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職場

一個關於豬如何融入中國文化血脈的故事

2024-06-04職場


【有豕白蹢: 中國古代家豬的考古研究】 限時特惠包郵 68.8 原價¥128 ), 2024年6月13日活動結束。

呂鵬博士給我送來他著寫的【有豕白蹢:中國古代家豬的考古研究】這本書的文稿,希望我給這本書寫一個序,我欣然應承。

這本書從起源、技術、用途和習俗等四個維度全景展示豬在中國古代社會的價值和意義,思路和方法上嘗試打通考古學和歷史學的學科壁壘,揭示家豬深刻地影響甚至改變了中國乃至世界的歷史。我認為這本書的看點有四:

第一,這是一個關於中國家豬起源和早期發展的故事。本書在系統介紹如何套用動物考古的理論和方法開展家豬研究的基礎上,闡釋了中國先民獨立馴化和飼養家豬的歷史。距今 1 萬年前,中國先民最先馴化的家養動物是狗,農業開始萌芽;到了距今 9000 年前,以河南舞陽賈湖遺址為代表的華北地區的史前先民成功地馴化了野豬,或因肉食之需,或為宴饗( xiǎng )之用,或成祭祀之牲 —— 中國家豬馴化的起源之路各有特色;原始農業助推了家豬飼養業的發展,中國古代社會以農為本的思想由來已久;家豬迅速在中國境內擴張了版圖,並隨著人群的流動和遷徙向東亞、東北亞和東南亞地區擴散,中國家豬在世界家豬史上占據重要的地位。

第二,這是一個關於中國家豬飼養技術史的故事。家豬飼養技術是中國古代重要科技發明創造之一,具有深遠的世界性影響,放養與圈養、閹割和選育、飼料及選用等技術手段造就了中國當今的家豬品種。中國家豬飼養技術在仰韶文化時期產生了第一次變革,圈養和閹割技術出現,各地以農作物副產品餵養豬的行為趨於成熟,技術進步推動了家豬品種的南北分化。借助於考古、文獻和科技考古研究成果,本書展示了歷朝歷代養豬技術的進步,並指出這是中國家豬飼養業發展的幕後推手。

第三,這是一個關於家豬資源利用史的故事。豬在中國古代社會中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豬肉是肉食來源,豬糞可以肥田,豬皮和豬鬃有著廣泛的實用價值,此外,豬還可以在醫藥領域大顯身手。家豬是一座移動的肉食庫,中國古代的 肉食者 素食者 不僅是一種飲食理念,更是橫亙在人們面前的階層和地位的鴻溝,豬肉在時間洪流之中幾經興衰,終於在當今成為中國人的國民肉食。 六畜豬為首 ,早在新中國建立之初,毛主席就高瞻遠矚地指出豬在肉食來源、以肥養田、油料生產、制革工業、毛紡工業、化學工業和出口物資等方面能夠發揮的重要 作用。當我們穿越時空,看到那些被我們忽視的歷史細節(如:中國豬鬃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做出的貢獻)和時代訊息(如: 2022 年全球首例豬心臟移植人類手術)時,我們用任何語言去稱贊豬為人類所做出的貢獻都不為過。

第四,這是一個關於豬如何融入中國文化血脈的故事。豬具有更為深遠的儀式性用途和文化內涵,它是祭牲和祭器,是禮制的標誌,是龍的原型和十二生肖之一,是家庭富足的象征,是藝術創造的源泉。美術考古與動物考古屬於不同的研究方向,他嘗試透過動物考古的視野去解讀豬形文物,借此解讀人類飼養和利用家豬的史實以及人類的精神和藝術訴求。

總之,在呂鵬看來,動物考古不僅僅是研究方法上的將今論古,更有研究意義上的以古鑒今。為學之道,當為當今時代發聲,面對諸如保護 豬芯片 、如何化解養殖業的環境汙染等時代命題,人類可以從歷史中汲取經驗和智慧,中國先民形成的變廢為寶的飼料開發、廢物迴圈的養殖模式、關愛式的飼養管理等體現了高超的畜牧養殖智慧,本書對家豬的飼養技術史進行了較為系統的梳理,體現了作者對中國畜牧遺產進行活態傳承的理念。

讀完這本關於家豬的專著,獲益匪淺。裏面提到的起源、技術、用途和習俗等四個方面的內容、價值和意義,值得認真思考。由家豬這個家養動物我還想到了其他的家養動物,比如六畜中的其他五畜:牛、羊、馬、雞、狗等。圍繞這些主要的家養動物,我們同樣可以用研究家豬的思路和方法開展同類的研究。具體研究的物件不同,那些動物實際發揮的作用不同,在漫長的歷史行程中跟古人的關系不同,透過認真的研究,一定可以圍繞這些家養動物分別講述豐富多彩的故事。另外,除六畜之外,還有駱駝、驢等,除哺乳綱和鳥綱之外,還有魚綱。真正要把這些都做好的話,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是巨大的。任重而道遠,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刻苦鉆研,奮力前行。

袁靖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

圖書為硬殼精裝, 32 開本,內頁采用純質紙,紙質柔和,不易造成視覺疲勞。適讀年齡 18 +

版式:阿北

以上內容包含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