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94年林彪之女致信陳雲,陳雲隨後找來洪學智:有2件事急需你去辦

2024-07-22歷史

1971年九一三事變發生之後,相關人員要林彪長女林曉霖及其丈夫應守賢老實交代問題,揭發「林彪集團」的罪行。

面對這一行為,林曉霖憤怒地質問道:「誰都知道,我父親和葉群風光的時候我沒有沾半點光,還被他們迫害。現在我父親那幫人倒了台,卻還要牽連我們一家,繼續迫害我們,這是什麽道理?」

應守賢也感到啼笑皆非:「我這個林彪女婿連老丈人的面都沒有見過,你們讓我揭發什麽?」

這些看起來似乎讓人難以置信的話語卻是不折不扣的事實,身為林彪長女的林曉霖在之前並沒有像同父異母的妹妹林立衡那樣生活美滿,反而時常受到後母葉群的迫害,而林彪對此也不置可否。

憤而與父親斷絕關系的林曉霖本以為她從此將會和父親再無瓜葛,卻沒想到未來會有一天為了父親的事情而操心……

一、四野的發展史

抗戰勝利後,淪陷長達十多年之久的東三省就成為了國共雙方爭奪的焦點。

早在在中共七大上,毛主席就將東北視為中國革命的前途所在,只要能占據東北,就算丟掉了一切根據地也是值得的。

蘇聯出兵東北的第三天,朱老總在黨中央的授意下立刻發出指示,要求幾支原東北軍部隊以及活躍在冀熱遼一帶的李運昌部火速進軍東北,搶占城市和交通要道。

隨後,黨中央又從各解放區抽調兩萬名黨政軍幹部和近十萬名戰士分批秘密潛入東北。而國民黨方面就沒有這麽迅速了,蘇聯明面上礙於條約表示支持國民黨接收東北,私底下卻以各種借口阻止國民黨部隊進駐。

直到11月中旬,忍無可忍的國民黨杜聿明部才率13軍和52軍強行攻占由八路軍占據的山海關,而後長驅直入,向錦州方向挺進。

第二年年初,國民黨方面又追加了新1軍和新6軍等五個軍的兵力。

這些國民黨部隊多是參與過印緬作戰的遠征軍和駐印軍精銳。不但裝備優良,還擁有豐富的戰鬥經驗和強大的作戰意誌。

由出關的八路軍、新四軍和抗聯改編而成的東北民主聯軍哪見過戰鬥力如此之強的「頑軍」,沒多長時間就被其趕出四平、長春,甚至一度被趕到松花江北。

面對如此惡劣的形勢,東北民主聯軍的軍心開始渙散了,戰士們紛紛把矛頭指向了當時的最高軍事指揮官——林彪。

許多人都諷刺林彪去蘇聯吃了幾年洋墨水回來後就忘了怎麽打仗了。

但是,林彪知道這樣是有原因的,當時我軍進駐東北後收編了大量「烏合之眾」,這些人一遇大戰便潰散或倒戈;同時,礙於占據了大量城市和交通幹線的緣故,我軍兵力分散,還被迫陷入了不擅長的陣地防禦戰;此外,中國共產黨並沒有在東北建立穩固的根據地,東北民心還心向「中央」,甚至很多人還視來到關外的八路為「土匪」。

毛主席也深知此道,所以他反而將東北的黨政軍大權全部授予林彪,給予了林彪充足的信任。

林彪也不負眾望,利用馬歇爾調停後的休整期在北滿進行大規模的根據地建設以鞏固後方,並從蘇聯手中獲取了大量軍事援助,逐步恢復和發展在先前損失較大的軍力。

1947年5月,休整完畢的林彪已經增兵三十萬,且裝備精良。而東北的國軍在人員和裝備上卻只能勉強補充先前的損失。

信心大增的林彪當即開始進行戰略反攻,並針對國民黨部隊分散守點的特點,運用圍點打援戰術發動夏季攻勢。

9月份,林彪又運用長遠距離滲透和奔襲的戰術發動秋季攻勢。

在冬季攻勢完成後,林彪所率領的東北民主聯軍已經收復大量失地,把國軍分割包圍在沈陽、長春等大城市中。

到了1948年,林彪所部改編為東北野戰軍,此時其無論是兵員還是裝備,都已經超過了其他野戰軍的總和,從而上升為解放軍中的絕對的第一主力!

1948年9月,林彪發起遼沈戰役,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徹底擊敗了東北境內所有國民黨軍隊,控制了東北全境。

剛取得大勝的東野又作為一支戰略機動力量迅速入關參與平津戰役,以強大的炮兵火力僅用了29小時就解放了天津,迫使傅作義放棄幻想,選擇了投降起義的道路,取得了平津戰役的勝利。

1949年3月,東野改稱為第四野戰軍,簡稱「四野」。

隨後,四野大軍繼續南下,一路所向披靡至海南。

1955年,四野番號取消,隸屬部隊轉隸廣州軍區。從白山黑水打到瓊崖雨林,四野創造了中國乃至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跡!

二、林曉霖的來信

1994年,退休後賦閑在家的國家領導人陳雲收到了一封姓名標示為林曉霖的意外來信。

對於林曉霖這個人,陳雲是同情她的,因為她也是個可憐人。

林曉霖是林彪與前妻張梅在蘇聯生下的女兒,後來父母先後丟下她回國,留她一個人在福利院等到1950年,林曉霖才好不容易回國,然而,回來後卻遭到了繼母葉群的冷眼相待。

葉群不斷在林彪面前挑撥父女二人之間的關系,最終使得林彪對這個長女愈發不上心。

這也就罷了,為了針對林曉霖,葉群還動用關系,迫使北京各地高中不能錄取她,更不讓她住在林家家中,最終逼得林曉霖遠赴東北上學。

後來,中學畢業的林曉霖又先後在西軍電和哈軍工進修。

從被趕出家門到在哈軍工學習期間,林曉霖長達九年都沒能獲準回過一次北京的家中,與家中的來往更是只有每月20元的生活費。

1966年,余波波及到了哈軍工。林曉霖在辯論會上公開反對「造反派」。

訊息傳到北京後,憤怒的林彪和葉群假借同意她回北京的名義,將林曉霖騙上了飛往新疆的飛機,將其強行綁架至新疆馬蘭基地「工作」。

從此,林曉霖徹底對家中絕望,她寫信給父親林彪,表示徹底斷絕父女關系。

即便如此,葉群依然沒有放過林曉霖,強行與她指配了一個基層軍人應守賢結婚,使其過上了長期生活在雲南大山深處的生活。

在此特殊時期,林曉霖夫婦受到了林彪的牽連而遭受審查迫害,直至風波結束後才逃過一劫,回北京定居。

那麽,林曉霖這個時候怎麽會突然給陳雲寫信呢?原來,林曉霖還是為了她的父親林彪,這個長女的心裏終究還是放不下她的父親。

在信中,林曉霖請求他在2件事上給予幫助。

第一件事是請求啟動一直被擱置至今的【四野戰史】的編寫工作。

第二件事就是興建平津戰役紀念館。

第二件事不值一提,是舉手之勞。然而,第一件事卻讓陳雲瞇起了眼睛,這並不是一件容易事。

其實,早在60年代初期,四野的老政委羅榮桓就曾提議讓當年的副參謀長蘇靜組織人員來編寫【四野戰史】,只不過後來因為林彪的問題而被迫擱置。

林彪的身份太過敏感,而四野卻又繞不開林彪,這就是【四野戰史】一直難以開啟編寫工作的原因所在。

「這小丫頭給我出了個難題啊……」陳雲喃喃說道。

至於林曉霖為何要陳雲幫助,那是因為陳雲當年是中共東北局的元老,長期主管東北的根據地建設和財政經濟工作,可以說是在背後默默支持四野的「大管家」。

再者,陳雲在80年代就曾主持過【遼沈決戰】一書的編寫工作,在編撰過程中要求客觀看待林彪的功績,不能因為林彪後來的問題而回避甚至抹殺他在解放東北時的貢獻。

正因如此,林曉霖才會找上陳雲,她認為對方肯定會客觀看待此事,支持【四野戰史】的編寫工作。

其實陳雲心裏也一直有為四野編著戰史的想法,只是牽扯太多才放下了。

如今,林曉霖的一封信再度點燃了他內心中隱藏已久的想法,他已經老了,如果再不寫,或許就沒機會見到【四野戰史】出版的那一天了……

三、洪學智受命編寫戰史

事到如今,那麽,該找誰來負責戰史的編寫工作呢?陳雲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福將」洪學智。

之所以選擇洪學智,陳雲是有自己的考量的。首先,洪學智幾乎全程參與了四野的所有重大戰事。其次,他與洪學智曾經共事過很長一段時間,陳雲非常贊賞洪學智的能力。

於是,陳雲一個電話打到了洪學智那裏去,邀請他不日登門拜訪。

等到洪學智上門了,陳雲直接開門見山地說:「我這次叫你來,主要是有兩件事情急需你去辦。第一嘛,就是關於【四野戰史】的問題,二野的戰史已經出版了,一野和三野也寫得差不多了,唯獨四野沒有一點動靜,這可不像話。我想請你來領導同誌們編寫。第二,就是興建平津戰役紀念館,四野在這場大戰也是出了不少力的,紀念館一定要建,地點可以選在天津。」

對此,洪學智聞言卻擺擺手地婉拒了:「老領導,第二件事沒問題,但第一件事我恐怕……你可真是為難我,我的水平自己還是清楚的,四野還有很多老同誌健在,主持戰史編寫工作這麽重大的事情我實在是無法勝任。」

陳雲嘆氣道:「唉,我知道你有難處,畢竟那個人實在是諱莫如深,涉及到他就很難辦了。但他是他,四野是四野,不能因為他一人就抹殺了四野的貢獻。而且他本人也居功甚偉,如果不能客觀描述這些事實,那麽,戰史內容又怎麽能讓人信服呢?我們應該采取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看待。」

隨後,陳雲又說:「至於主持人選,其他的老同誌年紀都大了,身體上也不太好,當個顧問還行,主持編寫工作恐怕身體撐不住。你是最佳人選,就不要推辭了,回去後把我的意見向軍委匯報一下。」

洪學智見狀只好苦笑著答應:「好吧,但到時候還是得讓四野的老領導們當顧問,而且老領導你得當我的總顧問!」

陳雲笑了笑,點頭表示同意。

第二年6月,中央軍委正式決定由洪學智出任【四野戰史】編寫領導小組組長,另有呂正操、蕭克等二十六名老同誌任顧問。

令人遺憾的是,本該擔任總顧問的陳雲卻在4月已經去世了,便由彭真接任。

洪學智銘記著陳雲先前對他的教誨,堅持尊重歷史和實事求是的原則,帶領編寫團隊高品質地完成了任務,受到了軍委和四野老人們的一致好評。

在主持編寫戰史的同時,洪學智也沒有忘記陳雲對他的另一囑托,最終,他於1997年在天津成功建成平津戰役紀念館。

在洪學智的倡導下,落成後的紀念館不收門票,實行免費參觀以更好地向群眾普及革命教育。

1998年,【四野戰史】正式出版。

事後,洪學智帶著一本嶄新的【四野戰史】來到了陳雲墓前祭奠。

陳雲對【四野戰史】編寫的推動和籌備工作是有大貢獻的,可這位奠基人卻無法親眼看到戰史出版的這一幕……

「老領導啊,你交給我的兩件事我都已經完成了,可惜啊,你沒能等到這一天。」 洪學智的眼眶濕潤了。

正是有林曉霖、陳雲和洪學智這些人,四野曾經輝煌的戰史才能以文字形式展示給世人,並將永遠地傳頌下去,令後人銘記。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台或媒體的文章,本平台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本公眾號只用與學習、欣賞、不用於任何商業盈利、如有侵權,請聯系本平台並提供相關書頁證明,本平台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