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建黨之後,黨的隊伍經歷了千難萬險不斷發展壯大起來,這些都是革命元勛們的功勞,在他們的宣傳和影響下,同時也出現了很多紅色家族,他們有的滿門英烈留下蕩氣回腸的一生、有的為國家發展貢獻畢生心血。在漫長的革命歲月裏,他們為了革命勝利拋頭顱、灑熱血,建國後又義無反顧地為強大國家而奮鬥終身,鄧公的弟弟就是如此,可他在1981年升任副省長時卻受到鄧公的質問,這其中發生了什麽事呢?
1981年,鄧公得知弟弟升任湖北副省長的訊息,按理這是一件令人高興之事,可鄧公知道後卻高興不起來,於是他就給弟弟打電話,第一句話就問:「這是省萊恩排的嗎?」原來鄧公擔心弟弟是靠他的關系升職,鄧公一生經歷眾多坎坷,可從未因任何事情而搞特殊化,而且他還最為「忌諱」靠關系辦事,所以他才質問這位看著成長起來的弟弟鄧墾。
鄧墾1911年出生,他比鄧公小七歲,小時候就經常看到哥哥勤奮讀書,兄弟倆感情極好,在戰爭還沒有波及家鄉時,鄧墾曾有過一段幸福的童年時光,後來鄧公赴法勤工儉學,兄弟倆聚少離多,只能透過信件傾訴牽掛之情。那時候鄧墾剛九歲,鄧公已經走上了革命道路,他經常給鄧墾郵寄一些進步思想的書籍,和他講述革命的道理,鄧墾當時年紀小小,可他的革命思想已經開始啟蒙。
隨著年齡增長,鄧墾慢慢知道哥哥為何參加革命就不能回家,在革命環境艱險時期只能顧大家而舍小家,鄧墾看到了哥哥為了理想而奮鬥的革命精神,在哥哥的影響下他追隨哥哥步伐走上了革命道路。1931年,鄧墾來到上海求學,得知哥哥在這裏工作便想和哥哥見上一面,只是當時革命形勢非常嚴峻,鄧公擔心暴露會給弟弟和自己帶來風險,就狠心沒有與弟弟見面。
鄧墾只收到了哥哥托人轉送的一封信,信中表達著思念之情,並叮囑他要認真讀書學習,鄧墾牢記鄧公的教誨,他一邊讀書、一邊了解共產主義思想,畢業後鄧墾成為了一名老師,他在教書育人的同時繼續宣傳革命思想。在此期間鄧墾加入共青團,配合當地組織舉行遊行活動,他親眼看到了敵人的殘酷無情,這讓他的革命思想越發地堅定,1935年他光榮加入共產黨員。
後來根據組織上的需要,鄧墾輾轉各地與敵人作鬥爭,他積累了豐富的地方管理經驗,1937年他來到延安繼續在抗大深造,之後負責報社編輯工作。抗戰爆發後,鄧公在前線指揮作戰,鄧墾羨慕並佩服哥哥的軍事指揮才能,但他知道後勤工作同樣不能輕視,是前線立功殺敵的重要保障,因此他在做後勤工作時一絲不茍,他的領導能力得到組織上的贊賞,1945年6月派他到東北擔任吉林地委宣傳部部長。
這一年黨召開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兄弟倆久別重逢,細數上次見面還是十多年前的事情,兄弟見面分外激動,只是來不及訴說太多的思念之情,又分別奔赴各自的戰場。鄧公回到太行山繼續指揮戰鬥,鄧墾則在東北負責地方管理工作,先後擔任勃利縣縣長、佳木斯市委書記等職,建國後調到四川工作,先後擔任重慶、武漢的副市長一職。
特殊時期鄧公的處境非常艱難,鄧墾的日子也不好過,他也遭遇了「下放」的困境,直到1973年才恢復工作,特殊年代過去後,鄧墾擔任武漢市委書記等職,直到1981年被升任為湖北副省長。從建國後鄧墾就在湖北地區工作,在那裏辛勤耕耘三十多年,他對湖北省非常了解,並且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他擔任副省長是經過省委的討論而被推舉上來的。
鄧墾是靠腳踏實地、辛勤耕耘而得到了組織上的認可,但是鄧公德高望重,他深怕弟弟是靠關系走上來的,即使弟弟沒有托關系,也不排除地方領導幹部為討好自己而開的後門,所以鄧公得知弟弟擔任副省長後顧慮很多,特意給弟弟打電話詢問情況。當鄧公得知弟弟是工作能力得到省委認可後,這才放下心來。
之後鄧公叮囑鄧墾在新的工作崗位上繼續認真負責工作,不要辜負黨和人民對他的期望,鄧墾牢記哥哥的囑托,兢兢業業為湖北經濟發展貢獻余生的力量,直到1986年才離開工作崗位,留下了平凡而又令人敬佩的勤勉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