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 界 導 讀 :「每一塊鋼鐵裏,都隱藏著一個國家興衰的秘密。」
2024年6月30日2時10分, 江蘇沙鋼集團 創始人、董事局主席沈文榮先生,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78歲。
有著「中國卡耐基」「鋼鐵沙皇」之譽的沈文榮是中國鋼鐵業最硬核的實幹變革家。
40年來,全身心專註於鋼鐵業的他,重新整理了中國與世界鋼鐵業的諸多紀錄,也是中國最早幹進世界500強的民營企業家。
1
「鋼鐵沙皇」
「投資不過山海關。」
有人不信這個邪。
2017年9月12日,2016年初就開始連續債務違約、進入破產重組程式的 東北特鋼集團 迎來了它的救世主——江蘇沙鋼集團老板沈文榮。
東北特鋼是中國國防軍工、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領域使用特殊鋼材料的生產研發基地,也是特殊鋼行業的龍頭企業,但因經營不善陷入困境。想當這樣一家企業的「救世主」,沒有過硬的實力是不可能的。
在2009年的世界500強榜單上,只有一家中國民營企業入榜:來自江蘇張家港的沙鋼集團。
此後,國內鋼鐵業遭遇過剩、內卷、經濟周期等一系列挑戰,但沙鋼的名字卻一直在世界500強的榜單上,而且越站越高,到2017年,它在榜單的名次已從當初的第444位元上升到第365位。
而在2017年世界鋼鐵協會的統計中,沙鋼則以3300萬噸的粗鋼產量排名世界第六位, 也是唯一進入世界鋼鐵10強的中國民企。
▲2017世界鋼鐵協會統計數據
這就是沈文榮的實力,但卻不是他實力的全部。真正讓同行刮目相看,也敬仰和敬畏的是, 即便在行業最低迷甚至集體虧損的時期,他依然能夠賺錢,甚至賺大錢。
2015年中鋼協會員企業虧損面高達50.5%,虧損總額超過645億元,但沈文榮的沙鋼依然獲得了18.9億元的凈利潤。2016年,沙鋼既定的經營目標是實作利潤40億元,但最終實作了利潤50.51億元。
更鮮明的對比還包括,沈文榮一路向上的過程中,眾多曾經風雲的民營鋼鐵大佬都紛紛沈沙折戟。
曾經醞釀出山西首富的 海鑫鋼鐵 幾近破產,同在江蘇、號稱「3年超寶鋼、5年趕浦項」的 鐵本 鋼鐵徹底告別舞台……
但沈文榮和他的沙鋼,卻在這個風雲巨變的行業, 始終如鋼鐵一般屹立不倒, 贏得了「鋼鐵沙皇」「中國卡耐基」等稱譽。
事實也證明,沈文榮的拯救是強有力的,沙鋼入主後,只用一年多時間,就讓東北特鋼扭虧為盈。
2
不強硬,做不了企業領導
22歲時,中專畢業的沈文榮來到蘇州沙洲縣錦豐軋花廠成為一名鉗工,這就是沙鋼的前身。
上世紀七十年代,蘇南大地冒出了大量作坊式小鋼廠。1975年,錦豐軋花廠自籌45萬元建了一座小型軋鋼車間,沈文榮是籌建人之一。
1983年鋼鐵廠與棉花加工廠分離時,沈文榮出任副廠長,並於第二年便扶正。
當時的沙鋼年產量不到1萬噸,產品卻有七八種。僅在本縣,沙鋼這樣的小作坊就有30多個。沈文榮想脫穎而出,唯一的辦法就是 「能人所不能」 。
仔細研究自己、同行與市場之後,沈文榮決定把握房地產開始起量的機會,主攻當時 大企業不屑做,小企業無法上規模 的窗框鋼。
憑借精準的市場定位,沙鋼的窗框鋼產品快速行銷,到80年代末,在國內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60%,成為這個領域絕對的龍頭。
從這個時期起,沈文榮就開始以三個特點聞名於沙鋼內外:
一是想得透,看得準。
當沈文榮決定砍掉其他產品,專攻窗框鋼之時,很多人都是反對的,因為一些被砍掉的產品銷量還不錯,有確定的生意可做,但窗框鋼到底能不能做出來,卻是未知數。
然而,他想得清楚,要上規模,得有過硬的產品,企業規模小,不可能同時做好多個產品,所以選擇最有可能突出重圍的,最終也賭對了。
一是超級勤奮。
直到沙鋼成為世界500強,他都保持一個習慣,不穿皮鞋,穿運動鞋。原因是「每天早上7點,雷打不動,我要到廠區轉一大圈,穿皮鞋怎麽受得了,就靠運動鞋!」
▲穿著運動鞋的沈文榮
一是作風強勢。
對那些不同意做窗框鋼的,他是能說服的說服,不能說服的也要執行,否則那就請你另謀高就。他說:
「不強硬,做不了企業領導」。
3
搬回德國鋼鐵廠
1988年,沈文榮再次作出重大決定,拿出積累的1億多家底,和香港永新公司合作,從英國比茲頓鋼廠,全套購買一條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75噸超高功率電爐煉鋼、連鑄、連軋短流程生產線,生產螺紋鋼。
這一次,包括冶金行業領導,專家學者都不看好他的想法,勸他要小心再小心。他自己也是差不多半個月輾轉反側,但最終還是決定幹,並且給持懷疑態度的同事們立下軍令狀:
「如果裝置買來了執行不了,就把它放在那裏辦成個展覽館,我自己去門口賣票,5分錢一張,讓同行都來學習沈文榮的教訓。」
兩年多的努力後,這條生產線順利投產,沙鋼與國際先進同行的技術差距一舉縮短20年。也就在此時,鄧小平南巡,中國經濟開啟嶄新篇章,準備好了的沙鋼再次勝利,不到3年就收回全部投資。
堅持到底的沈文榮,也因此創造一個中國鋼鐵業的新歷史。以至於冶金部領導視察之後,將其評價為中國冶金史上第三次革命的樣板,並屢屢對國內其他鋼廠強調:
「你們要搞通什麽是第三次革命,不必到國外亂跑,去看沙鋼就行了!」
▲1989年7月,中外合資張家港永新鋼鐵有限公司正式開工
嘗到這個甜頭後,從國外買生產線,成了沈文榮的慣用路數,也奠定了沙鋼在鋼鐵業的崛起。
1996年,沙鋼陸續買回美國、德國、瑞士等國家先進裝置,讓產鋼量突破了100萬噸。2002年,沈文榮把這一招法用到了最高境界:
以16億元從歐洲最大鋼鐵公司蒂森克虜伯公司(又名鳳凰)手中買下其子公司霍施鋼廠, 然後將這座位於萊因河畔的世界老牌鋼鐵工廠拆卸、打包、轉運,搬遷到了沙鋼總部,變成一座新的鋼鐵工廠。
這整個過程嘆為觀止,英國【金融時報】記者金奇(JamesKynge)在其【中國震撼世界:饑餓之國的崛起】一書中,這樣描述其情形:
「如今,這裏(蒂森克虜伯鋼廠)只剩下幾堆扭曲的廢鐵。我朝路邊一位身著工裝的男子走去,他正將一截巨大的金屬管道吊上卡車。我問管子往哪運,他伸直腰,然後說道:‘中國。’」
「所有裝置都用木條箱包裝,塞進貨櫃,裝船啟運。在長江的平坦沖積平原上,又嚴格按照在德國的樣子,一個螺絲也不差地把裝置重新組裝。」
「運走的裝置總重達25萬噸,外加40噸詳盡解釋重組過程的檔。」
透過這次25萬噸裝置,40噸檔,以及「就差沒把地灰掃回來」的「歐洲戰後歷史上最大的工業搬遷」,沈文榮只用150億投入,就建成了一個按行業慣例至少需要投入450億的年產650萬噸的煉鐵、煉鋼、連鑄、連軋計畫,也讓沙鋼實作了一個大跨越:
不僅把產能做到1000萬噸,也透過消化德國生產線,大幅提高技術水平,躋身國內一線鋼廠行列。
4
停不下來的擴張
不斷從國外引入生產線的同時,沈文榮也在企業發展機制上邁出步伐: 核心是推動沙鋼改制,成為更具企業家自主的現代企業。
1998年,沈文榮開始推動這一計劃,到2001年,沙鋼初步完成改制,公司股權結構變成,集體持股為25%、職工持股30%、領導層持股45%;其中沈文榮個人持股17%。2004年,沙鋼管理層繼續回購集體持股,沈文榮個人擁有的股份達到29.98%,成為沙鋼真正的大老板。
鋼鐵產業是規模經濟的典型代表,只有大,才能強。
因為這個特點,從國際到國內,鋼鐵業的發展史,幾乎就是一部收購兼並史,要麽不斷地吞並做大,要麽被更大的吞並。
也有人因此形容, 鋼鐵業是根本停不下來的產業。
作為行業老兵的沈文榮深知,要想不被吞掉,只有自己變強大,而且是快速強大,要快速強大,最好的辦法就是並購。
成為沙鋼真正的老板之後,沈文榮的「買買買」行為也升了級,從購買國外生產線升級到購買國內鋼鐵公司,主要是購買效率低下、規模不夠、已不能適應競爭的國有鋼鐵公司。
這一策略之下,沙鋼2006年並購了江蘇淮鋼特鋼;2007年並購了河南安陽永興鋼鐵;2008年接連並購了江蘇鑫瑞特鋼、江蘇永鋼集團;2010年並購了無錫錫興鋼鐵;2017年並購了東北特鋼……
也正是這一速度,推動沙鋼成為國內最大的鋼鐵民營企業,並率先登陸【財富】世界500強。
速度之外,沈文榮還創造了一個鋼鐵業的世界記錄: 是人類鋼鐵史上唯一只靠自力更生,而不是靠國家投入或上市融資,就用20多年時間45萬元起家,建成千萬噸鋼廠的人。
直到2009年進入世界500強,沙鋼都還主要靠自有資金與銀行借貸擴張發展。這裏面既有民營鋼鐵上市的困難,也有與國企競爭的憋屈。
換句話說,如果融資渠道更通暢,沈文榮的收購動作還會更大,他自己也曾多少有些無奈地表示:
「只要沙鋼有米塔爾(世界最大鋼鐵企業)1/2寬松的國際融資條件,我僅在中國收購,年產量就能達到1億噸。」
事實上,直到現在,沙鋼也都在尋求著並購的機會。
2023年,復星國際決定出售旗下的南鋼股份,沙鋼就是最積極的競購者,雖然最終被中信截胡,但其進一步擴張的姿態顯露無疑。
5
激進的不倒翁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加上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的內憂外患,讓沈文榮「防不勝防」,他說:「風浪真沒少見,可這種局面還是第一次遇到。」
但沙鋼挺過來了。
中間,沙鋼也時不時傳出被收編的訊息,但沈文榮咬牙堅持到最後。 「10個企業10個都倒了,我也只好倒了;如果10個中有兩個不倒,其中就有我。」
不但堅持到最後,沈文榮還借助隨後的「4萬億投資刺激」率先再進攻,攻上2500萬噸產能,攻上資本市場:
2011年4月,沙鋼透過旗下淮鋼特鋼收購*ST張銅的股權,將淮鋼特鋼借殼上市並更名為沙鋼股份(002075.SZ),進而在A股市場擁有了自己的上市公司和新的融資渠道。
隨後,鋼鐵行業進入「新常態」——上遊成本上升、下遊市場需求不足,產能過剩。在一個更長的寒冬中,沈文榮依然保持十足的樂觀,也依然是活得最好的鋼鐵老板。
活得好的關鍵,來自於效率。
「降低成本,搶占市場,開足馬力,只要控制好成本,利益自然就來了。」鋼鐵大王卡耐基早在100多年前就認識到了這一點,沈文榮則在實踐中不斷把成本控制做到新境界。
到並購東北特鋼之時,沙鋼集團本部鋼、材產量均超過2000萬噸,人均年產鋼接近1400噸,差不多是國內平均水平的兩倍,但沈文榮還不滿意。
沙鋼的效率來自於不斷地檢討,修正,解決問題。
沈文榮是解決問題的大師。「企業的經營發展遭遇某些問題時,在我們沒有找到解決辦法之前,我們應該怎麽做?」
他的回答是:「應時刻謹記: 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能得到解決,但也並非所有的問題都不能解決,我們可以先著手可以解決的部份, 而這個解決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提高的過程,就是為我們解決不能解決的部份提供想法和思路的過程。」
圍繞主業適度多元化就是沈文榮「過冬」的辦法。
鋼鐵業的黃金歲月,沈文榮曾有句名言: 如果你沒有在本行業做到中國第一,世界第一,就不要做企業事情。 鋼鐵業進入動蕩與低谷期後,沈文榮改變這個說法,換成了: 企業家要勇於推翻自己。
「先進的東西,我們要好好保護,落後的東西,要堅決否定。還有一些曾經做過的決定,不一定在現在還是正確的,我們要修正、調整、改變。」沈文榮說:
「對於企業家來說,等著別人來推翻你,幾乎是不可能的,你自身必須要有敢於否定自己的魄力。」
於是,2010年之後,沙鋼加速多元化步伐,先後投入數百億資金,發展了資源環境、貿易物流、金融產業、新材料、服務業等五大類非鋼鐵產業,為集團培育並形成了新的效益增長點,提升了集團的整體實力和綜合競爭力,實作了鋼鐵主業與非鋼產業相互支持、協同發展。
沈文榮常常被人稱為是「鋼癡」。
這個癡,是癡迷的癡,也是癡心妄想的癡。當初,癡迷鋼鐵的他,常常一出口就要做中國和世界第幾大,因而被一些人笑話癡心妄想。
但他就是用癡心,成就了妄想。
2010年,曾有記者問沈文榮什麽時候退休。他說,大概還幹5年吧,而且表示,退休之後,自己最想做的,還是鋼鐵,不生產和發展鋼鐵,就去研究鋼鐵。
但直到將大部份權力交給兒子、生於1979年的沙鋼現任董事長沈彬,沈文榮依然是只要在張家港,就天天上班、加班,滿心思撲在他鐘愛的鋼鐵事業上。
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曾有名言,「每一塊鋼鐵裏,都隱藏著一個國家興衰的秘密。」沈文榮則曾表示:
「我們這一代人的初心,就是希望祖國強大。一輩子從事鋼鐵行業,我希望能把這個行業做到世界最強。」
他說: 「一個人,吃喝玩樂混日子是幾十年,而盡可能為國家效力也是幾十年。這個幾十年,等到閉上眼睛的時候,要覺得沒有遺憾才行。」
據公開數據,2023年,沙鋼以4054萬噸粗鋼產量名列中國第四、全球第六,在國內僅次於中國寶武、鞍鋼集團與
河鋼集團
三家國企,繼續穩坐最大民營鋼鐵企業之位,同時也以427.84億美元營收,連續15年【財富】世界500強,排第348位元,15年累計提升近百個名次。
在這樣的成績上告別,沈文榮應該是沒有遺憾了。
投資 · 傳媒 · 創新
符合條件的企業
↓ 請掃描下方二維碼咨詢 ↓
關 於 本 文
作者:華商韜略
來源:華商韜略(ID:hstl8888)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創平台所有。
精 彩 文 章
1.
2.
3.
4.
5.
致力為讀者提供精彩、深度、有料的商業財經內容
為企業提供全媒體品牌策劃、內容創作、推廣傳播
Hi,U can also follow us
出品 | 商界傳媒內容編輯部
投稿/合作/爆料 聯系微信:JEFF_MAIN
你再主動一點點 我們就有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