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歷史

河西淪陷,張議潮如何成為絕境中的希望之光?

2024-03-23歷史

本 文 約 4865 字

閱 讀 需 要 13 分 鐘

……我聞天寶十年前,涼州未作西戎窟。麻衣右衽皆漢民,不省胡塵暫蓬勃。太平之末狂胡亂,犬豕崩騰恣唐突。玄宗未到萬裏橋,東洛西京一時沒。漢土民皆沒為虜,飲恨吞聲空嗢咽。時看漢月望漢天,怨氣沖星成彗孛……

——劉景復【夢為吳泰伯作勝兒歌】

漢就蕃

趁著「安史之亂」後唐廷虛弱,吐蕃如願以償占領了河隴廣大地區。結果,這一地區的行政區劃設定,在吐蕃占領時期表現出了明顯的「去漢就蕃」現象。

原本,唐朝在地方的行政區劃是道 (府) 、州、縣三級,縣治下設有鄉和裏。例如地處河西極西端的敦煌,屬唐沙州都督府,是縣一級的行政單位,下轄十三個鄉。而在吐蕃占領河隴地區後,這套行政區劃被全盤廢除,取而代之的是吐蕃從本土移植而來的「部落」「將領」體系。吐蕃本部部落制中,千戶 (部落) 是最基礎的單位,千戶之下設有小千戶,小千戶有五百戶,置小千戶長一人;小千戶之下設有百戶,一百戶為一「將」,百戶長稱「勒曲堪」,漢文記載為「將頭」;另設小百戶主,稱為「格兒」。吐蕃占領河隴地區之後,就將河隴地區居民編入相應的部落。譬如在敦煌就廢除十三個鄉,而設定了行人、絲綿、上、下、撩籠、中元等部落。這些部落不是同時設定的,有些部落後來被取締或合並,就如上、下兩個部落,就是從行人部落分立出來的。

吐蕃疆域圖。來源/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

在這些部落之上,吐蕃又設定了「節度使」。 【舊唐書·韋臯傳】記載:

「贊普遣論莽熱以內大相兼東境五道節度兵馬都群牧大使,率雜虜十萬而來解維州之圍。」

吐蕃在新占領的河隴地區設定了五個節度使,即青海節度使、鄯州節度使、河州節度使、涼州節度使和瓜州節度使。其中瓜州節度使大致管轄原唐朝的肅州、瓜州、沙州、伊州和西州;涼州節度使管轄河西走廊東段;河州節度使管轄今甘肅東南一帶;鄯州節度使管轄今青海東部;青海節度使管轄今青海湖附近地區。

另外白居易在給吐蕃宰相的【與吐蕃宰相尚綺心兒等書】中寫道:

「彼有要事,即令使來;此有要事,亦令使往。若封境之上,小小事意,但令邊頭節度,兩處計會商量:則勞費之間,彼此省便。」

這就說明吐蕃的節度使還負責處理轄境內的唐與吐蕃的邊境事務。

莫高窟第159窟保存著當時曾統治過敦煌的吐蕃國王的形象。來源/敦煌研究院

另外,吐蕃占領者還迫使河西地區人民說蕃語、辮發、赭面、紋身、左衽而服。除了制度上的改造,吐蕃也將本土的奴隸制移植到了新占領的河隴地區。大量漢族人民淪為吐蕃奴隸主統治下的奴隸。沈下賢在【對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策】中就這樣記載:

「自瀚海以東,神鳥、燉煌、張掖、酒泉,東至於金城、會寧……唐人子孫,生為戎奴婢,田牧種作,或聚居城落之間,或散處野澤之中。」

吐蕃這個奴隸制政權,對於奴隸的統治是非常殘酷的。根據【新唐書·吐蕃傳】的記載,奴隸主對於奴隸可以隨著自己的心情任意動用各種酷刑,奴隸犯了小罪,就會被挖掉眼睛或割去鼻子,或者是被皮鞭抽打,或者是被關在好幾丈深的地牢中。「砍頭、剜眼、剝皮……諸刑皆備」,奴隸主對奴隸進行了慘無人道的迫害。趙璘所寫的【因話錄】也說,陷蕃漢人還有的被「令穴肩骨,貫以皮索,以馬數百蹄配之」,被強迫進行奴隸勞動。

這種殘暴行徑的結果就是吐蕃統治初期,河西地區民族關系變得十分緊張。貞元十二年 (公元796年) 七月十一日四更,敦煌玉關驛戶汜國忠等人突然沖入沙州城內,殺掉了幾個吐蕃官員。由於事發倉促,沙州守官無從調兵,打算武裝城內百姓也辦不到——吐蕃人將包括農具在內的鐵器都收繳了,這堪稱是「作繭自縛」。等到變亂平息,起事者被俘時,又有好幾位吐蕃官員縱火燒掉屋舍,伏劍自殺,而後投身火中,化為灰燼。而起義者的供詞中明確說,此次起義是由玉關驛將苛刻驛戶引起的,起義者的目的就是殺蕃官蕃將,再無其他。

這次起義影響很大,【吐蕃占領時期沙州守官某請求出家狀等稿四十多件】文書都有記載。可見,在吐蕃占領初期,吐蕃當局和漢人之間的矛盾十分尖銳,而且這種矛盾主要是由吐 蕃占領者奉行的政策及其政策的執行者造成的。

在無情的事實面前,吐蕃征服者不能不認識到,強硬而粗暴的統治手段是不能緩解矛盾的。面對漢人在河西地區數量眾多的現實,吐蕃當局不得不改變策略,由單純的鎮壓轉向與當 地的漢族上層人士進行合作,以鞏固自己的統治。

河西大族

這些漢族上層人士裏,有一些原本是在河西任職的唐朝官員。譬如【敦煌遺書】p.3481號漢文卷子背錄文中就有「大蕃部落使河西節度太原閻公」的記載。這位「閻公」,正是縊 殺沙州刺史周鼎後堅守沙州十年,最後才與吐蕃約定「毋徙佗 (他) 境」而投降的閻朝。他投降後,被吐蕃任命為「大蕃部落使河西節度使」。另外在上文所說的敦煌玉關驛戶起義中, 最後了結事變的「沙州守官」原本是一位唐朝官員,他的家並不在敦煌,很可能是在中原內地。因為吐蕃攻陷沙州,所以他也就隨著沙州一同淪陷在了陷地。玉關驛戶起義雖然很快就被他鎮壓了下去,但畢竟死了很多吐蕃官員,為了避免吐蕃贊普對敦煌百姓進行報復,這位「沙州某官」恭維贊普是「復法的太陽」,一再強調贊普與敦煌百姓有著共同的信仰 (佛教) ,並主動將沙州所藏的釋迦舍利子供奉給贊普,以此乞求贊普赦免敦煌百姓的罪過。他還談到了已將起義領袖處死,並將剩余的起義者送往瓜州服刑。正是因為他的努力,吐蕃人終於原諒了敦煌百姓,沒有以屠殺的方式進行報復,而是又給敦煌派了一位新官員。從這件事情看,這位沒有留下姓名的漢人「沙州某官」算是一位好官。

【敦煌遺書】部份內容。來源/國家典籍博物館

另一些人,則是河西當地的世家大族。西漢以後,一些中原家族在拓邊、邊戰、避禍中徙居敦煌等河隴地區,並在此生息繁衍。到魏晉時期,這些家族都已經發展為當地的世家。以敦煌為例,就有陰、索、曹、張、李、汜等大族。而這些世家大族中以敦煌陰氏家族為典型。陰氏為「武威郡貴門之勝族也」,後遷至敦煌,家族趨於旺盛,在初唐時,成為敦煌豪族。陰瑗嗣為唐朝正議大夫檢校豆盧軍事兼長行坊轉運支度等使,賜紫金魚袋、上柱國、開國侯;其祖父陰庭誡為唐朝右驍騎守高平府左果毅都尉,賜紫金魚袋、前沙州鄉貢明經;其父陰伯倫則是唐朝遊擊將軍丹州長松府左果毅都尉,賜緋袋、上柱國、開國男。陰家子孫三代都是唐朝官員。

陰伯倫所處的時代,正值吐蕃大舉東進,攻取河西之時。在艱難抵抗、糧盡援絕的情況下,沙州不得不與吐蕃人歃血為盟,全城投降。陰氏在無奈之下,「熊羆愛子,拆繈褓以文身;鴛鴦夫妻,解鬟鈿而辮發」。吐蕃人為了鞏固統治,也很註意利用陰氏這樣的敦煌大族。敦煌抄本【大番故敦煌郡莫高窟陰處士公修功德記】記載,「自贊普啟關之後,左衽遷階;及宰輔給印之初,垂祛補職」。於是,陰伯倫很快被吐蕃人任命為前沙州道門親表部落大使。其弟陰嘉義為「大蕃瓜州節度行軍先鋒部落上二將」,另一個弟弟陰嘉珍這擔任「大蕃瓜州節度行軍並沙州三部落倉曹及支計等使」。陰氏家族與吐蕃人的合作幫助了吐蕃人治理敦煌,也使自家在敦煌的地位得以保全,「承基振豫,代及安全」。

索氏家族也是類似的情況。 索奉珍為唐左金吾衛會州黃石府折沖都尉。 「安史之亂」後,「吐蕃乘危,敢犯邊境」。 索奉珍正逢此時,於是發誓捍衛大唐疆土,「鐵石之誌不移」。 敦煌文書【沙州釋門索法律窟銘】記載,索奉珍曾經「全孤壘於三危,解重圍於百戰」,積極抵禦吐蕃對敦煌的進攻。 到了其子索定國之時,吐蕃占領沙州,經此國家大變,索定國「悟世榮之不堅,了浮生而走電」,投入空門,不問世事。 但索家仍然有人出仕吐蕃,甚至「權職蕃時,升榮曩 (nǎng,從前) 日」,可以說是也十分得勢。

從這些例子不難看出,吐蕃統治者在統治河隴地區時,對河隴世家大族大多透過授予其家族成員官職的方式加以籠絡;對他們的家族,則免其賦役,使他們認為即使是在異族的統治下,自己仍舊可以過著和過去一樣的優裕生活。這就造成了兩個結果:其一,在熟悉本地情形的漢官的幫助下,吐蕃對河西地區的統治秩序逐漸趨於穩定;其二,河西地區的漢族世家大族也因此保留了元氣,為日後張議潮起兵驅逐吐蕃的統治埋下了伏筆。

張議潮 統軍 出行圖。 來源 / 敦煌研究院

議潮身世

提到張議潮,他出生時 (公元799年) ,吐蕃統治敦煌已14年,他的大半個人生也是在吐蕃統治下度過的。關於他的身世,新、舊唐書皆無記載,【冊府元龜】卷980「外臣部·通好」條則有「沙州陷蕃後,有張氏世為州將」的記載。這裏提到的「張氏」是否與張議潮有關也並沒有十分明確的答案。不過,既然【新唐書·吐蕃傳】說「沙州首領張義潮奉瓜、沙、伊、肅、甘等十一州地圖以獻」,張議潮是沙州當地的一個漢人地方首領應當是確鑿無疑的。

後人筆下的張議潮示意圖。來源/紀錄片【西北有孤忠】截圖

與河西的其他漢人大族一樣,張議潮家族也是吐蕃征服者籠絡的物件。張議潮的父親張謙逸的一生都生活在吐蕃時期。【敕河西節度兵部尚書張公德政之碑】記載:

「河洛沸騰,……並南蕃之化……賜部落之名,占行軍之額。由是形遵辮發,體美織皮,左衽束身,垂肱跪膝。祖宗銜怨,含恨百年,未遇高風,申屈無路。」

從碑文可以看出,張謙逸曾任職於吐蕃當局,「賜部落之名,占行軍之額」說明,他在吐蕃時期曾擔任部落使。後來,張謙逸榮升吐蕃沙州大都督之職。大都督是吐蕃統治下其他民族所能擔任的最高官職,相當於唐朝的沙州刺史。這位張大都督曾得到吐蕃朝廷的召見,千裏迢迢前往邏些 今拉薩 。可惜因為高原反應或是水土不服的關系,張謙逸病死在了召見的路上,而張議潮返回了敦煌。依照吐蕃任官的傳統,張議潮可能繼承了他父親的職位,成為沙州大都督。

作為吐蕃的官員,張議潮的成長軌跡不能不受到家庭和社會環境的影響。吐蕃崇信佛教,除了派遣官吏統治沙州並重用當地的世族豪紳外,也派遣大德僧人前往管治沙州的僧民。在教育方面,吐蕃當局取締了原有的官私學校,由寺院承擔傳播文化知識的職能。吐蕃當局還大力剃度僧尼,廣建寺廟,大鑿佛窟,使河西一帶的佛教勢力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張謙逸就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現存的敦煌文書裏就有這方面的證據。譬如【大乘無量壽經】背題:「張謙逸書。」【般若心經】則尾題:

「弟子張謙□(逸)為亡妣皇甫氏寫觀音經一卷、多心經一卷。」

唐般若心經。來源/敦煌博物館

而張議潮從小在敦煌的寺學讀書,兼通藏、漢文,也成為一名虔誠的佛教徒。敦煌文書【無名歌】末題「未年三月廿五日學生張議潮寫」,未年指乙未年,即公元815年,那年張議 潮17歲,在寺學讀書。

在這首【無名歌】裏,人們可以窺見年少的張議潮的一些思想:

「天下沸騰積年歲,米到千錢人失計。附郭種得二頃田,磨折不充十一稅。……舞女庭前厭酒肉,不知百姓餓眠宿。君不見城外空墻框,將軍只是栽花竹。君看城外恓惶處,段段芋花如柳絮。海燕銜泥欲作巢,空堂無人卻飛去。」

「十一稅」是吐蕃統治時期才有的稅制,顯然這首【無名歌】描繪的是吐蕃占領下的沙州民不聊生的景象。物價高漲,米賣到「千錢」的高價,二頃田地收的糧食尚不能交上奴隸主的高額稅收。一方面,奴隸主們整天喝酒吃肉,觀看舞女在庭前跳舞;另一方面,老百姓漂泊在外,在饑餓中倒下。作為吐蕃統治的親歷者,張議潮本人有感於當時民不聊生、百業雕敝的景象,深深同情百姓疾苦,青少年時就有了改變現實的誌願。【張淮深碑】記載,張議潮「論兵講劍,蘊習武經。得孫吳 (武) 、白起之精見,韜鈐之骨髓」。在以後的歲月裏,張議潮一直耐心等待著改變現實的機會。

幸好,歷史終於給了他一個時機。唐武宗會昌元年 (公元841年) ,吐蕃佞佛的赤祖德贊被殺,其「嗜酒喜肉,兇悖少恩」又反佛的四哥朗達瑪繼位。朗達瑪大肆反佛,連文成公主都被宣稱為「羅剎」 (惡魔之意) 。這就造成了吐蕃統治集團內部的分裂與爭鬥。朗達瑪一死,吐蕃內亂爆發,張議潮「知吐蕃之運盡。誓心歸國,決意無疑」,下定決心,以武力 推翻吐蕃統治,於是「陰結豪傑,謀自拔歸唐」!

* 本文系「國家人文歷史」獨家稿件,歡迎讀者轉發朋友圈。

END

作者 | 郭曄旻

編輯 | 胡心雅 鄭美玲(實習)

校對 | 李棟

國歷好物

足不出戶暢讀

【國家人文歷史】雜誌

點選下方圖片或

長按下方圖片辨識二維碼

把歷史私教裝進口袋裏

「在看」的永遠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