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工作以後,最怕被問到的兩個問題,就是‘前途’和‘錢途’。」
在很多社交場合中,這類敏感話題常常讓人避無可避。
有時自己不願多說,卻架不住有人偏偏喜歡刨根究底。
尤其是後者,涉及個人薪資,回答得稍有不慎,就容易讓自己陷入困境。
若是你不想為日後埋下隱患,被人問及這個問題時,一定要記住下面這三個「不要」。
【太上感應篇】中有言:「見他榮貴,願他流貶;見他富有,願他破散。」
對於一些人來說,你的優秀和成就,本身就是一種原罪。
當你坦然地說出自己可觀的收入時,那些人並不會想你付出了多少,而是傾向於把你拉低至和他們同樣的水平。
我的一位朋友阿澤,畢業於重點大學電腦專業。
在校期間,他成績優異,專業能力也很強。
畢業找工作時,別的同學都焦頭爛額,阿澤卻接連拿到好幾家大廠的錄用通知。
幾年後的同學聚會,席間大家聊天時,討論起現在誰發展得最好。
很多同學都覺得是阿澤,說程式設計師的薪資公認較高,問阿澤每個月能賺多少錢。
酒過三巡,阿澤被捧得有些得意,又想著大家都是同學,雖然公司要求薪酬保密,但他還是照實說了。
他說自己目前基礎月薪是五萬元,每個月還有加班費、獎金和各項補助,年底還有額外的年終獎。
阿澤只當是朋友間的一次閑聊,過後也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
不料沒過幾天,公司的人事找到阿澤,說收到信件舉報,阿澤在外談論薪資待遇,違背了公司的保密條款。
阿澤承認了錯誤,但經過多番協商,最終他還是被公司降級,薪資也減了不少。
阿澤悔不當初,後來的同學聚會,他再也沒去過。
哲學家羅素曾說:「乞丐並不會妒忌百萬富翁, 但是他肯定會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
很多時候,最見不得你好的,往往就是你身邊的人。
一旦你的失言激起了禍心,就極易讓自己成為眾矢之的。
面對那些善惡難辨的打探,藏好富足才是明智之舉。
唯有懂得低調行事,悶聲賺錢,方能遠離紛擾,安然度日。
博主@大妮,曾分享過一個自己的故事。
大妮老公的叔叔家境殷實,住著別墅,家中還有保姆。
有一年過節,叔叔邀請他們一家人去家裏小聚。
到了叔叔家,眾人閑話家常時,一位親戚突然問起大妮的收入。
彼時大妮剛生完小孩重回職場,薪資並不高。
但她覺得靠努力賺錢,也沒什麽需要遮掩的。
大妮便說自己是新找的工作,目前月薪不到三千元。
話音剛落,就有一位親戚說道:「怎麽這麽少啊,我每個月的副業收入都比這高。」
其他人不但沒阻攔這位親戚,還跟著笑了起來。
另一位親戚又附和說:「還沒到三千,那夠幹嗎?現在還有這麽少的薪資嗎?」
就連在旁邊收拾東西的保姆聽到後,看大妮的眼神都變了,走過來嘲諷大妮還沒有她賺得多。
大妮沒想到親友們會是這樣的反應,一下子又氣又急。
於是她接著解釋,說自己之前是健身教練,每個月薪資都在一萬元上下,以後也會好起來的。
此話一出,又有親戚笑道:「那你去做之前的工作啊,拿這點兒錢有什麽勁。」
大妮一人難敵眾口,沒有再繼續辯駁,飯都沒吃就徑自回家了。
古語有雲:「貧賤則親戚輕易之,況眾人乎。」
經濟困頓時,坦誠告之於外人,換來的往往不是尊重和援助,而是輕蔑和冷眼。
有些人看到你遜色幾籌,反而更能滿足他們的優越感。
更有甚者,可能還會落井下石,借機打壓。
不把窘迫示人,並非虛榮,而是一種自保的策略。
與人相處時多幾分防備,切勿讓一時的失意,成為別人攻擊的入口。
胡適曾說:「人的卑劣之處,就在於恨人有,笑人無,嫌人窮,怕人富。」
收入無論高低,只要說出具體數位,就可能會給自己惹來諸多麻煩。
財高於人,容易引來算計,而露怯裝貧,又極易招致鄙夷。
即使對方各方面都和你相差無幾,也切不可直接將薪資宣之於口。
下次遇到這類問題時,不妨試試以下這幾個回復思路,既能保護私密,又能化解尷尬。
1.幽默調侃
很多人每個月的薪資,除去車貸、房貸等必要開銷,真正能自由支配的部份並不多。
有人詢問時,可以借此調侃,表明薪酬多少都沒意義,資金流動很快,結余所剩無幾。
例如:「我就是個中轉站,家裏花費大,自己到手的錢都沒有車加的油費多。」
用幾句玩笑將話題帶過,提問者自然也不好再繼續纏結。
2.反向提問
很多人喜歡打聽別人的薪資,卻對自己的薪酬守口如瓶。
在被問及時順勢提出反問,把問題拋向對方。
有些人在我們反問後,會意識到自己有失分寸,就此打住。
而有些人可能會幹脆地說出薪資,繼續追問。
這時,我們也不要正面回應,可以說現在普遍都是他這個薪資水平,自己也一樣。
用反問拿回對話的主動權,將焦點轉移到對方身上,讓自己擺脫社交困局。
3.模糊回應
有時候,一些人問起薪資,並不是真的想要得到一個確切的數位。
各行各業都有一個薪資區間,可以講一下自己的行業情況,給出一個大概的範圍。
也可以用工作當地的平均薪資搪塞了事,表示自己也只是在平均線上下浮動。
含糊地表達,給對方留下遐想空間的同時,也能從容地結束之前的話題。
實際上,除了我們的利益相關者,沒有人會真正在意我們的薪資多少。
挑起這個話題的人,也不過是想尋求一個心理平衡。
回答時亦不必太過認真,得體地敷衍過去便皆大歡喜。
待人接物時多些謹慎,才能讓自己不立於危墻之下。
在【讀者】雜誌中讀到過這樣一句話:
人性是復雜的,往往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何嘗不是彼此人性的較量。
洞察問題背後的動機,才更易於給出互留體面的答案。
任憑旁人如何試探,我們都要守好自己的社交邊界。
不去冒犯別人,亦不給自己的未來平添困擾。
專註自身,最佳化自己,才是成年人最該做的事情。
余生,願我們都能知世故卻不世故,不攀不比,無畏無懼,即使在風波之中,也能自在前行。
點個 「在看」 ,願你余生有愛,眼裏有光,以有趣的靈魂擁抱未來。
十點讀書開視訊號啦!
金牌主播夏萌出鏡,帶你重讀經典
從唐詩宋詞到中外名著,短視訊裏學知識
歡迎 點贊關註
本期解讀: 崔顥 【黃鶴樓】
作者 | 人億 ,來源:讀者(ID:duzheweixin)
主播 | 亞楠,電台主播。
圖片 | 視覺中國,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點選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美文