影響。從遺址中出土的牙齒來看,一般農業發達的地方,居民吃碳水化合物和蔗糖較普遍,齲齒也就更多發。 (采集狩獵型經濟的「窮養」居民平均齲齒率1.30%,混合型經濟的居民為4.84%,農業型經濟的人平均齲齒率為10.43%) ,而且,古人的口腔衛生習慣堪憂,隨著年齡增長,齲齒的患病率也會提高。除此之外,牙結石等也是在出土古人遺骸中發現數量較多的牙齒疾病,古代遺址的牙結石患者常常占比極高,例如濟南劉家莊遺址商周時期85.7%的個體都患有牙結石。若是現代牙醫看到這番「不刷牙不剔牙」的「盛況」,怕是要仰天長嘆,感慨現代口腔衛生的重要性。

外力創傷也是古人骨骼上的常見銘印。骨折、顱骨損傷,這些都可能是暴力沖突或是意外事故的直接證據。有時候,骨骼上的傷痕甚至能讓我們推測出古人的職業和生活習慣,比如那些鎖骨和前臂受傷的骨骼,可能就屬於從馬上墜落的遊牧民族騎手。

陶彩繪騎馬男俑,北魏。來源/故宮博物院

除了這些,骨頭中還隱藏著更多的秘密,包括感染、發育疾病、甚至某些腫瘤和血液病的線索。雖然有些疾病可能因為發病急、影響短暫而難以從骨骼中找到證據,但隨著考古技術的進步,這些古老的病歷也會讓我們對古人健康的認識越來越深入。

吃米吃谷?吃菜吃肉?

如果說剛才的兩種調查都尚且「流於表面」,那麽接下來的古食譜研究,就不能僅靠觀察了。隨著「查戶口」的逐漸精細,「穩定同位素分析」閃亮登場。這一方法的原理在於人們吃下的東西最終會成為身體的一部份,因此對人骨做同位素分析,就可以閱讀到一些古人生前的資訊,考古學家形象地稱之為「我即我食」。其中,如果想重建古代人類食譜,碳、氮同位素必不可缺。

人類農業生產中最常見的植物可根據光合作用途徑的不同,分為碳三植物和碳四植物。

前者碳穩定同位素值較低,主要代表是水稻、小麥、豆類等。

後者碳穩定同位素值較高,主要代表是粟、黍、玉米等。

人吃下這些作物,將其中的碳消化吸收,成為骨膠原中的碳。這樣一來,透過研究人骨樣本的碳穩定同位素值,就可分清當時先民是吃碳四植物多還是碳三植物多,進而構建出大致的飲食結構。

小麥。來源/pixabay

與碳穩定同位素值不同,氮穩定同位素值在營養級間傳遞時存在明顯的富集現象。換言之,生物每在食物鏈上「晉升」一級,其氮穩定同位素值將富集3‰~5‰,因此,氮穩定同位素值常被用來確定動物在食物 鏈中的地位。體現在人類身上,可以暫且簡單粗暴地 將人的飲食習慣 分為「愛 吃素」和「愛吃肉」。植食性動物的氮同位素值區間大致在3‰~7‰,雜食性動物7‰~9‰,肉食性動物則大於9‰。人類作為雜食性動物,理應處於7‰~9‰這一區間,在此範圍內,「素食主義者」的氮同位素值往往偏低,而「無肉不歡者」則偏高。

「民以食為天」,古人的食譜在千百年後依然為我們揭示著先民的秘密。所以,你是愛吃菜還是愛吃肉?最愛的主食是什麽?沒關系,你的骨頭都能回答。

土著還是外來者?

所謂「衣食住行」,「衣」留不下來,「食」剛剛探索完畢,接下來就是「住」和「行」了,你可能會驚訝,骨頭還能透露出一個人的居住和遷徙資訊嗎?是的,由此看來,骨頭真的沒有秘密,你是「旅遊愛好者」還是「阿宅」,後人一測便知。

那麽,如何 對古人的遷移活動追根溯源呢?這裏就要引出一項新的方法——鍶 (sī) 同位素分析技術。

鍶,這個名字聽起來有點生僻,但其實它是一種在我們周圍的自然環境中廣泛存在的元素。鍶有四種兄弟,它們是天然的、穩定的同位素,分別是88Sr,87Sr,86Sr和84Sr。這些同位素雖然名字聽起來高大上,但簡單來說,它們就像是鍶元素的不同版本,有著不同的「體重」。

鍶的四種同位素。

科學家們特別感興趣的是87Sr和86Sr這兩種同位素的比例,也就是87Sr/86Sr比值。這個比值就像是一張地理標簽,可以幫助我們辨識出鍶元素來自哪個地質區域。因為不同地方的巖石和礦物型別各異,形成的時間也不一樣,所以它們體內的鍶同位素組合也就各有特色。

當巖石中的鍶進入土壤和地下水後,就會被植物吸收。然後,這個鏈條繼續延伸——動物吃植物,人類再吃動物,或者是人類直接飲用水。這樣一來,鍶就透過食物鏈進入了人類和動物的身體。因為不同地區的鍶同位素組成各有不同,所以透過分析骨頭中的鍶同位素比例,就能推斷出這些人在生前可能居住的地方,甚至是他們的遷徙路線。

目前最常用的一種方式就是測當地家畜 (一般是家豬) 和人牙齒的鍶同位素比值,再放在一起比較。家豬每天守著豬圈「一畝三分地」,從出生到死亡,吃在當地睡在當地,所以它們體內的鍶同位素比值能夠比較準確地代表一個區域。 考古人員采集足夠數量的豬牙釉質樣品,計算得出遺址當地的鍶同位素比值範圍。後續的步驟就很好理解了:再算出人類牙齒樣品的鍶同位素比值,然後一一與這個範圍對照:在範圍裏,則證明是本地人;如果「出圈了」,那大概就是「永遠在路上」的外來移民了。

陶豬,東漢。來源/故宮博物院

至於為什麽選擇家豬而非牛羊,大概是因為豬不愛動,測量結果更精確;而牛羊放牧時走得遠,活動範圍一大,測量精度也就下降了。所 以,在特定的考古研究中,「生命在於靜止」這句話就顯得特別有道理。

文章看到這裏,相信你已經能夠掌握「解讀骨頭」的基本技巧,現在是時候展示你的偵探才能了。讓我們來一場刺激的骨頭探案遊戲吧!

想象一下,現在你的面前擺著一副神秘的骨頭。 來動用你的偵探直覺,根據你觀察到的線索嘗試解開這些謎題吧

【互動遊戲】點選圖片獲取線索

實際上,這是一個來自重慶大水田遺址的真實案例。骨頭「原主」是一位年僅16歲的少女,盆骨處發現的胎兒遺骸強烈暗示她可能死於難產或其他與生育相關的並行癥。

在大水田遺址,由於醫療條件落後,加之衛生條件不佳,年輕的女性面臨著極高的生育風險,這也是該遺址中年輕女性死亡率高於男性的主要原因。

大水田遺址的葬式。來源/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你答對了嗎?快來評論區留言吧!

正值清明假期,我們比較「應景」地結束了這場探索骨頭的旅程。先民已遠去,留下的每一個腳印都是歷史。追隨這些足跡探求歷史的厚重與璀璨,或許正是考古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楊詩雨:【甘肅漳縣墩坪墓地東周時期人骨研究】,吉林大學,2023年。

[2]周蕾:【訪「古」尋疾——人骨考古與古代人類健康】,【大眾考古】2022年第7期。

[3]侯亮亮:【「餐桌」上的科技考古】,【知識就是力量】2023年第10期。

[4]趙東月、呂正、張澤濤等:【透過穩定同位素分析雲南大陰洞遺址先民的生業經濟方式】,【人類學學報】2022年第41卷第2期。

[5]淩雪、何靜:【穩定同位素在考古學研究中的套用進展】,【西部考古】2017年第3期。

[6]趙春燕:【鍶同位素分析技術追蹤古人類遷移活動的研究】,【北方文物】2019年第3期。

[7]董豫、欒豐實:【大汶口文化晚期社會組織形態的思考——來自DNA和穩定同位素的證據】,【考古】2017年第7期。

* 本文系「國家人文歷史」獨家稿件,歡迎讀者轉發朋友圈。

END

作者 | 閑一

編輯 | 胡心雅 郝芮(實習)

校對 | 火炬 苗祎琦

國歷好物

足不出戶暢讀

【國家人文歷史】雜誌

點選下方圖片或

長按下方圖片辨識二維碼

把歷史私教裝進口袋裏

「在看」的永遠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