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妍妍網 > 情感

如果你感到焦慮,就讀讀梭羅的【河上一周】

2024-04-12情感

作者 | 落落

來源 | 帆書樊登講書(ID:readingclub_btfx)

在美國文學史上有這樣一位作家:

政治上,他啟發了聖雄甘地和馬丁·路德·金。

社會上,美國環保運動先驅尊稱他為精神導師。

文學上,寫作理念和技巧深刻影響普魯斯特、葉芝和海明威。

他的代表作【瓦爾登湖】,被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和錄取通知書一起,作為寄給每位新生的禮物。

他就是美國作家梭羅。

1839 年夏天,梭羅和哥哥駕著自制的小船在河上泛舟兩周。1842 年,哥哥病逝,為悼念,梭羅寫下【河上一周】。

3年後,他拿著一把斧頭走入山林,在瓦爾登湖畔建起了一座小木屋,寫下了享譽世界的【瓦爾登湖】。

作為梭羅的首部作品,【河上一周】是理解梭羅思想的入門書。

透過記錄在河上欣賞日出、黃昏和夜晚,觀察花鳥蟲魚、高山河流,他真切地向我們傳達著清新綺麗的自然景色對靈魂的治愈。

他的語言中,更是傳遞著從自然中領悟到的秘密和世界樸素的哲理。

👉 「我登山而來,並非為尋求共鳴,也不為善意、不為交流,僅為新奇與冒險,為欣賞大自然留在此處的作品。」

如果你去爬山,會發現大多數人,不會在登上山頂之前觀賞景色。

他們在攀登過程中,心裏只想著登上山頂這一個目的。

但梭羅卻說, 登山,其實可以不為了任何目的,只是欣賞,就很有趣。

你可以享受山間的微風,俯看石縫中的花草,聆聽山谷中的回聲,這些事,也許和登頂一樣重要。

人生也是如此,許多人每天汲汲營營,想追求一些「高大上」的意義 ,向世界證明自己的價值。

但也許,人生並不需要向別人證明,也可以不為什麽目的,只是一場遊戲、一種體驗。

在河上航行時,梭羅遇到了一個漁夫。他還未被五花八門的知識搞得無所適從,不會成天想著怎樣在太陽落山前釣到一大筐魚。

對他來說,無論寒暑,做一名垂釣者都很快樂。

這何嘗不是一種值得學習的人生態度呢?

當我們遊戲人生,用局外人的眼光打量世界,就不再會被固有思維綁架,因為些許小事陷入牛角尖。

當你把眼光放在平時不曾註意的地方,就會發現生活的體驗本身,也足夠有趣。

👉 「有人天生對某些事物獨具慧眼,有些人的慧眼只為其他事物而生。」

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我們似乎總會遇到「別人家的孩子」。

上學時,老師還沒念完題目,他們就能搶著說出答案;工作中,自己焦頭爛額加班都忙不完,他總能準點下班遊刃有余。

時間久了,或許會懷疑:我天生就比別人差嗎?為什麽我就沒有獨特的天賦。

人性總是喜歡不斷地比較,之後又徒增煩惱,陷入內耗。

但梭羅卻說, 我們不該用別人的標準評判自己,不該因別人的人生進度否定自己。

有些人是天生的海員,有些人對蒔花弄草頗有心得。

有人天生對某些事物獨具慧眼,有些人的慧眼只為其他事物而生。

與其自怨自艾、破罐破摔,不如找到自己的天賦所在。這才是我們面對世界的解藥。

👉 「困難就像惡魔,大多存在於幻想中,所以急什麽?」

蔣勛先生曾說:「人生最痛的,不是痛本身,而是對痛的恐懼。」

就像小時候家長總說,你要是不好好學習,以後考不上大學,這輩子就完了,以後連飯都吃不上。

但長大之後才發現,事情好像也沒那麽糟。

有時候我們會被情緒左右,下意識地將自己的感受當作事實。

而當我們沈下心來就會發現,很多時候不過是在庸人自擾。

就像梭羅自己說的那樣:「那時的我們有一種勇猛,把記憶當作盔甲,笑對一切命運的打擊。」

人生的道路上,困難與挫折在所難免。

如果總習慣性地用災難化方式看待世界,就會被幻想中的魑魅魍魎吞噬殆盡。

而換個角度想一想,也許不是我們無法適從了,只是世界和環境發生了一點小小的錯位。

只要將自己稍稍偏移,就能找到正確的路。

即使找不到,天也不會塌,世界也不會淪陷。

👉 「固執的河岸從不會為我們轉向,那我們為何總是要為它們改變方向?」

經常看到這樣一句話:我們無法改變世界,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但梭羅卻在河岸的形態中感悟到:如果河岸從不為我們改變,我們為什麽不能像它一樣,將自己的初心堅持到底呢?

【河上一周】正是透過河上泛舟之旅,帶我們體驗到,思想在水面上更輕盈、更自由。

面對生活,我們似乎習慣了不斷修剪自己來契合這個世界,希望這樣能過得舒服一些。

但真正改變後發現,生活好像也沒有因此變得容易,反而是我們在洪流的沖刷中,找不到自己從前的模樣。

世界上的一切 ,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河流如此,我們也如此。

所以即便無法改變世界,也不一定要改變自己。

又或者我們不用改變世界,只要不被世界改變就好。

👉 「獲得幸福與安寧並不需要太多必要條件,職業本身無關緊要,只要投入充足的精力與自由,任何工作在別人眼裏都能顯出高尚和詩意。」

在航行過程中,梭羅遇到了很多船工。雖然對許多追名逐利的人來說,船工並不是什麽值得選擇的職業。

但他依然認為,自由自在的生活,宜人的氣候,再簡單不過的工作,任何可以待在戶外的無可爭議的鄉村生活方式都令人向往。

無論是生活、工作,我們總是容易被世俗的眼光綁縛:要體面、要高薪、要有面子、要穩定、要有品味、有「松弛感」……

但梭羅說:

每日篤定摘豌豆並以此為生的人,不僅值得尊重,更是他那在店鋪裏累得筋疲力盡的鄰居羨慕的物件。

仔細想想生活中,有鐵飯碗的人羨慕下海經商的,每天上班的羨慕自由職業的,成家立業的羨慕無牽無掛的,一直單身的羨慕感情穩定的。

好像每個人都羨慕著別人,同時也被人羨慕著。

而其實只要投入充足的精力與自由,全身心投入自己在做的事,我們每個人都是值得羨慕的。

👉 「一個人如果能保持生活的平衡,一路沈著從容,內心沒有隱蔽的暴虐,那麽整個世界都將以美回饋他。」

在河上航行時,梭羅感受到了風與水對航行的幫助。

行舟河上時,他只需要操舵讓小船行於航道中央,再帶著它繞過瀑布,就能穩穩地在水波之上遠去。

也就是說,只要保持平衡,沈著從容,一直做對的事,就能得到滿意的答案。

航行如此,人生亦如此。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舉世聞名的雜技演員,在自己的告別演出上,從高空的鋼絲摔了下來。

在此之前,他已經完成過無數次同樣的表演,但只有這一次,他太想成功了,過多的期待和焦慮讓他失去了平衡,從鋼絲上摔了下來。

梭羅想說的也正是這一點。

只要做著恰當的事情,美就會以各種形態不經意地降臨。

有時,我們在槭樹或柳樹蔭下休整,帶上一個甜瓜做點心,趁著閑暇思考河流與人類生命的流逝;就像流水帶著水面的枯枝與樹葉遠去,往昔的萬事萬物浮現在我們眼前。

所以,不要為尚未出現的未來憂慮,不要為已經打翻的牛奶惋惜,走好當下的每一步,就足夠收獲想要的結局。

👉 「我們的生命如同從豎琴弦上流淌的樂聲,時而洶湧,時而凝滯,死亡不過是‘重整旗鼓前的片刻停頓’。」

關於死亡,我們總是避而不談。

但事實上,生老病死、花開花落,不過是世間規律。

每個生命從來到世上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要有一天走向終結。

但不要將死亡視為純粹但悲傷。

梭羅說, 死亡不過是重整旗鼓前的片刻停頓。

就像電影【尋夢環遊記】中所傳達的那樣:生命是一場無止無休的流轉,死亡只是短暫的逃離。

古人說,未知死,焉知生。

認清了死亡的必然性,才會更加珍惜活著的時光。

唯有向死而生的生命,才會更加熱烈精彩。

在梭羅筆下,一草一木都是自然的使者。

它們不僅傳遞著美與自由,更展示著這個世界生存的哲學與法則。

他說:

就算地球上再無新鮮事物,旅行者還是能從天上找到。

它們總是會在你眼前翻開新的一頁。 風在這片藍色的背景上留下字跡,好奇的人永遠能從中讀出新的真理。

也許我們也該從水泥森林中走出去,看看沒有天花板的世界裏,還有多少我們未曾發現的真理。

點個 「在看」 ,與書友們共勉。

作者 | 落落 來源 :帆書 樊登講書(ID:readingclub_btfx)

主播 | 沙漠之狐,微博@狐貍愛CUC,公眾號:笙夜時間。

圖片 | 視覺中國,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點選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