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养生

国医大师熊继柏:治疗耳鸣耳聋经验

2024-07-05养生

耳鸣、耳聋可单独出现,也可见于一些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临床较为常见。若有耳鸣时,一定不能忽视,要及时就医,避免耳鸣发展为耳聋。出现耳聋时,不要丧失信心,也要积极进行治疗,还是有痊愈的希望。现将国医大师熊继柏治疗耳鸣耳聋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仁。

▲熊继柏 国医大师(1942-)

案一

陈某,女,时年55岁。

初诊(2004-11-03): 诉近1年来时发耳鸣,伴神疲,食少,时而便溏,喉中有痰。诊见舌淡,苔薄黄,脉细。

辨证: 气虚耳鸣。

治法: 益气升清。

主方: 益气聪明汤加石菖蒲、苍耳子、法半夏。

西参片10g,黄芪25g,葛根50g,升麻4g,蔓荆子10g,白芍10g,黄柏6g,炙甘草10g,苍耳子20g,石菖蒲20g,法半夏15g。15剂,水煎服。

二诊(2004-11-26): 诉服药后耳鸣、疲乏大减,食纳增加。诊见舌苔薄白,脉细。上方再进15剂。

按: 凡耳鸣耳聋,新病、少壮者多实证,久病、年老者多虚证。此案老人乃因中气不足,清气不升而发为耳鸣,故以益气聪明汤而取效。

案二

夏某,男,时年57岁。

初诊(2006-04-15): 诉两个月前坐飞机时,突发耳闭耳鸣,旋即耳聋。两个月以来,诸症逐渐加重。过去数十余年来有一鼻塞多涕的痼疾,现鼻塞不通与耳闭同时加重,不仅呼吸不利,并觉头昏头胀,声音重浊,口苦,舌苔黄白相兼而腻,脉滑。

辨证: 痰热蒙阻清窍。

治法: 清热化痰开窍。

主方: 苍耳子散合黄芩温胆汤加味。

苍耳子20g,辛夷20g,白芷10g,薄荷10g,黄芩10g,陈皮10g,法半夏15g,茯苓15g,枳实10g,竹茹10g,石菖蒲20g,浙贝母10g,甘草6g。15剂,水煎服。

二诊(2006-05-04): 服药后鼻塞多涕明显减轻,耳鸣如故,但耳闭的感觉较前已减,舌脉如前。再拟原方加白芥子,继进15剂。

三诊(2006-05-20): 诉鼻塞显减,耳鸣耳闭均减,耳聋已明显改善,患者及家属均喜出望外,舌苔已转薄白腻,脉滑。取效既显,则效不更方,拟上方加减再进30剂。

苍耳子20g,辛夷20g,白芷10g,薄荷10g,石菖蒲20g,浙贝母30g,陈皮10g,法半夏10g,茯苓20g,枳实10g,竹茹10g,白芥子15g,甘草6g。30剂,水煎服。

四诊(2006-06-24): 诉耳疾已痊愈,但觉疲乏,自汗,遇风冷则鼻寒,舌苔薄白,脉细而滑。仍步原法加以益气固表,用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加味治之。

黄芪30g,炒白术10g,防风6g,苍耳子20g,辛夷15g,白芷10g,薄荷10g,石菖蒲20g,浙贝母20g,甘草6g。15剂,水煎服。

按: 耳为肾之窍,但少阳经脉「循胁络于耳」,故耳又与胆及三焦关系密切。病在肾者,固多虚证;而病在少阳者,则每多实证。本案患者是突发性耳鸣耳聋,且素患鼻渊,舌苔黄腻而脉滑,显为痰热实证,故清其痰热可以获愈。

案三


陆某,男,时年6岁。

初诊(2007-01-02): 诉两年前发现右耳听力下降,而后发展为耳聋,多处医治均无效。诊见右耳聋,时觉耳鸣,耳胀,口中多痰,舌苔薄黄腻,脉滑。

辨证: 痰热气滞,闭阻清窍。

治法: 清热化痰,理气通窍。

主方: 温胆汤合王氏通气散。

陈皮10g,法半夏8g,茯苓10g,枳实8g,竹茹10g,甘草6g,柴胡20g,川芎10g,香附20g,浙贝母20g,石菖蒲30g。10剂,水煎服。另:麝香2g,每日冲服0.2g。

二诊(2007-01-11): 诉耳鸣、耳胀显减,口中痰已减少,舌苔薄黄腻,脉滑。拟原方加味再进10剂。

陈皮10g,法半夏8g,茯苓10g,枳实8g,竹茹10g,甘草6g,柴胡20g,川芎10g,香附20g,石菖蒲30g,苍耳子10g,白芥子10g,浙贝母20g。10剂,水煎服。另:麝香2g,每日冲服0.2g。

三诊(2007-01-21): 其家长诉其右耳聋明显减轻,听力已恢复近一半,舌苔薄黄,脉细滑。拟原方再进15剂。

四诊(2007-02-05): 其家长诉其听力已大增,耳鸣、耳胀皆已除,舌苔薄黄,脉细。拟原方加减再进15剂。

陈皮10g,法半夏8g,茯苓10g,枳实8g,竹茹6g,甘草6g,柴胡10g,川芎10g,香附15g,浙贝母20g,石菖蒲20g。15剂,水煎服。另:麝香3g,每日冲服0.2g。

按: 耳聋一证,有虚实之辨。虚证多责之于肾虚;实证多属胆经病变,责之于痰浊与气滞。【灵枢·经脉】云:「胆足少阳之脉……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本案兼见耳鸣,口中多痰,舌苔薄黄腻,脉滑,属痰热闭阻。并兼耳胀,显属气滞,所以取温胆汤清热化痰,并选王清任之通气散以理气通窍,方证合拍,诸症自平。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来源:悦读中医 ,内 容选自【一名真正的名中医:熊继柏临证医案实录1】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熊继柏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