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職場

新時代的城市基層治理,如何走好群眾路線?

2024-06-04職場


【群眾的時代:社會轉型期的城市基層治理】 限時特惠包郵 42 原價¥69 ), 2024年6月13日活動結束。

原子化的社會為現代城市人帶來了高度的自由,但人人又似乎都在擦肩而過的都市社群中漫遊。對於要構築的理想化的社群治理共同體,群眾有點盼望,又有點疏離。用學者項飈的話說,處在現代城市生活中的我們, 「附近」消失了。每個人都成了孤立的個體,甚至冷漠的個體,而我們的基層組織想伸出手,卻有點抓不住。「幹部幹,群眾看」便集中體現了基層治理中幹群關系疏離的狀態,而這也意味著基層社會喪失了自我組織能力。

城市社群作為一個高度原子化的社群,基層幹部經常既找不到可以動員的群眾,也缺乏組織群眾的方法。群眾在哪裏,如何組織群眾,德福這本書基於全國多個地區城市社群治理的調研,為我們提供了找回群眾和組織群眾的重要思路。

城市社群型別多樣,但整體而言,大多屬於陌生人的社會,社群開放性高,人員流動性較強,鄰裏之間都不熟悉。相比於基於血緣地緣高度聯結的熟人社會,陌生人社會由於居民之間缺乏有效聯結的紐帶,社會資本薄弱,不僅自發合作的成本高,而且難度非常大,這是城市社群治理的社會基礎。缺乏社會資本的社群治理,意味著禮俗社會的規則無法發揮效用,既不能形成對社群治理中積極分子的社會性激勵,也難以對社群中不遵守規範人員進行社會性懲罰。如此一來,社群治理遭遇各種亂象,必然陷入 「看的人多,說的人少,幹的人更是寥寥」的怪圈,即出現所謂的「社會失靈」。

長期以來,行政包攬是社會失靈的習慣性回應,即透過行政內部的壓力傳導和強動員來回應和解決社會問題,但面對範圍廣且瑣碎的社群治理事務,行政包攬必然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容易導致行政有效而治理無效。德福認為,有效的辦法便是把 「群眾」組織起來,將社會組織起來。

「群眾」組織起來,首要是辨識出關鍵群體,讓陌生人社群中的一部份人先熟悉起來。這一關鍵群體包括公職人員群體、在職黨員、居民領袖等。公職人員群體、在職黨員可以稱為體制性社會資本,這一群體透過體制內自我動員,可以形成社群治理的重要力量。

目前,許多城市都推出了在職黨員雙報到的政策,這為啟用體制內社會資本提供了制度保障。過去三年,公職人員群體、在職黨員的就地下沈,不僅幫基層社群渡過了難關,更有效實作了公職人員、在職黨員的社群化,即社群身份對公職人員和在職黨員的再造。不過,我們也要看到,在職黨員回社群報到政策並不必然實作體制性社會資本的生產,相反,我們更多時候看到的是基層組織的形式主義應對。比如,許多社群黨組織總是千篇一律地組織在職黨員開展撿垃圾活動,造成在職黨員的反感,進而使他們逐漸喪失了參與社群治理的積極性。因此,啟用公職人員、在職黨員實作身份社群化的關鍵是要將其特長與治理需求結合起來,充分發揮這些寶貴的人力資源,比如參與業委會,做樓棟長,充當積極分子、意見領袖等,才可能帶動身邊的群眾重建生活中的 「附近」。

除了在職黨員這一關鍵群體之外,活躍於社群中的一些居民社會組織領袖也是社群治理的關鍵力量。總體來看,城市社群居民社會組織的數量在不斷增長,雖然以自娛自樂消遣為主的趣緣類居民社會組織占據主導,但誌願服務類、環境衛生類、糾紛調解類、居民自治類等具有治理性意義的社會組織也在不斷增多,成為社群治理的重要紐帶。不過,無論哪種居民社會組織,其領袖通常具備較好的群眾基礎,有一些專長,有熱心,也可能有一定的公益心。即便是自益性較強的趣緣性組織,透過積極引導,也可能實作從自益向他益的轉變,成為聯系群眾、組織群眾的橋梁紐帶,成為傳遞正能量、維持社群公共秩序的重要抓手。

「群眾」組織起來,需要透過資源輸入啟用居民自治,讓居民成為社群治理的參與者。當前,伴隨著城市社會治理的重心不斷下沈,基層治理的資金、資源也在不斷增多,比如許多城市都為社群提供了相對穩定的群眾服務專項經費、社群公益金等,為基層社群治理提供了重要保障。成都等地也形成了一些資源輸入啟用自治的典型做法,但總體而言,多數地區基層治理中社群資金資源的分配與使用並不理想。

一些地方依然持行政包攬的思維,資金資源的使用從分配、決策、監督到評價完全是政府行為,政府雖然高效,卻與群眾無關。群眾不僅成為看客,而且可能成為公共治理中的 「釘子戶」。另一些地方則是行政甩包,透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讓社會組織動員群眾,為群眾提供服務,但並未實作社會組織嵌入社群治理的預期效果。相反,基層組織卻因此喪失了群眾工作能力,基層組織與群眾的關系越來越遠。

資源輸入啟用居民自治,意味著每次資源的輸入,從決策、監督到評價都是一次啟用社群居民自治的契機。讓群眾參與討論和決定一些社群公共性的事務,才能塑造社群居民參與的主體性。基層組織不能有怕麻煩的心理,把群眾的各種需求都簡化成服務需要,並用服務替代組織。群眾工作本身是一項過程性的工作,在過程中產生幹部與群眾之間的聯結關系。在這個意義上,群眾工作的過程重於具體的結果,基層服務不能替代基層組織過程。

「群眾」組織起來,不能用訴求表達替代群眾參與,而是要讓群眾協力解決社群小事。許多地方近年來都大大增強了居民的訴求表達渠道,比如透過 12345市民服務熱線快速反映,動員群眾成為問題發現者、訴求提出者和效果評價者。但是,訴求有公私之分,有輕重緩急,有大事、小事和私事,基層組織需要將註意力和資源分配到提升群眾的自我組織能力上,回應群眾自我組織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而非過多介入群眾自己可以辦好的具體小事。

群眾訴求表達不能替代群眾參與,意味著訴求表達僅僅是一種表層性的形式參與,基層組織更多地作為協助群眾協力解決小事的倡導者和資源連結者。基層組織需要做到到位而不越位,更多增強群眾的公共責任,形成大事、小事、私事的合理邊界。把群眾組織起來主要是解決大事和私事之間的一家一戶辦不了、辦不好、辦不起來、不經濟的小事,如此一來,基層治理才能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總而言之,把 「群眾」組織起來,本質是在新時期找回黨的群眾路線,紮根基層組織社會,提高基層組織社會的能力。讓群眾做群眾的工作,讓群眾解決群眾的問題,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的建設才得以成為可能。

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的重要任務,基層治理能力提升的關鍵並非一定要不斷地推陳出新。相反,很多時候需要下的依然是慢功夫,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挖掘一個個積極分子,建立一個個組織,開一次次討論會,如此方能久久為功實作基層常規治理能力的提升。

基層治理如此,學術研究也如是。為了理解城市社群治理和城市社會的性質,德福近十年來一直用腳步丈量中國的城市社群,他的足跡遍布大半個中國,尋訪不同城市各種型別的社群,調研時間超過了 1000天。他紮根一線調研,積累了大量論文、隨筆和報告。這本書是他繼【治城:中國城市及社群治理探微】之後形成的又一重要成果,而且秉承華中鄉土派的學術風格,強調田野的靈感、野性的思維和直白的文風。經驗的鮮活躍然紙上,卻不乏社會的洞察力與思想的穿透力。

德福是我從碩士到博士一直並肩作戰的同學,早年我們都在關註鄉村社會和鄉村治理,而後期也都從鄉村治理拓展到城市治理。不過,他不僅比我轉型早,而且已經在城市研究的道路上走得更實,邁得更遠。相比於鄉村研究,城市研究更多受到西方理論的影響,而從這本書可以看出,立足於中國國情與實踐本位,他已經形成了諸多獨特的見解,甚至一定程度上破除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論觀點。

是為序,文中的洞見留待與讀者共鑒。

2023年4月7日於北京工業大學文法學部

本書按照議題分為六個部份,分別為黨建引領、社群治理、業主自治、城市治理、城鄉交錯、對話 「新社群時代」。

內容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對社群治理的最新基層實踐的呈現,如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共同體、治理下沈等,二是提出了若幹具有原創性的思考,如社群性公德、人格化自治、新社群生活等。如黨建引領部份關註了近年來城市社群治理最重要的創新實踐,探討了基層黨建如何與陌生人社會相融合,黨建如何轉化為治理績效等問題;社群治理部份關註到城市基層若幹重要治理現象和地方實踐,比如治理下沈、三事分流、文明城市建立等,提出了社群性公德、人格化自治等重要的創新性思考;城鄉交錯部份則聚焦都市與鄉村結合和過渡地帶這一特殊社會地理空間的若幹問題,探討了城鄉交錯地帶的治理特點,並對當前各地正在推進的郊區新城問題闡述了看法。

圖書是 32開本,軟殼平裝,護封設計,內頁采用80g純質紙,排版簡潔大方,正文字號較大,能提供舒適的閱讀體驗。

版式:阿北

以上內容包含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