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習慣性否定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你可能被情感忽視太久了

2024-03-11情感

策劃、撰文 / Alysha、二狗子、隋真

編輯 / KY主創們

最近,我在後台看到一條留言:

KY,我發現自己好像很怕說錯話做錯事. .....和朋友閑聊,對方要是質疑我的觀點,我就會馬上自我否認,辯解是自己想得太簡單了。

戀愛關系裏,我也老是小心翼翼。明明約好了周末見面,男朋友一說感覺這周工作特別累,哪怕我想見他,我也會裝作不在意地回復他,那就不見了吧,大家都好好休息。

這讓我想起小時候作為家中的老二的自己,為了讓父母輕松些,習慣性地委屈自己,不爭不搶不多要,努力成為最懂事的那個小孩。但長大後,這種感受讓我很難受,你能開解下我嗎?

看到這條留言,我特別心疼這位朋友,年幼時的 ta 為了迎合父母的期待,選擇了對自我情緒的壓抑,長大後,又為了友誼和愛情,選擇了把自己的感受放到第二位。

種種經歷裏,ta 的感受從未被看見,而是持續地被忽視,被他人,也被 ta 自己。

其實,這種情況也不只發生在多子女家庭,即便是獨生子女,也可能經歷過被忽視。

所以今天, KY想和大家展開聊聊「情感忽視」這個話題,希望我們的講述和建議,能給到大家一些力量, 來看今天的文章。

什麽是情感忽視,

它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情感忽視」最早出現在親子關系裏,一般指家長沒有提供給孩子自己本應該給予的情感支持。 面對孩子的情感需求,家長是不回應(unresponsiveness)、不可及(unavailability)和/或遺漏(omission)的。

當然,情感忽視也可能發生在和朋友或戀人的相處中,當被忽視的頻率過高,同樣會給被忽視者帶來糟糕的創傷體驗。

但也由於情感忽視是一種「不明顯的傷害」:現實生活中 被情感忽視的人,往往很難察覺到自己實質被傷害。如果只看表面,情感忽視者們甚至尤其地用心良苦,處處為你著想。

所以,許多被忽視者其實並不能意識到,自己其實是被忽視了。 反而會主動為對方找借口:不是 ta 的錯,可能是 ta 確實比較忙……

事實也是,情感忽視者並沒有主動給對方造成創傷的意圖(D. Cohen, 2013)。Ta 們只是遺漏(omission),遺漏了去做那些能給我們帶來情感支持的事。

而情感忽視,還會給被忽視者帶來深遠且相對負面的影響:

1. 難以覺察到自己的情緒,成為自己情感的陌生人。

長期被情感忽視會導致被忽視者不熟悉自己的情緒。Ta們很難辨識自己的情緒,久而久之,ta們可能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會產生情緒,更不明白自己的情緒為什麽有如此強烈的波動。

2. 自己也習慣了忽視自己的情緒,不懂得自我關懷。

Ta 們可能會 輕易地原諒他人犯下的錯誤 ,耐心地傾聽他人的苦惱;但是當自己遇到問題時,ta們 卻會進行苛刻的自我批評,然後忽視自己的需求和痛苦 (Baadsgaard, 2013; Webb, 2012)。

3. 經常說「我沒事,我很好,我不想要」,不向他人提出自己的情感需求。

被情緒忽視的孩子長大以後,不常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情感需求。這可能是因為 ta 們長期得不到父母的關懷,於是傾向於認為別人都不會提供支持,產生了「習得性無助」。

但這種不表露可能會給伴侶或朋友帶來「不被信任」的體驗,甚至可能因此而遠離 ta 們。

4. 成為忽視者,開始忽視他人的情感需要。

在愛這件事上,我們都是以己度人的。 長期被情感忽視的人,已經習慣了不去關註和處理自己的情緒需求。因此,也很難註意到他人的情感需求,或是雖然能意識到他人情緒低落,卻不知道該怎麽讓別人好起來。

為什麽父母會對孩子情感忽視?

你可能會困惑:「為什麽家長要對孩子情感忽視?」

心理學家Webb列舉了幾種「會忽視孩子情感需求」的父母,指出: 並不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什麽,而是家長有自己的問題需要解決。

1. 家長是個完美主義者

會情感忽視的家長可能是個完美主義者,ta 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做到完美、用不切實際的高標準來要求孩子。 在這些家長眼裏,自己的孩子是「無法實作自己目標的失敗者」。Ta 們總是苛責孩子,卻沒有意識到是自己的標準過於不切實際。

如果你的父母是完美主義者,你可能覺得自己總是做得不夠好,得到的更多是指責而不是誇贊;或者即使被誇獎,後面也會跟著更高的要求,比如「這次還不錯,但是能考到第一名就更好了。」

於是,你一方面感到挫敗,變得不敢為自己的成就自豪,因為這些成功在父母眼雷根本不算什麽;另一方面,你又懷有期望,認為只要自己做得夠好,就可以得到父母的鼓勵。而不敢相信:「我已經足夠好了,是父母的標準過高。」

2. 家長自己也是情感忽視的受害者

有些家長之所以會忽視孩子的情感需求,是因為 ta 們自己也是情感忽視的受害者 :這些家長在小時候,同樣也被自己的父母情感忽視。於是,家長沒有在自己父母那裏學會情感關懷的技巧,那麽 ta 們也不懂得如何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當你和這樣的家長相處時,你能感受到 ta 們對情感需求的不重視,比如 ta 們會更多地看重生理需求,「我供你吃供你喝,讓你不餓死,談什麽情感需求,怎麽生在福中不知福呢。」

你會發現 ta 們也不常表露自己的感情,或是用很不健康的方式來應對情緒,比如 ta 們一旦生氣了就關在房間裏,或是抽煙喝悶酒等等。

3. 家長總是「以自我為中心」

對「以自我為中心」的家長而言, ta 們自己的需求是第一位的,孩子只是滿足自己需求的工具。 ta 們不會去關註自己孩子需要什麽;即使關註,其目的更多是為了實作自己的需要,比如哄騙孩子,「只要你考得好,我就帶你去遊樂場玩。」背後的目的是為了與同事進行攀比。

當你和這樣的家長相處時,你時常會有種被利用感,覺得自己好像總得「圍著 ta 們的需求轉」。 當你與 ta 們溝通時,話題中心總是被轉移到 ta 身上,比如明明是你求助,希望能得到安慰,但是 ta 們轉而開始談論自己工作的不如意,於是你反過來得安慰 ta 們。

4. 家長是個工作狂

有些家長會情感忽視自己的孩子,是因為 ta 們沈迷於工作。在 ta 們眼中,工作似乎是第一位的。這可能是因為 ta 們更看重工作成就,也可能是出於家庭財政的需要。 當你和工作狂型父母相處時,你會覺得 ta 們眼裏都是工作,而自己的情感需求得讓位給父母的工作。

探究情感忽視背後的原因,並不是為了要指責家長 ,而是讓被情感忽視者認識到:被情感忽視並不是因為「我很糟糕」、或是「我不該有這些需求」,而是因為父母和忽視者有 ta 們的問題需要解決。從而減輕自責感,能更好地接納與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如何擺脫情感忽視的影響?

允許自己發生改變的第一步,是自我覺察。 所以首先要恭喜大家:你已經成功在改變自己的道路上邁出了第一步。

如果你 在友情或浪漫關系中 覺察到自己受到了情感忽視的影響,下面的3個步驟供你參考:

STEP 1

嘗試與對方溝通

掩蓋和回避問題未必有利於改變被忽視的現狀。所以,首先我們需要和對方溝通(Baadsgaard, 2013)。

溝通之前, 先客觀地分析被忽視的現狀: 是什麽可能導致了忽視?有沒有可能是ta的問題?Ta要對目前的狀態負多大的責任?

其次, 告訴對方你的需求。 你可以告訴ta一個具體的被忽視的例子,然後表示在那個情況下,你的感受是什麽,你會希望當時對方怎麽做。

如果溝通後,對方肯定了你的建議,或者給出合理的解釋和改善現狀的計劃,那麽可以給對方一些時間調整 ;如果對方表示無法改變,那麽你也可以 保留離開這段關系的權利。

記住,選擇如何對待你是ta的責任,而 如何應對忽視是你的選擇。

STEP 2

學會自我撫慰

人人都會有產生負面情緒,也會有因此感到很不舒服的時候。如果他人無法給你提供足夠的支持和安慰,那我們要學會讓自己好受一些。

Webb博士建議人們去學會用「充滿愛意而堅定」的方式來自我對話。 其中,「充滿愛意」意味著當你失敗後,用溫和的言語自我鼓勵,至少不要用惡劣的語句攻擊自己(Webb, 2012)。

而「堅定」指的是:在我們嘗試積極的自我對話時,腦海裏時常還是會冒出負面的聲音,這時,你需要堅定地繼續自我鼓勵,並對那些聲音說:「你們只是我的念頭,不是事實。」來減少這些負面聲音的影響。

STEP 3

試著積極地看待被忽視的經歷

這裏所說的積極看待, 不代表你要繼續容忍被忽視。 而是你可以從中發現自己有所學習和提升的部份,並試著用它們幫助自己在將來更好地生活和處理關系。

作家Baadsgaard(2013)寫道,有些人會在經歷過情感忽視後對被忽視的痛苦有更深程度的了解,因此 ta 們學會了避免用忽視去傷害他人;有些人發現了自己打破沈默的勇氣; 也有些人在意識到「自己覺得很好的、深愛的伴侶也會做出情感忽視的行為」後,對人的復雜性有了更好的認識。

當然,還有一些出現在原生家庭中的情感忽視, 由於其環境和關系的復雜性,並不能簡單以「離開」的方式來治愈。 不過,我們在成年後依舊可以嘗試減輕這種代際創傷的影響。

批評情感忽視者很容易,但讓中國的家庭調整含蓄的文化、變得更加善於表達愛卻是現實的挑戰。 已經成年的我們,應當明白一件事:我們的人生固然受到兒時經歷的影響,但歸根結底是我們自己要對自己成年後的人生負起責任。

我們要理解過去對我們造成了什麽,也要有力量去選擇未來要成為什麽。現在就 轉發 給那個想要好好溝通的人,來一次關於感受的暢聊吧!

今日互動

你曾經歷過情感忽視嗎

在留言區留下對那個人說的一句話吧。

References:

Webb, J. (2012). Running on Empty: Overcome Your Childhood Emotional Neglect. New York , NY: Morgan James Publishing.

Young, R., Lennie, S., & Minnis, H. (2011).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parental emotional neglect and control and psychopathology.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52 (8), 889-897.

Baadsgaard, J. (2013). Healing from Neglect: When Those We Love Don't Love Us . Springville, UT: Cedar Fort, Inc.

Bowen, E., & Nowicki, S. (2007). The nonverbal decoding ability of children exposed to family violence or maltreatment: Prospective evidence from a British cohort. Journal of nonverbalbehavior, 31 (3), 169-184.

D. Cohen, E. (2013). What is emotional neglect. PsychologyToday.

Feeney, B. C., & Collins, N. L. (2001). Predictors of caregiving in adult intimate relationships: an attachment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0 (6), 972.

G. Baldino, R. (2006). How to handle "emotional stinginess" in human relationships. Sixwise.

Kashdan, T. B., Ferssizidis, P., Farmer, A.S., Adams, L. M., & McKnight, P. E. (2013). Failure to capitalize on sharing good news with romantic partners: Exploring positivity deficits of socially anxious people with self-reports, partner-reports, and behavioral observations.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51 (10), 656-668.

McWilliams, N. (2011). Psychoanalytic diagnosis: Understanding personality structurein the clinical process. Guilford Press.

Turk, C. L., Heimberg, R. G., Luterek, J. A., Mennin, D. S., & Fresco, D. M. (2005). Emotion dysregulation in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A comparison with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29 (1), 89-106.

本文關鍵詞:情感忽視

歡迎大家在 KY 帳號內搜尋你需要的科普,如果沒提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圖片源自網路,侵權請聯系

搜尋文章丨心理測試丨招聘丨轉載丨合作 請戳選單欄

點點 在看 ,看到彼此的情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