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搬砖不易,阅读之前先给我们一波 「关注」+「星标」 吧~
随着天气一天热过一天,一年一度的三伏天,终于来了!
说到三伏天,今年的可不一般!具体什么个情况,且听小编一一道来。
2024年三伏时间表来了
今年竟这么特殊!
今年三伏天的特殊点,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 「超长待机」三伏天
今年7月15日入伏,8月23日出伏,整整持续40天,又是大家常说的「超长待机」三伏天。具体时间表如下:
图源:小编自制
2. 今年三伏天属于「晚入伏」
按照入伏当天的农历时间,三伏天可分为早入伏和晚入伏。
如果是在农历五月份入伏,那就是「早入伏」;如果是在农历六月份入伏,则为「晚入伏」。
今年7月15日入伏,当天是农历六月初十,显然今年属于「晚入伏」。
3. 今年三伏天是「母伏」
民间将三伏天分为公伏和母伏。
在传统观念中,单数为阳,代表雄性;双数为阴,代表雌性。如果入伏当天的农历日子是单数,那么当年的三伏天为公伏,若是双数则为母伏。
今年入伏当天是农历六月初十,为双数,属于母伏。
图源:壹图网
那么问题来了:如此特殊的三伏天,对人体会有什么影响呢?
俗话说,「早伏凉飕飕,晚伏热死牛」「公伏热,母伏闷」。今年三伏天既是晚入伏,又是母伏,意味着天气必定又闷又热。
在「烧烤模式」和「桑拿模式」中生活,对人体是不小的煎熬,人自然容易生病。
中医讲究「夏养三伏」,那么此时该怎么养身体呢?小编总结了以下注意事项,大家早看早受益~
不睡2觉,否则从头伤到脚
1. 「饱食觉」
炎炎夏日,很多人白天胃口差吃得少,到了夜里食欲才冒出头来,加之不少人夏天喜欢吃宵夜,那么睡前饱餐一顿简直不要太easy!
可这么一来,留给食物消化和胃排空的时间(正常需要3~4小时)所剩无几,很多人几乎是吃饱喝足后就去睡觉。
而经常睡这样的「饱食觉」,容易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
首先,吃饱就平躺,胃内容物很容易反流入食管,长期如此可能增加患食管癌的风险。同时,过得过饱还易损伤胃黏膜,降低其保护作用,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图源:壹图网
其次,吃饱就睡,胃肠还在紧张而过度地劳作,会把大量信息传入脑细胞,促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兴奋和疲劳,从而让人入睡困难,或即便睡着也常做噩梦、睡眠质量差,久之还可引发失眠、神经衰弱等症。
再次,吃饱就睡,一来会让胃常常处于饱胀状态,排空速度减慢,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易造成消化不良、胃炎等疾病;二来被食物充盈的胃肠还容易压迫肝、胰、胆等消化器官,进而诱发或加重胰腺炎、胆囊炎等。
最后,吃饱就睡,没有足够的时间活动以消耗热量,易造成营养过剩,从而引起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早衰等。
图源: 壹图网
建议: 晚餐尽量吃早一些、吃少一点,尽量食不过饱,七分为度。
所谓七分饱,就是胃里面还没有觉得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经有所下降,主动进食速度也明显变慢。
2. 「车内觉」
不少人辛苦劳作或行车久了,困意袭来,便会把车停在路边,开着空调在车里眯一会。
但小编要劝你,千万别这么做!要知道,近年来发生于夏季的车内一氧化碳中毒命案不在少数。
汽车停下来时,发动机怠速空转,会产生很浓的一氧化碳。此时如果关紧门窗开启空调,会使车内外空气难以对流,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就会集聚于车内。
车内人员在此休息,呼吸耗氧,时间一长,车内氧气过度消耗,一氧化碳逐渐增多,车内人员便容易一氧化碳中毒。
图源: 壹图网
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一部分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血红蛋白运输氧量明显减少;另一部分,直接与细胞线粒体内的细胞色素a3结合,抑制组织内细胞的呼吸。这都会导致机体组织细胞供氧不足,进而发生意外。
更危险的是,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无臭,人体吸入后往往毫无知觉,甚至等出现严重症状仍不知何故,继续处在高浓度的环境中,直至死亡。
建议: 无论是自己开车还是坐车,都不要在汽车停驶时,在空调车内呼呼大睡。
此外,千万不能独留儿童、老人、体弱者在空调车内,他们耐受力差,更容易一氧化碳中毒。
不洗2澡,否则洗出一身病
1. 「过勤澡」
俗话说,「热在三伏」。夏季炎热,动不动就出一身汗,别提有多难受!此时若能洗一澡,简直爽歪歪~
但问题是,不少人一出汗就洗澡,一天能洗好几次,这样就未免洗得过勤了。
洗澡太频繁,会把皮肤表面正常分泌的油脂及保护性菌群全部洗掉,这样不但会引起皮肤干燥瘙痒,而且皮肤抵抗力也会减弱,容易让人得皮肤病。
更麻烦的是,频繁洗澡,还会干扰、打破人体微生物生态系统的平衡,进而牵连免疫系统、消化系统甚至心脏健康。
除了不可洗得过勤,大家还要注意: 不能大量出汗后立即洗澡!
图源:壹图网
这是因为,人体出汗时,身体会大量产热,毛孔会舒张,心率会加快,血液流动加速,体表血管扩张,此时骤然洗澡,无论是用冷水还是热水,都危险重重。
如果用的是过冷的水,皮肤受到冷刺激后,毛孔会立即紧闭,毛细血管也会收缩,此时皮肤表面虽然凉了,但体内的积热却散发不出来,反而容易闷出一身病,如头晕、头痛、恶心、四肢酸重、长痱子、胃肠道不适、关节疼痛等。
如果用的是过热的水,会让血管进一步扩张,使流向皮肤的血流量增加,供应心脏和大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流量不足,造成缺氧,进而轻则令人头晕、心慌、乏力,重则发生晕厥、摔倒,引发意外。
建议: 大量出汗后,先休息一会儿,等不再出汗后,用温水(35~37摄氏度)冲澡。
图源: 壹图网
2. 「过狠澡」
出汗后,身上湿津津、黏糊糊,洗一澡无可厚非,但狠狠地搓洗身体,就大可不必了!
洗澡时搓得太狠,不但容易破坏皮脂膜,引起干燥、瘙痒、皮屑等皮肤问题,还容易因用时更久,而引发眩晕、心慌、心悸、 脱水 等症状。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洗澡搓太狠,会使得皮肤腠理大开,阴寒湿冷之气更容易频频进入人体,导致体内阳气折损,阴寒凝滞脏腑,体内湿气加重,进而百病丛生,落下老病根。
建议: 洗澡时轻轻揉搓皮肤即可。如果每日洗澡超过一次,那么有时不搓也是可以的,用水冲冲浮尘和汗渍就足够了。
最后,小编想提醒大家,现在微信改版了, 点击下面「家庭医生公众号」关注并「星标」我们 , 每天第一时间看到最新健康科普知识
右下角,您点一个 和「在看」
小编工资涨5毛
编辑:初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