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画像
朱棣能够登上皇位,表叔李景隆的贡献不可忽视。相较于姚广孝和朱高煦,李景隆才是真正需要被感激的人物。李景隆的出现,让朱棣的「靖难之役」面临新的局面。原本朱棣所面对的对手是老将耿炳文,然而耿炳文擅长防守,面对滹沱河沿岸的困境后,便转为守势,双方陷入了僵持状态。
这时,李景隆这位大明战神般的存在登场了。他接替耿炳文的位置,率领50万大军向朱棣发动进攻。然而,朱棣对李景隆并未给予太多重视,他认为李景隆年轻时在安乐窝中长大,缺乏勇气和谋略,还自负自大。因此,他选择将北平交给妻子徐氏和长子朱高炽镇守,自己则率领精锐部队进攻其他地区。
然而,李景隆并未让朱棣得逞。他利用兵法智慧,上演了一出围魏救赵的策略,亲自率军包围了朱棣的老家北平。在此危急时刻,朱高炽等人的抵抗虽顽强,但李景隆部将瞿能却险些攻破北平。此时,李景隆却在关键时刻撤军,这让人对他的动机产生质疑。即使瞿能攻破城门,李景隆作为主导北伐的最高将领,依然能够占据最大的功劳。这样的撤军行为,确实有些故意放水的嫌疑。
尽管李景隆在两个月内对北平进行了围困,但最终并未取得任何实质性的成果。他的表现足以证明他的军事才能和智慧,而他的撤军行为也反映出他并非一味追求功利的人。因此,可以说李景隆是朱棣登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如果没有他的帮助,朱棣能否成功「靖难之役」还真是难说。
在建文元年十一月,李景隆在郑村坝与朱棣展开了一场大战。朱棣麾下的大将张玉连破李景隆的七个营地,加上城内的朱高炽擂鼓呼应,使得李景隆军心大乱,他们抛弃了物资,连夜撤退。如果他们没有这么快撤退,恐怕就会被燕军俘虏了。
战败后,李景隆退到德州,整顿军队后,他再次上书请求出征。对于战败的李景隆,朱允炆并未过多责怪,反而赐予他黄金装饰的斧钺弓箭,让他独掌征伐大权。
然而在白沟河之战中,李景隆再次首战失利。在郭英、吴杰、平安等将领的帮助下,他才终于大破燕军,几乎将朱棣大军逼入绝境。在这个生死存亡的时刻,朱棣装出一副临危不乱的样子,他的拙劣伎俩成功骗过了李景隆。在得到准确情报后,他以害怕有埋伏为由,下令大军不得前进。直到朱高煦带领援军赶到后,李景隆才下令出战。
饶是如此,朱棣还是被瞿能父子率领的部队打溃不成军。此时突然天地变色,妖风四起,竟然吹断了南军营中的帅旗,南军顿时大乱。朱棣瞅准时机,放一把火向南军军营烧去。在漫天大火中,他下令总攻,李景隆大败,瞿能父子也双双死于阵中。
兵败如山倒,李景隆二话不说,立刻率领大军向南逃窜。抵达德州后不久,燕军就追赶而来。这次李景隆不知道因为什么,竟然没有丝毫抵抗就直接弃城而逃。他还留下了上百万担的军粮给朱棣。
到了这个时候,明眼人都已经看出,李景隆表面上是在和朱棣作战,实际上却在放水,甚至是在帮助朱棣。当连续战败的消息传回南京时,朱允炆终于不再相信李景隆。最终他被召回京城,而推荐李景隆的黄子澄建议杀掉李景隆以谢天下,但朱允炆却不肯这么做。
直到朱棣绕过铁铉驻守的山东,率军到达长江边时,兵锋直指南京城。在这个关键时刻,方孝儒为了提振士气,再次提出杀掉李景隆。然而建文帝非但没有答应,反而派李景隆等人去往前线和谈,试图通过割地求和的方式解决问题。然而朱棣自然不会答应这样的条件。于是他渡过长江开始攻打南京。
直到这个时候,南京城内仍然有精兵20万,且粮草充足,而朱棣孤军深入,后方并不稳定。此外,正值炎炎夏日,北方士兵对酷暑感到不耐烦。如果时间线拉长,各地勤王大军一到,朱棣很可能就会被内外夹击。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负责镇守南京城的李景隆背叛了朱允炆,与谷王朱橞联合打开了金川门,开门投降,迎燕军入城。李景隆也因此成为了朱棣靖难之变的第一功臣。
李景隆并非人们口中的草包。相反,他自幼受到行军打仗的熏陶,也曾年少上过战场历练。他能够从容指挥50万大军,这足以证明他的能力。然而,他之所以一次次败给朱棣,是因为他从未站在大明的立场来对待这场战争。靖难之役,本就是朱家叔侄内斗,李景隆作为顶级勋贵,一直在观望形势,等待时机,试图获取最大的利益。他并不关心朱允炆和朱棣谁能获胜,而是如何保证李家长盛不衰。
如果一上来就北伐成功,可能会功高震主,毕竟洪武朝血洗功臣的事情还历历在目。而如果失败的太彻底,说不定也会爵位不保。因此,他选择了两头下注。
朱棣登基后,尽管李景隆得到了封赏,成为勋贵之首,但他很快就遭到了许多人的不满。在永乐二年,李景隆开始被人陆续弹劾,怀疑他有谋反之心。最终,李景隆被削去爵位,软禁家中,并抄没其家产。一直到宣德四年,他才黯然离世。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