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海外

英國最新研究:對完美主義的誤解乃至崇拜,正導致孩子們陷入巨大的心理危機

2024-06-30海外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外灘教育(ID:TBEducation)

教育最怕想當然,尤其是在孩子的學習規劃上。就像一些孩子,看著總是習慣性逃避、做事愛拖延、或者過早放棄,但 其實,這可能這並不是孩子學習不上心,而是「完美主義」在作祟。

英國心理學博士唐·斯塔利(Dawn Starley)就在最近的研究中指出, 完美主義一點都不值得頌揚,反而是一場值得警惕的騙局。

文丨柯察金 編丨Lulu 排版 | 李嘉祺

有句被說濫的名言:「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

無論如何,今天咱們得補充一句: 教育是避開一個又一個的坑,認清一個又一個的想當然。

前陣子,被曝上熱搜的「家庭教育專家趙菊英」夠讓人震驚了,她的「教育方法」是如此粗暴簡單:先是口頭教育,告訴孩子要有夢想,接著付諸行動,把孩子的玩具砸爛,不僅自己砸,還逼著孩子一起砸,最後直接扔進垃圾桶……

多數有理智的家長會想,花錢找人欺負孩子,這樣的坑太蠢了吧?然而 在教育中,有些陷阱會更加隱蔽,有些風險會更加模糊。

就比如說,充滿誘惑力的「完美」二字。

「哎呀,我算是個完美主義者」——也許我們都說過,或聽過別人說過這樣的話。可咱們發現沒有,雖然當事人一邊承認這是缺點,一邊卻往往笑起來,暗暗帶著驕傲。

「我的孩子是完美主義者,所以他會朝著滿分的方向不斷努力。」家長也常對完美主義有這種期待——在我們的文化中,完美主義長期以來被認作一種積極的品質,與成就密切相關。

可一些新的研究發現, 完美主義是一場值得警惕的騙局。 英國心理學博士 唐·斯塔利(Dawn Starley) ,便在其新書 【挑戰完美主義】 中,一針見血地指出:

完美主義一點也不值得頌揚。 孩子能取得的任何成就,都和完美主義沒有什麽關系。

【挑戰完美主義】原版書封

「如果老師和家長對完美主義的看法是積極的,或者說有積極的成分,他們就會直接或間接地強化完美主義,這樣無形中提高了孩子面臨心理問題的風險。」

所以,千萬別再對完美主義沾沾自喜了。

唐·斯塔利曾在臨床一線幫助過成千上萬有心理問題的青少年,她發現,「完美主義學生」是個高風險的群體。

完美主義對青少年的成長會產生不利影響,其作為一種潛在的心理健康風險因素,與厭學、焦慮、抑郁、進食障礙甚至自殺都具有高關聯性。

英國心理學博士唐·斯塔利(Dawn Starley),圖自Dawn Starley領英

而在當下的內卷環境中,孩子們的壓力越來越大。如果大人繼續陷入對「完美主義」的誤區乃至崇拜之中,勢必會導致更嚴峻的青少年心理危機……

01

放棄對「完美主義」的任何辯護

一般來說,在任何事情上不輕易走極端是種美德。然而人們對於「完美主義」的曖昧態度,卻說不上基於理性,更多恐怕是受到狂熱的社會文化與氛圍的影響。

畢竟,互聯網幾乎每天都在造神。許多傑出人物都被貼上「完美主義」標簽,比如賈伯斯、金·卡戴珊、羅納度……「賈伯斯對細節的挑剔延續到生命最後一刻」,人們如此津津樂道地歌頌著, 仿佛是完美主義引領名人們取得了卓越成就,獲得財富、成功。

就連學界也有相當一部份人為完美主義辯護,將之區分成「積極的」完美主義和「消極的」完美主義,抑或「適應力的」完美主義和「適應不良的」完美主義。這種定義方式幾乎在明示: 完美主義大部份時候是積極的,只是不能過度追求。

這正是斯塔利博士等一眾學者決心要挑戰的觀念。他們堅信, 「積極」「健康」的完美主義並不存在,「健康的完美主義」是種自相矛盾的說法。

從長遠來看,任何形式的完美主義都是不健康的。與完美主義相關的「好處」,都是短暫的,而對孩子心理健康的損傷卻是持久的。

斯塔利指出, 首先,很多人對於「完美主義學生」的誤解便非常深。

在一個學校或是班級裏,「完美主義學生」通常會隱藏得很深,並不容易被辨識出來,而且這些學生的個性各異,與人們設想中的樣子也許完全不同。

一般人想象中的「完美主義學生」:

註重細節、精確度和準確度;

條理性強;

勤奮、有上進心……

然而,這純粹是一種想當然的刻板印象——事實上, 很多高度完美主義傾向的學生根本不會有上述表現,也壓根不「完美」。

現實中的「完美主義學生」往往:

難以做決定;

不斷地重復,糾正,過度檢查和反復確認;

做事愛拖延;

習慣性逃避;

過早地放棄……

有點反常識,對吧?

為什麽「完美主義學生」更容易拖延、逃避和放棄?因為完美主義根本不意味著孩子天然具有不懈追求的品質。

完美主義者的核心信念,其實是「自我價值=不惜一切取得成就」「沒有取得成就=我一文不值」 ,這種邏輯鏈條往往導致他們需要「一切準備好了」才敢行動,反之則傾向於逃避、自我懷疑乃至放棄;

誠然,的確存在一些「完美主義學生」在他們重視的領域取得了高成就,並擁有了暫時的自我價值感。 但這種自我價值感顯然是非常脆弱的,因為它依賴於不間斷地取得成就。 這些學生持續地關註當前和未來的成就,而過去的成功往往被忽視,與之共存的,還有他們對失敗的超常恐懼。

我們都知道,讓孩子前進的最佳引擎是興趣、愛好等自驅力,而恐懼則是孩子動力中最不健康,也是最不永續發展的一種。所以說,完美主義帶來成功這事兒,完全不成立,是一種望文生義的錯覺。

斯塔利還表示,在她的研究中, 大人對於非完美主義的孩子也存在一些刻板印象,比如認為他們相對更懶惰、缺乏上進心並且不遵守規則……

「在沒有意識到完美主義的危險、缺乏對完美主義本質了解的情況下,教師和家長普遍希望孩子具有完美主義傾向,以此保護孩子不受那些‘不良特質’的影響。」顯然,這樣的歸因可謂無稽之談。

先後10次登上【時代】周刊的美國勵誌主持人奧普拉·溫弗瑞(Oprah Winfrey)不可謂不卓越,然而她的話道破天機: 「我並不是個完美主義者。我只是追求並需要達到卓越。二者是有區別的。」

堅持、努力、韌性、嘗試、細致……所有這些與成就息息相關的美好品質,都並不能算作完美主義者的專屬。

相反, 「完美主義學生」他們對「錯誤」持有更加消極和回避的態度,常常走在成長型思維的反面,更容易錯失深入學習與進步的機會。

肯定完美主義存在某種積極影響,這種態度,本身就是有害的。

02

愈加普遍的「毒藥」

針對完美主義的研究發現,完美主義傾向在兒童和青少年中,可謂極其普遍,並有愈演愈烈之趨勢。

有數據顯示, 在國際上,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學生有著高度的完美主義傾向。

英國皇家兒科與兒童健康學院的一份報告顯示,近三分之一的青少年曾考慮或企圖自殺, 其中與完美主義有關的因素包括:學業壓力、感覺自己很失敗、對未來的恐懼、缺乏信心以及孤立感。

斯塔利博士憂心地指出:「越來越多研究表明,完美主義是一種潛在的心理健康風險因素,與厭學、拖延、焦慮、抑郁、進食障礙、註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甚至自殺具有高關聯性。在青少年生活的方方面面,高完美主義傾向都可能帶來極大風險。」

01

被忽略的孩子

值得註意的是,目前大部份完美主義研究物件是臨床上的成年人。斯塔利認為,在這個過程中,更為脆弱的青少年和兒童群體被大大忽略了。

一方面,如果學生在學校表現得較為順從,成績還不錯,他們往往不會被認為有任何「問題」,反而成為班裏的表率。

然而,這些「好學生」很可能壓抑自己的情緒和心理困擾,隨著壓力越來越大,直到某個節點崩潰。

研究發現,完美主義對自殺的影響,在學業成績優異和有天賦的青少年中尤其顯著。這類孩子更容易認為「即使非凡的成就,也令人精神疲憊,而不是令人滿意」。

另一方面,如果孩子表現不夠好,那更不太可能被認為是「完美主義學生」了。正如我們之前所說的,很多人對完美主義存在著想當然的刻板印象。

這類「普通學生」會在痛苦中一遍遍遭遇失敗,也一遍遍地抗拒和躲避挑戰 (「如果我不嘗試,就不會失敗。」)。

歸根結底,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每個高完美主義傾向的孩子的表現,也姿態各異,辨識起來十分困難。

更棘手的是, 高完美主義傾向的學生因抗拒失敗而極少尋求幫助;而且,他們更傾向於充分地準備解脫的計劃,因而自殺成功率是最高的。

「早期幹預非常重要。隨著孩子年齡增長,他們所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大,心理健康素質的要求不斷提升。因此,除非及早幹預,否則孩子即便長大也會面臨上述困難。」

02

大環境下的完美主義

關於完美主義從何而來,有多種流行理論,總的來說,除了基因遺傳因素外,便是受到環境的影響。而不管是家庭環境還是社會環境, 本質都是讓孩子對自我價值的認同產生了嚴重錯位。

在內卷的大環境下,出現了越來越多「精細化育兒」「直升機父母」,這些家長本身就有高完美主義傾向,潛意識裏對完美主義沾沾自喜。他們更註重孩子表現的好壞,而非學習的過程;更註重成果和成就,而非過程和進步。

斯塔利指出,尤其是在生命早期,孩子主要透過和家長的互動來了解「我是誰」。為了得到養育者持續不斷的、符合預期的回應,他們就會開始試著壓抑自己的情緒,表現得聽話、乖巧。

另一方面,正如英國【衛報】的某篇文章所強調的,社交媒體正在損耗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追求完美的壓力是壓倒性的, 我們被迫生活在一個虛假的、完美樣本無處不在的時代,而結果導向的教評體系,又不經意地加強了人們對完美的執念 ——完美的分數,完美的穿著,完美的學校,完美的簡歷……

斯塔利一再提醒,現實世界是混亂的、不可預測的。探討完美主義的弊病,並不是要把它變成一種汙名化的標簽。重要的是,只有當孩子放棄對「完美」的追求時,才能擁抱真正的創造力。

她給出一系列專業的心理學指導方法,來幫助學校、老師、家長以及孩子自身進行早期幹預。在此我們不作展開與羅列,只談談其中的核心思路和理念。

03

完美主義的積極對立面

拋棄完美主義,當然不是讓孩子放棄追求卓越。相反,是以一種更好的心態和方式追求卓越。

在斯塔利看來,父母、教育者不妨引導孩子走向完美主義的積極對立面,即哈佛大學心理學家賓·沙哈爾最早提出的 「最優主義」

01

幸福與成功,可以兼得

與完美主義者「拒絕失敗」大為不同的是, 最優主義者「接受失敗」。他們把失敗看作生命裏自然的一部份,是與成功密不可分的必要經驗。

「最優主義」與「完美主義」相互對立,它可以被認為是對卓越的健康追求;同時,和完美主義所帶來的消極而痛苦的壓力不一樣,最優主義會激發出孩子良性的驅動力。

「多元智慧理論」之父霍華德·加德納研究了許多傑出人物的一生後發現,在任何一個領域,只有花差不多10年時間專註而認真地工作,才有可能成為這一領域的專家。而且,並不是說10年後這種努力就可以結束了,同樣的甚至更多的努力,對於維持成功必不可少。

對於完美主義學生來說,這種持之以恒的努力是相當困難的。完美主義者癡迷於目標,無法享受過程,這終將耗盡他們的渴望和動力,使他們越來越不願意去為了成功而努力。

而最優主義者在持續關註目標的同時,能夠享受過程。 盡管他們的成功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他們會掙紮、跌倒、懷疑,無數次經歷痛苦,但他們的整個旅程會愉悅得多。

圖自【挑戰完美主義】

正如美國作家哈麗雅特·布雷克說,「勵誌卓越可以成為努力的動力,追求完美卻只會讓人身心俱疲。」

02

最好教育方式:美麗的中間點

遺傳基因難以改變,所有教育的改變都是從環境著手。在斯塔利看來, 家長能做的事情很多,可以盡可能地,為孩子創造一個「最優主義」的成長環境。

亞里斯多德在討論道德的心理機制時,提出了一個指導原則,他參照了「美麗的中間點」的概念,也有人稱之為「平衡之道」。他提出:美德並不是個人品質的極端表現,而是表現不足與表現過度之間的一種品質。

教育也是如此——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傳統教育與如今很多的前衛教育雖然截然相反,但都會導致孩子的完美主義傾向。

在傳統教育方式下,孩子會因為嚴格戒律下極小的偏差而遭到懲罰,他們的教育沒有教他們把失敗當作學習的機會,他們只學會了不能失敗和害怕失敗;在如今很多的前衛教育下,學生也沒有學會如何面對失敗和在失敗中反擊,而同樣只學會了害怕失敗。

因此,對於父母和教育者而言,一個重大的挑戰在於平衡。 在為孩子設定高期望值的同時,還必須允許和鼓勵他們去探索、去冒風險、去犯錯誤、去失敗 ——在真正需要的時候介入,只以最低的程度介入,創造一個安全的、適合孩子年齡的成長環境:

01

溝通

斯塔利提到一些比較細的方法,比如 在和孩子的溝通方面,采用「閱讀療法」。

不管是書籍還是影視作品中,都有很多充滿了成長弧光、並不完美的角色,好比【哈瑞·波特】裏的赫敏,【西遊記】裏的孫悟空。這些都是非常好的親子交流素材。

做孩子的「聊友」「筆友」,在日常生活中討論這些不完美的角色吧。從小告訴孩子,完美是完全沒必要的,而錯誤是完全可以被接受的。

02

挑戰

不需要太華麗的方法, 一些小的嘗試就能讓孩子走出舒適區,「從承擔風險中獲得成長」。

就比如說,帶孩子參加一些他們尚未關註到的興趣活動,不管是一項新技術,還是一門新課程;偶爾遠離熟悉的同齡人或家人,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體驗不同的生活,接受隨時可能發生的意外和「不確定性」。

同時,家長自己也不妨嘗試一些新的挑戰,並且在錯誤中學習,讓孩子看到,犯錯是不需要大驚小怪的。這種「成長型思維」會令孩子終身受益。

03

選擇

年輕的父母傾向於給孩子足夠的選擇權和控制權,但斯塔利說,也別太多。

「選擇太多也可能讓孩子無所適從。」

當孩子需要幫助時,家長可以透過清單、思維導圖等方法,引導孩子了解如何做出選擇和優先選擇什麽。 核心是告訴孩子,「你可以控制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

總而言之,尋求「美麗的中間點」的過程,是關註孩子內在價值的過程。

我們必須認識到, 要將孩子作為「一個人」來欣賞,看到他的本質而不是他的分數、成績、成功和失敗。 創造一個孩子們能夠發展出自我價值感的環境——這種自我價值感,不被他們所得到的任何社會評價影響。

參考資料:

1.【挑戰完美主義】,唐·斯塔利(Dawn Stanley);

2.【幸福超越完美】,泰勒·賓·沙哈爾(Tal Ben-Shahar);

3.【如何成為不完美主義者】,史帝芬·赫士(Stephen Guise)。

來源: 外灘教育(ID:TBEducation)聚焦中國K12國際化教育,致力於專業、前沿、有高度、有溫度的內容。幫助學校和家長實作融合、創新、有效、以人為本的教育。

編輯: 李嘉祺

統籌:劉潔

終審:姜乃強

入駐光明網、網易、騰訊、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各大平台

聯系我們

後台私信聯系留學君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聯系電話:010-67071542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