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欣欣网 > 历史

红军长征前夕,恐有覆灭之兆,周恩来仅凭3招铤而走险,突破重围

2024-06-02历史

1934年10月,我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为保存革命火种,不得不走上长征的艰难道路。其历时之长,规模之大,路程之远,环境之恶劣等,在我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图|红军时期的周恩来


艰苦卓绝的漫漫长征路,在每位共产党人的心中,它是经久不衰的动力源泉,是永恒不变的信仰。同时,长征也是我们从失败走向胜利的重要转折。作为长征策划人和指挥者之一的周恩来,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切还得从蒋介石的「铁桶计划」开始讲起:

存亡之际该如何?

自从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来,一直没有放弃对共产党的清剿工作,始终将我党视为心腹大患。即使在如此高压的打击下,我党依旧日益壮大,不仅拥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还在赣南、闽西等地建立起了红色革命根据地。

一山不容二虎,蒋介石自知若继续放任共产党成长,往后必将成为他建立独裁政府的最大阻碍。因此,蒋介石容不下共产党,陆续展开了第一、二、三、四次「围剿」行动,妄想将共产党连根拔起。

在中共领导人的正确指挥下,战士们不畏强敌,英勇作战,多次赢得反「围剿」斗争的胜利。几次交锋下来,蒋介石终于意识到我党并非任人揉搓之辈,更加疯狂针对红军。

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百万雄兵,对红军根据地发起第五次「围剿」行动,此次规模之大是空前的。面对数十倍且装备精良的强敌,经过数月苦战,红军伤亡惨重,一退再退,我军已经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在周恩来等人想方设法挽回局面时,蒋介石前往庐山召开高级军事会议,打算给我方最后一击。这次老蒋是抱着必胜的决心,国民党高层们也倾注所有精力,制定了周密的计划。以中央苏区为中心,国民党大军从四面八方进行包围,形成铁桶合围之势。


除了百万大军外,蒋介石为确保此次行动万无一失,飞机、大炮,运送军需物资的卡车等一应俱全。可以说,共产党哪怕有飞天遁地之术也难逃此劫,覆灭之兆已经慢慢显现。

时间很快就到了1934年4月,蒋介石命令国民党11个师分两路进攻广昌,企图打开苏区北面的大门。我军虽拼死抵抗,但在敌人飞机大炮的轮番轰炸下,毫无还手之力,伤亡情况异常惨重,这导致战士们军心涣散,广昌难以坚守。

不到一个月时间,红军根据地面积迅速缩小,多处地区皆已失守,最后只剩下会昌仍在苦苦支撑。可面临敌人猛烈的攻击,苏区这最后一道屏障恐怕也撑不了多久。

如此一来,摆在红军面前只有两条路:第一,与根据地共存亡,死守到最后;第二,实行战略转移,换取一线生机。

同年5月下旬,经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撤出苏区。6月底,共产国际回电,同意红军实行战略转移的决策。但眼下最关键的问题是,身在包围圈中的红军部队往哪撤,突围成功后如何摆脱穷追不舍的追兵?

长征前夕,3招铤而走险

为了做好准备工作,中央命周恩来担任指挥者之一,然后开始了一系列的战前准备工作。周恩来深知中央这次是拿前途命运在做赌注,自己必须主动担起挽救党和红军的重任。

就是这种危难时刻,周恩来下达了三条关键性的指令,彻底扭转了即将覆灭的命运。

图|周恩来


其一,组建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朝闽浙皖赣边前进。一方面,部队在北上抗日的同时为长征之行探探路。毕竟红军突围的机会只此一次,要是突围方向没有选对,无法全身而退,部队将再次陷入困境之中。

这将使本就苟延残喘的红军,遭受国民党的重创,如此希望便更加渺茫。另一方面,先遣队将战火引到国民党的老巢,以此减缓对我方根据地的压力,从而让包围苏区的敌军阵线松动,这样更有利于我军逃出重围。可光是探路还远远不够。

其二,派王震等人率领红六军团离开中央根据地。国民党一直对我军密切关注,只要稍有动静就会倾巢出动,红六军团刚刚撤退,部分敌军就紧跟其后,追赶我军。殊不知,这是周恩来为他们准备的调虎离山之计,而包围圈也出现了一个缺口。

但突围成功的概率依旧不高。

前文提到过苏区被敌军四面包围,无论我军要从哪个方向突围,都会遇到蒋介石提前安排好的强敌。而这就到了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其三,打开国民党内部的「缺口」。

众所周知,国民党除了嫡系部队外,都是由各路军阀组成的军队,也就是所谓的杂牌军,从而军中出现许多不公平待遇,军阀暗地里早已经和蒋介石离了心。

他们表面上听老蒋指挥,实则更看重自己手中的地位和权势,一旦触及谁说话也不好使。周恩来正是考虑到这点,认为争取军阀暗中通信对突围很有必要。

他将目光投放在敌南路军总司令陈济棠身上,此人本就主张抗日,又与蒋介石有利害冲突,且害怕嫡系部队会趁虚侵入广东,动摇自己的权势,因此对围剿红军一事并不积极。就在此时,陈济棠竟主动向我军递交秘密停战协议,并请求与我方代表进行面谈。

图|潘汉年


周恩来抓住这个机会,于10月选定潘汉年和何长工前往谈判。临行前,周恩来语重心长地告诉两人:「你们在谈判时一定要沉着勇敢,必要的情况下见机行事。这次密谈对中央来说很重要,希望你们能够取得成功。」

随后,周恩来又交代了他们的密语和任务,两方人马见面后互相试探。经过深入探讨,陈济棠也认识到,内战只会将国家推入万劫不复之地。现如今,蒋介石能将枪口对准红军,恨不得除之而后快,以后回过头来收拾他们也并不稀奇。

陈济棠所求,就是希望红军不要入粤,避免造成双方不必要的损失。而红军的意图也不在广东,只是想借个道而已。两方在老蒋未察觉时,已经在湘粤边境悄悄撕开了一条通路。

经过3天时间的谈判,双方最后达成5项协议:就地停战、解除封锁、互通情报、互相借道、我方可设立后方医院。这次秘密协定的签订,减少了我们前进的阻力,且为突出重围创造了契机。

突破重围,受命于危难之时

与此同时,蒋介石重新调整兵力部署,准备于下旬红军突围时发起总攻。好在我军通过侦察和破译敌人的无线电,察觉到了即将面临的危险,由此决定将突围时间提前一个月。

可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红军各项准备工作颇多,哪怕有心也是无力,突围行动只能一拖再拖。而周恩来主要负责督促军事计划的实施,无权干涉和知道所有准备工作。

在研究留人名单时,负责这块的干部虽说征求了周恩来的意见,其却只告诉他一个数字,具体内容只字不提。出于责任,就毛泽东去留这个问题,周恩来始终保持自己的意见,并与中央产生了争论。在他的竭力坚持下,毛泽东如愿加入了长征队伍。

图|毛泽东


10月10日,周恩来随红一、三、五、八、九军团以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8.6万余人,趁着浓浓夜色悄悄离开瑞金,踏上战略大转移的西征旅程。那是一条布满荆棘与艰辛的道路,能否成功还是未知数,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蜿蜒的山路上,一条见首不见尾的火龙缓缓向西移动,周恩来此刻内心感慨万千。脸上浮现出复杂的表情,一眨眼就在这待了3年了,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他倒是有些不舍得离开了。

这时,苏区的老百姓们也赶来了,拦住行军的战士们,将仅有的物资送到他们手上。风声中夹杂着乡亲们的告别声,泪水在许多人眼中打转,这刻大家的心情十分沉重。这一去,不知道前路会经历多少困难险阻,也不知道付出多少牺牲,才能重新回到此处……

很快,红军部队就来到了敌人的第一道封锁线,众将士齐心协力,经数小时激战,顺利突破封锁线,并俘虏了部分敌军。与此同时,陈济棠遵守与红军达成的协议,命令其部下退守广东,佯装打了几枪后,让出进入湘南的通道。

趁敌人没缓过神来,红军瞅准时机又通过了第二道封锁线。蒋介石大怒,决心将红军消灭于湘粤赣边区的封锁地带,周浑元和薛岳共集结16个师待命。

如果红军行动迅速些,便还有机会摆脱追捕,可惜带队的干部处理事情不果断。只见队伍中,有挑着各种物资的担架队、驮着辎重的骡马队。还有被数人抬着的笨重机器、躺在担架上的伤员以及由妇女组成的休养连,首尾相衔,十分拥挤。

而我们的红军战士们,则夹护在庞大队伍的两翼,形成了甬道,你挤我我挤你,根本拉不开前进的步幅。想曾经的红军行军如飞,哪怕是国民党再厉害,这点是从未超越过的。再看看现在,战士们行军速度缓慢,有时只能走10-15公里,相信不久敌军就会追上来。

看到队伍前进速度如此慢,周恩来内心非常焦虑,既要注意后方的追兵,还要亲自疏通拥挤的队伍。不顾其他干部的要求,他下令让战士们减负前行,不是必要品就全部丢掉。

图|白崇禧


在这期间,红军部队边打边退,伤亡情况日益增加,身后的追兵仍死死咬住不放。此时,蒋介石也看出了我军打算西征的意图,随即全力加强湘江的第四道封锁线。周浑元和薛岳也一同对红军加紧「围剿」,同时陈济棠、白崇禧率主力部队驻守在湘江沿岸。

当下局势异常严峻,红军被全歼于湘江不是不可能,中央领导立即召开会议商讨解决的办法。临时指挥部里,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彭德怀等人围坐在一起,朱德首先发表意见:「那些坛坛罐罐还需要丢掉一些,我们必须抓紧时间渡河,省得夜长梦多。」

周恩来等人闻言点点头,意思是可行。可仍有少数干部持反对意见,认为那些物资不能丢,直言:「这都是我们付出极大代价,从敌人手中抢回来的,切不可因为暂时的困难,丢掉了革命的本钱。」这话怎么听都别扭,难道凭借这些无用的死物还能翻身不成?

一番争论过后,周恩来等人强调:「只要战略转移能够成功,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在所不惜!」话已至此,自是全员减负,强渡湘江。

尽管渡江队伍全力加速,但在敌人的密集扫射和猛烈轰炸下,无数红军战士倒在了血泊里,最后整个部队锐减到3万余人。危机暂时解除后,红军部队原地休整,周恩来拿出望远镜看向湘江。滔滔江水上泛起了阵阵殷红,累累的烈士尸骨横列在两岸,此次渡江我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此时此刻,红军高级军事领导猛然意识到指挥之重要,显然这次的指挥官空有大道理,在排兵布阵这块一窍不通,要是再这样下去,我党和红军将彻底毁灭。

众领导背后一阵发凉,纷纷希望周恩来能接过重任,带领剩余红军支撑困难的局面。就这样,所有军事事务全部交由周恩来负责,一切红军调动、打仗、行军全都靠他出面指挥。

图|工作中的周恩来


周恩来在长征路上

白天,周恩来要和部队一起行军,有时候还要指挥部队作战。好不容易到了驻地,他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一刻也不得闲,常常需要忙到下半夜。假如遇到突发情况,周恩来就算刚睡下,也会立即醒来,继续处理工作。

经常通宵达旦的工作,导致周恩来双眼布满红血丝,脸色也十分难看。但除此之外,你看不到他身上一丝一毫的倦意,眼里也始终闪烁着充满精力的光芒。

可人也不是铁打的,光靠周恩来一人撑着也不是办法,中央经过多次研究,建立了以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的三人指挥小组,共同负责红军后续的所有行动。事实证明,打胜仗靠的还是正确的战略方针和用兵如神的能力。团结合作,默契配合,更是关键所在。

在之后的战斗里,毛主席制定战略方针路线,周恩来负责指挥作战。不论战役大小,他一贯将「知己知彼」放在首位。战前,周恩来会将敌我军情研究吃透,下达命令到各个部队,先到哪里,战斗怎么打,都要交代得明明白白才会睡下。

很多时候,通过周恩来才知道,敌人是嫡系还是杂牌军,兵力部署如何,作战能力怎样。因为准备工作做得好,各部队发挥各自特长,总能让敌人吃败仗。

因此,周恩来在干部中有很高的威望,大家都十分敬重、钦佩他,也很喜欢与他接近。毛主席也曾经说过:「周恩来同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长征途中,要说最操劳的人肯定是周恩来,日夜不歇地工作,指挥战事,再加上营养跟不上。积劳成疾的周恩来一病不起,不同以往,这次病情来势汹汹,连续几天体温飙升到40℃,且没有退烧的迹象。一开始,军医以为是常见的多发病,可治疗了几日还是不见好。


期间,周恩来时常昏迷不醒,神志不清,中央万分焦急,派王斌和李治一起治疗。经过进一步检查,发现他们都错了,周恩来患的是肝炎,因未得到及时治疗,现已经病变成阿米巴肝脓肿。这种情况只有一个治疗办法,那就是排脓。

两位军医都面露难色,这下可不好办了。当时,红军的医疗条件和环境极差,连最简单的消毒也做不到,这就意味着穿刺或开刀都不行。可再耽误下去,病情持续恶化,保不齐会有生命危险。经过商量,医生提议让战士去高山取些冰块回来,采取冷敷的方法排脓。

同时,为了照顾病重的周恩来,组织特地将邓颖超叫过来。面对邓颖超的一次次呼喊,周恩来还陷入昏迷中,无法做出回应。感受着床上的人呼吸微弱,浑身发烫,邓颖超心如刀绞。

一旁的毛泽东赶紧遣散众人,安慰道:「你放心吧,恩来同志会没事的……」很快,战士们就将冰块取了回来,两位主治医师将冰块敷在肝区附近,将近过了七八个小时,才终于将周恩来体内的脓全部排出。

次日,周恩来的烧已经退了,睁开眼就看见眼睛红肿的邓颖超,感到有些意外,惊讶地问:「小超,是你吗?」终于听见丈夫的回应,邓颖超泪如泉涌,紧紧握住他的双手:「是我,恩来你怎样了?身体好受些了吗?」刚刚醒来,周恩来十分虚弱,微微点了点头。

听闻周恩来醒过来的消息,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急忙赶来问候,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屋内好不热闹。惊喜之余,毛主席将主治医生拉到一边,询问周恩来身体的具体状况。

医生说:「我们现在的医疗条件太有限了,病情根本无法得以救治。虽然只是暂时脱离危险,但我相信会有一线生机,让他渡过难关。」毛泽东听完沉默了许久,随后走进屋里。


与此同时,红军又迎来了新的危机,周恩来不顾病体,躺在木板上与毛泽东商议军事行动。组织以周恩来需要休养为由,将事务分工给其他领导,并叮嘱他安心养病。不久后,红军开始过草地北上,可周恩来仍旧处于病重中,身体异常虚弱。别说过草地,就连平时走动靠他一人也做不到,那该如何是好?

彭德怀思索了一小会儿,心里有了打算,派人叫红三军团参谋长肖劲光过来,叮嘱道:「周恩来同志我就交给你了,你负责组织好担架队,务必将人安全抬出草地。」随即,彭德怀又补了一句:「就算把大炮都丢了,也必须把恩来抬出草地!」

最后,肖劲光从迫击炮队调出几人,组成担架队,轮流抬着周恩来向大草地进发。同时,得到消息的陈赓立马赶来,说什么也要担任担架队长。杨立三也坚持加入担架队,为将周恩来抬出草地尽一份力。

草地里的气候瞬息万变,时而下雨,时而天晴,一会儿狂风暴雨,一会儿下冰雹。这使得草地上到处都是泥潭,还有过腰的水草,要是途经沼泽地就更艰难了。稍有差池,小命可就不保了,更别提抬着担架的战士们,对他们来说这是场很大的挑战。

这些周恩来心里都清楚,自己现在虽然身形消瘦,可毕竟是个成年男性,战士们因为自己需要消耗大量体力,他深感不安。于是,周恩来多次表示自己可以下来走,可每次杨立三都会出声拒绝,让周恩来不要想太多,大家有信心将他抬出草地。

无可奈何,周恩来只好继续让杨立三他们抬着,时不时和战士们说说话,给他们打精神。历经六天六夜的艰难行军后,我军终于甩开围追堵截的敌军,走出大草地,离长征胜利也更近了一步。

图|杨立三


出了草地,周恩来的病情也开始慢慢好转,再次接过指挥部队的重任。在战胜重重磨难,扫清前路障碍后,红军部队继续北上。1935年10月22日,我军抵达终点站,赢得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长征之路就此圆满结束。

「长征」两个字背后,蕴藏着无数共产党人的流血和牺牲,也深藏着像周恩来这般为革命事业默默付出的人。如果不是周恩来下好这「三步棋」,红军不会这么轻易突围成功,或许也不会有长征以后的故事,这些充分体现出周总理的深谋远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