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辦公

「新型朋友圈」正在流行:當一個人,開始長期不發朋友圈,要恭喜了!

2024-02-17辦公

你好,我是小智。

你的微信朋友圈,也出現故障了嗎?

前幾天,一位網友發帖稱:

自己發了一條「僅自己可見」的朋友圈。

但沒想到,很快就有朋友私聊她:「又偷偷發朋友圈了?」

那一刻,她心跳漏了一拍,以為是自己不小心點錯了。

可再三檢查後,她確定自己發的是「私密狀態」。

於是,她又小心翼翼反問朋友,為什麽說「又?偷偷?」。

朋友回復她:

「看朋友圈有紅點,顯示是她的頭像,但點進去什麽也看不到。」

貼文發出後,#微信私密朋友圈有bug#的話題,迅速登上了熱搜第一。

下面的評論區炸開了鍋,大家驚恐萬分:

「有點害怕」;

「最擔心的事發生了……」;

「被看到我會發瘋」。

更有不少人評論,之前就發現了這個問題,還以為是別人發了朋友圈後又刪掉了,所以自己才看不見。

很快,微信團隊也公開致歉,並回應此bug已徹底修復。

不知從什麽時候起,我們似乎集體陷入一種困境:

在朋友圈坦率地按下發送按鈕,越來越難了。

甚至還流行起一種新的發朋友圈方式:

先私密發送,過一段時間再公開。

用這樣的方式,記錄自己的生活,又給真正關心自己的人偷偷留了一扇窗。

為什麽年齡越大,分享欲卻越來越低了?

理由或許有千百種,但十點君覺得,最後原因恐怕殊途同歸。

成為社會人後

連發朋友圈都覺得累

亞里斯多德說,從本質上講,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

所以我們不可避免的,會陷入人際關系的旋渦。

年輕時朋友圈分享得風生水起。

可進入社會以後,有了上下級,有了客戶,有了同事,還有很多半熟不熟的陌生人。

當工作和生活融為一體,人多了,嘴也雜了。

你發自己加班的照片,有人會覺得你是想在老板面前表現;

你發自己吃喝玩樂的照片,領導可能會覺得你工作不飽和;

你記錄自己開心或者特別時刻,買房、買車、孩子優秀什麽的,又會被人當成在炫耀;

就連你發宣泄情緒的負能量,還會被人教育不要無病而呻。

用句不太恰當的形容,那種感覺就像是:

在自己地盤上做事,還得看別人眼色。

所以最後,所有想說的話,吃過的食物,見過的風景,都無一例外咽回了肚子。

分享欲,歸零。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斷言:一切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系。

大抵如此。

說白了,人在每一個階段,都有每一個階段的活法。

當你經歷得越多,內心受到的框限就越多,分享的壁壘也會越來越高。

發朋友圈也就從一件自然而然的事,變成了一件需要更多勇氣和決心的事情。

再加上站在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各有各的苦,各有各的壓力。

人在咬緊牙關的時候,是很難說話的。

少發或者不發朋友圈,有時不止是低調,也是一個人最大的體面。

患得患失的情緒

消磨了發朋友圈的動力

朋友小美以前也是一個經常發朋友圈的人,一禮拜至少兩三條。

但最近半年,從一禮拜一條,變成半個月一條甚至都不發了。

一次閑聊中她坦言:

每次發朋友圈,都有一種偶像包袱。

一張照片要拍好多遍,姿勢和表情既要無可挑剔,又不顯得刻意;

文案字不能太多,要兼具內容和思量。

如果發出去5分鐘還沒有人點贊,她會各種猜想和焦慮:

是不是發的內容太矯情了?

是不是別人覺得自己在炫耀?

到後來,她就連出門的動力都變成,拍好看照片,發一組美美的朋友圈。

發出訊息後便不停重新整理手機,全然沒有享受旅途的心思,而是期待他人的點贊與誇獎。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過和小美一樣的經歷。

發個朋友圈,不僅要精心考慮九宮格排放順序,仔細斟酌文案裏的每一個字,甚至連釋出時間都有講究。

發完的那一刻,虛榮心達到頂端,而後開始陷入無盡的較勁中。

每個人都需要被外界關註,被別人認同,以此來滿足自己的存在感。

這是最正常不過的心理。

然而,當一個人過多依賴他人的看法和評價時,不可避免就會:

把朋友圈的評論和點贊數量和「我不好」聯系在一起。

這樣的觀念一旦形成,就很容易陷入患得患失的情緒裏,不斷內耗自己。

所以後來,小美決定放下對朋友圈的執念,嘗試一點點改變自己的心態。

認真讀書,認真散步,認真感受清晨的風、傍晚的太陽,也重新出發將自己的松弛放入這個世界。

她這才意識到,朋友圈裏的是風景,朋友圈外的才是人生。

關掉的不只是朋友圈

還有浮躁虛妄的世界

在網上刷到過一個貼文,博主討論了一個不少人糾結的問題:

要不要關閉朋友圈?

博主自述,有一段時間,她一開啟朋友圈整個人就非常焦慮。

一起畢業的同學已經買房又買車,她還在為下個月的房租焦頭爛額;

同期做短視訊的同行又出爆款了,她的稿子第三次被客戶打回了;

又一個朋友官宣二胎,而她還在面對父母的催婚……

看到大家的生活都在閃閃發光,她覺得自己很失敗很受挫:

明明大家都是同齡人,以前上學成績甚至沒有自己好,為什麽現在都過得比自己好?

說實話,這樣的情緒每個人或許多少都有過。

看著朋友圈裏的光鮮亮麗,再看看一事無成的自己,和眼前平庸的日子,真的很難不受影響。

畢竟人的痛苦來源之一就在於,跟別人比較。

就連北大才女李雪琴也沒不例外。

在一檔節目裏李雪琴談到,以前的她看到朋友圈裏同齡人又錄了什麽節目,拍了什麽戲,也會自我懷疑。

但其實,沒有誰的生活不辛苦。

只是用心經營朋友圈的人,總是擅長展示自己光鮮亮麗的一面。

但對於旁觀者而言,如果自身內核不穩的話,就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眼裏只看得到別人的光芒。

於是越來越多人選擇關閉朋友圈,與浮躁虛妄的世界隔絕,也讓自己靜下心來專註於自己的生活,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

也許將來有一天,她們還會重新開啟。

而那時的她們,已經足夠強大,足夠自信,坦然接受自己的一切。

世上沒有那麽多感同身受

只有冷暖自知

資訊時代,微信改變了我們的溝通方式,也拉近了我們的社交距離。

很多人一開始發朋友圈,也是沖著分享生活、發表想法,希望透過發表的內容與朋友們創造社交連結。

只是人生很多時候其實是孤獨的,有些甜註定無法分享,有些苦必須自己去嘗。

想起有位朋友,因為工作需要經常會采訪一些行業的前輩,有時活動結束後也會發幾張合影,分享自己的收獲。

有一次她發了自己搬新家的朋友圈,沒想到第二天就有人在背後議論她:

「認識的人多就是好,怪不得這麽快就能買房」。

但這些人不知道的是,為了攢錢買房,她無數次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通宵加班,買完了房又到處出差,忙著掙錢還貸款。

但這就是朋友圈的現實,表面互捧,背地詆毀。

世上哪有那麽多感同身受。

你分享自己的幸福,可能會成為別人惱火和仇視的原罪。

你訴說自己的不幸,他們更不會主動去理解,不在你身上撒鹽的已經算得上是「善意」。

所以,越來越多人開始意識到:

我們沒必要在朋友圈展示自己今天吃了什麽大餐,去了哪裏旅行。

也不必炫耀自己的孩子有多優秀,自己的工作得到了晉升,老公又換了新車……

沒必要讓所有人知道真實你的人,因為很少有人會真的關心你。

如果有,很多也只是好奇和窺探罷了。

比起分享朋友圈,不如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收窄自己的表達面積。

你不需要所有的人都知道你過得很好,你真的過得很好才最重要。

無論如何

認真過好自己的生活

才是最重要的

有人說,不發朋友圈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人漸漸成熟的過程。

先是每天有分享不完的藍天白雲、一蔬一飯,緊接著那種激情、澎湃、興奮的感覺逐漸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害怕被凝視,擔心被解讀,各式各樣的標簽、分組越來越多。

直到最後將自己的生活和情緒,徹底隱藏起來,索然無味銷聲匿跡。

我也承認,我也是朋友圈中「沈默的大多數」。

除了偶爾分享自己的文章,轉發公司新活動、新計畫,基本成為生活的傾聽者。

但不發歸不發,我不反感別人發,甚至還挺佩服那些一直在朋友圈活躍,記錄著樸實又精彩的生活的人。

我有一位讀者,四十多歲了,每月會發15條朋友圈。

有時候是記錄生活、記錄心情,有時候是拍照片做視訊,很真實也很熱情,每條朋友圈都飽含了對生活的熱愛,大大方方展示自己的情緒。

也許在有的人看來這是一種炫耀打擾。

但我相信,更多的是和我一樣欣賞她的人。

多麽鮮活,多麽勇敢,多麽積極,多麽自由。

也正是還有這樣的人圍繞在我們的朋友圈,讓我們日益枯燥乏味的生活裏,變得靈動有趣起來。

正如她的個人簡介:「這是一個美好的私人紀念館。」

有人曾這樣形容自己的朋友圈:

「朋友圈就像是自己的房子一樣,每一條內容都是室內設計,我只要我的房子好看,不需要人人都來參觀我的房子。」

說到底,我們來這個世界是來體驗生活的,不是來演繹完美的。

不發朋友圈,是為了沈下心來過好眼前的生活。

發朋友圈,也是為了呈現每個當下的鮮活。

沒事的時候翻看以前那些零散而又美好的記錄,回憶我們,如何在短暫又漫長的一生裏,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無論如何,我們的最終目的 ,是經營好自己的生活。

只要能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那就夠了。

寫在最後

最近有讀者留言說,收不到我的文章了,大家都很著急。

我才發現,微信公眾號又又又改版了,如果沒 ☆星標☆ 就容易錯過。

星標公眾號後,更新能及時收到,為了不讓我們走散,提醒大家盡快 ☆星標☆ office研習社

©作者:十點小嗲。來源:十點讀書(ID: duhao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