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碼農

30年前的 IDE 長啥樣?

2024-05-18碼農

來源丨網路

當談到 30 年前的整合式開發環境 (IDE),純文本模式大行其道。在 20 世紀 80 年代末 / 90 年代初,DOS 作業系統上的 IDE 都是 基於文本使用者介面 (TUI) 。這些 IDE 雖然沒有圖形界面,但卻提供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功能,讓程式設計師們能夠進行編碼、編譯和偵錯他們的程式。

比如 MS-DOS 內建的編輯器 EDIT.COM。這是一個全螢幕 TUI 編輯器,提供了選單欄、對話方塊、狀態列等功能。雖然不太適合編碼,但它展示了當時的技術水平。

另一個經典的 IDE 是 Borland Turbo 系列,比如 Turbo C++。這些 IDE 提供了語法高亮、編譯器整合、偵錯程式、計畫管理等功能,甚至還有完整的參考手冊。這些功能在當時來說非常先進,讓程式設計師們能夠在沒有互聯網的情況下完成整個開發過程。

(語法高亮)

(整合編譯器和診斷)

(整合計畫和構建系統管理)

(包含斷點、堆疊跟蹤等功能的偵錯程式)

(完整的使用手冊)

有人表示,Bordland 在當時出品的 IDE 確實十分驚艷,但在使用 Bordland Turbo C++ 一段時間後,眼睛都要被亮瞎了……

與此同時,Linux 上的 IDE 並不如 DOS 上的 IDE 那麽成熟。雖然也有一些文本模式的程式,比如 Vim 和 Emacs,但它們並不像 Borland Turbo 系列那樣提供完整的整合式開發環境。這導致了在當時許多程式設計師還是更傾向於使用 DOS 上的 IDE 進行開發。

本文分享自OSC開源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