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情感

没空休息的中年人,正在被「怪病」缠住

2024-06-17情感

最近,十点君的朋友青子生了场「怪病」。

有天晚上,她加完班深夜爬上床时突然眼前一黑,紧接着就是一阵强烈的心悸。

因为症状来得突然,青子第二天火速挂了心脏内科,想看看自己的心脏出了什么问题。

谁知,当把心电图和心脏彩超都做了一遍后,医生却和她说:

「你没事,少熬点夜就好了。」

青子半信半疑,觉得大概是自己最近休息不够,多休息一下就会没事了。

结果没两天,她就又发病了。

一天工作日下午,青子突然明显的心悸、头晕、全身发麻、喘不上来气。

严重到已经无法继续工作。

「那时候我感觉自己如果站起来,下一秒就会晕倒」。

随后,她被同事送去了医院。

这次,她还做了24小时监测的心电图。

然而,当结果出来后,医生说的还是那句:

「你没事,回家休息吧。」

「明明身体很不舒服,但就是查不出问题,真的太折磨人了。」

既然求医无门,只能选择「自救」。

于是青子回家后,在网上搜索了很多资料,看到很多相关症状后,她开始意识到:

自己大概是得了「慢性疲劳综合征」了。

尽管每个人都会有累的时候,但「慢性疲劳综合征」却是一种在医学上被确诊的病。

这种病往往没有器质性病变,但会伴随极度疲劳且反复发作。

既会有抑郁、焦虑、情绪不稳等心理症状,也会有头晕头痛、低烧、记忆力和体力下降等躯体症状。

所以患上这种病的人,大多体检都查不出问题,但就是觉得「身体不舒服」。

青子在得病前,已经过了1年斜杠青年的生活。

白天她在公司上班,晚上回家则要做自媒体副业。

除了睡觉几乎都在工作的生活,不仅大量地消耗了她的脑力,还剥夺了她休息回血的时间。

青子的大脑就像是个过度运转的机器,全天飞着各种各样的想法,完全无法放空。

这也导致了她持续性的头痛,记忆力和体力的衰退,爬两层楼梯就会喘,晚上越来越难入睡。

就算睡着了,也很容易醒来,睡眠质量很差。

但即便如此,她依然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在工作和身体中,选择了工作。

「身体没有大事,我扛一扛就好了。」

青子的故事并非个例。

事实上,生活中被「慢性疲劳」困扰的人还有很多。

有网友说,她最开始出现的症状是睡眠障碍和腿疼。

原本以为是生活压力大,她就去大自然里徒步。

谁知,她发现自己的体力远不如以前。

「我原本就有运动习惯,体力不错,但这次徒步却莫名很吃力。」

后来因为工作压力变大,她逐渐从腿麻发展成腿疼,开始无法正常走路。

吃东西容易拉肚子,频繁感冒发烧,并且整晚整晚地睡不着觉。

但把骨科、免疫科都检查了一遍,医生却说她「没问题」。

到最后,还是靠她在美国医学院的老师,才确诊了「慢性疲劳综合征」。

「以前以为累只是一种感受。

现在才知道,原来累真的可以是一种病。」

当然啦,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因为疲劳,严重到有躯体现象。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如今压力骤增的大环境下,「慢性疲劳」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时代病」。

相信下面这些症状,很多人都不陌生:

「长期头昏、乏力、耳鸣、胸闷,体力下降。」

「不工作的时候,也停不下来地想工作上的事。」

「休息时,只想躺着,但躺了一天还是觉得累。」

「大脑一思考就累,就算不思考,去刷短视频也累。」

「很困,但就是怎么都睡不着」。

如果这些症状持续了半年以上,那么你就可能患上了「慢性疲劳」。

图片来源微博@央视网

生病不可怕,但可怕的是这种病「不被看见」。

网友鹤仔曾分享过她的故事。

最早觉察到自己的不对劲,是她发现自己总是不自觉地劳累和身体疼痛。

「我做饭时切完半根萝卜,已经累的不行了。」

后来,疲惫渐渐发展为反复生病。

明明最初只是小感冒,却又突然高烧不退。

鹤仔看遍了中医西医,但得到的结果都是:

「你没事,多休息就好了。」

她也吃了中药补气血,还吃抗抑郁的药调整心理,但都没什么用。

「我就像是电量耗尽的电池,别人睡一觉就能充满电,但我却怎么都充不进去电。」

除了身体上的痛苦得不到缓解外,心理上的压力也因亲友们的不理解而加剧。

「谁活着不累啊,但大家不都这么过来了吗?」

「你就是太懒了,要是多运动,肯定很快就好了。」

「你没事,放轻松,好好睡觉,多喝水,多休息就好了。」

这些话让鹤仔很绝望:

「我就像是一个溺水的人,不论怎么挣扎,别人都觉得你‘并无大碍’」。

后来,鹤仔还报名参加了一个「心理疗愈团队」。

原本以为在这里,她能找到共鸣与理解。

谁知一个病友却说:

「其实你没病,只是你相信自己有病,身体才会一直糟糕。」

这番话,让鹤仔陷入更深的孤独:

「我的确身体不舒服,但她却把一切归因给我的意志。

如果连处境相似的病友都无法理解我,其他人就更不可能了。」

你们看。

患有「慢性疲劳」的人,往往要承受身体与心理的双重折磨。

首先是,目前医学上没有导致「慢性疲劳」的准确原因和治疗方法。

每个人的症状不同,因此去医院很容易被误诊,也很难被治愈。

其次是,「慢性疲劳」在国内还未被普及。

就连很多医生,也对这病没有太多的认知,更别提我们身边的亲友了。

所以大家往往会小看它的危害。

正如多年前,我们误解「抑郁症就是内心脆弱」一样。

尽管目前,「慢性疲劳」的具体致病原因还不明晰。

但患慢性疲劳的人,大多有相似的特征:

工作生活压力大、作息混乱、饮食不干净。

以及最重要的:无法好好休息。

十点君也曾陷入过这样的恶性循环。

因为竞争压力大,总是希望自己把每天都过得有效率,更快地成长。

不仅工作时要高效,不工作时也要玩得高效:

看书、看电影必须要有思考;

出门化妆要画个和以前不一样的,掌握些新技巧;

做完一道菜就要记得这道菜的做法,下次能直接上手。

如果只是头脑放空地发呆,或者在床上躺一整天,就会很焦虑,感觉自己浪费了时间。

日子久了,我时常感觉自己精疲力尽,却又不知问题出在哪里。

直到后来因为新冠生病。

当时我高烧不退,全身酸痛,没有精力做任何事,却又无法入睡。

但即便如此,我还在想:

「要不要看一部电影?明明清醒却什么都没做,这一天的时间就被浪费了诶。」

想着想着,我突然发现: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休息对我来说变成了一件可耻的事情。」

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从小到大,我们都被教育要过有意义的生活。

小时候去春游,不是单纯为了玩,是为了写关于春天的作文。

如果跌倒了,就必须从中学会些什么。

生活中的每件事,都要有意义,有价值。

如果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工作,那它就有意义。

否则,休息就是可耻的。

正如梁文道曾说的:

「如今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功利化:

努力玩耍,是为了之后能更好的工作。

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回去给老板打工。

休息,开始成为一种工具。」

但事实上,真正的休息需要「无所事事」。

不论是身体还是大脑。

韩炳哲曾在【沉思的生活】中说:

「精神放松,需要无所事事。

无聊,则是精神放松的顶点。」

而当下的我们,大多无法忍耐无所事事。

因为停下来让人焦虑,一直向前冲才让人踏实。

久而久之,失去休息的我们,自然越跑越累。

尽管聊了这么多,却也不得不承认:

「慢性疲劳」是个「见人下菜碟」的毛病。

每个人的症状和导致原因都不一样,很难找到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

因此,如果你的疲劳已经严重到有躯体症状了,一定要抓紧就医。

但如果还没那么严重,那么十点君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小技巧,帮助我们更好地休息。

记得先点赞收藏,需要的时候翻出来看。

先记住下面的大原则:

真正的休息=没有压力+专注地+做自己喜欢的事。

然后,问自己一个问题:

我们因为什么事感到疲惫?

又因为什么事感到放松和快乐?

这个问题想清楚后,可参考以下几种常见原因和方法,对症下药。

1)身体疲劳

如果我们缺乏睡眠,经常觉得困,又或者因为久坐觉得身体僵硬、疼痛。

那么可以尝试小睡、瑜伽、按摩、拉伸和泡澡。

2)精神疲劳

如果我们因为压力大,变得易怒,一点小事就崩溃。

那么我们可以多关注自己的内在情绪,问问自己:

「现在感觉怎么样?是因为什么在焦虑?」

然后,适当地远离消耗自己的人事物。

3)社交疲劳

如果因为频繁社交,而出现能量耗尽的情况。

记得给自己留出一些独处时间来回血。

也要尽量避免,因为没有回应别人的社交需求而内耗的情况。

4)「工具人」疲劳

如果我们觉得自己像一台机器,很难投入生活。

那可以多尝试些新爱好,去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画画、游泳、写作......

做的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会帮我们找回真实的自己。

5)感官疲劳

现在我们每天都刷手机,很容易被各种信息淹没:

刷不完的信息流,回不完的工作消息......

这些都很容易让我们焦虑,甚至头疼。

因此可以每天给自己一段时间,主动屏蔽感官刺激。

例如,睡前1h不看手机,拉上窗帘,做10分钟不被打扰的冥想。

6)情绪疲劳

如果你总要恭维和讨好别人,害怕自己让人失望。

那么可以学习独处,又或者找个信任的人,卸下自己的「社交面具」,聊聊心里话。

十点君明白,我们都知道休息是重要的。

只是在焦头烂额的生活中,难免不自觉地把它放在一连串「待做事项」的后面。

但还是希望大家记得:

不休息的努力,不过是透支未来的健康,来延长今天的工作时间。

和银行贷款一样,迟早是要还的。

点个 【在看】 吧,愿我们都能找到「努力+休息」的正循环。

你曾有过长期的疲劳感吗?是因为什么原因,后来又是怎么缓解的呢?欢迎大家来评论区一起交流经验哈~

参考资料:

1、南风窗:【「怪病」缠上年轻人,慢性疲劳的真相】

2、澎湃新闻:【被疲劳缠住的人】

3、科普中国:【这几个「过度疲劳」的信号,是身体发出的警报,千万要重视!】

作者 | 肖肖,心里有人烟,笔下才有眷恋。

主播 | 素年锦时,微信公众号:素年锦时FM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