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养生

小暑至,出梅、入伏,宜避暑、吃米面!

2024-07-06养生

点击蓝字 关注「人卫健康」微信公众号

小暑节气

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的标志是出梅、入伏。这时气候炎热、蒸闷,正所谓「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古人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壁;三候鹰乃学习。意思是此时风中带着热浪,蟋蟀躲在洞穴,而鹰则搏击长空。

小暑养生

小暑时节,一要 避暑防晒少外出 ,但也要预防「空调病」。二要 平心静气以养心 ,「心静自然凉」。三要 饮食清淡有营养 ,还要防止「病从口入」,以及不贪凉嗜冷食。四要 舒缓运动宜坚持 ,可在早晚天气相对凉爽时进行慢跑、散步、打太极拳、游泳等运动。五要 冬病夏治保健康 。此外,小暑有「吃新米、食伏面」的习俗,即「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跟着老话学养生

立夏到头伏,宜喝姜枣茶

立夏后、三伏前的这个阶段,是喝姜枣茶最好的时候。因为人经过一个冬天、一个春天,体内积聚的病气比较多。夏季炎热,人体腠理是开放的,体内阳气空虚。此时喝一杯姜枣茶,既能补体内阳气之虚以温中,又能助阳气发散以排寒。恰好符合【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的宗旨。从立夏开始,一直喝到三伏的头一天,基本上就能把体内的病气祛除干净,整个夏天都会清爽许多。用姜、枣补脾胃,夏天也能过得舒服一些。

姜枣茶的做法:把生姜、红枣、枸杞一起煮成茶喝即可。生姜、红枣等量,枸杞一小撮,寒湿体质者再加上花椒十几颗。生姜不要去皮,红枣要掰开。冷水下锅,水煮开后再煲出颜色即可。煮好的姜枣茶冷却后装瓶,放冰箱冷藏,日常喝水的时候舀上两勺即可。

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艾灸忙

民间素有「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艾灸忙」的说法。盛夏时阳气旺盛,人体内的凝寒之气正处于易解的状态,艾灸的温热刺激更容易渗透到经络、脏腑深处,有效地振奋阳气,驱散寒湿。艾灸中脘穴可补后天之本——脾,艾灸关元穴能壮先天之本——肾。两穴合灸,调内养外,使人体阴阳调和、气血充足。另外,做三伏灸时还可以加上大椎穴、肾俞穴,艾灸大椎穴可激发全身阳气、护卫周身、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灸肾俞穴有温阳益气、补肾壮腰的作用,可以改善阳虚症状。

伏天汗不流,病来急白头

老话常说:「伏天汗不流,病来急白头。」意思就是人应该顺应自然,夏天体验炎热的感觉,让身体多出汗。夏天出汗少,感冒、关节炎、失眠就会找上来,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病率也是成倍上升。所以,夏天不要长时间待在封闭的空调房中,早晚可以适当运动,健步走就是不错的选择。晚上回家后再打开空调(27℃左右),房间门打开互相通风,保持各房间温差平衡,营造凉爽的环境更有利于入睡。不过要注意的是,夏天不宜大量出汗。因为运动过程中,体温升高,排汗量增加,如果不及时补水,很容易造成运动脱水。所以要适当运动,晨跑和游泳都是不错的选择,每次只要锻炼到微微出汗就可以了。

小暑健身

易筋经·掉尾势与收势

本势通过躯体前屈塌腰、抬头、掉尾,目视尾闾,头尾相应,调整任督二脉,导引全身气机归于丹田,从而起到培本固元的作用。任督二脉之气充足,全身之气也因而充盈流畅,使得练功后全身舒泰。

收势动作舒缓,通过上肢的上抱下引动作,使气回归腹部丹田内。第一、第二次双手捧气导引下行至腹部后,以意念继续引导下行,经脚心涌泉穴入地,其目的在于平衡全身气机。最后一次捧气导引下行则意念随双手下引至腹部丹田,在此意守片刻,使气归丹田,全身松静,气定神宁,即可结束。

小暑食谱

冬瓜薏米煲鸭

【原料】连皮冬瓜500克,鸭肉250克,薏米50克,姜蓉、米酒各10克,精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①将姜蓉浸泡入米酒中制成姜汁酒;鸭肉洗净切块;连皮冬瓜洗净切块;薏米淘洗干净。②锅置火上,放油烧热,放入鸭肉块略煎,烹入姜汁酒,盛起。③取大煲一个,放入冬瓜块、薏米,加清水适量,先用大火烧沸,再放入鸭肉块,改用小火煲至材料烂熟,汤汁收浓,以精盐、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祛湿、健脾。

清炒绿豆芽

【原料】绿豆芽500克,食用油、花椒、葱丝、姜末、米醋、料酒、精盐各适量。

【做法】①将绿豆芽掐去两头,用清水洗净,控干水分。②锅置火上,放油烧开,放入花椒炸香,捞出,再投入葱丝、姜末、绿豆芽、米醋、料酒、精盐,翻炒几下,熟后盛出装盘即可。

【功效】清肠胃、解热毒、洁牙齿。

银杞菊花茶

【原料】金银花2克,白菊花3克,枸杞子4克,绿茶5克。

【做法】将前3味药稍加冲洗,除去浮尘,放进砂锅中,加水约500毫升煮汁,出汁后冲泡茶叶饮用。

【功效】清凉、明目、解暑。

凉拌苦瓜

【原料】苦瓜500克,酱油、豆瓣酱、精盐、蒜泥、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①将苦瓜一剖两半,去瓤洗净,切成细条,在沸水中汆烫熟,放入凉开水中投凉,控净水分。②将苦瓜条用精盐稍腌后控净水分,再放到凉开水中略微浸泡后捞出,加入酱油、豆瓣酱、蒜泥和植物油拌匀即可。

【功效】清暑、解毒、降血糖。

内容来源: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令养生健康手册(2024版)】

本书主编:

山西中医药大学 郝慧琴

期待您的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